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三野成立時有16個軍,哪位軍長戰績最佳

2023-12-18歷史
大家都知道,1949年1月,我軍開始統一編號序列,將全軍分為四大野戰軍和十六個兵團,其中三野下轄第7、第8、第9、第10兵團16個軍又1個特種兵縱隊,總兵力約為58萬人,僅次於百萬雄師——第四野戰軍。
這十六名軍長也都是久經沙場的我軍將領,戰功赫赫,指揮打仗的能力不亞於4個兵團司令員、副司令員。
那麽,哪名軍長戰績相對更好一些呢?
筆者僅憑自己對軍史一點點粗略了解,和讀者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說說24軍軍長王必成、27軍軍長聶鳳智。這二人是筆者心中當之無愧的正軍級戰神。
王必成,出身於紅四方面軍。不過一開始當的是政工幹部,先後當過連指導員、營教導員、團政委。抗戰爆發後調去新四軍一支隊二團當參謀長,開始展現出驚人的指揮天賦。
當時,王必成奉命帶一個營活躍在蘇南一帶,打了不少非常出色的奇襲戰:夜襲新豐車站、句容縣城,打的蘇南鐵路沿線日偽軍人心惶惶。升任二團團長後圍點打援戰東灣,而後奔襲延陵據點,兩戰殲滅日軍兩個中隊。將二團帶成了赫赫有名的老虎團。
解放戰爭爆發後,王必成任六縱司令員,和國軍頭號王牌整74師兩戰漣水,各有勝負。萊蕪戰役,承擔了最為艱苦的攻堅吐絲口任務,封死了李仙洲北撤之路,之後又配合兄弟部隊聚殲李仙洲集團,殲敵兩萬四,冠絕華野。陳老總和粟大將特批六縱十八師全部換裝成美械。
孟良崮戰役,王弼成指揮六縱奔襲垛莊,殲滅了前來增援的整83師一個團,徹底切斷了74師的退路。之後所部猛打猛沖,一舉打到指揮部,擊斃了張靈甫。
豫東戰役,華野主力圍攻區壽年兵團,王必成克服部隊傷亡大、減員多的困難因素,首破龍王店,活捉區壽年。
聶鳳智大家很熟悉了,紅四方面軍出身,在紅軍裏最高擔任團長。抗戰時期奉命到膠東辦抗大分校,許世友到膠東上任,慧眼識英才,直接讓聶鳳智擔任山東軍區主力團之一——十三團團長。
別看許世友好像為人粗獷,但指揮打仗非常細膩、謹慎,但聶鳳智則不同,他喜歡打仗出其不意,許世友常說:「每當我碰到打不動的仗,都會想起聶鳳智。」1945年除夕夜當晚奇襲萬第,全殲了趙保原所部。1948年3月11日夜,聶鳳智指揮原華野9縱奇襲重鎮周村,不到兩天殲滅國軍一個整編師。濟南戰役,聶鳳智助攻改主攻,將活捉王耀武從宣傳口號變成了現實。
筆者覺得更牛的是,建國後,聶鳳智去了空軍,經過蘇聯顧問和舊日軍老教員的點撥,居然成為了一名空戰指揮高手。抗美援朝期間兩次入朝,指揮空軍與美軍大機群作戰117次,創下了1:3的戰損比。一江山島戰役,協助張愛萍指揮空軍轟炸了大陳島、一江山島。
第二個說說23軍軍長陶勇、31軍軍長周誌堅。筆者認為這2人指揮能力也十分強。
周誌堅,也是出身於紅四方面軍的虎將。不過在紅軍中級別比聶鳳智高得多,很早就是師長了。抗戰後到新四軍鄂豫挺進隊工作,鄂豫挺進隊改為新四軍第五師,周誌堅任主力旅——13旅旅長。在侏儒山反頑戰役中首創新四軍一個旅全殲偽軍一個師的光輝戰例。
中原突圍後,周誌堅調到膠東軍區工作。在膠東,周誌堅又一次展現了其驚人的帶兵和指揮能力。1947年8月,膠東地方武裝和新五師合編為華野第十三縱隊,周誌堅任司令員。本來,由地武升級而來的部隊戰鬥力按理說都很一般。可十三縱的帶隊司令是周誌堅,那可是能打狠仗的主。
13縱組建後沒多久就碰到了膠東根據地最兇險的時刻——膠東保衛戰,範漢傑指揮6個整編師分兩路進犯膠東根據地。周誌堅在許世友的點撥下死守平度、鳳凰山、水溝頭,力挫國軍囂張氣焰,之後打到外線,連克掖縣、夏格莊、萊陽守敵,消滅國軍2萬余人。
和聶鳳智出其不意不同,周誌堅打仗受許世友影響較大,既狠又穩。濟南戰役前夕,周誌堅針對濟南城防特點,特地組織部隊在萊蕪城進行多次實戰演習。在總攻濟南前還帶著縱隊司令部成員到前沿陣地偵察,果然發現了城墻下面一處隱蔽的大型暗堡。因此濟南戰役13縱戰績頗多,殲敵1.5萬,下屬第109團被授予「濟南第二團」光榮稱號。
讓周誌堅成名的另一場戰鬥是淮海戰役的前奏——曹八集戰鬥,周誌堅指揮13縱迅速攻占曹八集,切斷了黃百韜兵團西逃之路。戰上海,周誌堅指揮31軍急行軍6晝夜席卷浦東,完全封鎖了黃浦江口,第二天,上海國軍直接打白旗投降。
陶勇,四方面軍+西路軍出身,西路軍那段難忘的經歷鍛煉了他沈穩+勇猛的戰鬥風格。最經典的就是黃橋決戰中,陶勇率部死守黃橋,當時陶勇麾下的第三縱隊新兵較多,幾乎頂不住國軍主力的猛攻,陶勇見戰況不利,親自揮舞馬刀打反擊,帶動了部隊全線奮勇殺敵,將敵人趕了出去。因此,粟大將總是將最艱苦的任務交給他去做,蘇中根據地最為兇險的當數四分區,和南京隔江對峙,長期交給陶勇坐鎮。
解放戰爭時期,陶勇最成名的是淮海戰役,進攻碾莊,陶勇的四縱進展最快,接連攻下了64軍軍部、第七兵團兵團部,以傷亡五千多人的代價全殲黃伯韜兵團兩萬四千人。
徐州之敵棄城逃跑,陶勇統一指揮第11縱隊、第4縱隊、第12縱隊和渤海縱隊,采取多路、多層、平行截擊、迂回攔擊相結合戰法,向西猛追,追上一股逃敵就插入敵陣,逐個殲滅。12月4日,陶勇集團與兄弟部隊將杜聿明集團的三個兵團30萬人,圍困在陳官莊一帶。1949年1月,各路部隊總攻,徐州剿總副司令杜聿明就是被四縱十二師的官兵俘虜的。
除了上述4人外,筆者認為其他十二名軍長能力也十分突出,但囿於戰鬥任務安排、任職提拔等種種因素,在解放戰爭中取得的戰績就相對沒那麽突出。
像沂蒙雄師——26軍軍長張仁初,就是典型的能力受客觀因素制約無法最大程度發揮的例子。張仁初,四方面軍出身,能力也很強,被稱為山東八路三員虎將(梁大牙、張瘋子、毛猴子)。可惜所帶的華野八縱,絕大部份時候當配角:開啟封當三縱的輔助、打碾莊當四縱六縱的輔助,戰上海當28、29軍的輔助。就連長津湖戰役都被九兵團當成全軍預備隊使用。22軍軍長孫繼先,大渡河十八勇士之一,長期擔任三縱副司令員,何以祥生病住院,孫繼先轉為司令員,但三縱從此就沒承擔過重大作戰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