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軍重建後,七個師的政委都是誰,來自哪裏?
皖南事變之後,新四軍隨即重建,陳毅擔任了代軍長,下轄七個師,新四軍的力量迅速得到恢復。那麽新四軍七個師的政委都是誰,他們都是從哪裏調過來的?
第一師政委劉炎
劉炎是湖南人,1926年就開始參加農民運動。馬日事變後,劉炎離開家鄉,只身來到武昌,參加了由共產黨人直接領導的國民政府警衛團,期間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還隨部參加了秋收起義。
劉炎是政工幹部,經常是行軍途中,一有空他就學習,使自己的文化理論水平及工作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很快他就擔任了師政委。
抗戰開始後,劉炎去了新四軍,被任命為新四軍第一支隊政治部主任,協助司令員陳毅在華東開辟抗日根據地。後又擔任新四軍江南指揮部政治部主任,是陳毅司令員的主要助手。
皖南事變後,劉炎擔任了第一師政委時,和師長粟裕是親密搭檔。不過1942年,劉炎積勞成疾,身體越來越差,盡管去上海看過,但仍然經常帶病堅持工作,最終於1946年11月英年早逝,終年42歲。
第二師政委鄭位三
鄭位三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與領導黃麻起義,是鄂豫皖根據地的主要創始人之一。紅四方面軍主力西征後,他接任了鄂東北道委書記兼遊擊總司令職務,從此挑起了領導鄂東北革命鬥爭的重擔,並且組建了六個遊擊師或獨立師,後補入紅25軍。
在25軍長征時,鄭位三任軍政治部主任,在紅軍中做政治工作,他還是第一次。但在紅25軍中,大家都親切地稱他「位老」。其實他那時只有33歲,卻在軍中享有很高的威信。
抗日戰爭爆發後,鄭位三又回到了鄂豫皖根據地,還在1940年的2月,擔任了新四軍第四支隊的政委。皖南事變後,鄭位三任新四軍第2師政治委員兼淮南區黨委書記,同張雲逸領導了淮南等地的抗日鬥爭。
解放戰爭時期,鄭位三出任中原軍區政委,中原突圍到延安後,他的身體狀況更是每況愈下,基本不再參與領導工作,處於休養狀態。
第三師政委黃克誠
黃克誠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時間上看並不晚。之後,他參加了北伐戰爭,1928年參加了湘南起義,並隨朱德、陳毅上了井岡山。後來,他輾轉去了彭老總的部隊,擔任過軍政治部主任、紅3軍團代理政治部主任等職。
抗戰開始後,黃克誠在344旅擔任政委,旅長是赫赫有名的徐海東。1940年9月,為增援蘇北反頑鬥爭,黃克誠奉命率八路軍第5縱隊南下與陳毅領導的新四軍會師。皖南事變後,他又擔任第三師的師長兼政委。
抗戰勝利後,黃克誠率部奔赴東北,在東北,他領導建立西滿根據地,建立人民民主政權。後擔任東北民主聯軍副司令員兼後勤司令員、政治委員。
1948年4月任中共冀察熱遼分局書記兼冀察熱遼軍區政治委員、東北野戰軍第2兵團政治委員。
第四師政委彭雪楓
彭雪楓早年間在北京讀書時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曾輾轉於北京、天津、煙台等地,從事秘密革命活動。此後,加入紅軍,先後擔任紅三軍團第四師政委、第五師師長等職務。
抗日戰爭爆發後,彭雪楓任八路軍總部參謀處處長兼駐晉辦事處主任,後調去河南確山,組建新四軍遊擊支隊,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率部挺進豫東敵後。1939年,所部改編為新四軍第6支隊,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後來,又與八路軍的支援部隊合編為八路軍第4縱隊,彭雪楓任司令員。
皖南事變後,八路軍第4縱隊奉命改編為新四軍第4師,彭雪楓任師長兼政委。
1944年9月上旬,彭雪楓率部進行西進戰役,滌蕩各地頑軍,基本上收復了豫蘇區八個縣的地區。然而,在河南夏邑的戰鬥中,彭雪楓被流彈擊中,英勇犧牲,時年三十七歲。
第五師政委李先念
李先念是出身於紅四方面軍,受進步思想影響,參加了紅軍,並跟隨紅四方面軍參加了長征。紅軍時期,他擔任過軍政委一職。
抗戰開始後,李先念率領160余名新四軍幹部戰士,挺進武漢外圍,開展遊擊戰爭,並成立了新四軍豫鄂獨立遊擊支隊。
皖南事變後,所部改編為第五師,他擔任師長和政委,一肩挑。不過基本上還是孤懸敵後,與新四軍聯系並不大。
解放戰爭期間,李先念參與劉鄧大軍重建大別山根據地鬥爭和淮海戰役後勤保障工作,為建立新中國立下了不朽功勛。
建國後李先念離開了部隊,成為黨和國家財經工作的卓越領導人,因此他並沒有參與授銜。
第六師政委譚震林
譚震林早年外出做工,受到進步思想的影響,投身工人運動,在1926年入黨了,之後他在攸縣和茶陵縣開展工人運動。後來,跟隨攻占茶陵縣的紅軍一起撤退上了井岡山。
紅軍期間,他曾擔任紅12軍政委、中國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紅一方面軍軍委委員和福建軍區司令員、政委。主力部隊長征後,譚震林留了下來,出色指揮了紅軍三年遊擊戰爭。
1938年,譚震林先後任新四軍第2、3支隊副司令員, 親率第3支隊在皖南廣泛展開遊擊戰爭。
1940年,譚震林在江蘇突出抓抗日武裝建設,將組建的江南抗日義勇軍第一、二支隊合並組成江南抗日義勇軍司令部,自任司令員兼政委,建立東路抗日遊擊根據地。
皖南事變,譚震林任新四軍第6師師長兼政委,後調任新四軍第二師政委。
解放戰爭期間,譚震林擔任華中野戰軍政委以及華東野戰軍副政委,是三野的三巨頭之一。建國後,譚震林留在了地方工作,主政浙江,後調入中央擔任過副總理。
第七師政委曾希聖
曾希聖是湖南省立第三師範學校畢業的,在校期間受到新文化運動的影響,開始參加進步活動,後來又去考了黃埔軍校。之後參加過北伐戰爭,又赴蘇聯學習,並於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他早期是做兵運工作的,後來轉移到了情報戰線。參與建立中共中央軍委二局,被任命為該局首任局長兼紅一方面軍二局局長,為後來中央蘇區紅軍反「圍剿」作戰提供了大量準確情報。長征中,曾希聖的二局,多次截獲並破譯國民黨軍隊的無線電密碼。毛主席曾盛贊:「沒有二局,長征是難以想象的,有了二局,我們就像打著燈籠走夜路。」
抗戰開始後,曾希聖被抽調到中共中央社會部工作。1939年4月,被派往重慶,在中共南方局負責情報工作。1940年,去了安徽工作。皖南事變後,他負責收容安置突圍的幹部、戰士的工作。
新四軍重建時,他被任命為第7師的政委。不過因為師長沒有到任,他負責籌建新四軍第七師。隨後,在他的帶領下,第7師發展迅速,還創辦了一大批軍需民用工廠,故當時有「富七師」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