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4月,廣昌失守,第五次反圍剿形勢變得極為嚴峻。到了此時,幾乎大部份人都明白了局勢,想要依托蘇區粉碎國民黨圍剿,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
於是,中央召開了書記處會議,經過大家的討論,最終決定紅軍主力撤出蘇區。
然而主力部隊要想從國民黨的包圍圈中撤離,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共產國際代表埃韋特在給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的報告中,就指出部隊必須要留下部份主力。
顯然,蔣介石大兵壓境,主力部隊都無法依托蘇區應付敵人,留下部份軍隊守衛蘇區是十分危險的事情。
不過,前期的失敗已經讓戰局十分艱難,若是紅軍全部撤走,敵人必然會快速占領無兵守衛的各根據地,到時候,敵人就能立即組織部隊追擊紅軍。
為了讓主力部隊能夠有時間撤離,只能讓一部份紅軍留守蘇區與敵人周旋。
經過一系列準備,紅軍主力已經做好了長征的準備,博古等人隨即召開了中央書記處會議,決定在紅軍主力轉移後,於蘇區設立中央分局、中央政府辦事處。
會上,中央分局由:項英、陳毅、賀昌、瞿秋白、陳潭秋五人組成,除了他們五個外,還有一些重要的領導人也被留在蘇區。
——其中有五位與中央分局的五人組一樣,都肩負著重要任務,他們五人分別是:毛澤覃、何叔衡、梁柏台、李才蓮、劉伯堅。
當時,博古等人本想著讓正在養病的毛主席也留在蘇區,在周恩來等人的勸說下,這才同意帶上毛主席。
對於被留下來的同誌們來說,大家都清楚接下來會面臨什麽樣的局面,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經過長期的戰鬥,以上10位留守蘇區的中央領導人,只有陳毅一人活到最後,親眼見到了新中國的成立。
其他人,甚至大部份都沒能親眼見到抗戰勝利,就倒在了犧牲在了反圍剿的戰鬥中。接到中央留守蘇區的命令時,陳毅正在病床上養傷,他剛剛經歷完手術,左腿還打著石膏......
周恩來親自來到醫院看望他,並將這項任命告訴陳毅,陳毅隨後與博古等人交流後,接受了這項任命。
每個留下來的人,都下定決心要完成任務,陳毅與瞿秋白在部隊沒走的時候,就開始動員大家,做好每個人的思想工作。
考慮到留守戰士們鬥爭的殘酷,中央在軍事部署上也煞費苦心,為了讓蘇區有足夠的軍事力量與敵人戰鬥,善於遊擊戰的陳毅等人被委以重任。
中央又留下了獨立第二十四師作為主力部隊,再加上各地獨立團等地方部隊,總兵力達到了16000多人。
一切都準備就緒後,紅軍主力開拔,項英等人接過了撤離部隊留下來的防區,一場更艱難的戰爭即將到來。
主力撤離之後,蔣介石很長時間都沒有反應過來,等到一個月後他得知紅軍主力已經撤離蘇區,氣得火冒三丈。蔣介石隨即在南昌召開了緊急會議,他調集了20多個師共計數十萬大軍徹底包圍了蘇區。
雖說蔣介石一直想徹底消滅紅軍主力,但眼下他更想先鏟除蘇區,在蔣介石的死令下,國民黨大軍從四面八方撲過來,開始瘋狂圍攻蘇區。
幾個月的時間內,國民黨大軍迅速攻占了蘇區大量的土地,留守紅軍依靠著原來的陣地與城鎮,繼續與國民黨打著防禦戰。可敵人優勢極大,持續的消耗讓部隊損失慘重。
1935年2月,項英等人經過商議,決定所屬機關與部隊分九路開始突圍。瞿秋白與何叔衡都是建黨的元老,經過長期的苦戰,他們兩人的身體狀況都比較糟糕。
突圍的時候,考慮到他們年齡大,身體狀況不好,組織決定安排他們往福建長汀方向突圍。這麽做是打算讓他們從那個方向前往香港,他們兩人在幾十名警衛的護送下,隱藏身份前往長汀。
可惜在抵達長汀後,由於叛徒的出賣,導致瞿秋白的身份暴露,他不幸在戰鬥中被捕。身體孱弱的何叔衡為了不拖累大家,在戰鬥的過程中選擇自殺,被捕的瞿秋白也在不久後,英勇就義。
賀昌作為黨史最年輕的中央委員,與陳毅等人一起領導中央分局,制定分批突圍的路線之後,他們帶領部隊開始突圍。
部隊順利抵達江西會昌,打算突破這裏朝著福建西南方向的山區進發。賀昌為鼓舞士氣,親內建著一個營在前面開路,沒想到部隊在會昌河畔遭遇敵人伏擊。戰鬥中,賀昌不幸犧牲,年僅29歲。
另一路突圍部隊,由毛澤覃率領,他毅然決定留在閩贛邊界的崇山峻嶺中打遊擊。由於敵人持續猛攻,毛澤覃率領的獨立師越打越少,1935年4月25日,毛澤覃帶著少部份戰士,輾轉來到瑞金一個名叫「紅林」的大山中。
部隊剛在山村裏休整一夜,敵人就迅速追了上來,為了掩護戰友,毛澤覃親自站到高地上與敵人戰鬥,不幸中彈犧牲。
作為中央分局的希望之星,李才蓮負責帶領獨立七團經會昌向著汀瑞方向突圍。他帶領部隊一路翻山越嶺,可敵人提前封鎖了閩贛邊界,導致原定的路線難以通行。
無奈之下,李才蓮只能帶著部隊返回瑞金西部的山區,經過一番整頓後,部隊進入於都南部的銅缽山一帶。
在李才蓮的指揮下,他們在這一帶與敵人周旋,沒想到李才蓮的警衛部隊裏面,有人當了叛徒。後來李才蓮指揮部隊與敵人戰鬥的時候,叛徒從背後開槍,李才蓮就這樣犧牲在戰鬥中,年僅22歲。
在分批突圍的過程中,最困難的無疑是機關辦事處的戰士們,大量非戰鬥人員想要突圍確實很困難。
中央辦事處副主任梁柏台就負責帶領機關辦事處的人們突圍,可一路上隊伍減員嚴重,一次戰鬥中,梁柏台不幸負傷被俘。不久之後,梁柏台被「鏟共團」殺害。
作為蘇區法制的締造者,梁柏台的犧牲無疑是黨內的一大損失。
紅軍主力撤離蘇區的時候,贛南軍區政治部主任劉伯堅帶領留守部隊修路架橋,保障了主力部隊的後勤工作,這才讓紅軍能順利出發。
他留下來之後,鬥爭的形勢越來越嚴峻,最後劉伯堅被安排帶領一部份軍隊突圍。3月4日,劉伯堅率部突圍的過程中腿部不幸中彈,他被敵人俘虜。劉伯堅寧死不屈,惱羞成怒的敵人隨即將劉伯堅殺害。
項英、陳潭秋兩人都成功突出重圍,他們在隨後的戰鬥中也挑起了重擔。遺憾的是,項英領導的新四軍在北上抗日的過程中,由於對國民黨錯誤判斷,導致新四軍中樞遭遇敵人的伏擊。在戰鬥的過程中,項英不幸被叛徒殺害。
陳潭秋在順利突圍後,被組織安排到莫斯科參加共產國際代表大會。
回國之後,他被安排在新疆盛世才處,作為中共駐新疆的代表。盛世才背叛革命後,陳潭秋不幸被俘,他飽受酷刑折磨,仍然不肯屈服,最後也被盛世才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