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韓戰伊始,中國未雨綢繆,彭林劉陳也不弱,為何先點將粟裕?

2023-12-21歷史

1950年6月25日,北韓向南韓發動了驚人的襲擊,引爆了一場不宣而戰的沖突。

僅僅三天後,南韓的首都漢城便淪陷。面對局勢急轉直下,美國總統杜魯門和國防部高層緊急商議,迅速下令參戰,派遣先頭部隊從日本趕赴支援。

同時,美國第七艦隊開始在台灣海峽巡邏,明確目標是制止中國人民解放軍趁勢解放台灣。

在北韓爆發的這場戰爭中,毛澤東等中國領導人並未事先知情。

然而,戰爭爆發後,各領導人開始迅速思考未來的局勢,並得出結論:中國很有可能會被卷入其中。

預見到一些可能發生的情況,緊接著的關鍵是要有所準備。於是,1950年7月1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邊防軍(即中國人民誌願軍的前身)正式組建。

該軍由四野的13兵團(第38軍、39軍、40軍)、42軍以及炮兵師、工兵師、戰車部隊等組成。東北邊防軍的責任重大,需要為保衛邊疆作好準備,一旦情況惡化,還有可能參與國際作戰。

在選擇東北邊防軍司令時,有幾位元帥符合條件,如彭德懷、劉伯承、林彪、陳毅和粟裕。當時,這個職位需要一個有經驗領導大兵團作戰的將領,智勇雙全,學習能力強,年輕有為,且頑強自信。

經過權衡,粟裕因其出色的指揮經驗和出眾的軍事才能成為理想人選。然而,由於疾病問題,粟裕最終未能擔任東北邊防軍司令,而彭德懷成為最終的選擇。

總的來說,盡管粟裕的資歷相對較低,但在指揮、年齡、大兵團作戰經驗和韌勁方面都占有優勢。

綜合能力使他成為當之無愧的軍事大才,這位堪比歷史名將的將領在當時的戰局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