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49年軍管會列出1.4萬國民黨幹部名單,請示殺多少,陳毅如何處置

2024-01-05歷史

前言

1949年初,隨著三大戰役勝利結束,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總兵力也發展到400萬人,主力部隊已經列陣長江沿線,只待一聲令下,便準備進行渡江戰役。4月21日,毛主席和朱總司令聯名釋出了「向全國進軍的命令」,百萬大軍隨即展開行動。

「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的聲音振聾發聵,1949年4月23日,隨著人民解放軍攻占南京,蔣家王朝已經成為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的一粒塵埃。

為了保住國民政府的經濟中心上海,蔣介石親自指揮部署了「保衛大上海」的作戰計劃。5月初,蔣介石連續三次召集軍官訓話,要求國民黨軍能夠堅守上海半年到一年時間,以等待國際形勢的變化。

面對被國民黨軍武裝起來的「銅墻鐵壁」的上海,中國人民解放軍經過艱難的作戰,最終成功攻克上海,取得了軍事和政治上的雙重勝利,上海完完整整地交到了人民的手中,這次成功也被譽為是「戰爭的奇跡」。

盡管上海已經和平解放,中國共產黨還面臨著更大的考驗……

毛主席:不僅要軍事進城,而且要政治進城

上海這座城市的存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它曾是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的一個重要據點,帝國主義在華利益最為集中的地方,是蔣介石國民黨政府的經濟中心,也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這裏聚集著世界各國的僑民,上海的未來和發展牽動著世界各國的敏感神經。

一旦上海解放出現問題或發生意外,極有可能會引起帝國主義列強的軍事介入,從而讓上海的情況變得更加復雜。

而隨著南京、杭州的解放,上海已經成為了國民黨負隅頑抗的最後一個基地。為此,蔣介石要求京滬杭警備總司令湯恩伯將上海建成「銅墻鐵壁」。

1949年5月上旬,根據蔣介石的命令,湯恩伯在上海的兵力部署已經基本完成,作戰計劃涉及海陸空全方位。20萬國民黨守軍被安排在上海的各個作戰地點,市區內外共有4000多座鋼筋水泥建造的碉堡和超過1萬座掩體碉堡,還埋有數萬顆地雷。國民黨天上飛的戰機、海上有軍艦、地上還有先進的美械武器。

面對其強大的防禦工事和守備力量,想要解放上海絕非易事。就連湯恩伯都一臉自信地表示「我們的大上海,就是要成為攻不破、摧不毀的史太林格勒第二」。

除了強大的軍事部署外,蔣介石還在幻想著拖延時間,等待國際勢力的介入,甚至他已經做好了萬一沒守住上海,就計劃破壞上海這座城市。對此,中央軍委表示:「既要打下上海,同時又要完整地保存上海這座世界聞名的大都市。」

執行作戰計劃的三野嚴格根據中央軍委命令,制定了詳細縝密的作戰計劃。實際上,在最初制定的作戰計劃中,軍委曾批準了三野在一個星期內接管上海的作戰計劃。但是,隨著在解放南京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讓陳毅意識到了不可操之過急。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將鮮艷的紅旗插上了南京總統府的樓頂,隨後,人民解放軍開始有條不紊地接管南京。然而,在接管過程中還是發生了一些爭執,這些爭執也引起了黨中央毛主席的高度重視,與此同時,接管南京的經驗也為日後中國共產黨接管上海等各大城市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

4月25日清晨,35軍的一名營長謝寶雲在為部隊尋找駐紮之地時,意外闖入了位於西康路上的美國駐華大使館。由於謝營長沒有學習軍委釋出的外事紀律,聲稱「使館的房子及裏面的東西都是人民的」,還與美國大使司徒雷登發生口角。滯留在南京的各國外交官得知此事後惶惶難安。當天下午,西方媒體大肆渲染報道了這一事件,嚴重損害了我軍形象。

毛主席得知此事後,震驚之余立即下令全軍必須高度重視,他寫道:

「三十五軍到南京第二天擅入司徒雷登住宅一事,必須引起註意,否則可能引出大亂子。」

鄧小平糊陳毅看完毛主席的批示後,當即明白了事情的嚴重性。鄧小平嚴肅地說道:「主席生氣了。」

陳毅隨即趕往南京親自檢視人民軍隊的情況。此後,再也沒有發生過解放軍闖入大使館的事情,軍人為老百姓做好事、不打擾人民生活,過了許久這次的風波才漸漸平息。

這次外事風波直接讓陳毅和鄧小平改變了原先攻占上海的作戰計劃。原本,陳毅認為解放軍在七天七夜就能拿下上海,但經過在南京的實地調研,陳毅意識到,盡管上海可以迅速攻下,但接管上海的工作巨大,一個星期的時間太短了。於是,他在與鄧小平商量後,向中央軍委做了報告,稱「希望盡可能地推遲半個月到一個月為好」。毛主席經過深思熟慮,於三天後批準了推遲攻占上海的報告。

對於如何攻打上海,毛主席曾下達指示稱:

「打上海,要文打,不要武打,打的不僅是一個軍事仗,也是一個出色的政治仗,不僅要消滅敵人,還要保全城市,還要爭取人心。」

三野總司令陳毅則形象地將攻占上海的戰役形容為在「瓷器店裏打老鼠」:

「上海之戰好比瓷器店裏打老鼠,既要捉住老鼠,又不能把那些珍貴的瓷器打碎。」

根據中央軍委和毛主席的指示,三野並未迫近上海,攻城部隊的作戰時機也以接管上海的準備工作情況為準。

基於此,三野制定出了周密的作戰計劃,在打一場城市攻堅戰的同時又要保全上海。三野在敵人防禦力量最為集中的吳淞周圍發起了攻擊,迫使上海城內的國民黨守軍被迫調往市郊,從而保全了上海市區,將國民黨主力圍殲於郊外。

隨著接管上海的準備工作就緒後,解放軍主力隨即發起了總攻。5月23日晚,三野從東西南三個方向逼近市區。為了更好地保護上海和老百姓安全,三野下達了「嚴禁使用火炮、炸藥,只能使用輕武器作戰」的命令。

三野全體將士們謹記中央軍委「軍政全勝」的囑托,不惜以生命為代價,保護好人民的財產。在漫天的戰火和硝煙中,發電廠、自來水廠等其他工廠照常執行,上海的郵政大樓內「沒有遺失一件郵件,沒失真失一件設施,也沒有丟掉一份檔案」,人民的生活也沒有受到較大影響。

由於前期已經消耗掉了大量的國民黨軍力量,因此,解放上海的戰鬥用時較短,也較好地完成了保護上海市區的任務。

除了與國民黨軍在正面戰場的硬碰硬之外,中國共產黨還依托上海地下黨組織展開了鬥爭。地下黨組織根據產業和地區劃分,抽調骨幹潛伏到各個機要部門,抓住一切機會發展壯大中國共產黨的隊伍。

其次,潛伏在國民黨內的黨員積極開展策反工作,先後為中國共產黨帶來空軍和海軍力量。最後,中國共產黨充分發動廣大人民群眾,透過情報搜集和社會調查,將國民黨在上海的軍事力量部署資料提前送至三野指揮部,為我軍在制定作戰計劃和保護上海的方案上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正是因為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與人民群眾站在一起,因此,在應對國民黨企圖搬運和破壞機器、財產的反抗中,許多民族資本家、技術專員等都同人民站在一起,共同抵制國民黨的惡劣行為,這為解放後盡快恢復中國的經濟狀況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毛主席點將陳毅,平穩接管上海

1949年5月12日至27日,上海戰役在歷時16天後終於取得勝利。在這次戰役中,三野共投入了大約40萬兵力參戰,最後三天,盡管戰況還在激烈進行中,但上海的城市依然照常運轉,大街上,人民保安隊在幫忙維持治安。

解放軍正式進入上海前,鄧小平糊陳毅對10萬大軍進行了整訓,並嚴格要求在市區內不使用重型武器和不進民宅,陳毅強調:

「我們野戰軍,到了城裏不準再‘野’,紀律一定要嚴!」

根據陳毅的指示,各部隊幾乎全部接受了進入上海後的政策和紀律教育。

於是,上海解放後,人民解放軍嚴格遵守紀律,為了不驚擾上海的老百姓,他們連續三天露宿街頭,不入民宅,解放軍的實際行動受到了上海人民和各界人士的稱贊,大家紛紛感嘆:「國民黨再也回不來了」。

上海市民看到露宿街頭的解放軍戰士後,紛紛邀請他們到家中休息,並給他們送上飯菜,但解放軍戰士們紛紛婉拒,他們不能打破人民軍隊的傳統先例,也不願意開麻煩人民群眾的先例。這支勝利之師就這樣安安靜靜地睡到大街上,不打擾老百姓的生活,引起了國內外極大的震撼。

除了不入民宅外,根據入城守則,部隊不被允許在市區內燒火做飯,因此,戰士們的一日三餐都是從幾十裏外的郊區做好後送來的,而由於路途遙遠,做好的飯在送到後,幾乎每次都成了冷菜冷飯,但戰士們仍然不願麻煩人民群眾。

為了保證上海市區內的幹凈,所有的馬匹都被安排在了城外,戰士們如果要上廁所必須要按照次序到指定的地方解決。

上海戰役結束後,各個大大小小的商鋪也陸續開門營業,但由於幣值未定,部隊明令禁止戰士們買任何東西。這樣的紀律嚴明的人民軍隊一度讓老百姓感動得熱淚盈眶。

就連英國的著名元帥蒙哥馬利在得知後,也對解放軍作出了極高的評價,他說:

「我這才明白了,為什麽這支軍隊能夠打敗經美國武裝起來的蔣介石數百萬大軍。」

1949年5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陳毅被任命為上海市首任市長。實際上,選擇陳毅擔任上海市的市長這是中央經過反復考慮決定。

1949年3月,毛主席便開始考慮由誰出任上海市市長最合適。當時各大城市解放後,首任市長的人選至關重要,一般都是由解放該地的部隊中的高級首長兼任。

例如,北京解放後,葉劍英元帥擔任了首任市長,他被調往廣州擔任市長後,才由聶榮臻元帥接任。而南京市的首任市長則是由劉伯承元帥擔任。

相比於北京和南京,上海又有其獨特的地方。這裏除了是全國的經濟中心外,還有各種勢力盤根錯節,國民黨殘余勢力、幫會、流民,甚至還有外國勢力存在,可見,接管上海的難度有多大。蔣介石還曾說過:「解放軍能打下上海,但一定搞不好上海」。

如何平穩地接管上海成為了中國共產黨解放上海後亟待解決的一大問題。

陳毅能文能武,會寫詩,學貫中西,由他出任上海首任市長,也是眾望所歸。這個愛寫詩的老總搞起上海的經濟民生來也很有自己的一套,很快,上海在他的治理下便恢復了往日的榮光。

不過,剛開始接管上海時,相比於各界人士的熱情歡迎和稱贊,陳毅卻感到了巨大的壓力。中央把上海這麽重要的城市交到自己手裏,絕不是吃吃喝喝、會作詩就能管好的。

陳毅透過解放軍進入上海城內的一系列行動成功為中國共產黨贏得了民心,這也是他治理上海的第一步。贏得民心後,陳毅開始了治理上海的第二步,即解決社會治安的問題。

上海是一個燈紅酒綠的國際大都市,之前在國民黨的治理下,上海的背後是娼妓泛濫、幫派林立、盜匪橫行的現實。而解決這些難題,便是創造一個新上海的基礎。

就這樣,陳毅恩威並施,透過拉一批、打一批的方式解決了幫派問題,一旦解決了黑幫問題,剩下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查封制毒工廠,切斷毒品的流通渠道,關閉賭場、妓院,並為以此為生的百姓提供學習謀生技能的場所。

在解決完這些社會的痼疾後,陳毅便開始領導制定各項規章制度的條例。不過,這個過程卻充滿了很多變數,僅僅是蔣介石留在各個機關部門的人員就數不清,一旦弄不好便會使上海的經濟秩序大亂,從而影響全國新秩序的重建。

盡管蔣介石撤離了上海,但許多政府部門的職員和幹部都被留了下來,陳毅主政上海後,發現市政府部門的國民黨幹部多達1.4萬余人,這些人處在上海各個職能機關的重要位置上,他們對上海市政府的運轉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上海作為一座世界文明的國際大都市,其治安、交通、水電等都有著高度規範的管理。如果一下子全部開除他們,那麽,上海必將立即陷入癱瘓。

怎麽解決這個問題呢?對此,軍管會先對這些幹部們進行了一次甄別,並列出了一份名單,名單上都是一些思想頑固,曾犯下過大錯的國民黨舊幹部。

隨後,這份名單被送到了陳毅的辦公桌上,陳毅盯著名單上的名字看了許久,到底要如何處理,要不要殺,殺多少是一個難題。

經過幾天的反復思考,陳毅反反復復拿起這份名單看了許久後,最後沒有勾選一個人的名字,他先將自己的處理意見匯報給了鄧小平,鄧小平聽後,也表示贊同,他說:「少念舊惡,放眼長遠」。

於是,陳毅立即向中央作了匯報,提出「能少殺就少殺,能不殺就不殺」的建議,他指出,這是在為上海的長遠發展考慮,是為即將到來的全國解放考慮,只有穩定好這個全國的經濟中心,才能讓新中國快速恢復和發展起來。

中央在聽取了陳毅的報告後,當即回復:同意陳毅同誌的意見。

就這樣,根據黨中央指示,陳毅簽發了一項關於如何解決數萬名舊幹部的命令:

「除極少數罪大惡極的舊幹部,送交法庭依法審理判決,其余絕大部份予以留用。」

舊政府幹部14492人,留用11426人,比例高達78.8%;其中科級以上幹部,留用了63%。舊政府職工45280人,留用38331人,比例84.6%。

命令發出後,留用幹部感到十分震驚,共產黨的寬大胸懷讓他們深受感動,很快,他們紛紛投入到了人民的懷抱中,並積極為新中國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事實證明,黨中央的決定是正確的,上海在陳毅的帶領下,很快便變得井然有序。盡管接管上海這樣的大城市難度很大,但總體而言進展還算順利。

中共接管上海的能力令西方國家刮目相看,他們終於意識到,人民解放軍不僅會打仗,還會治理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