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封神中哪個地方的百姓最可憐?將軍成佛成神,草民家家白幡

2024-04-09歷史

【歪歪侃封神】第1452期

勸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有人說,將軍的黃金時代就是戰爭,因為戰爭意味著功勞,意味著升遷,當然,封神中還意味著成佛成仙,然而於百姓而言呢?

紂王八年,紂王害死東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之後,東南兩路即宣告造反。

其時,東伯侯姜文煥率四十萬大軍攻打遊魂關,日夜不息;南伯侯鄂順率二十萬人馬攻打三山關,也是兵鋒甚急。

這一打,東路打到紂王三十四年,整整二十六年,南路呢,一直打到紂王二十六年,整整一十八年。

他們造反的時間比商周正式開戰,還早了十四年。

所謂生民何辜,受此荼毒,難道整個兒封神中,就遊魂關、三山關的老百姓最可憐嗎?

事實上,他們都很可憐,但要討論起最。

遊魂關不算。

畢竟,二十六年時間有一半在相持,更何況,遊魂關屬於守城,只要措施得當,物資充足,傷亡應該還在可控範圍之內。

畢竟,遊魂關總兵竇榮以及他的妻子徹地夫人可是以善於守城和善於發展生產聞名的。

不得不說,遊魂關與竇榮、徹地夫人相得益彰,成就了他們的千古美名。

然而三山關呢?

就沒有這樣好的運氣了。

三山關第一任總兵鄧九公於紂王二十六年打退鄂順,勝利的訊息傳到朝歌,南邊局勢暫緩之後,紂王就盯住三山關了。

當年第一次下詔,命鄧九公率兵討伐西岐。

這一回,鄧九公調人馬十萬。

所謂調者,挑選,能挑出十萬人馬,說明三山關兵力在十萬以上,一座關隘,打了十六年仗,還能有十萬以上的人馬。也能算的上理民有方,兵強馬壯。

這是三山關第一回呼兵。

眾所周知,鄧九公到西岐是打了敗仗的,十萬人馬大敗虧輸,最後不得不歸順西岐。

三山關遭受如此巨大的損失,論理,應該好好休養生息才是。

然而,紂王二十九年,僅僅三年之後,紂王再次下令,令三山關總兵張山領兵討伐西岐。

再度從三山關抽兵,這回,封神中就說,張山起兵;領人馬十萬。

不再是調,而是領,為什麽?

字眼上就可以看出 ,三山關的兵力有些緊張了。一座關隘,論理,紂王薅個一兩回也就罷了,畢竟,十萬人馬也夠得上傷筋動骨了。

可是呢,張山到西岐又打了敗仗,紂王仿佛沒人可用似的,僅僅一年之後的紂王三十年。

便第三次下詔,命三山關總兵洪錦領兵討伐西岐。

這是三山關第三次為朝廷出兵了,封神中也說,這回是領十萬雄師。

人馬二字都不用,直接用上了雄師,正規軍湊不齊了,民間雜牌也跟著出征了嗎!

三山關已經趨於緊迫。

然而,同年三月,即洪錦兵敗西岐,姜子牙進軍五關之後,紂王仿佛無人可用似的,再度下旨三山關,命總兵孔宣率兵抵禦西岐。

在此之前,三山關飽經十六年戰爭,十六年之後還沒顧得上休養生息便被紂王連續調兵三回,已經調走三十萬大軍。

這回又輪到孔宣,孔宣怎麽辦呢?

封神裏說得非常清楚:整點人馬,共有十萬。
三山關基本抽空了,才抽出十萬。

以上總計下來,五年時間,前前後後共抽兵四十萬。

四十萬什麽情況?東伯侯姜文煥傾國造反,才能出兵四十萬。

西伯侯姬昌囚禁羑裏,長子伯邑考探父被殺,西岐南宮適準備造反的時候,才說出西岐共有軍力四十萬,戰將六十員。

四十萬,四大諸侯的標配,南伯侯還湊不齊,造反的時候只湊了二十萬。

可一個小小的三山關,五年就出兵四十萬。

意味著什麽?

三山關基本打空了,基本家家白幡,戶戶舉哀,原本滿城煙火的要城池基本變成一座死城。

之後呢,操縱他們命運的紂王、鄧九公、張山、洪錦、孔宣等,要麽成神,要麽成佛。

唯獨這些葬送在戰場上的百姓,因為根行不夠的緣故只能在入輪回,為下一世君王打生打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