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士誠,元末群雄之一,本是鹽販,擅長弓箭和槍槊,還挺有文化。他性格豁達,信義為重。1353 年,他和弟弟們起兵反元,攻下不少地方,稱誠王,國號周,年號天佑。1356 年,他建都平江,控制了江南大片地區。1363 年,他先是投降元朝,後來又反反復復,還自己封了吳王。1367 年,他被朱元璋抓住了,最後上吊自殺,享年四十七歲。
張士誠在元末群雄中並不算特別突出,但他的偏安一隅,反映了當時社會矛盾的激化和政治動蕩。元朝末年,官場腐敗,財政破產,軍隊衰弱,老百姓生活苦不堪言,社會很不穩定。在這種情況下,張士誠能在江浙一帶建立相對穩定的統治,而且在一段時間裏保持相對和平,已經很不容易了。
不過,張士誠的鬥爭能力比較弱。和朱元璋、陳友諒等其他群雄相比,他的軍隊戰鬥力不高。他為人太謹慎,缺少冒險精神,在軍事上常常采取防守的策略,錯過了很多機會。而且,他在政治上也比較孤立,沒多少人支持他。他的統治基礎不牢固,地方上的豪門貴族和官員對他不是很忠誠,他的政治地位也不太穩。
另外,張士誠的性格和處事方式也是他鬥爭失敗的原因之一。他性格豁達、註重信義,但是在政治鬥爭中,他就顯得太仁慈和軟弱了。他對下屬和老百姓都比較寬厚,但是在那個動蕩的時期,這樣的寬厚並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在和其他群雄的鬥爭中,他因為太寬容,所以常常無法控制局勢。
總的來說,張士誠之所以只能偏安一隅,鬥不過其他群雄,不僅是因為他自身的實力和性格有缺陷,也是因為當時社會動蕩、政治腐敗、經濟崩潰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在那個特殊的時代背景下,張士誠雖然建立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統治區域,但是在復雜的政治鬥爭中,他很難保住自己的地位和權力,最後被朱元璋打敗並且抓住,也是必然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