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從知府添燈油到筆山書院

2024-07-21歷史
內容摘要:知府添燈油,名紳轎擡學子,這是安龍、興義兩地城鄉群眾津津樂道的故事,直指地方文教。從近代到如今,黔西南的府城從安龍變換為興義,從知府添燈油到筆山書院,始終脈絡清晰地承載著興義文教的源流。

興義府試院門額 陶昌武 攝

漢、唐乃至更早一些時候,對西南大部份地區施行羈縻政策,演化到元代土司治理,大小土司、部落多如牛毛,難以形成區域真正意義上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是南盤江、北盤江環抱區域過去的真實歷史狀況。

直至1381年,明王朝調北征南統一雲貴,實行衛所管理制度,貴州安南衛(治今晴隆縣)、普安衛(治今盤州市),管理如今黔西南的部份區域。除此之外,還設立安隆守禦千戶所(治今安龍縣)。

由於過去十分貧瘠,甚至連朝廷流官都難於設定,土流並治也是很長歷史時期的狀況。明王朝對貴州特別是貴州西部采取「開一線以通雲南」政策,牢牢控制貴陽至昆明交通幹線,進而掌控雲南及雲南周邊的藩屬國。而對於交通線之外的廣袤區域,仍沿用土司管理。這樣的管理政策,使得安南衛、普安衛和之後的普安州、安隆守禦千戶所等機構,軍事駐防功能遠大於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性質,以致南盤江、北盤江環抱的黔西南,長久沒有形成實際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413年,貴州建省,如今的黔西南大部份地域從雲南劃入,土司管理地方的社會狀況仍未改變。

歷史的轉折點出現在清順治九年(1652),這一年還有另一個年號——明永歷六年。永歷是明、清交替時期南方殘明勢力建立的政權,負隅堅持抗清。這一年,農民軍張獻忠大西軍余部孫可望、李定國等決定聯明抗清,蝸居廣西瀨湍的永歷政權接受這一舉措,移駐安隆。

隨著朝廷遷駐,千戶所的行政區劃顯然不相匹配,安隆守禦千戶升格為安龍府。永歷政權雖然只在貴州安龍駐紮了4年,但府一級行政機構的設立,加上大西軍對雲貴的占領,以及動蕩戰事中南盤江的自然天塹作用,隸屬於廣西行省的安龍成為南盤江、北盤江包圍區域事實上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興義府誌】記載,永歷朝廷進駐安龍,千戶所改為府,同時開辦官學、開科取士,開啟了黔西南地區歷史上官學的發端。永歷朝廷到來,還讓調北征南而來固守「開一線以通雲南」一線衛、所、屯、堡的移民群眾,獲得極大文化歸屬感,進一步奠定了安龍成為地方文化風向標產生地的地位。

永歷朝廷終究沒有能夠抵擋住清軍鐵蹄。1656年,永歷退往雲南。兩年後,清軍攻克安龍,改安龍府為安籠所。1687年,安籠所入南籠廳。1727年,清朝施行「改土歸流」,升南籠廳為南籠府,隸貴州布政司。至此,包括南籠府在內的南盤江北岸廣大區域歸入貴州,如今黔西南的行政區域大致成形,南籠府所在地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位得到極大鞏固。

1731年,貴州巡撫張廣泗疏奏建南籠府試院,地方文化教育事業得到大力發展,各地書院不斷產生。

1746年,未置縣的黃草壩建成第一座筆山書院。次年,府城(安龍)北魁星山海潮寺前殿改為九峰書院。1797年,南籠府所在地爆發農民大起義,當年起義被鎮壓後,清政府改南籠府為興義府,次年在府屬黃草壩置興義縣。南籠起義對地方教育事業的發展形成阻滯,直至1813年,興義縣才在縣城東門外的吉安會館建成第二座筆山書院。府城(安龍)於1816年在東門內昭忠祠建成桅峰書院(珠泉書院)。安南縣於1835年在文廟前建成蓮城書院。貞豐州於1836年建成瑉球書院。

1840年,一場鴉片戰爭打痛中國,也打醒國人。次年,河北南皮人張锳從古州(治今榕江縣古州鎮)同知升任興義府知府。憂國憂民的士大夫,培養報國之士的心無比迫切。張锳到任,倡議新建府試院,經與各士紳及府屬各州、縣商談後,其率先捐銀千兩,於府城內舊東門直抵北城墻購地近10畝修築,1842年九月十三日即落成,計有房209間,時稱「甲於天下」。

知府如是,各地學風熾起。安南縣於當年重建蓮城書院,貞豐州冊亨州同於1842年建成冊亨書院,普安縣也在當年於文廟側建成盤水書院,當時還未建縣的新城(今興仁市)也建成培風書院。

主掌興義府十余年,張锳每天堅持做一件事——夜幕降臨,派出差役挑著燈油巡城,只要見到哪戶人家還有學子挑燈夜讀,差役總要敲門入戶,高喊一聲「知府大人添燈加油嘍!」為學子加滿燈油。聲聲「加油」,激勵莘莘學子拼搏奮進。知府添燈加油的美談傳遍坊間。

張之洞塑像 陶昌武 攝

張锳所處時代,安龍有一處名勝——招堤,為安籠鎮遊擊廣東番禺人招國遴於1694年始建。1848年,水災危及府城,張锳將堤加高五尺,從江浙移植菱荷於此,在堤畔金星山上建半山亭,其11歲兒子張之洞作【半山亭記】鐫刻於石壁。1854又在山上建「省耕亭」,石刻一聯「攜酒一壺,到此間暢談風月。極目千裏,問幾輩能挽河山。」家國情懷一展無余。

張锳之後,推動文化教育發展的黔西南繼承者,首推興義縣士紳劉官禮,他用實際行動,把張锳的重教興文演繹成傳奇。

劉官禮生於張锳就任興義知府的1841年,張锳離開興義府,他已長到14歲,和各地學子一樣,思想深受張知府「添燈加油」之風影響。1858年,黔西南地區爆發持續十余年的農民暴動。劉官禮因亂局而廢學,卻憑興辦家族團練、參與平定農民起義崛起,1868年以軍功擢升在籍知府銜。

此時,劉官禮憑借持續的軍功、職銜,奠定其權威,為地方興學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前提條件。1883年7月,其創設「培文局」,與團防總局合設於昭忠祠,主管全縣教育行政。其時,興義縣城建有歷史上第三座筆山書院,由於學子增多,校舍不足,而院址狹窄,缺乏擴建條件。劉官禮聯合地方紳士趙天如、林子亨,於1890年建成第四座筆山書院。由於資金充裕,民眾踴躍,建設書院用房26楹近百間。

第四座筆山書院 (資料圖片)

第四座筆山書院與張之洞、李端棻、嚴修、雷廷珍等時代風雲人物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發展成為與貴陽貴山書院、遵義湘川書院齊名的「貴州三大書院」。

嚴修肖像 (資料圖片)

1894年,嚴修任貴州學政。1896年,響應刑部左侍郎李端棻改革倡導,對貴陽學古書院進行教學變革,請來綏陽大儒雷廷珍為書院山長,揭開了貴州歷史上近代新式教育的帷幕。書院學習內容除傳統經史子集外,還學習西方自然科學。變革的學古書院面向全省首次招考學子42名,其中,劉顯世、劉顯潛、劉顯治、呂聲文、李映雪5人來自興義。這批青年才俊考入學古書院,又為興義縣近代教育的突飛猛進、特別是筆山書院的高速發展打下了紮實基礎。

1898年,嚴修任滿回京。當年9月,慈禧太後廢除「戊戌變法」新政令。李端棻以「保薦匪人」獲罪革職流放新疆,嚴修辭職返鄉,全國上下一片血雨腥風。貴州當政者對新學噤若寒蟬。

姚華肖像 (資料圖片)

經世學堂難以為繼,雷廷珍連同學生姚華、張協陸、熊範輿等師生星散。正當此時,雷廷珍收到了興義劉官禮禮聘其為筆山書院山長的聘書。貴州新學從省城貴陽轉移到西南邊城興義。1902年,張之洞多次寫信給雷廷珍,力邀他前往武漢執掌兩湖書院。於是,雷廷珍離開興義,其弟子姚華受邀前往興義執掌筆山書院。

1902年9月,廣西會黨軍渡南盤江,攻占興義縣城。劉官禮率人擊潰廣西會黨軍,擢升雲南候補道。戰事平,朝廷裁劉氏團練,劉官禮解甲歸田,放下其他一切職務,專任勸學所學董。他請來嚴修、雷廷珍時期學古書院的另一高徒徐天敘任筆山書院山長,興義新學得到延續。

1904年,張之洞與榮慶、張百熙主持擬定系統學制,包括【學務綱要】【各學堂管理通則】【蒙養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初等小學堂章程】【高等小學堂章程】等,統稱【奏定學堂章程】,因頒布時間之故被稱為「癸卯學制」,是中國近代由中央政府頒布並首次得到落地實施的全國性法定教育改革系統檔。

劉官禮響應「癸卯學制」,於1905年末將筆山書院改為「興義縣立高等小學堂」,附設師範班。學堂當年招生30余人,以普及平民教育為宗旨,一次性從貴陽請來張協陸、陳築山等13名教師,新學之風更熾。

興義府有「知府添燈加油」的歷史,而興義縣因推行新學,則流傳著「三太爺轎擡學生」的故事。在劉氏推動下,興義縣境內先後開辦22所初級小學堂。縣立高等小學堂附設師範班,為興辦新式學堂打下良好師資基礎。新式小學堂開辦並非一帆風順,鄉間謠傳,學洋學要挖眼割鼻,換上藍眼睛高鼻子。不少家長不敢把孩子送到新式學堂。

劉官禮像 (資料圖片)

在劉官禮老家下五屯東二初等小學堂,第一學期開學報到時,除自家子侄,前來報名的其他適齡兒童寥寥無幾。於是,早過花甲之年的劉官禮挨家挨戶地宣傳新式學堂的好,硬是用自己的轎子擡來一群鄉鄰子弟。不僅如此,新學堂還免費發放新式制服,學期結束,學校向優秀學生發放銀元以資鼓勵。劉官禮一番操作,到第二學期,東二初等小學堂報名人滿為患。因劉官禮在家中兄弟中排行第三,於是「三太爺轎擡學生」的故事在興義城鄉被人津津樂道。

1902年,革職流放的李端棻以年老多病被赦回黔。其文教之心未改,於1905年聯合士紳於德楷、任可澄、華之鴻等改設貴陽中學堂。次年,貴陽中學堂改稱貴州通省公立中學,面向全省招生。這一次,興義魏正楷、王文華等13名學生前往報考,成績均名列前茅,興義文風更加熾熱。

興義文教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正是因為筆山書院早興新學,師資力量在全省首屈一指,更是得益於前賢大力推動,其起於貴陽學古書院革新、成於「癸卯學制」實施,這些都與同為1863年同科考中進士的貴州人李端棻、張之洞有著直接關系。

興義則戎鎮老安章寨吳氏宗祠有一通石碑,明確記載光緒末期變革學制,老統領劉官禮遵令,並巡遊地方,建議在當地建設學校的史實。老安章寨鄉紳深以為然,合力於1907年建成了自己的新式學堂。

1906年考入通省公立中學的13名學子中,竇居敬、竇居仁為烏沙革裏彜家子弟。興學熱潮中,還產生了楓塘何陶雄、龍井唐守一、魚隴岑明英、納具吳炯心等一大批布依族教育先賢。他們不但為筆山書院及之後的高等小學堂、初級中學、高級中學,培養了大批生源、師資,更為民族團結和諧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

抗日戰爭時期,興義創辦了省立興義中學和縣立興義中學,蔣秋溪、戴厚基、喻挺蓀、花壽全、劉公亮等老師,都是飽學之士。興義中學群英薈萃,教學質素穩居全省前列。據不完全統計,整個民國時期,興義出國留學人數達29人。

新中國成立後,以筆山書院為標誌的興義教育事業迎來全面發展。興義一中的高考錄取率為全省前三甲。1960年畢業47人,38人考入大學本科。1996創辦的興義八中,探索變革,走出了一條成功的辦學之路,直逼百年老校貴陽一中,興義教育迎來了歷史上最持久的輝煌。(作者:羅松)

二審 鄧涵予

三審 彭原清

(責任編輯 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