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51年,準備解放台灣的人民空軍,為何成為北韓美軍的「噩夢」呢?

2023-12-19歷史

前言

1949年7月10日,毛澤東給正在出差的周恩來寫一封信。

信中明確提及了中國人民空軍的組建,與肩負的任務。

毛主席認為 :「組建人民空軍最關鍵的一項任務,就是必須準備解放台灣。」

在毛主席、周總理、中央軍委,及中國首任空軍司令員劉亞樓通力合作之下,至1950年10月,人民空軍組建了2個殲擊機航空兵師、1個轟炸機團、1個強擊機團,擁有各型作戰飛機近200架。

同時,為後續發展和組建部隊,前後建立了7所航校。

1950年10月19日,第一批中國人民誌願軍入朝參戰,解放台灣的任務被擱置,人民空軍於1951年年初立即投入北韓戰場。

結果不言而喻,剛剛組建不久的中國人民空軍在北韓戰場痛擊號稱「世界最強」的美國空軍。

此戰,讓中國空軍徹底打響「頭炮」,也為今後的發展提供重要借鑒經驗。

那麽,原本是以解放台灣為首要任務的中國空軍,在投入北韓戰場時進行了哪些轉變?

以及韓戰結束後,人民空軍又進行了哪些階段的發展呢?

一、人民空軍的組建過程與初期戰略目標

許多不太熟悉歷史的同學或許認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空軍是在新中國成立初期,即抗美援朝戰爭爆發時組建完成,並投入戰場的。

查閱相關資料不難發現,新中國人民空軍事業,在20世紀30年代中就已經開始進行前期工作。

1934年10月,紅軍第五次反「圍剿」作戰失利,被迫踏上二萬五千裏長征之路。

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陳雲等黨內領導同誌,在長征途中深深感覺到:國民黨反動派之所以會肆無忌憚對中央蘇區發起進攻,不僅步兵強過紅軍。

同時擁有強大的空軍力量進行轟炸,或對地面部隊進行支援,令當時的中央紅軍難以招架反動派地空部隊聯合進攻。

所以迫切希望組建一支屬於中國共產黨的空軍力量。

對當時的紅軍而言,這樣的設想變成一種奢望。

1935年,陳雲同誌擔任中共中央駐共產國際代表時,抽空對蘇聯空軍進行細致地考察。

使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強大的空軍力量,對革命勝利、保家衛國所起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

他把這一想法透過信件,匯報給了毛澤東、周恩來,得到這兩位領導人的一致認可。

得到黨內領導同意後,陳雲協助中央挑選一批學生去蘇聯航校學習。

這些「留蘇」學生歸國後,為中國共產黨建立人民空軍做了準備工作。

1937年,陳雲來到新疆迪化地區開展工作。

彼時的軍閥盛世才擁有裝甲車、火炮各一個營的裝備,在蘇聯的幫助下組建了自己的航空隊,擁有14架各型偵察機。

看到盛世才這種「獨裁軍閥」都能如此悉心培育航空技術人才,陳雲進一步認識到建設人民空軍的重要性。

他經常對身邊工作人員這麽說: 「日軍依仗飛機、裝甲車、大炮等機械化裝備的優勢和武士道精神,在中國土地上一路勢如破竹。

我們戰勝侵略者光靠現在的輕武器是不夠的,還需要飛機、大炮等技術兵種。

從長遠觀點看,像中國這樣一個地大物博,擁有漫長邊界、海岸線的國家,一定要建立空軍和海軍!」

基於此,陳雲在1937年「七七事變」後,抓住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時機,積極開展盛世才的「統戰」工作。

為西路軍官兵爭取到在新疆學習軍事技術的機會, 訓練了兩批飛行員和一期地面維修人員。

1937年11月,中共中央讓陳雲、滕代遠、康生等人回到延安工作。

同年12月,陳雲向中共中央提出建議 :從原紅一、二方面軍中挑選40余人前往新疆學習航空技術。

毛澤東主席當即批準了陳雲的建議,決定從延安的「抗大」、摩托學校抽調一批優秀青年幹部,到新疆航空隊學習航空技術。

陳雲為此親自把關,挑選培訓人員。

1938年1月初,這批全部由青年得力幹部組成的學員隊,從延安動身,於2月底抵達新疆迪化。

第一期學員共計43人,分成兩波,分別學習航空技術和機械維修,於1939年9月畢業。

1941年初「皖南事變」爆發後,軍閥盛世才投靠蔣介石,與蘇聯和中共中央關系迅速惡化。

為了向蔣介石納「投名狀」,盛世才殺害了陳潭秋、毛澤民等中國共產黨領導幹部,包括延安派往新疆學習航空技術的學員,也被盛世才與國民黨反動派軟禁起來。

直到1946年6月,幸存的31名航空隊技術人員才被國民黨釋放,於同年7月回到延安。

截至此時,中國共產黨為建立人民空軍進行了大量準備工作,相繼建立了蘇聯航空學校、新疆航空隊、延安工程學校、東北老航校。

1946年年中,蔣介石單方面撕毀【雙十協定】,解放戰爭爆發。

同年8月底,朱德總司令召集新疆航空隊隊員和國民黨空軍起義劉善本機組人員,到延安八路軍總司令部王家坪開會,宣布正式成立「八路軍總部航空隊」,方子翼擔任大隊長,嚴鎮擔任政治指導員。

這支航空隊共計35人,於1946年9月20日從延安出發,突破敵人五道封鎖線,歷時四個多月,於1947年2月抵達東北航校。

抵達東北航校後,這批飛行骨幹人員發揮自己特長,充實到航校各級領導和教學崗位上,為培養人民空軍飛行員和其他技術人才發揮了重要作用。

1947年11月,東北航校進行整編,方子翼任航校飛行訓練科科長兼飛行教育主任,主管全校飛行訓練。

1949年5月,東北老航校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空學校。

經過數十年人才培養和儲備,1949年11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支正式空軍隊伍——人民空軍建成。

彼時的新中國已經成立,全國大部份地區已解放,國民黨蔣介石集團正準備逃往台灣。

中共中央對當時國內戰局進行分析後,得出結論: 解放台灣會成為近幾年最大軍事任務,要求解放軍各兵種隨時準備渡海作戰。

渡海作戰的關鍵就在於空軍和海軍。因此,人民空軍的建立,首先要完成解放台灣的重任。

在此基礎上,中國空軍首任司令員劉亞樓開始準備擴建各軍區空軍領導機關,創辦新中國第一批空軍航校。

1949年12月初,中國人民解放軍6所航校同時開學,源源不斷為中國空軍培養大批後備人才。

稍早前的1949年7月10日,毛主席親自給周總理寫了一封信。

他老人家認為 :「我們建立中國人民空軍的初衷,除了把陸航隊獨立出來之外,空軍首要任務就是解放台灣。

陸海空三軍應當協同作戰,則解放台灣把握更大。」

周總理完全同意毛主席的建議。

然而,人民空軍建立初期,咱們國家沒有屬於自己的航空工業,只有之前東北老航校培養的一批技術人才,包括從國民黨接收和繳獲來的100多架飛機。

顯然,想依靠現有的中國空軍力量解放台灣,似乎是不現實的。

而且空軍是個技術含量極高的軍種,不是在短時間內就可以「速成」。

1949年底,毛主席等國家領導人出訪蘇聯。

透過多次談判,中國向蘇聯政府訂購各型飛機586架,其中絕大多數都是殲擊機和轟炸機,還有少部份的教練機和通訊機。

進攻性與防禦性裝備比例相差不太大,說明人民空軍建立初期,中央還是比較註重建設進攻力量。

以求在短時間內提高中國空軍的戰鬥力,其最終目的就是快速解放台灣。

二、韓戰爆發,新生的中國空軍倉促應戰

按照當時中央的想法,先從老大哥蘇聯那裏購買各種型號的飛機。

然後穩紮穩打,對現有的空軍人才進行充分訓練。

等到時機成熟時,直接投入對台作戰。

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

1950年6月,韓戰爆發後,美國插手北韓內政,並且將戰火燒至鴨綠江畔,嚴重威脅中國邊民生命財產安全。

同年10月19日,應金日成同誌的請援,毛主席力排眾議,宣布第一批中國人民誌願軍入朝作戰。

此時,中國空軍正在積極訓練中,還沒有形成實際的戰鬥力。

中國空軍才創立不到一年時間,從蘇聯那裏還沒有完全接收了不到200架的飛機,飛行員平均飛行時間還不到200小時。

對毛主席、周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而言, 新生的人民空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不能與美國空軍進行正面決戰。

先進駐北韓境內機場,配合誌願軍地面部隊作戰。等到蘇聯派空軍參戰後,跟在老大哥身邊學習一下作戰經驗。

萬萬沒想到, 史太林卻堅持與美國「冷戰」而不與其「熱戰」的立場。

在中國人民誌願軍入朝作戰時,毛主席就已經和史太林商量: 蘇聯就算不直接派兵進入北韓作戰,最起碼要給中朝兩國軍隊提供空中支援。

毛主席特別委派周總理與蘇聯駐華大使羅申,就北韓問題交換意見,請求老大哥派出空軍對中國人民誌願軍和北韓人民軍進行支援。

孰料史太林以「蘇聯空軍尚未準備好」為由,一直沒有給毛主席明確答復,將之前承諾的空中援助推脫得一幹二凈。

得知史太林反悔後,毛主席和周總理當即表示 :「沒有蘇聯空軍的支援,中國出兵很困難。」

史太林此時不知怎麽回事,居然說出了 :「中國既然困難,不出兵援朝也行,北韓丟掉,中蘇兩國還是社會主義的好朋友。」

史太林推諉的態度,讓毛主席再也忍受不了。

1950年10月,毛主席特別強調:「不管有沒有蘇聯空軍的支援 ,我們一定按預研計劃出兵援助北韓!」

話雖如此,沒有蘇聯空軍的配合,中國人民誌願軍和北韓人民軍,要贏下頭號世界軍事強國美國,依舊任重道遠。

鑒於空中支援問題一直無法解決,毛主席要求誌願軍入朝初期作戰時,必須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進行。

說穿了, 毛主席希望中國人民誌願軍在沒有空中支援的情況下,在地面集中優勢兵力殲滅「聯合國軍」。

盡量不要拉長補給線,以免給敵人空軍打擊報復的可能性。

1950年11月,抗美援朝戰爭第一次戰役結束後,毛主席審時度勢,他在中央會議上說道: 「杜魯門敢於猖狂地發動韓戰,就是把賭註壓在了空軍身上。

我們必須打破由美軍完全掌握空中控制權的局面。」

此時的蘇聯提出,可以派空軍到中國幫助防空和訓練。

毛主席指示劉亞樓:在短時間內訓練出一批具有一定作戰能力的空軍,直接支援北韓。

不過,當時北韓境內大部份機場遭到美國空軍破壞,作戰任務同時發生變化。

中國空軍從此前的配合誌願軍地面部隊作戰,改為主要保障誌願軍交通運輸線。

1951年1月,年輕的中國空軍經過艱苦訓練後,正式入朝參戰。

1月21日,中國人民空軍正在安州上空巡邏,發現美機對清川江大橋進行轟炸。

中國空軍在飛機數量少,高度不利的情況下,立即作出反應,對美機展開猛烈攻擊。

曾任中國人民誌願軍空4師10團28大隊大隊長李漢,與身邊僚機立即向敵雙擊組長射擊。

伴隨一陣沖天的火焰,一架美F-84戰鬥轟炸機倉皇逃離戰場,年輕的中國空軍首戰告捷。

此後數月間,美國憑借空中優勢實施「阻擋計劃」。

該計劃是運用美軍優勢空中力量,對中國空軍進行空中封鎖,削弱誌願軍作戰力量,轟炸誌願軍補給與交通運輸線。

美軍當時狂妄地認為:只要「聯合國軍」飛機不停地在 中朝兩國軍隊頭上盤旋,按最低標準,近80萬兩國軍隊吃飯和補給也是十分頭痛的問題。

面對瘋狂到極致的空中侵略者,中國人民空軍奉命反擊。

從1951年9月下旬,中國人民空軍以「師」為單位,輪番入朝參戰。

9月25日,空4師與友軍同美空軍百余架戰鬥機進行激烈空戰。

至1951年10月初,中國空軍與友軍共擊落26架美機,擊傷8架。

同年10月底,年輕的中國空軍在一場空戰中一下子擊落5架美機,美國空軍遭到沈重打擊。

此時美國空軍沒有了此前的狂妄,不得不承認 :與中國人在韓戰中參戰一樣,在北韓上空的空中行動也發生新的變化。

據統計,從1951年9月至1952年6月,誌願軍共投入9個師、18個團的殲擊機部隊和兩個轟炸機部隊輪番參戰。

共擊落123架美機,擊傷43架美機,徹底粉碎了所謂的「阻擋計劃」戰術。

訊息傳出,立即引發西方國家的熱議。

美國、英國輿論界紛紛評論 :「剛剛誕生不久的中國空軍,在北韓上空居然令‘世界霸主’美國都要退避三舍。」

就連時任「聯合國軍」總司令李奇微都不得不承認 :韓戰充分說明,妄想單靠空軍切斷敵人不僅不現實,而且十分錯誤。

一夜之間,中國空軍透過在北韓戰場的實際戰績,成為世界主要空軍強國之一。

時間來到1952年初,抗美援朝戰爭進入「邊打邊談」的局面,已經很難再爆發大兵團作戰。

美國空軍改變戰術,利用自身飛機裝備優勢和飛行員高超的技術,透過小組編隊對中國空軍進行突然襲擊。

侵略者註定是要失敗的。

為了打擊美軍的囂張氣焰,中國空軍毫無懼色,同樣組成小分隊與美機進行激戰。

在一次作戰中,被譽為美國空軍「王牌飛行員」的戴維斯,被「名不見經傳」的中國空軍一舉擊斃。

時任美國遠東司令威蘭中將感嘆 :「這是對遠東空軍一個重大打擊,是一個悲慘的損失。」

與戴維斯齊名的美「王牌飛行員」費希爾,在空戰中被誌願軍俘虜。

費希爾起初不認為自己敗在中國空軍的手上,應當是蘇聯人背後作祟。

當他被押到誌願軍駐地,看到站在面前飛行員韓德彩稚嫩的臉龐,聽到中國飛行員總飛行時長不足100小時,他當即低下了頭。

接著瘋狂吶喊 :「我是美軍空中王牌,難道能敗給這個黃口小兒嗎?這肯定不可能!」

這也是侵略者的一大特征,即使自己失敗也不願意承認,反而炫耀老本,各種推諉。

三、抗美援朝戰爭結束,中國空軍及時改變戰略發展

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緊隨其後的就是解放一江山島戰役。

一江山島戰役可以看成是縮小版的解放台灣。

當時中國空軍主要任務是協同地面防空部隊保持戰區的制空權。

其次就是轟炸、驅逐來自台灣的軍艦,切斷其後勤補給和兵力增援。

在一江山島戰役中,中國空軍與地面部隊還有海軍配合默契,先後出動上千架次的飛機,投擲100多噸的炸彈,為戰役勝利奠定基礎。

此戰可以看成是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協同作戰典型戰例,是中國人民空軍作戰史上少有的主動進攻的戰例。

這一時期,人民空軍戰略思想發生了轉變,從之前「追求進攻」到「與其他軍種互相配合」。

因為在北韓戰場上,中國空軍與敵人 實際交手後發現美陸海空協同作戰是非常默契,比單打獨鬥對敵殺傷更大。

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美國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采取封鎖和禁運政策,我們只能向蘇聯進口裝備培訓飛行人員。

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中國人民空軍各航空兵種的比例為:轟炸航空兵30%、強擊航空兵15%、殲擊航空兵55%;初步形成了中國空軍「攻防兼備」的戰略發展思想。

1957年,防空軍部隊和院校並入空軍,使中國空軍的兵種增加出現了航空兵、空降兵、高射炮兵、雷達兵、探照燈兵等地面防空兵種,導致空軍中防空力量所占比重加大。

加上當時「台灣當局」空軍和美軍飛機不斷襲擾大陸,黨中央及時調整空軍發展方向,使人民空軍逐步發展為「防空型空軍」。

事實證明,這一發展方向無比正確。

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國民黨反動派空軍與美國空軍不斷侵入中國領空,人民空軍擔負保衛國家領空安全的重任。

1964年8月,美國擴大越南戰爭後,不斷派出無人偵察機與戰術戰鬥機襲擾福建、廣東沿海。

僅一年時間裏,中國空軍就擊毀擊傷170余架敵機,創造世界防空史上的新紀錄。

有效地維護了國家領空、領海安全,使得人民空軍防空力量與作戰經驗得到充分發展。

此後40多年間, 中國空軍其主要任務從之前的支援渡海作戰,轉為維護國家領空安全,即所謂的「防空型戰略發展思想」。

20世紀末,中國人民空軍的發展方向又開始進行了轉變。

由於中國空軍在幾十年裏得到長足的發展進步,由此前的「國土防空型」轉向了「攻防兼備」發展戰略。

此時的攻防兼備與新中國成立初期提出的攻防兼備,又有些許不同。

針對新形勢、新特點,以及高技術戰爭和世界新軍事變革的轉變, 中國空軍戰略發展變化要與世界潮流接軌。

譬如,中國空軍作戰訓練、武器裝備、作戰理論等方面建設,不僅要符合國家戰略利益,還要與世界軍事變革和發展相適應。

除了維護好中國領空、領海安全,要在進攻方面不斷增加比重,適應復雜的現代化作戰要求。

結語

回首過往,中國空軍從無到有,經歷了漫長的發展。

抗美援朝戰爭時,新組建不久的中國空軍擊敗了號稱「空中王牌」的美國空軍。

不僅令世界各國空軍刮目相看,還奠定了中國空軍的地位與今後發展方向。

在空軍戰略發展方向上,中國也呈現了三個階段不同的變化。

即為第一階段註重力量建設;第二階段註重攻防兼備型戰略;到如今的「高級攻防兼備型戰略」。

無論哪個階段,中國空軍都撐起了共和國的天空。

每年珠海航展上,出現的各種中國新式飛機,伴隨著低空飛行表演的飛機引擎的巨大轟鳴聲,讓大家可以感受到自己五臟六腑的顫動。

這是祖國的飛機,是保護我們和平的空中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