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毛主席引以為傲的四渡赤水,到底有多牛?西點軍校多次模擬均失敗

2024-04-26歷史

1960年5月, 英國陸軍元帥蒙哥馬利 在會見毛主席時 ,對毛主席曾經的軍事著作贊不絕口,尤其是後期的三大戰役簡直如有神助, 在他看來,三大戰役的指揮,媲美世界上任何戰役。

聽聞對方的誇贊,毛主席會心一笑的表示: 「三大戰役對新中國的成立固然重要,但我自己看來, 「四渡赤水 」才是最完美的」。

毛主席何出此言呢?

1935年1月,紅軍在貴州遵義開會後,毛主席重新擔任軍隊指揮最高指揮的職位。但是,紅軍當時面臨的情況極為嚴峻險惡。

經過數次大敗潰退,原有10萬士兵的紅軍只余3萬余人。 士氣與實力均受重創。與此同時,國民黨方面卻調集了近40萬大軍從各地趕來,力量懸殊巨大,紅軍已陷入絕境死角。

更為糟糕的是,盡管毛主席重新獲得黨內的主導地位,但部份人員還聽信外人說法,全軍思想統一度還未建立起來。

紅軍此時幾乎陷入了被盡數殲滅的頹勢。武器裝備匱乏,士氣與人數嚴重不足。一旦遇到全面圍攻,存亡格局將面臨崩潰。

在遵義會議結束後,毛主席原定的戰略計劃是,紅軍分成三路北上 ,目標是先接管赤水縣城,然後渡過長江進入四川,與當地紅軍會師。

這一計劃一出,立即引起四川軍閥劉湘的重視。考慮到紅軍一旦進入四川可能會加強,他下令從各地動員十二個旅的兵力,總計三萬六千人向紅軍進逼。

川軍以極強攻勢南下抵達赤水一帶,並很快控制了赤水縣城。隨後又繼續向南搜尋紅軍下落。

就在此時,川軍與紅軍林彪部隊在該區交戰發生沖突, 加之對地形不熟悉,林彪兩個師在戰鬥中接連吃到敗仗 在這危急存亡的時刻毛主席決定一渡赤水!

毛主席原計劃的第一步,奪取赤水橋頭堡以開啟北上之路,頃刻破滅。更糟的是,此次戰敗還使得川軍得以進入紅軍行軍路線,形成夾擊之勢。

困局只增不減,毛主席面臨重大變數,必須迅速找到新的突破口才能化險為夷。

這時,在渡過東北部的青杠坡地帶時,毛主席註意到這裏地形復雜難辨,適合埋伏伏擊。於是便在這個優勢地形設定重重陷阱,利用這裏的地形隱蔽紅軍主力,待川軍探頭進犯時一網打盡。

繼而,紅軍一軍團配合伏擊行動,重新奪取赤水縣城,以此重新開啟原定北上的道路。

雖是臨時起意,但這一戰術打算卻充分利用了當地環境優勢,有望能夠以逸待勞的伏擊敵人一舉扭轉乾坤。

隨後,毛主席下達執行命令,紅軍各部迅速布置於青杠坡險峻的山坡林立地帶,暗中埋伏布防備戰。一切悄無聲息,只等待天時地利人和,伏擊階段隨時可發。

所有人都知道,此舉決定格局,生死一擲影響著三萬人的生死,若計劃得手,將為紅軍開啟生機的大門。

經過一番激烈作戰,毛主席領導下的紅軍在青杠坡成功設下重重伏擊,給予川軍重創,局面一度得到控制,為紅軍提供了寶貴時間和空間,毛主席迅速調整原本的行軍計劃。

第一渡過赤水河時,川軍尚未反應過來,紅軍成功渡過一半兵力。之後紅軍又分兩次渡河,每次都利用夜間的掩護,交替渡河。

盡管渡河過程吃力且險象環生,但毛主席采取的這個「分而渡」的方法,終於將川軍的圍追堵截都制約在河的一岸。

再渡赤水

1935年1月28日,紅軍在土城峽谷與川軍爆發激戰。 戰鬥一開始,紅軍以為川軍僅有四個團兵力,於是全力殲敵。但出人意料的是,川軍兵力遠超預期竟有六個團,而且後續還有援軍趕往增援。

在兵力懸殊下,紅軍不但無法將川軍擊敗,反而自己的陣地一度被川軍突破。

為了扭轉戰局,紅軍緊急調遣幹部團的林彪率紅二師南下增援。缺乏休息四個多小時的紅二師在接到命令之後連忙趕到前線,終於穩住了紅軍的陣腳,避免全面潰敗的尷尬。

這時,黨中央才意識到,之前對川軍實力的情報獲取出現重大失誤。

原本以為只有四個團的川軍,實際上不但兵力更強大,後續還不斷有增援部隊趕來加強戰力。土城的地形條件也不適合長期守徙,面對數碼和地利雙重劣勢,紅軍繼續作戰將面臨更大風險。

於是,毛主席在經過一番思考之後,直接下令紅軍放棄守土城的計劃,直截了當的向西渡過赤水河,進入川南地區。

渡過赤水河後,紅軍來到川南地區準備實施第二方案,即依托此地暫時避開國民黨的襲擊,尋找機會渡過金沙江繼續長征。但實際情況相比計劃要更為復雜艱難。

紅軍進入川南伊始,便發現川軍布防更為強硬。川軍除留下部隊防守瀘州等地外,主力八個旅立即從各地完成集合,發動大規模攔截追擊紅軍。在這股壓力面前,紅一軍團對敘永的進攻難以繼續,紅三軍團也在途中遇襲陷入苦戰。

與此同時,我軍獲悉川軍已大幅加強江邊防禦, 紅軍原計劃的從宜賓上遊渡江之舉已是難上加難。 遵義會議期望的第二方案,在現實考驗下根本無法實施。中央只得承認,先前制定的路線圖已是堪廢廢置。

在萬般困難中,毛主席冷靜決定南下迅速撤離川軍的包圍圈。 紅軍總部指揮各路先行部隊撤退集結,朝四川與雲南交界的紮西鎮執行行進。在這裏,中央指揮機構將重新研判形勢,尋求新的解決之道!

抵達紮西鎮後,中央紅軍指揮部立即召開會議,尋求突破困局的法子。 會上毛主席以敏銳的政治觸覺提出一個富有遠見的新思路。

他深入解析國民黨當局的軍事認知,認為蔣介石等人可能仍固步自封,以為紅軍唯一目的是北渡長江。那麽我們就可利用這一誤判,實施一個出其不意的行動方案。於是他建議東進智取國民黨,利用敵方不設防的東線城市突圍,此舉定能迷惑對手。

會後,紅軍迅速分為兩路,一路於2月19日經太平渡,另一路於2月21日由二郎灘二度跨越洄遊的赤水河東進。

果然,國民黨毫無防備,以為紅軍仍北上長江。紅軍借此機會,連克黔北要塞桐梓及遵義等城,將駐防此地的黔軍8個團和中央軍2個師全殲。

二渡赤水戰役取得響亮勝利後,紅軍把國民黨主力牽制赤水河東,可是戰役勝利未能解決根本的難題。

遵義會戰的失敗讓蔣介石震怒,隨即便調集數十萬大軍,迅速改變部署以向紅軍「三萬泥腿子」形成嚴密包圍之勢。

這時,毛主席又在高層會議中作出重大決定,指揮紅軍西進,直接對陣國民黨的重要起義部隊周渾元部。3月15日,紅軍揮師出擊,對周渾元部發起猛烈攻勢。但周渾元以堅固陣地作為依托,果斷死守不退,到黃昏仍未失守。

此次消耗戰進行之際,東線忽有國民黨的增援部隊抵達紅軍後方,形成兩面受敵之勢。為了避免陷入苦戰,毛主席及時下令部隊撤退。 雖殲敵未果,但此戰成功吸引國民黨主力西調。

在這之後,毛主席又以過人的視野,設計三渡四渡赤水深入敵後,以期引開國軍包圍圈,突圍而出。

完美的四渡赤水

1935年3月16日,此時的紅軍已經精疲力盡,但士氣高昂的將士再一次迫不得已進行跨過洄遊的赤水河,此舉旨在迷惑敵手。

與此同時,紅軍還精心部署了一項計謀。他們挑選出一個團的兵力,偽裝成主力部隊的樣子,假意向北進攻古藺,這無疑會引起國民黨註意。

果然,蔣介石就像毛主席猜想的那樣上當受騙。 他以為紅軍依舊想北渡長江,於是立即下令各路大軍夜以繼日的緊急向川南聚集,準備給予紅軍重重包圍

在毛主席精妙的指導下,紅軍利用假情報,成功迷惑了日理萬機的蔣介石,將對手的註意力和重兵引向川南......在接下來的行動中,紅軍準備繼續利用這一優勢向著定下的方向行動。

3月21日,紅軍為了突破國民黨的重重包圍之勢,第四次橫渡洪流壯闊的赤水河。

在太平灘和二郎灘兩處,紅軍分成兩路,分頭迅速完成渡河任務。盡管河水湍急,渡船簡陋,但紅軍各支部隊還是以最快速度抵達河畔對岸,並迅速會合重整佇列。

而國民黨軍隊渾然不知,這次東渡的紅軍將改變前行道路。

而當時駐守川南的國民黨重兵尚未反應過來,正形成暫時的兵力空虛。 毛主席率領紅軍趁虛而入,抓住難得先機,迅速掉頭向南發起追擊。

日夜兼程後,紅軍成功突破烏江防線,將尾隨多日的國軍遠遠甩在烏江以北。成功鉆出了蔣介石幾十萬大軍的包圍,為後續紅軍繼續向北大轉移的步伐開啟了局面!

接下來,毛主席又為紅軍制定了一個全新的計劃。毛主席提出利用政治誘敵之策。紅軍實施假動作,表態將攻打重鎮貴陽。

果然,在貴陽的蔣介石聞訊大受刺激,趕忙從重慶飛抵貴陽親自督導防務部署。

與此同時,紅軍虛張聲勢似的示威姿態更是嚇得雲南各路民團都沖到貴陽打混水攤去了。 就在國民黨兵力在貴陽滯留之際,紅軍下狠手突然改變行軍方向,直接南下向昆明攻去。

在隨後日子裏,紅軍透過連續誘敵計謀,終於在國民黨各路兵力未及時回呼的當口決死一戰,而後成功突圍。

4月29日,毛主席下達命令,紅軍分成三路急襲金沙江。這條寬闊的江流,長期以來被視為國軍防線的關竅所在。各支部隊此時精疲力盡,但仍舊鼓足全力一舉渡江。

在5月2日黃昏時分,一部份紅軍在皎平渡成功入川的訊息傳來,瞬間點燃了所有戰士內心的希望之火

此後,紅軍正式進入川西蘇區,找到重要根據地,真正擺脫了長期以來國民黨的追擊。

結語:

2016年,一位美國西點軍校的退休教師在面對媒體時,道出了一個驚人的訊息:

在過去的許多年裏,美軍一直在試圖破解解放軍尤其是毛主席個人的一些戰術,尤其是毛主席所指揮的「四渡赤水戰役」!

但所有的西點軍校優秀軍官們,在得知雙方所有兵力的情況下,他們在沙盤上邊無數次推演,依舊沒有方法成功的復刻「四渡赤水」這一軍事史上的偉大戰役!

也正是毛主席如神來之筆般指揮的「四渡赤水」,才在危機存亡中解救了紅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