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諸多突破性成果亮點紛呈——詳解「2023年度山東省五大考古新發現」

2024-03-02歷史

棗莊市滕州市黃安遺址:魯南史前聚落新突破

黃安遺址位於棗莊滕州市北辛街道黃安村西南,地處泰沂山系西南。遺址整體呈橢圓形,總面積約1.8萬平方米,遺址主體時代為後李文化時期和龍山文化,共清理各類遺跡500余座,出土各類遺物近600件。

後李文化時期墓葬M40

後李文化時期遺存散落分布於遺址外圍,中心略為稀疏。遺跡以灰坑和柱洞為主,另有少量基槽和墓葬。出土的夾粗砂紅陶釜,沿下飾附加堆紋,上刻劃豎狀「指甲紋」,另見紅陶缽和支腳等器類。這批遺存與魯北後李文化、安徽小山口一期文化、石山孜一期文化等面貌均有相似之處,時代可能相近。

後李文化時期墓葬M40內出土陶器

龍山文化遺存以房址為主,僅見少量灰坑和墓葬,時代多屬龍山文化早期。房址已清理七十四座,多為長方形或方形半地穴式,少量有斜坡門道,面積4-15平方米不等。房址底部多有圓形或橢圓形燒結面,踩踏面較薄或不明顯。

後李文化時期柱洞式房址F34

黃安遺址為魯南地區新發現的一處新石器時代中晚期遺址,對區域文化面貌演變和文明化行程研究具有重要意義。一批相當於後李文化時期遺跡的清理是本次發掘的一大重要收獲。從建築形態、喪葬習俗和出土遺物等特征看,其可能代表了一支分布於魯南地區的後李文化地方類別或考古學新文化,填補了魯南地區乃至更大範圍內距今8000年左右史前文化的空白。該遺址還首次發現以半地穴式房址為特色的龍山文化早期小型完整聚落,房址數量較多、保存較好、排列有序,是海岱地區龍山文化考古的新突破,為探討龍山時期各類功能和形態不同的聚落提供了新資料,對了解龍山社會的復雜性具有重要學術意義。

黃安遺址範圍及發掘區示意圖

濰坊市高密市前冢子頭遺址:小聚落隱藏大歷史

前冢子頭遺址地處膠萊平原腹地,是一處史前沿用至漢代的古聚落。聚落核心區呈方形,約4.7萬平方米,核心區外圍存在至少兩道環壕,總面積近16萬平方米。為配合本科實習及「考古中國·海岱地區夏商西周考古研究」重大專案,山東大學於2023年度在核心區東南部發掘700平方米。

遺址復原圖

透過遺址南環壕東段的探溝,發現該位置環壕為三重。三重環壕的始開鑿年代均在龍山時期,其中內壕與中壕皆沿用至嶽石文化時期和周代,各期都有疏浚,至漢代淤平。中壕開鑿最早,並局部借用了大汶口文化時期已形成的河道。

發掘區內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遺跡以房址為主,其建築方式從半地穴式向地面建築變化。器物方面,大汶口時期玉錐形器應是南北遠距離文化交流的產物;新清理龍山時期4座居址葬,皆葬2歲以下幼兒;蛋殼陶高柄杯殘片、白陶鬶殘片等發現,說明遺址等級較高。

龍山文化觶形杯

嶽石文化遺跡中一座大型圓角方形半地穴式房屋頗值得關註。推測其完整面積約40平方米,底部活動面保留完整的尊形器和中口罐、石器等,顯示房屋為突遭廢棄。這是了解膠萊地區夏代東方夷人文化的新材料。

西周時期,膠河流域屬於「大東」萊夷之地。一座西周早期約150平方米的台基的發現,為研究周王朝與膠東地區的早期關系提供了重要證據。東周時期堆積較厚,繼2022年發現長方形台基TJ1之後,又新發現一座總面積達780平方米大型圓形台基遺存,以及可能與之相關的人牲坑等遺存。另外一座疑似祭祀遺跡旁出土大量鮑魚殼、牡蠣殼、暗紋陶豆等宴享活動遺物。目前來看,發掘區未發現明確的兩周時期家居房址,而是被多座疑似禮儀功能的台基占據,演變為一處「神聖空間」,對周代區域社會的禮儀研究是十分重要的新資料。此外,遺址中基本不見珍珠門文化陶片,對探討該區域周與土著族群關系(夷夏互動)頗具價值。

東周鮑魚殼

淄博市高青縣陳莊遺址:山東最早的西周城址

陳莊遺址坐落於魯北平原小清河北岸的陳莊村和唐口村之間,隸屬於高青縣花溝鎮,北距黃河約18公裏,東北距高青縣城約12公裏。遺址東西長約850米,南北寬約650米,總面積約50萬平方米。為深入西周城址性質和齊國早期社會的探索,加強遺址整體形制規模及布局結構的認識,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其進行主動發掘,揭露面積約920平方米,清理遺跡531處。其中3處西周時期夯土台基、4座甲字形大墓和5座小型墓葬是本次發掘最重要的收獲。

M39墓道殉車

三處大型夯土建築基址位於城內核心區域,規模宏大,營建考究,雖被西周中期墓葬及晚期堆積打破,保存狀況較差,但從殘存的部份仍可看出基址分為兩排,東西對稱分布。基址時代為西周早期,與城址大體同時,推測其為城址使用時期大型宮殿基址。

四座甲字形大墓規模大,隨葬品數量較多,墓道內普遍殉車,多者四輛,少者一輛。四座墓葬中以M39隨葬遺物最多,等級最高,出土鼎、簋、甗、提梁卣、尊、觚、盉、盤、匜等青銅禮器十余件,部份器物上刻有銘文,銘文內容對於解讀墓主身份以及城址性質具有重要意義。

五座小型墓葬分布在甲字形墓葬M39北部,均為北向,葬具為一棺一槨。除M42、M46為俯身葬外,其余三座均為仰身,墓主雙手交叉放置於腹部或胸前。墓內普遍隨葬陶鬲、陶罐、穿孔貝飾、毛蛤、漆器、玉石器。隨葬品多放置在棺槨之間或頭箱內,飾件多置於人骨上。

M39出土部份遺物

陳莊遺址是山東地區西周時期的重大發現,發掘成果填補了山東周代考古的多項空白。第一,厘清三處夯土基址的營建、使用、廢棄過程,對解讀城址性質具有重要意義。第二,新發現的四座甲字形大墓以及五座小型貴族墓,形制與往年發掘墓葬基本一致,結合出土器物推測,年代大致為西周中期。透過對M39銅鼎銘文的初步釋讀,墓主應與齊公室「引」密切相關,與M35墓主為同一家族。第三,本次發掘為探討遺址使用性質的歷時性變化提供了新證據。陳莊遺址早期為以城址、大型宮殿、祭壇為主體的城邑聚落;西周中期之後,或因政治原因,城址內生活設施廢棄,轉為齊貴族陵園;春秋之後降為普通環壕聚落。

濟南市濟陽區青寧村墓地:山東數量最多的明代磚雕墓地

濟南市青寧村墓地位於濟陽區崔寨街道青寧村舊址西500米處,為配合工程建設,濟南市考古研究院對墓地進行考古發掘。本次發掘面積5400平方米,共清理宋金至清代墓葬255座,出土有瓷碗、瓷罐、瓷缸、銅鏡、銅錢等各類遺物700余件(組)。

M2墓室展開圖

該墓地延續時間約700余年,整體規模較大,墓葬數量較多,形制多樣,隨葬品豐富,補充了濟南地區黃河以北區域的墓葬考古資料,也為考察該區域宋金至明清時期喪葬習俗的發展演變以及出土遺物的演變規律增添了新的實物資料。

山東地區元代磚雕壁畫墓大多分布於濟南東部一帶,均位於黃河以南,青寧墓地元代磚雕壁畫墓的發現將此類墓葬形制的分布範圍擴充套件至黃河以北,為研究元代山東地區磚雕壁畫墓的分布與傳播提供了新材料。濟南地區以往發現的元明時期墓葬未見有舟形墓,青寧墓地元明時期舟形墓的發現既補充了這一時期的墓葬形制,也為宋金之後舟形墓的發展、演變研究提供了新素材。

M83器物組合

青寧墓地明代墓葬發現133座,大多裝飾有磚雕,是山東地區數量最多的明代磚雕墓地。磚雕主要包括仿木結構門樓、歇山式建築和燈檠等,結構特點較元代墓葬有明顯的延續性,為研究山東地區磚雕墓的發展、演變提供了新材料。發掘區南部的明代墓葬排列有序,基本不見打破,並且存在避讓現象,具有較強的規劃性,墓內隨葬品及人骨為研究當地人群的家族組織形式、親緣關系、日常生活、宗教信仰、喪葬觀念、飲食結構提供了新的材料,也為歷史學及民俗學的相關研究提供了新視角。

該墓地毗鄰黃河,受黃河水災影響較大,尤其是宋金時期磚室墓大多存在洪水沖擊現象,為研究黃泛區歷史時期黃河的水文、泛濫演變提供了依據,對還原墓葬營建過程以及後續地層堆積序列提供了新資料,對深化研究山東地區黃河文化有重要意義。

威海「來遠」艦遺址水下考古調查:水下考古實證沈艦身份

威海是中日甲午戰爭終戰之地,為探明威海灣內北洋海軍沈艦狀況,2017至2022年,山東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聯合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院和威海市博物館開展了清北洋海軍沈艦調查專案,先後發現發掘了定遠艦、靖遠艦遺址。2023年7—9月,考古隊對來遠艦遺址進行了水下考古發掘。

威海市威海灣「來遠」艦遺址地理位置圖

來遠艦遺址位於威海市環翠區劉公島海軍公所南約500米處的海域內,沈艦殘骸完全埋於海泥下,埋深0.5米至3米。2023年度選取重點區域布設5×20米的探溝3個(不含TG1擴方約70平方米),經抽沙清理,遺物分布密集區集中在TG1北部約5×12平方米範圍,凝結塊呈不規則散落,木板殘斷零亂,鋼板殘碎扭曲,所有遺跡看不出艦體形態與走向。TG2中部發現一些鋼纜,表明為桅桿倒覆區;另發現有少量彈殼、船板、煤炭等遺物。TG3發現有少量彈殼、船板、煤炭、瓷碗等遺物。

遺址海底遺跡、遺物分布呈現出被拆解的散落狀態,應與日軍戰後破拆有關。遺物夾雜在凝結塊、煤渣、碎木板中間,共提取文物1836件,分骨、陶瓷、銅、鐵、木、皮革等材質,種類包括船體構件、個人生活類物品、武器彈藥等。重要遺物包括刻有「來遠」的鍍銀湯勺;墨書「來遠三等水手於盛元」、「來遠一等水手張長髮」的身份木牌、海軍軍刀,實證了來遠艦身份。此外,還發現一批英租時期的遺物,含英國產瓷盤、軍服紐扣、玻璃瓶及牛骨等。遺址及地層中的遺物反映清末北洋海軍戰艦及英租威海衛泊船錨地的時代特征。

「來遠一等水手張長髮」「來遠三等水手於盛元」身份牌

來遠艦遺址發掘出水了大量文物,充實了甲午戰爭研究實物資料,將撬動近代海軍史、甲午戰爭歷史研究再上新台階。

記者:錢歡青 編輯:徐征 校對: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