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史上清廷腐敗,民不聊生,再加上列強入侵,導致國內戰亂頻繁。
一個值得註意的現象是,滿清與列強作戰一般很快就屈膝投降,簽訂和約割地賠款;在對內作戰時卻表現得十分頑強,即使喪失了東南半壁江山,依然調集所有的人力物力進行反撲,「結硬寨、打呆仗」,打持久戰消耗戰,絕不和談。
在對內和對外戰爭中,為何滿清的態度截然不同呢?
曾國藩
堅船利炮,武器的代差讓滿清無法抵擋
▼
兩場鴉片戰爭可以說是近代軍隊對古代軍隊的碾壓。首次體現在武器的代差上。列強的堅船利炮在戰場上就是碾壓般的存在。這裏只說決定性的武器——戰艦。
當時的英法戰艦,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戰艦,用堅實的木料制成,並用金屬包裹,所以船體結實,可以防腐防蛀防火;船上一般都是兩桅或三桅,有十幾面風帆,無論是順風還是逆風都可以高速航行;每一艘戰艦上安裝了幾十門大炮,裝備了實心彈、散彈、 開花彈 等各種炮彈,火力猛烈,殺傷力大,遠超清軍戰艦。
鴉片戰爭
清朝則相反,在平定台灣鄭家之後,清朝的水師建設幾乎陷入了停滯,平時缺乏訓練,任務就是緝查走私剿滅海盜。清朝最大噸位的戰艦還不如英軍最小噸位的戰艦。
正如清朝閩浙總督鄧廷楨所說:「炮船之力實不相敵」。
英法艦隊掌握了制海權,憑借高度的機動性,南到廣州,經過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等地,北到天津,在數千公裏的海疆肆意航行,任何一個港口都成為它們攻擊的目標。英法掌握著戰爭的主動權。
鴉片戰爭
利用堅船利炮的機動優勢,英軍北上進攻天津,炮轟 大沽口炮台 ,威脅京師,甚至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攻入北京,火燒圓明園;南下橫掃東南沿海的各個港口,甚至進入長江下遊江面,切斷南北漕運,威脅清朝的經濟命脈。
在鴉片戰爭中,清軍總兵力大約80萬人(包括八旗、綠營兵),而英軍最初只有七千人,後來增加到了2萬人。
為了防禦英軍登陸,清朝在從盛京(今遼寧)到廣東的沿海七個省數十個港口設防,細分到每個港口的具體部署,每個要地駐守的部隊在4000人至1萬人,消極防禦,甚至被動挨打。以至於出現了每次清軍與英軍作戰,兵力基本相當,甚至還少於英軍的怪事。
雖然清軍總人數多,但因為缺少機動兵力,所以遇到戰事清朝就要從很遠的地方調兵去支援前線。
1841年10月10日英軍攻占寧波,道光皇帝竟然從內陸的四川建昌、松潘調集精兵2000名,前往兩千公裏外的浙江增援,路上走了半年之久。而在寧波休整了半年的英軍則以逸待勞。
在這些武器代差面前,清軍進退失據,進不能戰退不能守,屢戰屢敗,被迫投降,割地賠款。
清軍
對那些國內的民變如白蓮教大起義、太平天國、撚軍,清軍則完全沒有了武器的劣勢,反而比這些民變軍隊有優勢,比如火炮。這使得清軍在攻堅時占盡優勢,讓民變軍無法堅守城池或堡壘。
甚至李鴻章等人聘請西方人在為清朝訓練軍隊,組成了「常勝軍」等軍隊,購置西洋火器,對太平天國形成了武器優勢,在野戰中也屢屢獲勝。
即使以冷兵器為主的湘軍,曾國藩實行「結硬寨打呆仗」的辦法,對太平天國占領的城市,挖掘壕溝進行重重圍困,活活把太平軍耗死。
太平軍
而太平軍缺乏攻堅火器,無法有效的突破湘軍的防守陣地,只能坐以待斃,最後坐視城市陷落,如安慶、天京等。
在與太平軍等國內民變軍對戰時,清軍同時也沒有了機動兵力不足的問題,反而可以就近從各省招募 鄉勇 擴充兵力源源不斷的輸送到前線去。
那些四處流動遊擊作戰的太平軍(如石達開部、汪海洋部等)、撚軍等,也在各省清軍的層層圍追堵截之下最終失敗。
因為這些軍隊所過之處都是清朝統治地區,清政府可以有效的調集兵力或者在當地組織鄉勇進行抵抗,極大地消耗了太平軍、撚軍的實力,讓它們無法建立相對穩固的根據地,最終失敗。
列強只要通商賺錢,太平天國是要改朝換代
▼
鴉片戰爭的起因是英國在與中國進行貿易時處於逆差,最後開始向中國出售大量的鴉片,讓中國白銀大量外流。為了遏制這種情況,中國查禁鴉片。為了反對中國禁煙以保證貿易順差,英國決定發動鴉片戰爭。
第一次戰爭的結果,英國要求清政府割讓香港島,並開放福州、寧波、上海、廈門和廣州五個通商口岸,並且賠償2100萬銀元;廢除公行制度,準許英商在華自由貿易,協定關稅等。條約簽訂後,英國能夠直接進入中國市場,傾銷商品掠奪資源。
簽訂【 南京條約 】
即使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攻克了北京,火燒圓明園,但簽訂了【 天津條約 】、【北京條約】之後,也只是要求滿清政府增加開放口岸,賠償軍費,割讓部份領土如九龍。即使是沙俄強占的大片領土,在滿清政府看來不過都是在邊疆的一些荒地,離核心統治區很遙遠,丟棄毫不在意。
在滿清政府看來,洋人不過是想要通商,目的就是賺錢,而不是推翻清政府取而代之,所以他們並沒有與洋人拼死作戰的決心。在戰況不利的情況下很快就求和與列強簽訂了和約。
這不由得讓人想起了宋太祖趙匡胤的一段話:「國家若無外憂,必有內患,外憂不過邊事,惟奸邪無狀,若為內患,深可懼也!」。
英法聯軍進攻北京
對清政府來說,列強的侵擾不過是外憂邊事而已,不會危及到他們的根本利益即在全國的統治地位,所以即使割地賠款只要能保證自己的統治地位也是可以接受的。
兩場鴉片戰爭就如同北宋對遼國的【澶淵之盟】和後來的【慶歷增幣】。反正送歲幣不過是加征人民的賦稅,統治者照樣吃香喝辣穿金戴銀。
正如方臘所說「歲賂西北二虜銀絹以百萬計,皆吾東南赤子膏血也。」滿清割地賠款,豈不也是中國人民的血汗錢嗎?更有甚者,慈禧曾說「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更是要將整個中國的財富都獻給列強了,比大宋還不如。
與列強相反,太平天國是要推翻滿清的統治取而代之。深受太平天國影響的撚軍所活動的地方也大部份在北方,經常出沒河北、山西當地,威脅京師。
在此前的白蓮教大起義,口號也是「日月復來」,要「反清復明」,這是滿清統治者最為驚恐和無法容忍的。所以面對國內的民變,他們一定會拼死鎮壓。
鹹豐三年(1853年)至五年間,太平天國派林鳳祥、李開芳等率2萬多精銳北伐,企圖攻取北京推翻滿清的統治。北伐軍最北打到天津靜海獨流鎮,距離北京不過三百余裏。當時北京震動,全城戒嚴,許多高官富商紛紛出逃。
太平軍
後來撚軍最北處也打到河北保定易縣和天津,距離北京也不過兩三百裏,同樣威震京師。
這一切都讓滿清統治者如坐針氈寢食難安,生怕太平軍或者撚軍攻克北京,推翻自己的統治,所以他們會拼盡全力調集武裝力量去鎮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