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八寶山最大公墓面積達300平,墓主人是誰,四位國軍將領埋葬於此

2023-12-17歷史

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選一下「關註」,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文|任先生

編輯|任先生

北京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是諸多中國英雄長眠的安息之地。時至今日,這裏香火不絕,無數華夏後人來到這裏,緬懷那些為共和國做出犧牲的革命先烈。

令人感到詫異的是,北京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的最大公墓,面積竟然達到300平方米。此外,還有四名國民黨高級將領與諸多共產黨員出身的革命烈士安葬於此。

那麽,北京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最大號墓的主人究竟是誰?他為共和國究竟做出過怎樣的貢獻?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內為何會埋葬四位國軍的高級將領?

最大號公墓的主人

北京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內最大號公墓的主人,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領導人之一:任弼時。在解放戰爭時期,任弼時與毛主席、周恩來、朱德組成「四人團」,共同制定了解放戰爭的戰略方針。

在1945年的春風中,任弼時踏上了他在中共歷史上的重要旅程。他被任命為中共七大主席團的常務委員及大會秘書長,掌舵第一次全會。在這個職位上,他不僅成為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還被委以中央秘書長的重任。

在黨內的層級中,他僅次於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和朱德,居於五大書記之一的尊崇位置。11月,經過蘇聯領導人史太林派遣的醫生米爾尼科夫的診斷,他的健康狀況引發了擔憂,決定開始休養。

1946年,他重拾職責,負責指導解放區各領導人研究土地、財政、金融和貿易等經濟問題,並親自起草了【解放區經濟建設和財政金融貿易的基本方針】,為新時代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指導。

8月26日,他主持中央書記處會議,探討青年團的建立,並在11月起草了【中央關於建立民主青年團的提議】。

1947年春,任弼時與朱德、劉少奇等人帶領中共中央機關部份工作人員從延安遷至子長縣的王家坪。在這裏,他依照中共中央的決定,與毛澤東、周恩來共同留守陜北,主持中央工作,任中央支隊司令。在此期間,他不僅負責土地改革,還指揮了陜北部隊的作戰,並指導了全國各地區的土地改革和經濟工作。11月,因高血壓復發,他在錢家河進行了一段時間的休養。

1948年,任弼時與周恩來一道,帶領中共中央機關部份人員抵達河北平山縣的西柏坡,與朱德、劉少奇會合,並參與了西柏坡會議。在此期間,他雖身患疾病,卻依然協助指揮了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等重大戰役。

1949年2月,任弼時被任命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籌備委員會的主任。4月12日,他被選為團中央委員會的名譽主席,並在北平西郊的玉泉山休養。5月8日,他出現了昏迷癥狀。11月,獲準前往蘇聯治療,並於12月抵達莫斯科的莫斯科皇宮醫院。1950年初,他被轉移到巴拉維赫療養院,並於同年4月前往黑海療養所繼續治療。

5月17日,在得知韓戰爆發的訊息後,他與女兒任遠芳於5月28日回國,參加了中共七屆三中全會,並請求恢復工作。10月1日,他登上天安門,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一周年慶典。在此後的日子裏,他帶病研究北韓戰局,但因疲勞過度引發腦溢血。經過三天的緊急救治,任弼時於10月27日12時36分在北京逝世,年僅46歲。

安葬於八寶山的英靈

在1950年的金秋,10月27日,新華社攜著沈痛的心情,向全國釋出了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訃告。在這份訃告中,任弼時被贊譽為中國共產黨最初的成員之一,一個偉大的組織家,他的貢獻不僅體現在黨的組織工作上,還在人民解放戰爭的政治工作中發光發熱。

特別是他在紅軍的建設上,以及指揮紅二、四方面軍順利完成長征這一艱苦卓絕的歷史任務中,他的努力與智慧是不可或缺的。

任弼時離世後,他的遺體被安置在家中,等待最後的告別。在這個淒涼的時刻,毛主席、劉少奇、周恩來、朱德、彭真這些他生前的戰友和同誌,親自扶著他的靈柩。10月30日的清晨,太陽剛剛升起,任弼時的追悼會在勞動人民文化宮太廟前的廣場上舉行,彭真主持著這個儀式。

1951年7月18日,任弼時的安葬儀式在北京的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在那個時期,中央並未強制火葬,因此,他最終以傳統的土葬形式,安息在八寶山的靜謐之中。

全國各地的黨政軍民都為任弼時的逝世舉行了哀悼活動。他們的思念和敬仰化作一頁頁的紀念文章,被任弼時同誌治喪委員會精心選編成【任弼時同誌逝世紀念集】,並由青年出版社於1951年8月出版。

葉劍英元帥對他的評價尤為深刻:「他是我們黨的駱駝,中國人民的駱駝,承擔著沈重的責任,走在漫長而艱難的道路上,從未有過休息或享受,沒有任何個人的計較。他是傑出的共產主義者,我們黨最優秀的黨員,是我們所有人的楷模。」這種被稱為「駱駝精神」的品質,象征著任弼時對紅軍和中共黨建的無私奉獻。

時至1989年,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了【任弼時研究文集】,這本書主要圍繞著任弼時的生平糊歷史貢獻,提供了深入的敘述和解釋性的文章,使得他的故事和精神得以流傳至今。

八寶山烈士公墓內的四位國軍將領

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內,除安葬了任弼時等中國共產黨的重要領導人和高級將領外,還有四位國民黨高級將領長眠於此。

第一位安葬於此的國民黨高級將領,是在棗宜會戰中犧牲的張自忠。在中國近代的風雲激蕩中,張自忠,字藎臣,後改為藎忱,這位出生於山東臨清直隸州唐園村的英雄,鑄就了一段傳奇。

作為中華民國陸軍的二級上將,他最初作為西北軍系的將領嶄露頭角,但在中原大戰的烽火後,他選擇接受中央政府的改編,肩負起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第三十八師師長的重任,他的軍事生涯中,喜峰口戰鬥便是其中的一個璀璨篇章。

1935年,隨著冀察政務委員會的成立,張自忠的足跡遍布了察哈爾省與天津,他曾先後擔任察哈爾省主席與天津市市長,留下了深刻的銘印。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這場戰火改變了一切。張自忠先是代理了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與北平市長的職務,隨後他的軍事生涯再次騰飛,升任為國民革命軍第五十九軍軍長。他不僅如此,還成為了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兼第五戰區右翼兵團司令。

在這個職位上,他參與了臨沂保衛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與棗宜會戰等重要戰役,展現了非凡的軍事才能。

然而,在1940年,命運的轉折點到來了。在南瓜店的戰場上,張自忠被日軍包圍。在那個春天的一天,他英勇戰死,為國捐軀。作為對他的最高敬意,他被追晉為陸軍二級上將,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陣亡的最高級別軍官之一。

第二位安葬於此的國民黨高級將領是佟麟閣。佟麟閣,原名淩閣,字捷三,這位滿族的子弟,在直隸省高陽縣(今屬河北省)的土地上呱呱墜地。他的一生,是軍教生涯的傳奇,是一段不朽的歷史。

作為中華民國的軍事將領,佟麟閣不僅是一位基督徒,更是一位在烽火紛擾的年代中,肩負起國家與民族責任的戰士。他的軍教生涯跨越了北洋政府、國民軍、到國民政府(國民革命軍)的不同階段,見證了一個時代的風雲變幻。

在馮玉祥的帳下,他被譽為「十三太保」之一,這一榮譽不僅是對他軍事才能的認可,也是對他忠誠和勇敢的最好證明。

然而,歷史總是充滿無情的轉折。1937年7月28日,抗日戰爭的火焰燃燒至平津地區,佟麟閣在這場戰役中壯烈犧牲。在那個炮火紛飛的夏日,他以生命捍衛了國家的尊嚴和民族的榮譽。為了紀念他的英勇,國民政府追贈他陸軍二級上將的榮譽。

第三位在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長眠的人是趙登禹。在1937年夏日的濃煙中,盧溝橋事變爆發了,這一事件猶如一顆引爆了戰爭的火花。在這緊張而關鍵的時刻,第29軍軍長宋哲元做出了重要的決策:他任命趙登禹為南苑指揮官,坐鎮南苑,與第29軍副軍長佟麟閣肩負起指揮南苑所有軍事力量的重大責任。

然而,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戰爭的殘酷不言而喻。7月28日的拂曉,日軍如蝗蟲般侵襲,進攻宛平城、衙門口、八寶山、北苑的中國軍隊陣地。同時,他們動用了步兵3個聯隊、炮兵1個聯隊、以及30余架飛機對南苑發起了猛烈攻擊。

在力量懸殊的對峙中,中國軍隊傷亡慘重,日軍從東西兩側攻破南苑的防線。在這場激烈的戰鬥中,趙登禹指揮著第29軍衛隊旅、平津大學生軍訓團等部隊與日軍展開了肉搏戰。

在這樣的戰火紛飛中,趙登禹和佟麟閣接到了來自宋哲元的命令,要求他們放棄南苑,撤往北平。然而,命運的殘酷再次展現。日軍得到了宋哲元身邊參謀周思靜的密報,於是在南苑至北平之間的天羅莊(今大紅門一帶)設下了埋伏。那個午後,趙登禹乘坐轎車,指揮部隊向大紅門方向撤退,卻在途中遭遇了日軍的伏擊。在那一刻,趙登禹英勇犧牲,年僅39歲。

第四位長眠於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的國軍高級將領,是李宗仁。李宗仁的童年在農耕中度過,家境貧寒卻未能阻擋他對知識的渴求。18歲那年,他步入了廣西陸軍小學的大門,開始了他的軍教生涯。1910年,青年李宗仁參與了中國同盟會,投身於辛亥革命的洪流之中。陸軍小學改組後,他畢業於廣西陸軍速成學校,踏上了改變命運的征程。

李宗仁,這位軍人,以其堅毅和實力,在廣州加入了孫中山的陣營。他與白崇禧、黃紹竑攜手,統一了廣西全省,支持廣州的國民政府。在國民革命軍的北伐中,他率領廣西軍隊從湖南出征,一路攻至山海關,成為一個響當當的軍事領袖。

隨後的歲月裏,李宗仁在南京十年中,參與了蔣桂戰爭、中原大戰等多次內戰,同時也致力於經營他的根據地廣西。抗日戰爭期間,他擔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動員廣西的將士參與抗戰,尤其在台兒莊會戰中,他的名字響徹雲霄。

1948年,李宗仁在國民大會當選為南京國民政府的副總統。1949年,他在蔣介石退位後,成為代行總統。然而,在政府撤退至成都之際,李宗仁選擇留在香港,宣布治療胃病,將軍政大權交由閻錫山處理。蔣介石復出後,李宗仁選擇了離開,與家人一同前往美國。

1965年,他歷經波折終於回到了中國大陸。1969年,這位歷經滄桑的將軍,在北京安詳地閉上了他的雙眼,結束了他傳奇般的一生。

無論是安眠於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的共產黨員,還是其他國民黨的愛國將領,他們都為中國近代的革命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和犧牲,他值得被歷史銘記,梗值得被每一位華夏後人緬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