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清末一尼姑還俗,嫁給大22歲的丈夫,生下一子成天下聞名的總統

2024-07-27歷史

【前言】

王采玉出生在清朝末年的浙江嵊縣,那時候的嵊縣還是個以農業為主的小縣城,大多數人都過著平平淡淡的生活。不過,王采玉的父親王有則可不一樣,他從小就靠著聰明機靈的經商頭腦,做生意賺了不少錢,在鄉裏也算是個小有名氣的有錢人。

【一】

王采玉打小就過著好日子,穿新衣,吃美食,受盡父母疼愛。她模樣生得俊,性卻雲柔,還隨了父親的聰明,平日裏常幫母親操持家務,針線活也做得好。鄉親們都誇她,說她不僅人長得俊,還心靈手巧,是個「才貌雙全」的好姑娘。她在村裏可有名了,大家都說她以後肯定能嫁個好人家。

王采玉一到過節,就穿著漂亮的新衣服在村裏溜達,大家都很羨慕她。村裏的年輕小夥兒看到她,都恭恭敬敬的,生怕沖撞了這位漂亮的大小姐。王采玉雖然家裏有錢,但性格很隨和,對村裏的窮人也很熱情,所以大家都很喜歡她。

王采玉剛到及笄之年,就有很多人上門提親,想把她娶回家。但她的父母都沒看上這些人,他們還是想讓女兒多陪陪自己。王采玉自己也不想這麽早結婚,她更想留在父母身邊。

【二】

可惜好景不長,王采玉 19 歲時,父親病逝,家道中落。她的二弟王賢巨本來就是個不務正業的閑人,父親一死,他更加放縱,染上賭博的惡習,整天泡在賭場不回家。他把父親留下的家產輸了個精光,王家的日子變得非常艱難。

三弟王賢裕又得了病,治病得花不少錢。王母很發愁,一邊照顧生病的三兒,一邊想辦法湊錢。王采玉也只能做些針線活掙錢養家。本來還想娶她的年輕人,見王家這麽慘,也都走了。

王母見女兒日子過得苦,著急地到處給她找物件。終於,經熟人介紹,把王采玉許配給了有錢人家曹家的獨子竺某。竺某是上海名校畢業的,看起來斯斯文文的,王母高興壞了,趕緊把王采玉嫁了過去。

王采玉對這個沒見過面的丈夫沒啥好感,聽說竺某脾氣差,性格怪,還很好色。但為了母親,她還是嫁過去了。誰知道竺某性格真的很差,剛過門的王采玉經常被他無故責罵,受到冷落,她只能忍氣吞聲,小心地伺候這個脾氣古怪的丈夫。

【三】

還好竺某雖然脾氣不好,但對王采玉還算不錯,沒過多久,王采玉就給他生了個大胖小子。她可高興了,覺得自己終於有了依靠。可誰知道兒子才幾個月大,就得了病沒了,命運真是太殘酷了,又跟王采玉開了這麽個玩笑,她傷心極了,哭都哭不出來了。

就在她悲痛欲絕的時候,丈夫竺某也染上了當時猖獗的瘟疫,死了。王采玉一下子沒了丈夫和剛出生的兒子,覺得活著沒啥意思,天天躺在床上,啥也不想幹,家裏的事也沒心思管。

村裏的鄰居們聽說了王采玉的不幸遭遇,都紛紛過來探望,勸她要振作起來,好好活下去。但王采玉此時已經對世間的一切都不抱希望了,她聽了一個朋友的話,決定削發為尼,在村口的金竹庵出家了。

【四】

金竹庵的日子很艱苦,王采玉經常要在又破又舊的庵舍裏掃地、洗衣服,過著苦行僧般的生活。一開始,她不太習慣庵裏的生活,心裏總有些不甘。但慢慢地,這種簡單的生活讓她暫時忘記了世間的煩惱,她每天都沈浸在佛經裏,不再被外界的事情打擾,似乎終於找到了內心的平靜。

要不是兒時表兄找到了她,王采玉可能就會在金竹庵過一輩子了。表兄聽說表妹出家了,覺得很可惜,就親自來庵裏看她。看到表妹剃了頭,每天念經念得很疲憊,表兄心裏很不好受。

表哥詳細打聽了表妹的不幸遭遇後,特別同情她。他覺得表妹年輕又漂亮,在庵裏過一輩子太可惜了。所以他決定幫表妹改變命運,再續前緣。

【五】

表兄的老板蔣肇聰死了老婆,正需要一個賢惠的女人來照顧他的生活。表兄就把王采玉的事情告訴了蔣肇聰,蔣肇聰聽了很同情王采玉,這麽漂亮的姑娘竟然這麽倒黴,心裏也很心疼她。他就和表兄一起,勸王采玉還俗,還答應照顧她的兩個弟弟。

王采玉開始不想還俗,她覺得世間的事對她來說已經沒有意義了。但為了弟弟和表兄的勸說,她還是回到了世俗。23 歲的她再次披上紅蓋頭,嫁給了比她大 22 歲的蔣肇聰。兩人性格相投,感情很好,蔣肇聰對她像初戀一樣,王采玉也重新對婚姻有了希望。這段婚姻讓王采玉又有了找到幸福的機會。

【六】

結婚第二年,王采玉給蔣肇聰生了個兒子,叫蔣介石。有了這個兒子,她覺得是個很大的福氣,也很欣慰,她把所有的愛都給了這個兒子,就怕他跟自己一樣倒黴。她每天都親自給兒子做飯,還用心教他讀書寫字、禮貌規矩,盼著他能做個有出息的人。

但是好景不長,蔣介石五歲的時候,蔣肇聰突然得重病去世了,王采玉又成了寡婦。不過這次她沒再出家,因為她得照顧兒子蔣介石。她是個堅強的母親,毫不猶豫地挑起了撫養兒子的擔子。

她一邊操持蔣家的家務,一邊小心打理蔣家的生意,保證家裏有穩定的經濟收入。為了讓兒子不受封建禮教的束縛,她想盡辦法,最終說服公婆,讓兒子去美國留學。

【七】

19 歲的蔣介石離開媽媽去了美國,開始留學。在那兒,他學了很多西方的東西,也更了解中國的情況了。回來後,他就決定跟著孫中山幹革命,想改變中國的命運。

王采玉不太懂兒子的政治主張,但她是個開明的母親,尊重並全力支持兒子的決定。她高興地看著兒子從一個青澀書生,變成了一個有理想抱負的出色演說家,還成了孫中山先生的追隨者。

兒子後來真的當上了中華民國的領導人,這也遂了她的心願。1921 年,58 歲的王采玉因病去世。臨終前,她還掛念著兒子的前途,不過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兒子幹出一番大事業,她也感到很欣慰。後來,蔣介石每逢母親的忌日,都會在墓前落淚,還為她修了墓地,以此報答母親的養育之恩。

【結語】

王采玉有過三段婚姻,守寡了兩次,命途多舛,但她一直都很樂觀善良。也許,她就是要經歷這些磨難,才能培養出一個能改變中國命運的偉大兒子。當兒子成為中華民國總統時,九泉之下的王采玉應該會為他感到非常驕傲和欣慰吧。

她用寬厚仁慈的母愛培養出這位偉人,為中國歷史做出了獨特貢獻。不管生前經歷多少艱辛,王采玉一定會心滿意足地接受那一聲聲「母親」的呼喊,因為這代表著她一生的意義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