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蔣介石晚年坦言:最大的不甘心,是聽了史太林一番話,這是為何?

2024-01-19歷史

抗日戰爭勝利後,蔣介石發起了內戰,這場內戰只持續了4年,蔣介石所帶領的國民黨就敗逃台灣,晚年的蔣介石將所有事情都交給了宋美齡打理。

有一次在和自己的心腹聊國家大事時,他落寞的說道「被打敗逃到台灣我並不後悔,聽從史太林的鬼話是我這輩子做的最後悔的事情。」

蔣介石與史太林之間有著什麽樣的聯系?史太林到底對蔣介石說了什麽,能讓一個領袖在晚年遺憾此生?

01

艱難的抗戰

其實早在北伐時期,蔣介石和史太林就已經有聯系了,當時的蘇聯援助了國內很多親蘇勢力,蔣介石就在其中,在北伐勝利之後,史太林就開始了爭奪「中東鐵路」的歸屬權,在這個問題上,蔣介石持反對意見,也因這個事情,南京國民政府與蘇聯一度斷交。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以後,中蘇兩國達成了共識,表明日本是兩個國家共同的敵人,並且在這時簽訂了【中蘇互不侵犯】的條約。

淞滬抗戰使蔣介石有了非常大的壓力,就在這個時候向蘇聯方面提出援助,希望蘇聯可以出兵作戰,這件事立馬就遭到了史太林的拒絕。

但是礙著兩國的外交,史太林表示蘇聯可以幫助中國,需要多少武器和飛機我們都可以提供,但是不會出兵。

最終蘇聯用將近5億的成本價賣給了中國297架軍用飛機,還有300門火炮,隨後又派出了二百多名飛行員來到了中國,在沒有任務的時候他們幫助國民政府培訓飛行員,如果有作戰任務那麽就會直接參加到其中。

有一位蘇聯飛行員率領了10架轟炸機從中國漢口起飛,奔襲了日本在中國台北建造的基地上,這次行動使日本方面有40多架飛機被擊毀,還燒掉了日軍儲備的大量油料,日本機場的警備司令也因這件事切腹自盡。

淞滬一戰中國軍隊損失十分慘重,隨後上海在日本的攻勢下也淪陷了,中國軍隊放棄了南京,日本人進入南京後制造出了喪盡天良的南京大屠殺事件。

在此期間蔣介石一直希望史太林可以出兵支援中國,史太林則表示如果蘇聯出兵,對中國在國際上的形勢十分不利,日本也可能會得到其他的國家的支持。

1938年,蘇聯和日本簽署了一份條約,條約中表示蘇聯承認了滿洲國的合法,這對中國的形勢十分不利,蔣介石在這個時候意識到中國掉進了一個陷阱裏面,這個陷阱的策劃者就是史太林。

02

史太林的「陰謀」

他還在日記中寫道「史太林之所以在最開始與希特勒結成了聯盟,就是因為他想要利用希特勒把歐洲的資本主義國家給消滅掉,然後只需消滅掉希特勒,就可以實作共產主義世界革命的目標。」

這個時候抗日戰爭已經到了最激烈的時候,國民黨在整個戰場上都遭遇到了非常大的壓力,士兵們奮勇作戰,但是面對軍事力量強大的日本,中國士兵損失慘重,這樣蔣介石感到了迷茫。

蔣介石只能求助蘇聯,但史太林還是表示只能提供技術或者武器方面的援助,不會派兵出戰,於是在1939年中國與蘇聯簽訂了借款條約,用借來的錢購買蘇聯制造的武器。

當時的中國上百萬國軍被幾萬日軍追著跑,蔣介石作為當時的領袖,只能忍受這份屈辱,除了向蘇聯求助,別無他法。

1944年到了二戰後期,日本人在這時已經沒有了退路,只能拼死一搏,於是對中國發起了瘋狂的進攻,僅僅用了9個月的時間,就奪得了國民黨手裏大量的陣地。

這個時候美國看到自己支持的中國軍隊勝算渺茫,於是也找到了蘇聯,希望蘇聯可以出兵幫助中國,當時的美國認為如果蘇聯可以出兵幫助中國的話,美軍的壓力也可以適當減少。

當時的美軍正在計劃進攻日本本土,如果蘇聯可以出兵的話,不管是中國還是美國都可以減輕壓力。

1944年12年,史太林說如果蔣介石同意放棄對外蒙古的主權,那麽蘇聯就會出兵支援中國,蔣介石在這個時候十分猶豫,因為這史太林這步棋已經下了很久了。

早在1911年,外蒙古就得到了沙皇俄國的軍事支持,對清政府宣布了獨立,當時的清政府並沒有承認,後來的民國政府對此也表示否認。

由於外蒙古特殊的地理位置,所以史太林早就想把外蒙古收入囊中了,這次史太林抓住機會想讓蔣介石承認外蒙古獨立,但在蔣介石心裏,放棄中國任何一寸國土以後都會被稱為罪人。

03

「陰謀」開始進行

但是現在只有蘇聯出兵中國才能在戰場上獲得優勢,這讓蔣介石陷入了兩難的境地,1945年2月,美蘇英三國在雅爾達召開了一次會議,會議主題是關於蘇聯對日作戰的事情,這個事情中國是當事國,但卻沒有讓中國參加。

日軍侵華用了8年時間想要瓜分中國的領土,史太林卻在這個時候趁虛而入,讓中國宣布外蒙古獨立,這跟侵略根本就沒有任何差別。

最終三方達成一致,列舉出了一系列條件,1945年6月27日,史太林與國民政府在莫斯科進行了一場談判,史太林稱只要國民政府承認外蒙古的獨立,蘇聯就會出兵支援中國,隨後史太林就將一份檔摔到了桌子上。

這份檔就是【雅爾達協定】,上面有著美國總統的簽名,也就是說協定上面的條件中國答應了才能讓他們出兵,協定中有「租借」倆字,在蔣介石的心裏,這兩個字就是表示侵略,所以不能夠使用,最終史太林同意不再使用這兩個字。

檔中還涉及了中東鐵路,大連等地區的歸屬問題,最終史太林做出了讓步,但是最終還是在外蒙古的問題上陷入了僵持,於是就暫停了此次談判。

04

沒有後悔余地

這個時候的蔣介石已經沒有辦法了,只能同意了史太林的要求,宣布了外蒙古的獨立,在最開始史太林就知道這個條件對中國來說是難以接受的,所以只能讓美英兩國給中國政府施加壓力,在1945年6月,蘇聯向中國提出了五項條件。

蔣介石看到這個協定的內容之後,對蒙古獨立提出了反對,這時候他才意識到,蘇聯的背後肯定隱藏著天大的秘密。

他首先派了宋子文去存取美國總統杜魯門,但杜魯門只表示他不會做出任何傷害中國利益的事,還說明了蘇聯沒有什麽野心,只是想要幫助中國。

蔣介石聽從了史太林的這一請求,最終讓蒙古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國家,1946年1月5日,中國外交部長王世傑宣布了外蒙古獨立,自此外蒙古就成為了中國的鄰居。

最終史太林信守承諾,出兵東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擊潰了日本的關東軍,緩解了戰場上中國軍隊的壓力,加速了日本投降的速度。

日本投降之後,蔣介石首先要面對的問題就是共產黨,因為只有把共產黨打敗實行了統一,才有可能在美國的支持下將外蒙古收回,

於是派出了自己的兒子蔣經國去找史太林,蔣經國見到史太林之後先給他說明了中國人民都反對外蒙古獨立,但史太林對此並不在乎,因為外蒙古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

如果從外蒙古向蘇聯發起進攻的話,那麽蘇聯的西伯利亞鐵路就會被切斷,那麽俄國的壓力就會非常大,所以外蒙古關乎著俄羅斯的安全。

但蔣經國則表示中國不可能會進攻蘇聯,就算想要進攻蘇聯,中國也沒有那個本事,但這套說辭很難說服史太林,史太林反駁說中國統一之後,是有能力對蘇聯造成威脅的,所以現在他們只能要求外蒙古獨立。

當時是你們來找我幫忙的,是你們沒有力量把日本打跑,我才會提出要求的,所以現在不管你說什麽,都是徒勞的。

蘇聯控制了外蒙古,可以保障他們遠東地區的安全,還可以向東包圍東北,這對中國北部地區非常不利,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作為戰勝國,但領土卻少了一塊。

蔣介石在最後只能把希望寄托到杜魯門身上,想要讓美國替自己說話,但是蔣介石不知道的是,美國與蘇聯早已經達成共識了,所以美國是不會幫助蔣介石的。

這次交易,最大的贏家就是蘇聯,我們可以從中看出一些道理,那就是國弱是沒有發言權的,只有當自己有了實力,他們才會聽你說話。

當時的蔣介石沒有辦法,只能讓中國的領土在自己的手中流失,其實在保護國家領土完整這一塊,國共兩黨的目標是一致的,唯國強,話才重的道理我們要一直銘記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