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晚清滄海事116:中俄伊犁談被誰搞砸了?

2023-12-30歷史

1879年,有三件大事震驚了大清國,第一件就是崇厚從俄國發回來的奏章,這篇奏章講了他在歐洲的旅行過程,立刻引起了朝廷的轟動,那麽到底是什麽事,讓大家這麽激動呢?

原來崇厚在奏章裏提到,他在前一年的農歷10月14號從上海乘船前往歐洲,途經南中國海,馬六甲海峽,印度洋,然後從蘇伊士運河到達地中海,最後在馬賽上岸,只用了40天的時間,就走了26700裏地,然後到達了歐洲。

對於這個情況,大清國的人並不詫異,因為之前透過大清駐英法大使郭嵩燾的奏章,他們就已經知道了,歐洲人坐火輪船到中國所花的時間,甚至比一個廣東人步行到北京的時間還短這個事實。

盡管崇厚的奏章,再次證明了歐洲人在技術上,已經甩了大清一個時代這個事實,不過大部份人都沒有什麽感覺。

畢竟大部份大清官員,可能一生都沒有見過大海,對遠洋航行沒有一點概念,所以大家雖然也很好奇,可是並沒有感到巨大的沖擊力,可是崇厚接下來說的事情,卻真把大家嚇壞了,那麽他到底講了什麽事呢?

原來崇厚提到了他在歐洲坐火車的故事,他是這樣記載的,前一年農歷11月24號,他到達了本次航船的終點,法國在地中海的港口馬賽,26號他坐上了火車,只花了一夜的時間,27號他就到達了法國首都巴黎。

這是個什麽概念呢?從巴黎到馬賽大約有七百多公裏的距離,相當於1500多裏地,一夜居然能夠到達,這對當時的大清人來說,太不可思議了!

要知道大清人所知道的最快的移動速度,就是驛站之間靠人馬不停的接力,跑出來的八百裏加急,他們實在想不出來,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麽東西,移動速度會比這個還快。

至於傳說中的千裏馬,施展了法術,一天能跑上千裏地的神行太保戴宗,大家都知道,那些不過是神話而已,可是崇厚卻說他一夜之間就跑了1500裏地,大體上接近從廊坊到鄭州的距離,這太不可思議了,這讓所有讀到了這份奏折的人,都感到了無比的震撼。

要知道在崇厚之前,雖然也有人說過火車如何如何不得了,比如容閎和郭嵩燾等人,可是這些人在當時的人看來,都是不太靠譜的家夥,所以只是將信將疑,可是現在崇厚也這麽說,所有的人就再也無法懷疑了,所有的人現在都很確定,在這個世界上,火車真的是一個了不起的東西。

接下來崇厚講給大家的故事,更加讓當時大清的人感到吃驚,他們沒有想到這麽神奇的東西,居然在歐洲司空見慣。

崇厚說他在巴黎會見了大清駐英法大使郭嵩燾,拜見了法國外長瓦登頓,俄國駐法公使阿羅福,英國駐法公使來陽斯,前俄國駐華公使瓦良格(倭良嘎理),吃吃喝喝的耽誤了幾天以後,於十一月初四繼續坐火車來到了柏林。

接下來他又會見了大清駐德國大使李鳳苞,這也是一個牛人,後來轉譯了很多德國的軍事書籍,特別是關於克虜伯大炮的一系列操作手冊,對當時的影響非常大。

然後他又接見了李鴻章派往德國留學的一些淮軍官兵,和他們親切交談,對他們取得的成績予以積極的肯定,鼓勵他們學成之後,去報效祖國,這些人後來大部份都參加了甲午戰爭。

從這個時候開始,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不論是李鴻章,袁世凱還是蔣介石,都是對德國推崇備至,從此之後中國所學的幾乎所有的建軍方針,幾乎全部是師承德國的,中國人一直在努力的做德國人的好學生。

按說他們都選了一個好老師,而且這個老師在軍事上的傑出表現,確實也不容置疑,可是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它教出來的學生,卻實在慘不忍睹,這可是1879年啊,中國的陸軍就已經開始模仿德國了,而且從此以後,再沒有間斷,可是15年以後的甲午戰爭中,淮軍的表現卻慘不忍睹,這大概是這段歷史中,最值得玩味的一個插曲。

接下來崇厚又開始趕路,在十二月初八,他就到達了俄羅斯的聖彼得堡,要知道柏林到聖彼得堡又是四千多裏地,崇厚也只用了兩天多的時間就走完了。

從馬賽到聖彼得堡,全部行程超過八千多裏地,扣除崇厚中間四處應酬的時間,他總共才花了四~五天的時間,就走完了比從北京到喀什還遠的距離,這在大清就是用800裏加急,最快也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因為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數學問題,和火車不同,800裏加急是要受制於天氣的。

這可是有史以來,大清國的官員第一次坐火車長途旅行,這也是第一次非常準確地記載了全部的行程,僅僅只用了四~五天的時間,就走了八千多裏地,讓整個大清的朝廷,全都被驚到目瞪口呆!

如果說40天坐船跑了二萬多裏地,大部份大清國的人,還沒有什麽感覺,可是四五天跑了八千多裏地,相當於從北京到廣州跑了個來回,所有的人全知道這意味著什麽。

這份奏章又因為後來的一些事情,被公開的傳閱,廣為流傳,讓大清的整個朝廷,上至慈禧太後,下到各省的官吏,全都在震驚之余,也意識到了鐵路的巨大優越之處。

因此一年以後,早就按捺不住激動的劉銘傳,公開上奏要求修建鐵路,就是受到了崇厚這份奏章的刺激,至於後來為什麽沒有搞成,我在上冊第三十三章裏已經寫了,這裏就不再重復了。

所以如果你知道了這件事的前因,就知道大清不修鐵路的後果,更多的是出於政治考量,和封建愚昧沒有一點關系,因為這已經是1879年了,在國外的大清官員,已經不是一個兩個了。

說到這裏,我再給你講一些事情,肯定也會出乎你的意料,就在不久之前,郭嵩燾曾經給朝廷寫奏章,請求派員去參加萬國監獄大會,這大概就是一個,類似今天大赦國際之類的早期非政府組織。

那麽為什麽要參加這樣的會議呢?郭嵩燾的理由是,這樣可以更好地了解萬國公法,順便說一句,當時的大臣,包括恭親王奕忻和李鴻章在內,在上奏外交事務時,經常都會提到國際慣例,萬國公法,並以此做為行動準則,他們會有這種思維方式,大家恐怕也想不到吧。

而且就在同一年,大清和西班牙也簽訂了一個條約,保護在古巴的中國勞工,為他們爭取權益,這會不會也很出乎大家的意料呢?

順便說一個搞笑的事情,如果你在古書中看見了大日國,你可千萬不要以為那說的是日本,實際上指的是西班牙。

事實上我們只要史料讀的越多,我們就會發現流傳到現在,在市面上常見的那些晚清史,關於這一段時期的記載,幾乎全都是錯漏百出,以前的那些研究清史的歷史學家們,真不知道他們怎麽好意思寫出這樣的東西!

更讓我感到詫異的是,不久前我曾看見了央視拍的一部紀錄片,講的就是清朝修鐵路的這段往事,居然也沒有提到過,崇厚這個大名鼎鼎的奏章,如果不知道這個前因,那麽由此推斷出來的後果,自然就會得出一大堆奇怪的結論,也就不足為奇了。

在中國的歷史著作中,如果要在1840年以前的歷史書中找錯漏,那基本上屬於雞蛋裏面挑骨頭,難於登天。

可是1840年以後的歷史著作中,也就是所謂的晚清史,天知道都是一些什麽人寫出來的,簡直是謬誤百出,慘不忍睹,之所以會有這麽大的反差,大概更多的還是因為政治原因吧,畢竟有一句名言,叫做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假如崇厚的人生就到此為止,他大概也會是近代史上,一個光彩奪目的洋務派官員了,至少到目前為止,他的人生幾乎還沒有汙點,可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讓人大跌眼鏡了。

完顏崇厚

我之所以這一篇拖了這麽久才更新,一方面是受了疫情影響,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我想搞清楚,究竟發生了什麽事,讓崇厚接下來像是變了一個人,但這實在是太難了,不論中俄對這件事的記載,全都是語焉不詳,讓整個事件霧罩雲遮,難窺究竟。

這就是第二件震驚了大清國的事情,崇厚和俄國人的談判結果。

本來西方人是極端瞧不起大清國人的,可是在1879年,這件事發生了一點點變化,由於劉錦棠在新疆打得太漂亮,讓所有的人全都刮目相看,所以崇厚在國外受到的外交禮遇,也就一下子水漲船高了。

當崇厚到達聖彼得堡的時候,俄國人在確定了他的全權代表身份以後,立刻為他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邀請他坐在皇家馬車上,檢閱了俄軍儀仗隊,然後又為他舉辦了盛大的皇家舞會,完全按照迎接西方國家使節的標準,而不是召見野蠻藩邦酋長的待遇,接待了崇厚。

由此可見,由於左宗棠收復了新疆,1879年大清國的國際地位,有了明顯的提高。

可是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就全都變成了一個謎團了,前面我們講過,崇厚這個時候不僅僅是拿了一手好牌,簡直就是運氣爆棚。

俄國在第10次俄土戰爭中吃了大虧,國庫空虛,東部前線的軍隊,大部份被調往了南方,無力在新疆和左宗棠開戰。

而且此時的俄國,在國際上空前孤立,英國人處處在找它的麻煩,在國內也陷入了危機,戰敗的恥辱,讓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的統治受到了動搖,針對他的暗殺層出不窮,以至於他在聖彼得堡接見了崇厚沒有多久,就跑到克里米亞去避風頭了,這事連崇厚也寫信提到過。

這就好像鬥地主,手裏還剩下4張牌,是一個炸彈,又輪到自己出牌,怎麽打都應該是一個大勝的局面吧?

可是不知道是怎麽回事,崇厚硬生生就是腦子短路了,他把這炸彈拆開來出,活生生的竟然把這副牌給打輸了,這是怎麽一回事呢?

我先給你說一下俄國的底牌,他們的計劃很簡單,可以全部歸還伊犁,但是中國人要出血,最低限度是要拿250萬盧布,至於其他的好處,能爭取就爭取,爭取不到就算了。

那麽崇厚又談判談成了一個什麽結果呢?部份歸還伊犁,賠償500萬盧布,沿伊犁到嘉峪關一線,全面開通商路,設立領事館,這差距是不是太大了一點?

怎麽會談成這個結果呢?說實話,俄國人也莫名其妙,最初的時候,他們只是隨意的漫天開價,這很正常,因為對方是要還價的,可是很快他們就發現,崇厚不會還價!

俄國人說,歸還伊犁可以,要把以前在新疆北部,針對俄國人的犯罪全部先處理完,崇厚聽到以後,馬上要求國內照辦,結果收復新疆的功臣,過去的民團首領,現在的清軍將領徐學功被立即免職。

有人可能會奇怪了?怎麽又扯到徐學功了呢?大家不知道還記不記得,新疆的極端宗教恐怖分子妥得璘一夥,在叛亂之前,就已經投靠了俄國人,和俄國人是一夥的,俄國人一直源源不斷的為他們提供武器,而和他們為敵的徐學功,自然就要打擊俄國人的商隊,所以被俄國人恨之入骨。

但是徐學功的行為發生在戰爭期間,本來是無可指責的,俄國人也心知肚明,只不過是隨便提提,可是沒有想到崇厚卻當真了,居然要求國內真的處理這件事。

這一下把俄國人給驚呆了,他們忽然發現,對方的這個使節,智商有點嚴重捉雞,於是他們決定,要重新規劃談判內容,於是一條一條更加不合理的要求被提了出來,而崇厚幾乎全盤笑納了。

這個大清使臣有點癡呆的訊息,震驚了俄國,甚至遠在天邊的新任俄國突厥斯坦總督高福滿,也聽說了這個訊息,於是他趕緊跑回聖彼得堡,找到了俄國的外交部長格爾斯,拿著地圖給他畫了一條線,讓他去和中國使臣談,只歸還線那邊的土地給大清,這就是著名的高福滿線。

俄國外交部長格爾斯一看這條線,頓時覺得太過分,高福滿這條線,把伊犁城周圍的三面,幾乎全都給劃走完了,只留了一個孤獨的伊犁城,和一個僅有的通道給大清。

這連俄國外交部長格爾斯都看不下去了,他對俄國突厥斯坦總督高福滿說,這個圖很容易被當成決裂的訊號,肯定會把談判搞砸,對方完全不可能接受。

但是俄國駐突厥斯坦總督高福滿堅持讓他去試一試,拗不過對方的執著,於是他就硬著頭皮把這個地圖交給崇厚,但沒想到對方居然一口答應了,這簡直讓他驚訝的下巴都合不上。

按理說崇厚畢竟是個洋務派官員,多少是見過大世面的,招募過洋槍隊,開辦了天津機械制造局,而且也是第二次出國了,怎麽會突然變的這麽蠢呢?沒人知道原因。

我認為很可能是他的性格使然吧,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前面我寫到天津教案的時候曾提到,法國領事豐大業曾對著崇厚大喊大叫,在要求不被滿足的情況下,甚至拔出手槍,對著崇厚背後的花瓶開了一槍,碎片劃傷了崇厚,可是崇厚居然也沒有爆發,可見這家夥骨子裏是多麽的懦弱。

要知道崇厚在滿族官員裏,那可已經是百裏挑一的能人了,可是真到了關鍵時刻,卻一點血性也沒有,完全一無是處,一塌糊塗,估計會讓他的祖先,搶劫脅迫專家金兀術,氣得想從墳墓中爬出來揍他。

崇厚可是金朝王室的嫡系子孫,也是姓完顏的,現在突然變得這麽弱 智,大概是他的祖先壞事做的多了,所以才讓他來還債,也許這就是冥冥中的天意吧,不然還能怎麽解釋呢?

當然,這只是一方面的原因,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和當時的政治形勢有關。

前面我們講過,崇厚的使命就是去摘桃子的,剛開始的時候,朝裏的滿族官員們,收到崇厚的來電,聽說俄國願意交還伊犁,全都興高采烈,而且為了避免被漢臣爭功,還打算跳過左宗棠,派同是滿族官員的錫綸去接收伊犁。

可是沒過多久,綽號「鬼子六」的總理衙門大臣恭親王就發現事情不對勁了,他看到崇厚發回來的報告裏,幾乎都是俄國人要什麽,崇厚就給什麽,憑借多年的外交經驗,老辣的官場直覺,恭親王知道,這樣下去,恐怕是要出事的。

本來崇厚是他看好的,可是現在卻變成了一個自己埋的雷,如何和崇厚切割,就成了他的當務之急。

隨著崇厚發回來的電報越多,恭親王額頭上的汗珠,也越來越密,內心也越來越怕,這該如何是好?

苦思冥想之後,他忽然想到了一個妙招,集體決策,風險共擔,借機金蟬脫殼。於是他開始把崇厚發回來的每一份電報,都抄送給左宗棠,讓他拿決定,免得將來自己擔責任。

可是這樣一來,朝廷對崇厚就徹底失控了,你想,崇厚的電報到北京要10來天,可是北京再行文給在甘肅酒泉的左宗棠,又要一個多月,等左宗棠回復了送回來,又過了一個多月,這就接近三個月了。

崇厚在俄國發給北京的訊息,遲遲沒有人回復,他就會誤以為北京默許他的做法,就會順著這個思路繼續和俄國人談,結果越談越離譜,而北京更不敢扛這個鍋,又把皮球踢給左宗棠。

等到左宗棠看到訊息,大吃一驚,說不能這麽幹的時候,早就不知道過了猴年馬月,黃花菜都涼了。

遲遲沒有得到北京明確指示的崇厚,已經前往克里米亞的裏瓦幾亞宮,在沙皇的見證下,簽署了兩國條約。

由於這個條約太過屈辱了,簡直就是戰敗協定,甚至連俄國外交部長格爾斯在簽約以後,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甚至不敢對外公布,害怕引來其他列強的嫉妒,壞了俄國人的好事。

而造成這個嚴重後果的原因,除了崇厚個人固然罪該萬死,但是清政府內部的勾心鬥角,政出多頭,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可以想象,當條約傳回北京的時候,朝野的反應,頓時輿論大嘩,反對的奏折從四面八方,像雪片一樣匯集到了慈禧的案頭。

這可如何是好?慈禧面臨著空前的壓力,一方面這顯然是一個賣國條約,絕對不能認可,可是另一方面,崇厚是你大清國派出去的全權大臣,你這說的話不算數,不僅僅在國際上站不住腳,萬一俄國惱羞成怒,全面對華開戰,那也不是鬧著玩的事。

俗話說,福不雙至,禍不單行,就在慈禧太後拿著這個燙手的山芋,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時候,東面又出事了,是什麽事呢?

這就是震驚大清的第三件事,小日本又跳出來了,就在這個關鍵時刻,大清國駐日本大使何如璋發來急電,說日本阻止琉球國繼續向大清入貢,要把琉球劃為日本的一個縣,公開吞並琉球,事態嚴重,請朝廷趕快拿主意。

於此同時,一批琉球的官員在福建登陸,來大清告禦狀了,他們是琉球國官員毛精長,蔡大鼎,林世功三人,他們隨後被福建官員,送到了北京的總理衙門,遞上了狀子,說國主和世子已經被日本人抓走了,請大清政府主持正義,出兵琉球。

這樣一來,當縮頭烏龜都做不到了,必須給個說法,於是大清國的朝堂上吵成一團,出兵的,不出兵的各說各的理由。

畢竟從戰略上講,琉球是台灣的屏障,戰略地位極其重要,幾年前,日本人出兵台灣的事情還歷歷在目,現在他們居然又要下黑手了,很多人主張,必須教訓一下日本。

因為在他們看來,不救琉球,台灣就失去了屏障,但這還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會讓同為大清藩屬國的北韓和越南心寒,讓朝廷直接管轄的蒙古和西藏產生妄想,這事的後果很嚴重,大清國不能不做出應對!

可是怎麽應對呢?要出兵琉球,大清國沒有海軍呀!所以這又扯回了以前的事情,海防和陸防到底哪個更重要的問題?

真是屋漏偏逢連陰雨,如果要管琉球的事,那就不能和俄國人翻臉,但是這個苦果,大清實在是咽不下去,可是如果要翻臉不認條約,對俄國強硬,那就管不著琉球了,這無疑就失去了宗主國的威嚴,寒了藩屬國的心,讓日本得寸進尺,將來後患無窮。

於是朝廷上又吵成了一團,慈禧一時也舉棋不定,那她最終會做出什麽樣的抉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