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國民黨第一忠臣杜聿明:曾大敗林彪,兒子考上哈佛卻被蔣介石逼死

2024-02-02歷史

閱讀之前,麻煩您點一個 「關註」 ,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1956年,正被監禁在功德林的國民黨頭等戰犯杜聿明,收到了兩個從美國傳來的訊息。

好訊息是,杜聿明的大兒子杜致仁在哈佛大學的學業非常順利,再有一年就能畢業了。

杜聿明喜形於色,但緊接著又聽到了第二個訊息:因為蔣介石不支付學費,杜致仁在美國過得窮困潦倒,已經想不開自殺了。

這個訊息宛如晴天霹靂,杜聿明淚流不止,但他仍然說:就算蔣公對不起我杜家,我杜聿明也絕不叛黨!

兒子被蔣介石逼迫致死,為什麽杜聿明還要對國民黨如此死心塌地?

關註我,一起走進名將杜聿明的傳奇人生。

走錯路的有誌青年

1904年,杜聿明出生於陜西省米脂縣的一個富裕的地主家庭,其父杜良奎,不僅是清末的舉人,還是長安大學堂的教師。

在杜良奎的課本上,杜聿明第一次看見了孫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義,受到了很大的震動。

目睹了北洋政府荒唐腐敗的行為之後,杜聿明受到革命的感召,決心投身到解救中國的革命運動中去。

1924年,20歲的杜聿明考取了黃埔軍校。在軍校裏,他學到了各種現代化作戰知識,一畢業就在國民黨軍隊中擔任排長的職位。

如此能人,如果杜聿明能和中國共產黨真誠合作的話,一定能成為中國共產黨的中堅力量之一。

然而非常遺憾,由於原生家庭的局限性,杜聿明所認識的革命具有很大的片面性。

他認為,只有真正實作了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中國的未來才能有希望。但他沒有意識到,此時的國民黨在蔣介石的統治下,早就和三民主義相去甚遠了。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撕毀協定,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民心盡失。

杜聿明的弟弟杜聿德看透了蔣介石政府的虛偽和腐敗,勸哥哥和自己一起起義,投身共產革命。

但杜聿明堅決不同意。他對杜聿德說:農民都沒幾個認字的,你怎麽能指望他們救國呢?還是好好跟我一起,追隨孫先生的三民主義。今天的話,我就當沒聽過。

杜聿德見和他說不通,幾番糾結,最終還是堅定地投入了中國共產黨的懷抱。

1928年,杜聿德和昌紹先等人發動了暴動,以抗議蔣介石政府對中國共產黨同誌們的迫害,卻不幸被國民黨抓獲。

為了保存中國共產黨革命力量,面對國民黨的拷打,他咬緊牙關堅決不開口,最終被殘忍殺害。他英勇就義時,才22歲。

失去了弟弟,杜聿明悲痛欲絕,但固執如他,仍然相信國民黨的道路才是真正的救國之路。

1932年,徐庭瑤所率領的第四軍圍剿紅軍,卻在大別山北麓的霍丘被鄺繼勛打敗,眼看就要全軍覆沒了。

關鍵時刻,杜聿明主動請纓,帶領第二十四團穿插進霍丘,依靠天然地形作為屏障,趁夜色偷襲紅軍。我軍大敗。

杜聿明在此戰中立了首功,也因此升為少將團長。

不久之後,杜聿明又被升為了副師長,顯然是國民黨內炙手可熱的一號人物。

然而,杜聿明雖然不認同共產黨的理念,甚至在蔣介石的指揮下,多次對中國共產黨進行打壓。但當國家真的到了危急存亡的關頭時,他還是深明大義,和中國共產黨配合抵禦外敵。

在抗日戰爭時期,他曾率軍多次擊碎日本人的陰謀,還曾打敗過日軍的「鋼軍」。

抗戰歲月

1938年,正是抗戰初期。日軍狼子野心,裝備精良,我方一時陷入被動,全國多個城市相繼陷落。

10月13日,為了推卸抗敵不力的責任,賀耀祖、戴笠等人聯名上書蔣介石,把九江淪陷的原因,歸結於守軍沒能貫徹「焦土政策」。

所謂焦土政策,就是指在日軍攻陷城池之前,將城內的房屋、糧食、布匹等一切可能對日軍有用的東西全部燒毀,不給敵人任何可以獲得補給的機會。

這原本是傷敵一千自損一萬的做法。

但是眼看廣州、武漢相繼淪陷,長沙已經岌岌可危,病急亂投醫的蔣介石竟然真的同意了焦土政策,下令必須燒毀長沙古城。

在蔣介石的縱容下,長沙的大火綿延不熄,將這座古城幾千年來的積澱付之一炬,不知多少無辜百姓還來得及逃跑,就被活活燒死在城裏。這就是震驚中外的「文夕大火」。

此時,杜聿明率領第二百師,正奉命駐守在臨近長沙的湘潭。

縱火隊燒了長沙城之後逃到這裏,他們拿著雞毛當令箭,竟然想把湘潭也燒了。

杜聿明驚呆了。且不說日軍現在根本沒有打到湘潭。就算真的打過來了,難道就要把我們用生命守護的家園,付之一炬嗎?

杜聿明嚴厲地斥責了縱火隊,可是縱火隊竟然說,他們是奉蔣公的命令實行焦土政策,杜聿明不能阻攔,否則視為造反。

杜聿明幹不出草菅人命的荒唐事,憤怒地說:我杜聿明投身革命,為的是解救中國。現在中國還在水深火熱中,我們自己人就先放火燒起來,沒有這樣的道理。就算是告到蔣公面前,我也絕不改口。

隨後,他沒收了縱火隊的作案工具,才放他們回去向蔣介石復命了。

湘潭城裏數萬百姓幸免於難,都非常感謝杜聿明。

來自普通群眾的稱頌,讓他心中有了一絲動搖。但馬上,他又堅定了追隨國民黨的念頭。

1939年2月16日,已經是軍長的杜聿明奉命率領第五軍,與號稱「鋼軍」的日軍5師團12旅團展開戰鬥,意在奪取要塞昆侖關。

日軍12旅團裝備精良,個人作戰能力極強,整整兩天,杜聿明方都處於被動挨打的狀態。然而貿然出擊,說不定就是羊入虎口。

打肯定是要打的,但是怎麽打,是個問題。

眼看著敵軍的進攻越來越激烈,為了挽回局勢,經過兩天兩夜的觀察與商討,杜聿明才終於定下了作戰策略。

2月18日拂曉,趁著天色將明未明,杜聿明親自率領一個師,對敵人正面展開了猛烈的進攻。與此同時,戴安瀾、彭壁生、邱清泉等將領各率一師,從四面八方進行包抄,呈口袋型包圍之勢,將敵人困在昆侖關上。

杜聿明所帶領的軍隊,也延續了他本人的作戰風格。戰士們靠著一往無前的勇氣,頂著敵人的炮火就往上沖。

一批倒下,馬上就續上另一批,速度比敵人換彈夾都快。

最後,各部協調作戰,逐漸收攏包圍。「鋼軍」腹背受敵,最終被將士們全殲了。

這場戰鬥經歷了整整18天,無數將士付出了鮮血的代價,最後終於取得了勝利。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昆侖關大捷」。

1942年,杜聿明奉命遠赴緬甸,與緬甸同古地區的日軍作戰。

身在異國他鄉,戰鬥補給更加困難,兵員也遠不如國內充裕。每一場戰鬥,都有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杜聿明不得不更加小心謹慎。

1942年3月30日晚上,杜聿明接到命令,要拖住行程的日軍,給英方軍隊爭取時間。

然而此時,我方士兵數量遠遠小於日軍數量。

硬拼肯定不行,簡直是毫無勝算。於是,杜聿明合理利用斯瓦河畔的地形特點,在兩岸布下數個梯形陣地。借著河畔的土丘、森林等自然屏障,新二十二師和日軍打起了遊擊戰。

戰士們身穿迷彩服,一會兒搞出千軍萬馬的動靜,一會兒又好像只有二三十人,真真假假,日軍連我方到底有多少人都弄不明白,心裏也變得恐慌起來。

杜聿明趁著日軍將領失去冷靜,又開始出兵騷擾。最後杜聿明方以極少的傷亡,成功拖住日軍半個月,給友軍爭取了充足的作戰時間。

杜聿明的這種戰術,成了同古諸戰的經典案例之一,對後來緬甸、越南的軍隊有很大啟發。

按理說,杜聿明如此英勇善戰,如果將遠征軍的指揮權全權交給他的話,我方未必不能在緬甸給日軍痛擊。

然而,短視如蔣介石,為了討好西方諸國,竟然對杜聿明下令,要他一切聽從英國指揮。

在後來的作戰中,杜聿明好幾次提出精妙的戰略,但都沒有被英方采納。最終,中國遠征軍敗走。

1945年,抗戰勝利近在眉睫,蔣介石又動起來了歪心思。

經歷抗戰之後,鎮守雲南的龍雲與中國共產黨的關系越來越親近。眼看龍雲的威望越來越高,蔣介石決定:不能再放任龍雲發展下去了。

於是,他密電杜聿明,讓杜聿明發動突襲,軟禁龍雲。

杜聿明對蔣介石一向言聽計從,依言發動「十·三」政變,奪了龍雲的勸。

此事一出,各界都在罵杜聿明不講武德,如龍雲一般的將領們更是人人自危。

杜聿明在台前忍受著明槍暗箭,而真正的受益者蔣介石,卻躲在杜聿明背後暗自欣喜。

杜聿明對國民政府的愚忠就到了如此地步。

隨著抗戰結束之後,解放戰爭開始,杜聿明還將執行蔣介石更多更瘋狂的命令。

窮途末路

欲使其滅亡,必先使其瘋狂。

杜聿明戰爭生涯中最後的高光時刻,就是在解放戰爭中大敗林彪。

抗戰結束之後,隨著日本方面投降,中國開始逐漸收復遺失領土主權。

1945年10月,中國東北民聯已經收復了淪陷十幾年之久的東北地區。還沒等抗戰勝利的喜悅平息下來,杜聿明已經率軍趕到了。

杜聿明早就和蔣介石達成了統一,預備依靠武力,從我軍手中奪走東北。在美軍的掩護下,杜聿明率隊從葫蘆島強行登陸。

他繼續發揮了自己擅長閃電戰的優勢,在民聯主力部隊到達之前,就快速占領了興城、錦西和葫蘆島三處要塞。

於此同時,蔣介石迫於國內外壓力,與中國共產黨進行和談。

不過,蔣介石表面上正在和談,實際上是替杜聿明拖延時間。杜聿明靠著快攻快打的戰略,很快占領了大半個沈陽。

1946年4月,為了占領本溪、四平等地,在空軍的掩護下,杜聿明率領兩個軍和林彪開戰。

雖然林彪擁軍27萬,但國民黨此時已經和美國政府勾結上了,用的全是最先進的美式裝備。

再加上杜聿明步步緊逼的作戰方式,為了保存實力,林彪只好率部且戰且退。

終於,等退到了松花江畔,哈爾濱也失守了,整個東三省全部落入國民黨的掌控之中。

如此慘敗,對林彪而言,堪稱奇恥大辱。

但對蔣介石而言,這是一場值得慶祝的勝利。在這樣的喜悅之中,他狂妄地撕毀了【雙十協定】,發動全面內戰,把全國人民又一次卷進了水深火熱裏

此後,杜聿明遵照蔣介石的命令,數次和我軍作戰。

但國民政府虛偽腐敗,不得民心,失敗是註定的。而我軍卻越戰越勇,如杜聿明一般的頑固分子,終將會付出代價。

1948年12月,杜聿明率部頑抗我軍,戰局一度陷入膠著。

為了更好地瓦解國民黨軍官的戰鬥意誌,減少不必要的人員傷亡,12月10日起,解放軍對國民黨軍開展了二十多天的政治宣傳攻勢。

在這樣「四面楚歌」的情況下,不少國民黨士兵選擇歸順我軍,或直接叛逃回老家,就連高層軍官之中也是人心惶惶。

但就算這樣,杜聿明也沒動過叛黨的心思,甚至還不斷聯系蔣介石,商量突圍對策。

毛主席等中央領導人非常看重杜聿明的軍事才能,也非常敬佩他的忠心耿耿,一心想勸他棄暗投明,早日投入中國共產黨的懷抱。

17日,毛主席在報紙上發表了文章【敦促杜聿明等投降書】,行文鞭辟入裏,誠懇地建議杜聿明率部投降,但遺憾的是,杜聿明並沒有看到這篇文章。

隨後,陳毅元帥也親自給杜聿明寫了信,勸他早日投降。但杜聿明不僅不聽,還拿這封信去試探手下的將領。

將領們知道他對國民政府忠心耿耿,當著他的面,全都信誓旦旦地保證,絕沒有向共產黨投降的意思。

杜聿明非常滿意,撕掉了信件。然而等他一走,手下的將領們又開始商討起投降的事。

雙方就這樣僵持著,到了1949年1月1日,為了拖延時間,蔣介石突對外宣稱要尋求和平。

幾十年的征戰生涯,讓杜聿明意識到,只有真正地和平下來了,國家才能休養生息好好發展。所以,當接到蔣介石的命令時,杜聿明還很高興。

誰知,1月3日,蔣介石又突然要求杜聿明突圍。

這是,杜聿明的夫人曹秀清也打電話來勸說他:蔣介石如此不講信用,跟著他一定沒有好下場。你一身傷病,萬一不幸死在了戰場上該如何是好?還是早些投降吧。

杜聿明勃然大怒。他從小接受傳統教育,心中極其看重忠誠,絕不肯做出臨陣叛逃的事。

結果,一場激戰後,只有杜聿明帶著10個部下成功突圍。

杜聿明作戰如此厲害,自然不可能讓他跑了,中國共產黨馬上開始通緝杜聿明。

一時間,城裏到處都張貼著他的畫像。

沒辦法,杜聿明只好帶著手下逃到農村裏。

原以為窮鄉僻壤的,應該沒人會認識他了。但他不知道,中國共產黨之所以成功,廣泛的群眾基礎就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路邊種地的大爺很快認出了杜聿明,他沒有打草驚蛇,而是一邊悄悄讓自己的兒子報告給解放軍,一邊熱情地請他們去家裏喝茶。

當時,這附近只有一個還沒來得及撤走的解放軍衛生隊。隊裏的兩個小戰士聽說發現了逃犯杜聿明,一刻也不敢耽擱,立馬端著槍來到老鄉家裏捉拿杜聿明。

11個人對兩個十幾歲的小戰士,老辣如杜聿明怎麽可能贏不了?

但是,看著小戰士們年輕、充滿希望的臉龐,看著老鄉家裏越過越好的生活,杜聿明始終下不去手。

最終,他決定以死明誌,以身殉道。所幸他的副官眼疾手快,才救下他的命。

但是蔣介石不關心了。對他而言,不管杜聿明是死是活,對他而言,都沒有價值了。

棄暗投明

起初,杜聿明被俘的訊息沒有大範圍傳播,連蔣介石都以為他戰死了。

不久之後,國民黨全面潰敗,蔣介石逃到了台灣,杜聿明的家屬也被迫離開了大陸。

但是來到台灣之後,作為「烈屬」,他們的生活並沒有得到應有的照料,甚至連最基礎的溫飽有時候都成問題。

曹秀清為了一家人的生活,親自去找蔣介石要說法,沒想到蔣介石直接推說工作忙,根本就不見她。

氣得曹秀清在總統府門口大罵:他帶著一身病替你南征北戰,如今他戰死了,你連他的孤兒寡婦也不管,你還是人嗎?

而一身傷病得到杜聿明卻在解放軍的照料下逐漸好轉起來。中央一直想爭取他這個人才,但杜聿明一直不肯投降,哪怕背著戰犯的罵名,被關在功德林裏,他也不肯說國民黨一句壞話。

1953年,杜聿明的大女兒杜致禮已經在美國和楊振寧結婚了,大兒子杜致仁也馬上要去美國哈佛大學讀書。

孩子有出息是好事,可是曹秀清卻高興不起來。因為國民政府一直克扣他們的贍養費,現在她連杜致仁的學費也付不起。

沒辦法,曹秀清只好去台灣銀行貸款了7000元,才讓兒子順利就學。

本以為這樣,杜致仁就能順利完成學業了,誰料在1956年,銀行突然斷供了。

此時杜致仁還差一年就能順利畢業,他只好聯系母親,請求她寄來3000美元學費。

為了兒子的學業,曹秀清再次找到蔣介石。但求來求去,蔣介石最終只同意給1000美元,還要分兩年給。

杜致仁知道後,想起父親戰死,母親如此受辱,心中憤慨萬分。結果,他一時想不開,竟然在美國自殺了。

訊息傳到杜聿明耳朵裏,兒子的死、理想的破滅,讓杜聿明大病一場,也讓他明白了什麽才是正確的。

病好之後,他開始轉變思想,主動配合改造,積極向中國共產黨靠攏。

中央對他的改變非常高興。1956年,女婿楊振寧獲諾貝爾獎之後,周總理還親自安排他和女兒女婿通了信。

1959年12月,杜聿明作為第一批被特赦的戰犯出獄後,開心地接受了國家給他安排的新工作,從高高在上的國民黨將軍,變成了新中國的一個普通建設者。

1963年10月,曹秀清返回大陸,和丈夫一起,不斷為台灣早日回歸而四處奔走。

1981年5月,杜聿明逝世。為了感念他在抗日戰爭和台灣統一上做出的貢獻,人民政府為他舉辦了隆重的哀悼會。

此時,他的四個孩子還在台灣,而國民政府竟然不許他們回大陸吊唁!

杜聿明將軍的一生波瀾壯闊。

在面對日本入侵時,他深明大義,和中國共產黨一起攜手抗日。

新中國成立之後,他終於走上正道,為祖國統一不斷努力。

對於中國共產黨,他有所虧欠。但對國民黨,他始終忠心耿耿。

希望台灣能認清形勢,早日回歸祖國懷抱,告慰老將軍在天之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