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東北軍若在九一八時和日軍放手一搏,結局會怎樣?日軍可能被打殘

2024-04-28歷史

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註」,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東北軍若在九一八時和日軍放手一搏,結局會怎樣?

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東北地區深受日本侵略軍的摧殘,這一歷史事件在國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痛楚。

在這種背景下,張學良的選擇不進行武裝抵抗,讓他在當時被許多人視為國家的罪人。如果當時的東北軍真的決定與日軍決一死戰,情況會如何發展?

盡管當時東北軍的裝備和訓練水平與日軍有所不及,但全力一搏的抵抗無疑會給日軍帶來極大的困難。

雖然徹底擊敗日軍似乎不太可能,但能在戰場上對日軍造成重大損害並非沒有可能。這種假設的分析基於何種理由呢?

不抵抗政策

張學良在中國現代歷史上是一位極具影響力的人物,他的決策和行動在國內外歷史學者中引起了廣泛討論。

特別是他在1931年「九一八」事變中采取的非抵抗策略,這一策略的性質和後果至今仍是學術界熱議的焦點。

關於張學良在此次事件中的非抵抗決策,歷史學界存在幾種主要觀點。首先,一些學者認為張學良忠實地執行了當時國民政府領導人蔣介石的命令。

另一種觀點則指出,張學良執行蔣介石的命令可能是出於上下級的壓力,而並非完全自願。有觀點指出,蔣介石是真正的非抵抗政策的制定者,而張學良只是被動的執行者。

還有學者認為,張學良對東北淪陷的責任不可推卸。他們認為,在事變發生前,張學良和蔣介石已就采取非抵抗策略達成一致。

這一策略雖包含局部抵抗的成分,但總體上是一種非抵抗的態度。張學良作為東北地區的最高軍政負責人,對非抵抗策略的執行和由此帶來的嚴重後果應負主要責任。

張學良面對日本軍事壓力和南京政府的政治策略時,體現出深重的戰略考量。他明確指出,東北的守衛不僅是他的責任,而且是全國的責任。

盡管東北地區的兵力在數量上優於日軍,張學良認識到單靠地方力量難以長期抵抗日本全國性的軍事動員。因此,他堅持必須透過全國統一的行動來抵抗日本。

張學良強調,只有在全國範圍內形成抗日的統一戰線,東北軍才能有效地發揮作用。他透過上報中央並等待指令,試圖確保全國力量的動員。

事實上,張學良在面對外部威脅時,曾多次調動東北軍入關內,以應對內部的軍事和政治挑戰,如中原大戰和平定石友三的叛亂,這也導致東北在軍事上的一定空虛。

1931年的萬寶山事件後,張學良逐漸意識到與日本沖突的可能性,並采取了避免沖突的策略。

他試圖透過外交途徑解決問題,同時密囑部下避免戰爭,這反映出他對可能的戰敗後果的深刻擔憂,包括領土的割讓和賠款。

在與南京政府的關系方面,張學良依賴中央政府支持其全國抗戰的策略,但同時也對南京的全力支持持懷疑態度。

特別是在中東路事件之後,他對南京政府的信任出現動搖,盡管中央政府未能在軍事上給予必要支持,張學良還是不得不自行與蘇聯達成和解。

張學良的這些決策背後反映了他在復雜的內外壓力中的策略選擇:一方面,他試圖維持與中央政府的關系,以保全東北軍的力量。

另一方面,他也顧慮到單方面與日本沖突可能帶來的災難性後果。這些決策最終導致了他采取非抵抗政策,盡管這在後來受到了諸多批評。

東北軍的戰鬥力

東北軍若在九一八時和日軍放手一搏,我們能贏嗎?

張學良晚年多次提及,他是「九一八」事變中下達非抵抗命令的直接責任人。原本希望透過非軍事手段和談判解決爭端,但同時也表達了對自己判斷失誤的自責。

但他對日本的意圖和行動力度估計不足,未能充分認識到日本的侵略性,這是他個人的失誤。

假設張學良指揮的東北軍決定與侵略的關東軍進行全面對抗,他們完全有潛力在戰場上重創日軍,甚至有可能大規模消滅日本在中國的軍力。

盡管如此,若缺乏全國性的支持,東北軍在面對日本全國性的軍事投入時,很可能仍會遭遇失敗。這是由當時的特定歷史背景所決定的。

回顧歷史,九一八事變之前,東北軍與日本曾有過一段合作的歷史。加之從晚清到民國初年,中國與日本簽訂了若幹削弱中國主權的不平等條約,導致日本在東北有合法的駐軍權,主要是關東軍。

盡管如此,由於東北是中國的領土,日本駐軍的規模被限制。

事變前,日本在東北可調動的正規軍總數約為五萬人,以甲級師團第二師團為主力,加上一些定居東北的日本居民以及地方的軍人和憲兵、警察部隊,總兵力不超過十萬。

這一兵力規模在東北廣闊的地理環境下顯得相對有限,缺乏足夠的民眾支持,其在東北的影響力遠不如東北軍。

東北軍不僅在數量上具有優勢,其技術和裝備也非常先進。東北軍是中國國內影響力最大,實力最強的軍閥勢力之一。

特別是在張作霖時期,大量投資於東北的經濟和工業發展,建立了完整的工業體系,特別是沈陽的兵工廠,具有強大的生產能力。

每年可以生產150門重炮,接近五萬把步槍,上千挺輕重機槍,年產子彈數高達數億發,炮彈至少200萬發。這種自給自足的能力確保了東北軍在裝備上遠超其他地方部隊。

九一八事變中,盡管東北軍的兵力減少了十萬,但東三省依然駐有17萬士兵。與日軍在九一八事變中的兵力相比,東北軍在數量上仍具有優勢。

事實上,在九一八事變的那晚,當日軍攻擊東北軍的北大營時,盡管日軍人數不過幾百,北大營中的東北軍卻高達上萬人。

在北大營中,唯一違反命令進行反擊的是620團的團長王鐵漢,他帶領手下使用手榴彈突圍成功。

王鐵漢事後回憶,如果當時北大營的部隊進行了反擊,那些日軍幾乎無一生還的可能。

但因為非抵抗政策,北大營最終被日軍占領,日軍輕松奪取了大量軍事裝備,包括26輛樂鰲式戰車、112挺機槍和33門迫擊炮等,以及大量小型武器和彈藥,這些裝備極大地增強了日軍的戰鬥力。

北大營失守後,日軍迅速占領了沈陽,並繳獲了大量優質的東北軍裝備,包括262架各型飛機和數千門重型炮兵武器,再次震驚了觀察者。

如果這些武器被用於抗擊日軍,東北軍的戰鬥力將大為增強。

抵抗失敗

東北軍若在九一八時和日軍放手一搏的話,結果如何?

在南嶺的戰鬥中,盡管東北軍接到撤退命令,但由於日軍的激烈炮火,東北軍選擇反擊。南嶺的炮兵團對日軍發起了猛烈的轟炸,造成日軍重大傷亡。

這場戰鬥展示了東北軍不俗的作戰能力,如果沒有上級的撤退命令,日軍的損失可能更大。如果張學良決定帶領東北軍全力以赴對抗日本關東軍,他們完全有能力重創甚至消滅日軍。

然而,若日本動用全國力量與東北軍對抗,而張學良未能獲得中央政府如蔣介石的支持,東北軍最終可能難以抵抗日本的全面進攻。

雖然作為中國人對日本有著復雜的情緒,歷史卻以客觀的眼光記載著每一個細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日本確實是一個強國。到了1937年,日本的人口已接近7000萬,這一數碼與歐洲的大國不相上下。

自從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實行全民教育政策,使得絕大多數國民都接受了基礎教育。這種普及的教育水平為後來的工業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教育的普及帶來了文化的提升,也造就了大量識字的勞動力,這支撐起了日本工業的快速發展。

到了20世紀30年代,日本已具備了先進的工業體系,從機械到戰艦,幾乎所有的重工業產品都能夠在國內設計和制造。這一點,在即將爆發的全球沖突中,顯得尤為重要。

然而,資源的匱乏一直是制約日本的一個重要因素。盡管如此,透過與美國的貿易,日本得以持續進口必需的資源,這使得其工業機器得以全速運轉。

在這樣的背景下,即便東北地區有著自己的軍事工業,想要與日本進行持久戰也顯得力不從心。

另一方面,日本強大的軍事動員能力也是其國力的體現。以其悠久的軍事傳統,能夠從7000萬人口中動員出上千萬的兵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前,日本的軍隊總兵力已經達到了450萬人,這一軍事力量在當時是任何一個國家難以望其項背的。

設想一下,如果當時的東北能夠得到整個中國的堅定支持,南京的國民政府領導人能夠拋棄成見,與東北的軍事領袖精誠合作。

以東北為戰略基地,或許能夠逐步消耗日本的軍事力量,最終達到拖垮對方的目的。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東北的軍事力量雖強,但單靠一個地區的力量難以與整個日本相抗衡。全國的統一和支持是關鍵。

日本陸軍雖強,但其真正的優勢在於其幾乎無敵的海軍力量。而當時的中國幾乎沒有海軍可以對抗日本的海上力量,所以戰場的主要對抗仍舊是在陸地上進行。

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和強大的動員能力是其潛在的優勢。在抗日的大旗之下,全國的人民可以團結一心,形成巨大的抵抗力量。

如果918事件後,東北軍能夠迅速與日本關東軍展開正面沖突,並得到全國的堅定支持,這場戰鬥將會非常不同。

加之東北原有的軍事工業體系,以及東北軍在民眾中的良好聲譽和張氏家族的強大影響力,這些都是將日本拖入持久戰爭的有力武器。

只需時間,等到國際力量如美國、英國、法國等國介入,日本的失敗將成為不可避免。

然而,在歷史的洪流中,內憂外患使得中國未能有效利用這些優勢,918事件後的東北軍未能及時發揮其力量,這是一段讓人深思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