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74年周總理扣下妻子的任命書,整理遺物時被發現,原因讓人淚目

2024-05-16歷史

周總理與鄧穎超在風雨中相知相伴了半個多世紀,感情非常深厚。

可在1976年周總理逝世後,大家整理他遺物時竟發現,周總理在1974年將毛主席的一份指示給「扣下」了。

而這份指示的內容就是關於鄧穎超的。

那這份指示具體說了什麽?周總理為何沒有公布呢?

總理病重,心系百姓

在會見日本公明黨委員長竹入義勝時,周總理語重心長地說出了這樣的一句話:

「在漫長的革命歲月中,許多同誌都犧牲了。為了把犧牲同誌的工作都承擔起來,我們活著的人更應加倍工作。」

周總理的這句話既是他整個政治生涯的真實寫照,同時也對映出了一個共產黨人的崇高境界。

自新中國建立之後,周總理就通宵達旦的處理政務。

據歷史資料記載,僅在1966年5月至次年2月的這半年左右的時間裏,周總理僅接見群眾組織代表就有160余次。

平均下來,僅這一項工作幾乎就要達到一天一次,其工作強度可見一斑。

1972年5月,醫療人員在對周總理的身體進行檢查時,發現其患有膀胱癌。

但周總理依舊辛苦地工作著。

根據史料記載,僅在1974年上半年裏,周總理連續工作24小時的情況先後共出現了5次;工作時間超過19個小時的情況也擁有38次。

1974年的2月,因為病情原因,醫生建議周總理立即停下工作,住院治療。

為了讓周總理專心治病,黨中央決定在周總理入院期間,由鄧小平擔任第一副總理。

但即使是這樣,周總理依舊放心不下國家與人民。

根據周總理衛士高振普的回憶,周總理入院期間,光約人談話就多達220余次,會見外賓也有六十余次,憑借每次都有一小時左右的時間。

用高振普的話來說:「總理是在拼了命地爭取時間為黨工作。」

入院期間,周總理聽說甘肅某地區遭遇了大旱,糧食大振幅減產,百姓們缺衣少食,生活極為困難。

聽聞這個訊息後,周總理掩面而泣,深深自責。

為此,他向下級部門做出了重要批示,要求地方政府必須立即解決救災與百姓安置問題。

此後不久,總理收到了一封來自山西某地區的來信,寫信的人是一位當地的普通群眾。

他在信中反映:當地雖然處於偏遠山區,但食用鹽的價格竟然比大城市還要貴一分錢,家裏貧困的普通百姓,已經連食鹽都吃不起了。

看過信後,周總理立刻向下級部門做出了指示,叫他們想盡一切辦法,無論如何也要將當地百姓的吃鹽問題給解決掉!

何為心系百姓?這就是心系百姓!

也正因如此,著名作家冰心才會說出這樣的話:

「周總理付出的愛最多,所以他得到的愛也最多。」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愛民如子,甘願為人民奉獻出一切的好總理,卻對自己的愛人格外「苛刻」,這又是為什麽呢?

被總理藏起來的任命書

無論是從革命資歷上來講,亦或是工作能力是來說,鄧穎超都完全配得上當一個正部級幹部。

可為了不讓下級單位因為他與鄧穎超的夫妻關系而為難,周總理自從北平宣布和平解放之後,就一直不同意讓妻子擔任政府機關的領導。

當時,考慮到周總理在抗日時期,曾在國統區與許多國民黨、愛國民主人士非常熟悉,所以中央領導決定將「組建臨時政府」這一重任交付給他。

周總理辦事一向縝密,為了大局考慮,所以他啟用了很多曾經在國民黨當差的人,比如傅作義、李書誠、張治中等。

可當新一屆政府任命公布的時候,這些被委以重任的國民黨人士,卻反而有了意見。

他們不是對自己的任命感到不滿,而是對鄧穎超的任命而感到不公。

素有「和平將軍」之稱的張治中就曾為此事親自找上門來。

在他看來,鄧穎超完全有資格當一名部長級別的幹部,而周總理不為其安排官職的做法恐怕無法服眾。

江鮮雲也找到了周總理,詢問為什麽不給鄧穎超安排一個部長職位?

周總理見江鮮雲羅列出了鄧穎超的履歷,他也不再隱瞞,推心置腹地對她說明了這麽做的理由。

原來,周總理害怕一旦自己與鄧穎超同時擔任臨時政府的要職,會影響下屬部門的工作。

試想一下,如果鄧穎超擔任了某一個部門的最高領導,那麽當她向下級單位下達指令或檔時,下級單位的領導會不會認為「這或許是周副主席的意思」?

如此一來,下級單位在執行工作的時候就會很為難了。

周總理正是為了避免這一情況的發生,所以才故意這樣做。

所以在新中國建立後,鄧穎超才會一直擔任婦聯的工作。

而在1974年,在一次中央政治局關於四屆人大人事安排的工作會議上,有些人提議給鄧穎超安排一個副委員長的職位,這條建議得到了大會的一致認可。

這一年的12月23號,周總理親自飛抵長沙與毛主席會晤,兩人商討的議題中,就包含著第四屆人大人事安排的事宜。

對於其它人的任命主席均表示同意。

可唯獨到了鄧穎超這裏,毛主席有了些不尋常的舉動。只見主席親自拿起了筆,在一張白紙上寫下了這樣一句話:

「我同意在四屆人大上安排鄧穎超同誌一個副委員長的職務」。

可待到周總理回到北京後,除了鄧穎超的這條任命沒有執行外,關於第四屆人大其他人的人事調動,全都遵循了主席的指示。

周總理將毛主席親自寫的這份任命書,偷偷鎖在了自己的櫃子裏。

直到他去世後,他的秘書在清理遺物的時候,才在抽屜裏找到了這份周總理一直想要隱瞞的秘密。

這份主席書寫與1974年底的任命書,直到2年後才正式生效。

而得知周總理這一做法的原因後,大家無不感動落淚。

那麽,身為相伴了半個世紀的結發夫妻,鄧穎超對於自己丈夫的這種做法又是作何感想的呢?

鄧穎超:理解丈夫所做的一切

鄧穎超完全明白周總理這麽做的用意,也全力支持了他的做法。

所以在1966年之後,鄧穎超便不再主動與任何人進行往來。

在周總理人生的最後一段時光裏,鄧穎超一直默默地守候在他身旁。

那段時間裏,鄧穎超每天都會帶著最新一天的報紙來到醫院看望周總理,如果周總理想聽新聞,她便一字一句地將報紙上的文章都給他聽。

如果周總理想要知道下級部門的工作進展,她就將匯報檔念與他聽。

那段時光對於這對革命夫妻來說,或許才是最為美好的回憶。

曾經,因為工作需要,夫妻兩人聚少離多,如今兩個人終於有時間好好地相伴在一起。

周總理逝世後,人們在整理其遺物的時候,意外發現了總理生前刻意隱藏起來的秘密:鄧穎超的任命書。

如果當初丈夫不這樣做的話,自己很有可能已經成為副委員長,但鄧穎超得知此事後卻毫無怨言,她說:「恩來這樣做,我很理解」

因為她非常清楚,自己的丈夫是一個怎樣的人。

他雖身為一國總理,卻總是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公仆,一切都在為人民著想。

他雖對革命做出過偉大的功績,但是他卻從不以此來標榜自己,反而時常檢討,經常會因為一些小事而深感自責。

他把黨風看得比生命都重要,而作為他的結發妻子,自己又有什麽理由搞特殊化呢?

生前,周總理曾特意向妻子叮囑過自己的後事安排。

當時很多人的喪葬觀念仍然是「入土為安」。

可是在包括周總理在內的國家領導人們看來,這種傳統的喪葬觀念以及殯葬制度,不僅會給個人以及社會帶來較大的財富損失。

而且對群眾們的社會主義思想觀念的轉變也形成了一定阻礙。

所以一場由黨中央領導人所牽頭的移風易俗行動正式開始了。

1956年4月27日,毛主席、周總理等一百五十余位中央領導人,共同在【倡議實行火葬】上簽了名。

以國家領導人的身份帶頭倡議,在去世後施行遺體火化,不建墳墓、不立墓碑,僅僅保留骨灰以供後人緬懷。

在這之後不久,周總理就與鄧穎超做了一個約定,在兩人去世之後,都不要保留骨灰。

如果總理先走,那麽鄧穎超就要把他的骨灰灑在祖國的江河湖海。

讓他與心愛的祖國融為一體,讓他的骨灰化作魚兒的養料,為全國範圍的移風易俗起到帶頭作用。

用周總理自己的話來說,就是:

「活著為人民服務,死後也要為人民服務。」

總理去世後,全國人民都陷入了悲痛的心情之中。全國各地的群眾,紛紛自發地來到北京,以不同的形式寄托著他們對周總理的哀思。

見到人民群眾做出這樣的舉動,一些中央領導為了照顧人民群眾的心情,於是向鄧穎超提議:把總理的骨灰在西花廳再放幾日,過幾天再施行拋撒骨灰。

可這一提議,卻遭到了鄧穎超的嚴厲拒絕。

只見鄧穎超向提出建議的高振普揮了揮手,嚴肅地說道:

「你們要認清,撒骨灰也是一場革命。……這是我和恩來同誌共同進行的一次革命啊!」

1976年1月15日傍晚,載著周總理骨灰的飛機從北京機場緩緩起飛,在鄧穎超的深情註視下,漸漸消失在了夜幕之中。

當飛機的飛行狀態漸漸穩定之後,執行此次任務的秘書,將總理的骨灰拋灑在了首都的上空。

這麽做的寓意,就是希望讓總理的在天之靈與他所掛念的人民永遠相伴在一起。

而水利工程的建設問題是總理生前最為關註的問題之一,密雲水庫,則是當年總理直接領導安排建設的,這裏是總理治水為民的最大見證。

所以,當飛機掠過這裏的時候,人們便將總理的骨灰緩緩拋灑了出去。

當飛機進入天津境內之時,工作人員緩緩開啟了第三個裝有總理骨灰的骨灰盒。

天津不僅是總理與妻子愛情種子發芽的地方,同時也是他們兩人革命事業的起點。

將總理的骨灰撒在這裏,相信他一定會高興的。

最後,飛機飛到了山東的濱州,將最後一包總理的骨灰撒在了黃河的入海口,作為華夏兒女,總理以這種特殊的方式來回報母親河的哺育之恩。

這就是我們熱愛的周總理,他就像一顆蠟燭,燃燒的是自己的生命,照亮的卻是國家與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