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在三國時期,道德觀念到底有沒有用,實話講:既有用,也沒有用

2024-02-05歷史

前言

在三國這樣的時代,道德到底有沒有用,老實講:既有用,也沒用。當我們深入探究三國歷史的種種細節時,會發現無論是英雄好漢,還是奸佞小人,最終獲勝的永遠是那些既懂得運用武力,又明曉道德規範,能夠靈活應變的政治家。今天,讓我們來說說劉虞和公孫瓚的故事,看看這段典型的三國慘劇如何上演。

一、公孫瓚與劉虞:矛盾的根源

公元189年,漢靈帝駕崩,何進、袁紹等人廢掉年僅8歲的劉辯,改立劉協為帝,是為漢獻帝。當時天下已是山崩地裂,軍閥混戰,獻帝的皇權也僅限於名義。

與此同時,幽州牧劉虞手下有一名勇猛善戰的軍閥公孫瓚。公孫瓚並非出身高門望族,他從小家境貧寒。但公孫瓚自幼體魄強健,又性格果敢,已經很早便同齡人中的領袖人物。由於劉虞長年征戰,政事繁雜,對此人物印象並不深刻。公孫瓚見識短淺,也不及時和幽州主官證明身份和功績。這就為日後埋下的隱患。

公孫瓚本是袁紹手下名將,後來在袁紹的支持下占領冀州,成為實際掌權者。袁紹本期望公孫瓚能長期把守冀州,為自己打下堅實的根據地。誰知作為年輕氣盛的武將,公孫瓚更想建功立業,謀求更大的發展。他並不願意就這樣困守一城。

此時,他註意到幽州的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於是在得到劉虞首肯後,公孫瓚帶領部曲叛離袁紹,前往幽州投奔劉虞,並協助劉虞抵禦來自西北各族的威脅。此舉令袁紹大為光火。他本來對公孫瓚寄予很大期望,結果公孫瓚不但不領情,還背叛自己北上投奔劉虞。袁紹認為公孫瓚嚴重有負於自己,心中一直記著此仇。

此後十余年間,公孫瓚與袁紹在幽州一帶長期混戰,難分難解。這其中也夾雜著袁紹個人對公孫瓚的怨懟。這場仇怨不僅牽扯了這兩個人之間的恩怨情仇,更給整個幽州百姓帶來長期戰亂之苦。而劉虞則深感兩難。公孫瓚的助力使他得以穩固幽州,對抗來犯異族。

但公孫瓚驍勇善戰的性格也讓他擔心難以掌控。更讓他頭痛的是,公孫瓚與袁紹之間長期不死不休的恩怨鬥爭。這嚴重影響到地方社會的穩定與發展。自己做為幽州主官,有責任遏制此禍。這成為日後矛盾激化的導火索。

二、劉虞與公孫瓚:爭鬥達到高潮

公元193年冬,劉虞終於忍無可忍,親自前去勸說公孫瓚,希望他停止與袁紹的爭鬥,共謀幽州大計。然而公孫瓚態度傲慢,聲稱並非自己主動挑釁袁紹。劉虞對他多次訓誡也不聽從。

劉虞心中十分惱火。他認為作為手下武將,公孫瓚理應聽從自己指揮。哪怕不完全服從,也該禮貌周到,不應公然抗命。可是,自己一直忙於政務和軍務,也確實忽略了公孫瓚。以公孫瓚的野心,一定會坐不住。劉虞反思自己確實也有責任。於是他悉心勸解,希望公孫瓚能為大局著想,息事寧人。

但公孫瓚並不領情。他認為自己立下赫赫戰功,為劉虞鏟除了不少禍患。而如今劉虞不僅不感激自己,反而要自己甘居人下,聽命於袁紹。這讓公孫瓚感到十分不平。

見無法交涉,劉虞只能命令削減公孫瓚軍隊的糧草供給,意圖透過經濟制裁迫使公孫瓚屈服。然而公孫瓚並不懼怕,他性格桀驁,根本不吃這一套。他直接帶人強占百姓田地,搜刮民間糧食,以維持軍隊開支。這無疑是雪上加霜,雙方的矛盾激化到了極點。

這時的劉虞內心十分矛盾。他明白公孫瓚立下不少戰功,對幽州防務助力很大。但是他為人難制,又與袁紹長期積怨,嚴重危害地方太平。放任他這樣下去,自己遲早會被他撼動統治。終於,劉虞決定向漢廷告發公孫瓚的作為,希望朝廷出面制裁。而公孫瓚也立即反擊,同樣向獻帝控告劉虞剝削自己。

本就是形勢動蕩之時,這點小事也值得上書皇帝?漢獻帝早已名存實亡,根本無力處理幽州內訌。他只能大罵兩人不識大體,隨後裝作一副關切的樣子,派遣心腹段訓前往幽州,表面上調解矛盾,實則窺探雙方底細。

三、劉虞覆滅:武力至上

面對兩難局面,劉虞終於選擇武力解決問題。他迅速組織十萬大軍,徑直攻入公孫瓚轄區。其實劉虞心中也十分矛盾,他並不情願用這樣激烈的手段對付公孫瓚。但是形勢所迫,自己必須奪回主動權。否則公孫瓚早晚會把自己趕下台,取而代之。

公孫瓚防不勝防,只能率幾百人固守城池。眼看大勢已去,劉虞突然下令,不許傷害其他人,只捉拿公孫瓚一個。其實這只是劉虞的權宜之計,他希望透過捕獲公孫瓚來結束這場紛爭,避免更大規模的屠殺和破壞,從而恢復幽州的和平發展。

然而公孫瓚立即識破了劉虞的用意。他決定孤註一擲,縱火燒城,趁亂突圍逃生。正因為深知劉虞有道義包袱,不忍大開殺戒,所以公孫瓚敢於這樣孤註一擲。果然劉虞軍隊為救火而忙亂之時,公孫瓚成功匯合自己部下,反過來大敗劉虞軍,更俘虜了劉虞全家。劉虞武力解決問題的決策證明失敗了。

此時段訓也到達幽州,奉命調停矛盾。但為時已晚。公孫瓚立即對段訓施壓,聲稱劉虞此前與袁紹密謀稱帝。段訓本就是奉命前來的,並無私仇。但面對公孫瓚的逼迫,他也只能忍痛以朝廷名義處決劉虞全家。段訓內心也十分痛苦,但是當時關鍵時刻,他別無選擇。這就是三國亂世的殘酷與無奈。

結語:武力與道德的矛盾

時至今日,劉虞覆滅的慘劇已過去兩千多年。但那段歷史依然在提醒我們:在亂世裏生存,武力固然重要,道德規範也絕不能忽視。缺一不可。劉虞本可克制公孫瓚,結束幽州戰亂之苦,但他在關鍵時刻軟化了態度,最後導致自己覆滅。

其實,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劉虞作為一個亂世政治家,道義和權謀的把控還遠遠不夠。他過於自責和自我設限,才會在公孫瓚面前屢屢讓步。如果他也能像公孫瓚那般不擇手段,哪怕暫時拋棄道義,先穩住局面,再考慮其他,也許結果會完全不同。

所以,我們站在歷史的角度審視,會發現無論是雄才大略的英傑,還是奸佞小人,那些在亂世中脫穎而出的政治家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在使用武力和運用道德之間,永遠能找到最佳平衡點。

這也特許以給我們以啟發,雖然當下社會已日趨文明,但在這個充滿變數的時代,我們仍需提高警惕,時刻準備好應對各種意外。唯有做到這一點,方能安然度過這場看不見硝煙的亂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