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蔣介石晚年直言:失去江山恨不得別人,得怪這兩個人

2023-12-22歷史

蔣介石晚年直言:失去江山恨不得別人,得怪這兩個人

在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院獲得蔣家授權後,蔣介石的日記手稿終於向公眾敞開大門,為人們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透過這些手稿深入了解蔣介石在解放戰爭初期對其「黨國」失敗的一些內省。

身為舊中國最堅定的保守派之一,蔣介石一直以來都不太願意在自身身上尋找失敗的原因。相反,他往往將國民黨在大陸的潰敗歸咎於各種客觀因素。在他的日記中,曾有對兩位人物的尖銳批評,認為「失去江山竟怨天尤人,而這二人則是罪魁禍首」。

這兩位人物究竟是誰,以及為何蔣介石會將國民黨的失敗歸咎於他們?他們是否真的應該對國民黨的潰敗負有責任?透過蔣介石的日記內容,這一切將得以揭曉。

1948年底,共產黨在軍事上已占據明顯優勢,而國民黨內部開始顯露出分崩離析的跡象。

包括白崇禧、程潛、張軫等眾多國民黨高官紛紛將矛頭指向蔣介石,一致認為當前的困境源自於蔣介石領導的無能,主張蔣介石應對此負責,並先後發電要求蔣介石下野,以重新啟動國共談判。

在1948年底,蔣介石派遣張群、張治中、吳忠信會見李宗仁,探詢桂系的底線。得知李宗仁也有下野的意向,並願意擔任代總統以促進和平,蔣介石不得不表示:「個人的進退細微處,絕不存留猶豫,唯有國民的共同意願至上。」

然而,蔣介石堅決不願放棄權力。在1949年元旦的公告中,蔣介石明確表達了對內戰和和平談判的立場:「我們今天倡導和平,並非逃避戰爭、求和平,而是可與敵戰鬥,也可坐下來和平談判,任由共黨選擇。各位仍需全力以赴,只有在戰鬥中才能找到和平的可能。」

與此同時,蔣介石迅速行動,派遣親信陳誠前往台灣,為可能的最後撤退和未來的「復興」奠定基礎。

蔣介石之所以最終下野,是因為在軍事上遭遇失利,同時受到以桂系為首的反對勢力的「逼宮」,無奈之下不得不做出這一決定。

因此,在元旦文告釋出後,蔣介石告知李宗仁,自己的下台工作需要一定時間,不能草率行事,以免對未來產生不良影響。他還勸告李宗仁稍安勿躁,力圖拖延時間,為下野後的局勢謀劃布局。這包括對各綏靖公署領導人的新任命,緊急將各大銀行的資金調往廣州,以防止國庫中的外匯和黃金落入李宗仁之手。

因此可以明顯看出,蔣介石之所以最終被迫下台,並非是出於他個人的真實意願。

一直以來,蔣介石和李宗仁這對「結義兄弟」一直都是「生死冤家」。蔣介石的一生經歷了許多國民黨內部的派系紛爭,而由李宗仁領導的桂系則是與蔣介石長期競爭、實力最強大的一個地方派系。蔣介石一直將李宗仁視為眼中釘,一直期望能夠擺脫這個隱患。

在蔣介石和李宗仁首次見面的時候,可以追溯到1926年春。當時,擔任國民革命軍第七軍軍長的李宗仁首次在廣州見到了蔣介石。

對於蔣介石的初印象,李宗仁曾這樣對白崇禧說:「蔣先生勁氣內斂。古人有一句諺語,叫做‘共患難易,同安樂難’,像蔣先生這樣的人恐怕在共患難中也不容易相處!」在北伐時期,蔣介石對李宗仁非常拉攏,主動提供第七軍步槍1000支、重機槍4挺以及20萬元的軍費。同時,他提拔白崇禧為代總參謀,讓李宗仁和白崇禧深感感激

為了爭取桂系的支持,蔣介石采取了江湖上的一些手段,打算與李宗仁「換貼」,結為兄弟。

為表達誠意,蔣介石親自書寫了一份「蘭譜」送給李宗仁。除了寫有自己的生辰八字外,上面還附有四句誓詞:誼屬同誌,情切同胞;同心一德,生死系之。這份蘭譜由蔣中正和當時的妻子陳潔如簽名落款。

到了1926年底,蔣介石的野心逐漸顯露。他公然違反國民黨的決議,堅持要將國民政府遷往南昌。因此,隨後蔣介石被免去了軍事委員會主席等職務,僅保留北伐軍總司令一職。

在這一時期,蔣介石尚未嶄露頭角,迫切需要得到手握軍權的將領的支持,於是將目光投向了李宗仁。

這段時間成為蔣介石和李宗仁生平唯一的「蜜月期」。李宗仁公開站出來支持蔣介石,與蔣介石共同攜手邁上了同一條船。

隨著桂系力量的不斷壯大,引起了蔣介石的警覺。他曾透過秘信向何應欽傳達了制定剿滅桂系計劃的意圖。然而,不知何故這一訊息傳到了李宗仁的耳中,導致兩人之間產生了嚴重的裂痕。

與此同時,孫傳芳率領重兵對蔣介石的軍隊展開反攻。蔣介石迫切向李宗仁請求援助,但李宗仁卻置若罔聞,拒絕提供援手。蔣意識到這是桂系在逼宮,無奈之下只得做出下野的決定。

1927年12月,在重新擔任國民黨領袖的會議上,蔣介石一直懷有對桂系報復的念頭。

為了自保,李宗仁聯合閻錫山、馮玉祥等人,發起了反蔣的運動,導致了「中原大戰」的爆發。隨著張學良率兵投向蔣介石一方,地方派系企圖奪取權力挑戰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這場戰爭最終以蔣介石的勝利告終。

隨後,李宗仁退守廣西,與廣東的陳濟棠合作,得到了一些喘息的機會。在接下來的幾年裏,李宗仁在廣西逐漸恢復了元氣。

抗戰爆發後,蔣介石和李宗仁摒棄過往的恩怨,再度合作。在抗戰中,李宗仁以其卓越戰績著稱,先是在台兒莊大捷中立下赫赫戰功,隨後在棗宜會戰中再次取得勝利,為他贏得了全國範圍內的聲望,令蔣介石頗感忌憚。

然而,到了1943年9月,蔣介石卻將李宗仁「提拔」為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兼駐漢中行營主任,卻同時剝奪了他的指揮權。隨後,李宗仁被調任為北平行轅主任,從此失去了與蔣介石較量的實力。

1948年3月29日,李宗仁不顧蔣介石的警告,參與競選,引發了二人之間矛盾的再次激化。

那麽,為何李宗仁的此次競選會引起蔣介石如此的憤恨呢?原因在於全面內戰爆發後,蔣介石的軍隊屢遭打擊,國統區人民掀起了"反饑餓、反內戰、反迫害"的浪潮,蔣介石在軍事和政治上連連失利,統治局勢岌岌可危。

面對大勢不妙,蔣介石於1949年1月21日采取了「下野」的策略。這次「下野」是蔣介石為擺脫內外困境而采取的手段,也是他與李宗仁爭鬥白熱化的體現之一。

蔣介石的「下野」一直是桂系期待已久的,當李宗仁上任時,蔣介石甚至曾考慮過透過某些手段消除李宗仁,但由於形勢急劇惡化,未能實施。

就任代總統後,李宗仁向中共發出致電,表達願意接受中共提出的八條條件開始和談。然而,由於蔣介石的反對,導致和談最終破裂。為了削弱李宗仁的影響力,蔣介石親自下令將中央銀行的黃金和銀元全部運往台灣,透過經濟手段限制了李宗仁的行動空間。

在長江防線上,蔣介石主張放棄南京,將防守重點放在上海。這一決策一方面是為了搶運上海的戰略物資,為未來反共行動積累資本;另一方面,他希望英美能夠出面幹涉,維護在上海的利益;同時,蔣介石也不願意看到桂系真的堅守南京,以免與中共在"劃江而治"的問題上發生分歧。

1949年12月5日,李宗仁前往美國;不久後,蔣介石在台灣召開"國民大會",罷免了李宗仁的職務。直到1965年7月,李宗仁才毅然回到祖國。

在蔣介石的日記中,對於李宗仁帶頭"逼宮",迫使其下野,並奪取職權的行為,蔣介石表達了深深的仇恨。他在日記中憤怒地寫道:「德鄰專以民主自由名詞,為其討好、投降中共之準備,是亦其淪陷政府基礎唯一之方針。此乃必然之事,而余愚拙,未先計及耳!」

李宗仁回到祖國後,當被問及與蔣介石的關系時,毫不猶豫地說:「他有許多缺點。我們都是失敗者。我由於自己的失敗而感到高興,因為從我的錯誤中一個新中國誕生了。」

除了與蔣介石長期對抗的李宗仁,蔣介石口中的第二個「罪魁禍首」就是美國派遣來的「欽差大臣」馬歇爾將軍。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國既有實作和平的歷史機遇,又被內戰的陰影籠罩。為了維護美國在華利益,美國總統杜魯門任命馬歇爾為特使,前往中國進行調解。

當時的中國局勢異常復雜。盡管簽署了「雙十」協定,蔣介石仍然大舉進攻解放區,試圖迅速控制華北和東北。與此同時,共產黨切斷了華北的主要交通線,迅速向東北推進,阻止了蔣介石進入東北的企圖。在這種情況下,馬歇爾的到來成為全世界關註的焦點,他被期望能夠調解國共沖突。

美國派遣馬歇爾赴華調停,是美國政府支持蔣介石、打壓共產黨的政策的延伸。美國認為,支持蔣介石政府是其對華政策的核心。為實作這一目標,必須設法制止中國內戰,確保中國在蔣介石領導下。

作為一種妥協,馬歇爾的任務也包含其他方面的使命。美國清楚地知道,不作出一定程度的妥協,中國的和平將無法實作。而這種妥協的關鍵在於蔣介石,因此在必要時,馬歇爾應該竭盡所能,迫使蔣介石做出一些讓步。

馬歇爾抵達中國後,國共兩方各派一名代表與馬歇爾組成了三人小組,負責調解停戰問題。

在這個三人小組中,國共雙方的立場非常尖銳。

顯然,馬歇爾是有備而來的。他提出了一份停戰令草案和建立軍事調解執行部的具體計劃,準備透過停戰、政治民主化和統編軍隊三個步驟來完成他的使命。

抗戰勝利後,蔣介石在中國的威望達到了巔峰。因此,在馬歇爾到來之前,蔣介石頗為得意,認為由自己主導戰後中國局勢是理所當然的。

得知美國派來的「欽差大臣」是馬歇爾後,蔣介石內心並不快樂。這是因為在二戰期間,馬歇爾在與蔣介石沖突中是史迪威的堅定支持者。史迪威曾評價蔣介石政府「為蓋世太保和特務所把持」,而馬歇爾對此表示贊同。

因此,對於馬歇爾的到來,蔣介石內心並不是十分歡迎的。

杜魯門對馬歇爾極為重視,曾明言:「解決中國局勢的人,非馬歇爾將軍莫屬,他是為數不多的既是政治家又是軍人的人之一。」

馬歇爾到達中國後,直言不諱地告訴蔣介石,美國將中止援助國民黨軍隊運送至華北的行動,暫停向國民黨提供新的大規模貸款,只有在政治解決方面取得成果後,美國才會「繼續對中國提供軍事援助和經濟支持」。

共產黨在停戰協定簽署和政治協商會議召開方面表現出極大的誠意。在馬歇爾的調解過程中,他們做出了許多讓步,旨在實作和平。停戰協定簽署後,中共中央準備全面合作,甚至明令各部隊嚴格遵守停戰協定。

當然,中共中央同時警告全黨,蔣介石尚未垮台,他不會真正轉變成為民主派,「在武裝鬥爭基本結束後,政治鬥爭與秘密的特務鬥爭必將更加激烈。我們必須學會這些對我們來說並不十分熟悉的鬥爭形式,否則我們將會失敗。」

然而,在馬歇爾調解的同時,國民黨的企圖已經顯露無遺。蔣介石對此感到極度反感,甚至將馬歇爾視為「共黨所不敢提者」,指示手下與馬歇爾虛與委蛇,一直不願做出真正的讓步。

從1946年4月下旬至6月上旬,在東北休戰問題上,國民黨堅持無理的要求,導致調解長時間停滯。盡管馬歇爾多次致電蔣介石,但國民黨於7月12日發動全面進攻。

面對這一局面,馬歇爾感到十分緊張,於7月18日至9月13日多次與蔣介石商談停戰問題,堅定地重申要求國民黨停止內戰,進行政治解決國共爭端。

然而,到了1947年1月8日,對於兩個關鍵問題——共產黨交出軍隊及解放區和國民黨進行改革,馬歇爾不得不承認調解失敗,迅速收拾行裝離開了中國。此後,美國拋棄了政治解決中國問題的政策。

蔣介石對於「徹底消滅」共產黨似乎抱有必勝信念,他自以為可以輕松擊敗共產黨。然而,這一次,蔣介石徹底判斷錯誤了。

最初,蔣介石將馬歇爾僅視為美國派來支持他的「欽差大臣」,卻沒想到這位「欽差大臣」卻常常對他指手畫腳,認為他「受共黨包圍與宣傳,中毒已深」。馬歇爾並未成為國民黨的有力助手,反而在各方面「唱反調」、「幫倒忙」,使國民黨陷入不利境地。

蔣介石最為難以容忍的是,馬歇爾威脅美國政府將以美援為交換條件,要求國民黨進行改革,並與共產黨妥協。因此,蔣介石多次對馬歇爾「幹涉中國內政之舉深感不滿」。

直至蔣介石去世,他依然沒有意識到,他的失敗不僅僅是由於在中國推行統治,而不是黨內派系之爭,也不是因為馬歇爾未能為他說話。他將責任歸咎於李宗仁和馬歇爾,這實際上是老蔣一貫的作風。而對人民的呼聲置之不理,堅持發動內戰,使得老蔣晚年是否進行過反思,是否認識到民心所向才是勝利的關鍵,尚屬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