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王陽明的「軍事心學」,知行合一,殺、撫果斷,平定頑固匪患

2024-05-16歷史

上一期我們講了王陽明憑借「心即理」的思想,平定了寧王叛亂,建立了不世功勛,成為了幾千年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一大完人,今天繼續介紹他如何利用「知行合一」的理念,建立他的軍功。

什麽是知行合一?

自古以來,知和行就是人類固有的一對矛盾。有人認為知難行易,比如大家都知道年輕時多拼搏,在工作中用心用力,未來就能得到一個好的生活,但實際生活中,卻每天上班摸魚遲到早退。也有人認為知易行難,以【阿甘正傳】為例,阿甘永遠在跑,雖然他不懂得為什麽要跑,但最終因為擅長跑步而獲得了成功。

但王陽明認為,知和行沒有難度上的區別,二者本質上是一樣的。沒有行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不是真的知。

為什麽上面提到的人會上班摸魚?因為他們的認知是:在現在的工作崗位,即便努力也得不到成功的機會。他們的知不是努力就會成功,所以沒有努力。阿甘真的不懂為什麽要跑嗎?他懂,因為他已經被灌輸了一個思想:跑對他來說有好處。雖然這個思想是別人告訴他的,但他已經完全冗余內心,化為他自己的知了。

所以說,修煉自己的知,就是修煉自己的行。陽明心學最重要的理論之一「致良知」,其實目的就是「致良行」。

大徹大悟的陽明先生,就是透過自己的修煉,達到了致良知的知行合一境界,幫助自己建立了不世之軍功。致良知在軍事領域的套用我們留到下一期,今天只說知行合一的強大力量。

王陽明的軍功,是從正德十一年起步的。這一年,極其賞識他的兵部尚書王瓊推薦王陽明為都察院左僉都禦史,巡撫南(安)、贛(州)、汀(州)、漳(州)等地,成為了地方大員。

他隨後發現,這個大官不好做,因為江西當地匪患嚴重,為禍日久,彼此之間又互相勾結,根深蒂固。正因如此,前面幾任巡撫往往幹不了太久,上一任巡撫文森甚至索性裝病辭職了,可見王陽明被推進了一個大坑裏。

但王陽明的心學境界早已登峰造極,他很快就分析出來,當地官府潛藏著這些叛匪的間諜。在強大的心學攻勢下,這些間諜全都被王陽明策反,反而將叛匪的動態一五一十地轉呈給他。憑借著這一招,和出色的軍事才能,王陽明迅速剿滅了當地大部份叛匪。

但是,還有一個人久攻不下,這個人叫池仲容。

池仲容從弘治年間就已經率領當地農民對抗官府了,樹大根深,實力深厚。但是,王陽明之所以久久沒有拿他開刀,不是因為打不過,而是想給他最後一次機會。一將功成萬骨枯,如果能招安池仲容,不僅可以為明朝收服子民,也能減少官軍不必要的傷亡。

對於王陽明的好意,池仲容表示同意,但有一個條件:此前被招安的叛軍首領黃金巢、盧珂都是他的仇人,除非把這兩個人抓起來,否則他不敢接受招安。

這讓王陽明很為難:這兩個人誠心歸附,如果抓起來,以後還怎麽招降其他人?但事已至此,沒有別的辦法,只有先招撫了池仲容,後面的事才有商量。

作為陽明心學的開創者,王陽明自然也是歷史上最優秀的老師之一,他的感化能力也超乎尋常,盧珂等人自願服從安排,上演一出被抓的戲,幫助王陽明招撫池仲容。

即便如此,池仲容還是猶豫不決,一面只派了弟弟池仲安來見王陽明,另一面繼續暗中整軍備戰。

王陽明看穿了池仲容的心思,但不動聲色,繼續對他表示最大的誠意。在接下來的春節,王陽明趁機大肆鋪張,奢侈慶祝。放下戒備的池仲容在王陽明的誠意之下,帶領幾十名親信進城觀賞。

見到池仲容的王陽明,設酒款待,好言相勸。以聖人的慈悲之心,最後挽留一次,但池仲容堅持要回到山寨,日後再談招撫之事。

王陽明知道,池仲容已經無法挽回了。盡管可能有嚴重的傷亡,為了百姓的安寧,他也不得不痛下殺手。以池仲容等人的生命,解救無數百姓於水火之中,這才是最大的慈悲。於是,在送池仲容出城的時候,王陽明設下埋伏,將他們全部殺死。

我不禁想到了末年的大明王朝,如果當時平匪的將軍們有王陽明這樣的果決,又怎麽會出現張獻忠這樣反復投降又能多次反叛的情況?有王陽明這樣的先例而不知道學習,大明王朝的滅亡果然是逃不掉的。

後來廣西匪患又起,朝廷見無人能平定,於是派遣王陽明前去。王陽明清楚地意識到:當地兩大酋首盧蘇、王受,雖然反叛,卻實屬逼上梁山,本心仍然希望歸附朝廷。對於這樣的人,必須予以招撫,無需多求殺傷。

果然,新任兩廣巡撫王陽明到任後,兩個人又來請降。以往的巡撫人菜癮大,又想立軍功,不許二人投降,結果又打不過這些叛匪。王陽明恰恰相反,平定匪患對他來說輕而易舉,但他還是憐憫世人,同意投降,前提是兩個人到王陽明營中親自投降。

這樣一來,盧蘇和王受反而猶豫了,因為他們知道,王陽明用兵如神,尤其擅長心理戰。但讓他們進營投降,也覺得很可能是羊入虎口,有去無回。所以他們提出了要求:必須帶大軍前往,否則免談。

考驗王陽明的時候到了:他敢不敢同意這個要求呢?人心莫測,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兩個人確實有心投降,可誰知道他們內心會不會有點別的小算盤呢?萬一發生了什麽意外,突然激怒兩個人,王陽明可就全軍覆沒了。

這就是知行合一的力量,為了表現最大的誠意和信任,王陽明完全同意了兩個人的要求,並且撤去了自己的一切防備。雖然兩個人是來王陽明的營中投降,但實則是王陽明只身闖進叛軍之中。

看到王陽明如此坦誠,盧蘇和王受終於放下了所有的防備,誠心歸附王陽明。後來王陽明剿滅其他地方的匪患時,盧蘇和王受身先士卒,英勇作戰,回報王陽明的再造之恩。

杜甫有一句是:「茍能制侵陵,豈在多殺傷。」王陽明平定匪患,從來都不是為了殺而殺,而是遵從內心的良知,能撫則撫,撫不得才殺。對於池仲容,王陽明給了多次機會,仍然不肯悔悟,才決然處死;至於盧蘇和王受,即便危機四伏,他也坦然受降。換了別人,就算嘴上相信他們的誠意,也不敢卸下自己的軍備,試問除了知行合一的王陽明,誰能做到?

但就像我們說的,知行合一本是天性,想要「致良行」,就要「致良知」。王陽明致良知的思想,又是如何體現在軍功上的呢?我們下一期再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