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收復台灣後,施瑯成了土皇帝,留下的遺產讓後代200年不愁吃喝

2023-12-29歷史

在1683年的一個澎湖海域的晨曦中,清軍的水師在施瑯的指揮下整裝待發。海面上泛起微光,清冷的晨風中夾雜著戰爭前的緊張氣息。

施瑯站在艦船的甲板上,眺望著前方波濤洶湧的海域,他的眼中閃爍著堅定和果敢。

這一天,他將領導清軍水師在澎湖海戰中迎戰鄭氏水師,這場戰役不僅是對於施瑯軍事生涯的一次重大考驗,也是關乎清朝統一戰略的關鍵一戰。

隨著戰鼓的敲擊聲響起,清軍的戰船開始緩緩前行,劃破平靜的海面,向著戰場進發。炮火開始交織,海面上瞬間燃起了戰火。

施瑯指揮著自己的水師與鄭氏水師展開了激烈的對抗。戰船上的士兵們揮舞著武器,呼喊著戰鬥的口號,海水被染紅,戰爭的殘酷在這一刻展現無遺。

在施瑯的英明指揮下,清軍最終打敗了鄭氏水師,鄭克塽無奈之下選擇了投降。施瑯因此彪炳史冊,為清朝的統一做出了巨大貢獻。

然而,勝利的喜悅背後,施瑯的野心逐漸顯露。

他開始奪占台灣南部已開墾的土地,幾乎占據了一半之多,並將這些土地的收益劃為個人所有,被稱為「施侯租田園」。

他透過收取「施侯大租」累積了巨大的財富,甚至向無田無地的澎湖漁民勒索「規禮」。

施瑯,這位清朝收復台灣的名將,在成功的光環下,逐漸轉變為了一個權力與財富的追逐者,成為了台灣的「土皇帝」。

他留下的遺產,使得其後代200年不愁吃喝,但這樣的榮耀背後,卻是對民眾的剝削與苦難。

在歷史的長河中,施瑯的形象愈發復雜,既有功績的輝煌,也有野心的陰暗。

施瑯的早期生涯與投靠清朝

施瑯年輕時期是鄭芝龍的部將,在順治三年(1646年)隨鄭芝龍降清。那時候,明朝已經滅亡,南明的殘余勢力在與清朝進行殊死的抵抗。

施瑯的內心是十分矛盾的,一方面他對南明的前途感到悲觀,另一方面他又無法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清朝的懷抱。

在一次悶熱的夜晚,施瑯在帳篷內回憶起鄭成功的招攬。當時的鄭成功,英氣逼人,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對抗清恢復明朝的熱情。

施瑯被這種熱情所感染,最終決定加入鄭成功的隊伍,投身於抗清的鬥爭中。

施瑯在鄭軍中表現出色,很快成為了一員虎將。他在海上的戰鬥中表現勇猛,多次率領部隊打敗清軍。

然而,他心中始終有一個聲音在提醒他:南明沒有未來。這種內心的掙紮,讓他在夜深人靜時常常輾轉反側,無法安眠。

施瑯在晚年對李光地回憶起那段日子時說道:

「鄭成功的海軍只擅長水上作戰,陸地戰鬥力並不強。而且他們大多數人的家人都在海上,一旦遇到危險,這些烏合之眾很容易產生離心離德的情緒。我知道,這樣的軍隊終究抵擋不住清軍的攻擊。」

施瑯的驕傲和自大也逐漸顯露出來。他對手下士兵嚴苛,經常無理取鬧。

有一次,他為了報復一個叫曾明的將領,在鄭成功不在家的時候,悍然帶兵闖入鄭家,將曾明捉拿並處死。

這一行徑徹底激怒了鄭成功。

鄭成功認為施瑯公然挑戰了他的權威,下令拘捕施瑯及其家人。

施瑯得知後,立刻逃離,但他的父親和弟弟被捕。

施瑯在逃亡途中感到前路茫茫,正在猶豫不決之際,鄭成功又派人追殺他,這使得他陷入了絕境。

最終,施瑯在無路可走的情況下選擇了再次投降清朝。

這一決定徹底激怒了鄭成功,導致其處死了施瑯的父親和弟弟。

從此,施瑯與鄭成功成為了不共戴天的仇敵。

收復台灣:施瑯的軍事行動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施瑯在多方推薦下重掌福建水師提督之職,且被加封為太子少保。

此時的施瑯,身經百戰,對海上作戰有著深入的了解和豐富的經驗。他深知統一台灣對於國家的重要性,決心要完成這一壯舉。

施瑯回到廈門後,立刻著手準備軍事行動。他知道,此次行動的成功關鍵在於強大的海軍力量。

於是,他日以繼夜地忙碌著,廢寢忘食,親自監督船只的建造和練兵。

在一次檢閱時,他對部下說: 「我們的目標不僅是戰勝敵人,更是要展現大清的威嚴和力量。每一艘船,每一名士兵,都是我們勝利的關鍵。」

施瑯的水師在經過數月的嚴格訓練後,變得更加精銳和強大。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施瑯率領清軍水師前往澎湖。

在澎湖海戰中,施瑯展現了他卓越的指揮藝術。

他巧妙地運用風向和地形的優勢,使鄭氏水師陷入被動。

戰鬥中,施瑯站在戰艦的甲板上,目光如炬,指揮若定。

他對身邊的副將說: 「今日之戰,關乎大清江山,絕不能有失!」

隨著戰鬥的進行,清軍的優勢逐漸顯現。

鄭氏水師在激烈的交火中逐漸失去了抵抗的能力。

最終,在施瑯的精心策劃和英勇指揮下,清軍大獲全勝,迫使鄭克塽不得不下令投降。

施瑯在這場決定性的勝利中,表現出了非凡的軍事才能和堅定的決心。

他的戰略眼光和勇氣,不僅為清朝統一了台灣,也為自己贏得了永恒的榮耀。

施瑯站在戰艦的甲板上,望著海面上的煙霧漸漸散去,他深知,這不僅是對鄭氏的勝利,更是對歷史的勝利。

台灣地區的去留

在清朝收復台灣之後,關於台灣的去留問題引發了朝廷內部的激烈爭論。

施瑯,作為台灣的收復功臣,他的觀點在這一爭論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

一開始,施瑯對台灣的去留問題抱有疑慮。

他認為,台灣地處偏遠孤島,且原鄭軍舊部眾多,管理起來將面臨重大挑戰。

在朝廷的第一次討論中,施瑯向康熙帝陳述了自己的顧慮: 「陛下,台灣雖地廣人稀,但其地理位置偏僻,加之舊鄭軍殘余勢力未清,日後治理恐怕不易。」

然而,當施瑯親自駐紮台灣三個月後,他的觀點發生了截然不同的轉變。

他深入了解台灣的地理環境和資源情況後,逐漸意識到台灣的重要性。

在12月22日,施瑯緊急上奏了【恭陳台灣棄留疏】,在這份奏疏中,他全面闡述了保留台灣的重要性。

施瑯在奏疏中指出台灣在海防上的重要性: 「台灣地處我大清東南海域,是抵禦外侮的前線。若棄之不守,將使國家海防出現重大漏洞。」 他還提到了台灣的歷史角色,回顧了明朝如何使用台灣作為防禦倭寇的前哨基地。

接著,施瑯著重強調了台灣可能再次成為鄭氏舊部和海盜的避難所: 「一旦棄台,那些逃亡至海外或深山的鄭氏舊部,必將趁虛而入,重塑勢力,對我大清構成威脅。」

施瑯還提到了荷蘭殖民者的威脅: 「荷蘭人一直虎視眈眈,若我朝棄島,則他們必將卷土重來,占據台灣。」 他強調,台灣不僅是軍事要地,還是資源豐富的寶地,對大清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施瑯最後提出,台灣與澎湖的防禦是相輔相成的: 「若失去台灣,澎湖孤懸海外,將成為無根之木,保不住澎湖,就必須保住台灣。」

朝廷中,有人對施瑯的觀點表示贊同,也有人持反對意見。藍頂元在一次會議上發言:「 澎湖雖小,但若無台灣作為依托,澎湖將成為孤島,無法自保。」

這場關於台灣去留的爭論,在康熙帝的深思熟慮後得到了解決。

最終,康熙帝采納了施瑯等人的建議,決定留守台灣,並於1684年設立台灣府,歸福建省管轄。

這一決策不僅鞏固了大清的邊疆安全,也為台灣的歷史發展開啟了新的一頁。

統治台灣:施瑯的土皇帝時代

收復台灣後,施瑯一手執掌台灣,建立了嚴密的治理體系。在他的治下,為了防止外部勢力的滲透,他嚴禁赴台灣的人攜帶家眷,特別是來自惠州、潮州等地的客家人,因為這些地區的人民大多通海,他擔心他們會與鄭氏舊部勾結。

施瑯在一次與部下的會議中斷然表示: 「台灣島雖已平定,但局勢依舊不穩,我們必須嚴防死守,確保不再有任何反抗勢力的滋生。」 他的眼神堅定而嚴厲,顯露出他對控制台灣的決心。

施瑯的私心也在他的統治中體現得淋漓盡致。

他利用手中的權力,占據了大量鄭氏官兵留下的田地。

他將這些土地分配給親信和部下,設立了十處分租館,收取豐厚的租金。

在一次巡視田地時,施瑯站在一片廣闊的土地上,對身邊的親信說: 「這些土地,是我們安身立命之本。只要我們掌控了這些資源,就能確保我們在台灣的長久統治。」

施瑯的治理方式引起了台灣百姓的不滿。

他的部下常常以他的名義對那些被侵占田地的老百姓施加壓力,禁止他們上告。台灣民眾在施瑯的統治下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在一次民間集會上,一位老百姓憤怒地說: 「施瑯這土皇帝只知索取,從不顧我們百姓的疾苦。我們的土地被奪,卻連個說理的地方都沒有。」

乾隆年間,新任福建巡撫周學建在調查中發現了施瑯及其部下侵占土地的事實。他在上疏中報告了施瑯所占土地的龐大規模。乾隆帝下令徹查此案,結果發現施瑯占據的土地達到了驚人的數目。

經調查發現,在諸多侵占良田的官員中,以施瑯為最多,共計14250畝,占總數的63%。

施瑯的土地和財富,不僅為他本人積累了巨額財富,也為他的子孫後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可以說讓後代200年不愁吃喝 。

他的家族因此在台灣島上享有極高的地位。

然而,施瑯的這種統治方式也留下了深刻的問題。

他一手遮天的做法,不僅造成了台灣的社會動蕩,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台灣與大陸的關系,甚至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少爭議。

施瑯在台灣的土皇帝時代,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維持了清朝的統治,但也暴露出他個人野心和權力欲望的一面。

施瑯的歷史評價

施瑯這一歷史人物,他的一生充滿了戲劇性和復雜性。他的形象在歷史評價中,既有光輝的一面,也有備受爭議的陰暗面。

施瑯的前半生,可以說是在動蕩的時代中不斷搖擺和調整自己的政治立場。早期,他在南明與清朝之間反復轉換,這種搖擺不定的行為,使他的形象顯得頗為復雜。

一方面,他的這種行為可能是出於個人生存的考量,在混亂的政治環境中尋找自己的立足點;另一方面,這種頻繁的政治立場轉換也使他在後人眼中留下了變節者的印象。

進入中年之後,施瑯在台灣的統治顯示出他專權獨斷的一面。

他透過嚴格的控制和強硬的手段,維護了清朝對台灣的統治。然而,他在台灣的治理方式,尤其是對土地和財富的占據,又讓人覺得他是一個貪婪的統治者。

在維護清朝統一的同時,他也為自己和家族謀取了巨大的利益。

盡管如此,施瑯的歷史地位並不能被簡單地貶低或抹黑。

正如著名明清史專家傅衣淩先生所指出的那樣,無論施瑯的個人動機如何,他在收復台灣的過程中,確實為中央政權的統一做出了貢獻。他的行動有利於維護國家的領土完整,這一點在歷史上是不容否認的。

在施瑯與鄭成功的比較中,我們可以看到兩位歷史人物在台灣問題上的共同認識。他們都認識到了台灣的戰略地位,並致力於保衛這片土地。這種共同的認識使得施瑯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鄭成功的繼承者,而非僅僅是一個叛徒。

施瑯紀念館中的對聯「平台千古,復台千古;鄭氏一人,施氏一人」客觀地概括了鄭成功和施瑯對台灣歷史的影響。

他們兩人雖然出發點不同,但都在台灣的歷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總的來說,施瑯的歷史形象是復雜多面的。他既有為了個人利益而不擇手段的一面,也有為了國家統一而付出努力的另一面。這樣的歷史評價,使得施瑯成為了一個既令人欽佩又讓人深思的歷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