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31年陳賡初次與徐向前搭檔,起初嫌對方太沈悶,打完一仗立馬改口

2023-12-19歷史

1961年3月16日,陳賡大將在上海病逝。

聞此噩訊,徐向前元帥第一時間趕到了他的追悼會上。

徐帥在現場依然難以接受這一事實,他向眾人悲痛地說道:「我真不明白……當年在延安,大冬天我穿皮襖,他卻還敢洗冷水澡……他的身體那麽好,怎麽就走在了我前面呢?」

說罷,徐向前緩緩上前,向自己的老同學兼老戰友三鞠躬,表達自己的不舍和痛惜之情。

然而,有誰能想到,陳賡和徐向前這兩位關系如此之好的老同學,起初卻存在過一段「合不來」的日子……

一、風光無限的陳賡

陳賡和徐向前雖然都是黃埔一期的老同學,當年兩人在學校可是天差地別。

相比於徐向前,陳賡從小深受曾為湘軍猛將的祖父陳翼瓊影響,練會了一身拳腳功夫,並立誌戎馬從軍。於是,13歲就跑到湘軍麾下做了一名娃娃兵,可是,四年的軍閥部隊的經歷卻讓他倍感迷茫。

1921年,陳賡脫離軍隊來到長沙謀生,期間他受何叔衡、毛澤東等中共創始人的熏陶和影響,於1922年正式入黨,從此成為了一名堅定的共產主義者。

1924年,陳賡步入著名的黃埔軍校,成為了黃埔一期的學生。

入學不久,風趣幽默又閱歷豐富的陳賡很快就成為了學生中的骨幹分子,各項成績名列前茅,被一期同學尊為「黃埔三傑」之一。

此外,他還博得了周恩來和蔣介石這兩位當時軍校高層的賞識。

一天,周恩來在巡查學員宿舍時,發現大家正沈浸於陳賡所表演的小品之中。

同學們被其繪聲繪色的表演逗得前仰後合,以至於連周主任來了都沒有察覺。

反而是陳賡率先意識到了周主任的到來,隨即急忙中止表演,並迅速整理好服裝,向周恩來行了軍禮並承認錯誤。

對此,周恩來並沒有責怪陳賡,反而誇贊他演得出色。

回去之後,周恩來愈發覺得陳賡是個人才,就決定讓他帶頭成立一個劇社用以文藝宣傳。

這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血花劇社」,而陳賡成為劇社主要負責人之一,為北伐的文藝宣傳工作立下了汗馬功勞。

後來,周恩來評價道:「黨內我最喜歡兩個知識分子戰將,一個是陳賡,另一個是彭雪楓。」

陳賡去世後,周恩來還親自去機場迎接他的骨灰,此等殊榮世所罕見。

不得不提,陳賡在黃埔最為傳奇的事跡莫過於救了蔣介石一命。

1925年10月,由粵軍改編而來的第三師在華陽遭遇了軍閥陳炯明的主力,由於該師不像黃埔學生軍一樣訓練有素且擁有強大的作戰意誌,很快就被打了個大敗。

蔣介石聞訊直接帶著總指揮部親自跑到第三師的陣地去督戰,卻依然沒能改變戰場的形勢,自己反而落入了敵人的包圍圈。

眼看高喊著「活捉蔣介石」的敵人馬上就要沖到指揮部了,絕望的蔣介石拔出了自己的配槍道:「今日之敗,讓我一個總指揮有何面目回去見黃埔的師生?我當殺身成仁以不辱沒黃埔威名!」

時任警衛連連長的陳賡急忙勸阻道:「校長!第三師非我黃埔軍隊,今日之敗錯不在您!再說了,您是總指揮,您的安危可關系到整個東征的大局!趁現在,趕快走吧!」

當時情勢危急,陳賡眼看蔣介石還遲疑不決,咬了咬牙,索性直接一把背著他往後方撤退。

蔣介石在背上憤怒地質問道:「陳賡,你這是在幹什麽?快放我下來,不然我斃了你!」

陳賡在下面勸道:「校長,您就算斃了我,也要等我先把你帶出去再說。待我們撤退到安全地點,再收攏部隊,還可以再打回來。」

其實,蔣介石剛才也只是一時頭腦發熱,聽了這一席話,他很快就冷靜下來,然後順著下了台階。

就這樣,陳賡背起蔣介石且戰且走,橫渡河流,這才突出重圍。

隨後,陳賡又孤身一人化裝成農民,連夜步行了一百多裏求得了第一師的援兵,最終救了蔣介石。

事後,感念陳賡救命之恩的蔣介石讓他做了自己的侍衛參謀,並不斷對其展開拉攏,卻絲毫無法動搖信仰堅定的陳賡。

可是,在此之後,蔣介石卻一直在心裏惦記著陳賡這個學生,當晚年在台灣聽聞陳賡病逝的訊息之後,他還特意為其辦了一場隆重的追悼會。

二、寡言木訥的徐向前

相比於在黃埔風光無限的陳賡,同期的徐向前就顯得頗為低調甚至平庸。

徐向前本名徐象謙,長大後在閻錫山辦的學校裏擔任教員,後來因失業才不得不投靠黃埔以謀出路。

在軍校裏,徐向前只顧操練和讀書學習。閑暇時間,他也沒什麽愛好,常常一個人靜坐看書和思考問題。

時間一長,他就被一期同學視為沈默寡言又木訥無趣的怪胎,這也為他不被蔣介石所看重埋下了伏筆。

蔣介石本人極為推崇曾國藩的識人術,喜歡從面相、談吐和細節中來判斷一個人。為此,蔣介石每月都會找十幾個學生來他辦公室,挨個當面談話,以便從中選拔可用之才,並將其培養成自己的親信。

輪到徐向前被叫去面談的時候,蔣介石上下掃視了一眼,隨後眼中不由得透出一股失望之色。

因為徐向前的長相實在是太過於其貌不揚,不像是個有誌於革命的青年才俊,反而像個在地裏務田的農民。

蔣介石雖然看重面相,卻還不至於完全以貌取人,於是他暫且放下糟糕的第一印象,然後用一口濃厚的奉化口音問道:「你叫什麽名字?」

「徐象謙。」 徐向前則以一口地道的山西口音回應。

蔣介石聞言皺起了眉頭,他自己說話帶有濃重的口音,但這不代表他能容忍自己的學生有口音。

「你是山西人嗎?」蔣介石繼續詢問。

「是。」徐向前如實回答。

「入校前都幹過什麽?」

「當過教員。」

一問一答,是那樣的死板和無趣。

蔣介石盯著對方的眼睛,期盼著這個學生能多說幾句話給他帶來些驚喜,好讓他能從中看出些苗頭。

可徐向前楞是不肯多吐露半句話,就在那默默地立正站著,讓屋裏的氣氛尷尬到極點。

面相不好就算了,說話時還帶有濃重的口音,再加上談吐如此木訥寡言,簡直讓人看不出任何才華。

一時間,蔣介石對眼前的這個學生再也沒有了談話的興致,便揮揮手示意對方出去。

等到徐向前離開了,蔣介石轉頭對手下的秘書斷言道:「此人不堪大用,難成大事!」

這時的蔣介石根本不會料到,這個他瞧不起的學生竟然在幾年之後一躍成為紅四方面軍的總指揮,連他最為器重的陳賡都居於他之下。

三、徐向前用兵折服陳賡

1931年,陳賡結束地下工作,轉而調往了鄂豫皖蘇區從事武裝鬥爭。

剛到蘇區的陳賡驚訝地發現,當時擔任紅四軍軍長一職的竟然是他的一期老同學徐向前。

陳賡不知道的是,他在地下隱蔽戰線工作的這些年,徐向前則一心在大別山鬧革命,從開始的紅31師副師長一路幹到如今的一軍之長。

不久,紅四軍和紅二十五軍合編為紅四方面軍,徐向前任總指揮,而陳賡也改任紅四軍第12師師長。

當時,徐向前依然兼任紅四軍軍長,可以說陳賡成了他的直接下屬。但是,隨著兩人交流的深入,彼此間的矛盾卻愈發尖銳。

每當兩人之間商談事項,往往是陳賡在滔滔不絕地發表自己的意見,而徐向前卻在一旁僵著臉不發一言。

正說到興致的陳賡發現沒人接腔後,也頓時沒了繼續說下去的興趣,而後默默地看著面無表情的徐向前,思考著這人怎麽這麽呆板。

徐向前卻意識不到這點,反而也盯著陳賡看,心裏好奇他為什麽不繼續講下去。

兩個人你看著我,我看著你,誰也不知道怎麽開口打破僵局,只覺得尷尬得要命。

陳賡覺得徐向前這人過於古板,且沈默寡言到難以交流。

與此同時,徐向前也看不慣陳賡整天嬉皮笑臉的樣子,他認為這樣沒有一點軍官的威嚴,難在部隊裏起標桿作用。

對此,陳賡私底下說:「我真是不想和他再繼續搭檔下去了,這人太過沈悶,簡直就像一個悶葫蘆,我跟他合不來。」

然而,不久之後徐向前在第三次反「圍剿」中的表現卻讓陳賡對其的印象大為改觀,甚至心服口服。

在戰場上,這個「悶葫蘆」完全是另一副面孔。平常沈穩的他卻仿佛變成了一只狡猾的狐貍,奇謀層出不窮且變化多端。他一改往日「誘敵深入」的戰略,而是趁敵人未完成全面部署之際主動出擊,以靈活的運動戰,使奇兵突襲。

在歷時半年的反「圍剿」鬥爭中,徐向前領導紅四方面軍接連發起黃安等四大戰役,殲滅國民黨軍近40個團,戰果堪稱全國紅軍之首。

在這一場大仗後,被折服的陳賡改口道:「真是誤會我這位老同學了,沒想到這個‘悶葫蘆’打仗倒是一把好手!」

從此,他徹底放下了曾經的成見,開始主動配合徐向前,與其結下了深厚的戰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