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寒酸皇帝陵墓:南宋最後一位小皇帝,埋葬於深圳最富裕地區

2024-04-11歷史

自古以來,英雄常常歷經坎坷,而放縱的富家子弟往往難成大器。

歷史上被後人傳頌的英雄,在生前往往難逃困境的纏結,例如韓信曾受胯下之辱,即便得到劉邦的重用,最終仍舊難逃一死;忠誠報國的嶽飛結局悲慘;項羽自詡為英雄,最終在江邊自刎;霍去病英年早逝,天妒英才;衛青大將軍的命運同樣眾所周知,卷入政治鬥爭,含冤而終。

即便是賢明的君主,他們的內心也難免孤獨寂寞,看似成功的背後往往隱藏著難以言喻的苦難。唐太宗李世民歷經玄武門之變,親手結束了親兄弟的性命;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前,也曾歷經悲慘的乞討生涯。但他們的辭世總是莊重的,他們擁有比常人華麗得多的陵寢,甚至有眾多陪葬者,然而今天在深圳最繁華的區域發現了一座皇帝的陵墓,其外觀甚至比普通人的墓地還要簡陋。

據悉,這座位於深圳繁華地段的皇帝陵寢,正是南宋末代皇帝宋少帝趙昺的安息之地。趙昺原本並非葬於深圳,而是在廣東新會崖山離世,那麽他的陵墓為何會出現在深圳呢?

眾所周知,宋朝之後便是元朝,每個朝代的衰落和終結都預示著新朝代的誕生,但朝代更替的過程中,受苦的不僅是平民百姓,皇室貴族同樣遭受重創。趙昺就出生在這樣的動蕩時代,如果他只是普通百姓,或許能安穩度過一生,但不幸的是,他生活在南宋最危險的時期,國家正奮力抵抗元軍的侵略。

南宋晚期,宋度宗駕崩後,兩位年長的兄長相繼繼位,但局勢艱難,兩位兄長均未能長久執政,一位投降元軍,一位因病逝世。南宋一時無主,百姓失去希望,朝廷無奈之下讓年僅六歲的趙昺繼位,成為新君。

歷史上少有如此年幼便登基的皇帝,趙昺是被迫的,小小年紀就被推至風口浪尖,面對未知的風險,但元軍不會因為皇帝年幼就手軟。元軍的緊逼迫使大臣們帶著小皇帝逃至崖山,希望能逃過一劫。南宋有一位名臣文天祥,他的名言「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流傳千古,但他也在戰亂中被捕。

元軍勢力強大,迅速攻至崖山,張世傑大臣一路保護小皇帝,邊逃邊戰,但終因寡不敵眾,敗局已定。大勢已去,一切已成定數,最後一位忠臣陸秀夫尚存,但他不忍心看到小皇帝被元軍俘虜,遭受屈辱,留下悲慘記憶,於是他為小皇帝穿戴整齊後,向他磕頭,然後抱著他走向船頭,一同投身江中,南宋隨之滅亡。

小皇帝與陸秀夫在崖山投江自盡,但為何他的陵墓會出現在深圳呢?這裏有一個插曲,傳說小皇帝的遺體在海上漂流,因為是皇族血脈,吸引了眾多海鷗圍繞,遮蓋其身,最終漂流至赤灣。赤灣山上的寺廟裏,一位老和尚外出時恰巧看到海面上的遺體,撈起後發現這幼小的身體穿著龍袍,猜測這便是南宋末代皇帝趙昺,於是將遺體帶回寺中。

巧合的是,小皇帝被帶回廟中不久,一根大柱子倒塌,老和尚認為這是上天賜予小皇帝的棺木,便命人用此柱制作棺材,在山下安葬了皇帝。

由於僧侶資源有限,趙昺的陵墓最初僅是一個小土丘和墓碑,與常人無異,與其他皇陵相比顯得簡陋。多年後,趙家後人終於找到這座落魄的皇帝陵墓,出資修建了一個較為體面的陵寢,雖不及南宋其他皇帝的陵墓,但也稍顯尊嚴。1984年,香港趙氏家族再次出資整修少帝陵墓,擴大了陵墓面積,並請專業人士雕刻了一座陸秀夫負帝的石像,即如今少帝陵中的石像。

先前提到,老和尚將少帝的陵墓建在南山腳下,但隨著時間推移,深圳經濟發展,南山已成為深圳最富裕的區域之一。南山周邊不僅有大學城,還有眾多著名景點,少帝陵也是其中之一,它是廣東省唯一的皇帝陵墓,雖與其他皇陵相比略顯簡陋,但也是深圳的標誌性建築,被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若說深圳如此之大,擁有一座皇帝陵墓,定會吸引眾多遊客,但可能因為少帝年幼去世,未有顯著成就,且陵墓建設並不突出,因此平時鮮少有人前來參觀。

真正參觀過少帝陵的人應該知道,少帝陵面積並不大,類似於鄉村的普通小廟,節假日時有周邊居民前來祭拜,平日則人跡罕至。縱觀整個少帝陵,最顯眼的便是記錄少帝事跡的石碑和陸秀夫負帝的石像。

如今,小小的少帝陵已被高樓大廈環繞,周圍的快節奏生活似乎讓這座陵墓顯得更加格格不入。若非少帝路和少帝墓碑的指引,或許無人會主動探尋其歷史。深圳固然有許多值得一遊的景點,相較之下,少帝陵顯得微不足道。然而,這畢竟是一個朝代的終結,若能透過參觀了解到南宋晚期的歷史,仍屬值得。期望這座藏身於深圳富裕區的皇帝陵墓能得到更多人的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