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中國的經濟條件有限,大家想要了解歷史,卻苦於沒有途徑,隨著時代的發展,尤其是如今大量優秀的歷史學著作層出不窮,讓越來越多的人愛上了歷史,也領略到了歷史獨特的魅力,甚至近幾年還掀起了一陣陣「新歷史」浪潮,場面好不壯觀!
可就在這個時候,史學界出現了一種聲音:歷史其實不忍細讀。 本來很多人以為這不過是個「噱頭」,但令人想不到的是,有很多專業級的學者對此態度十分贊成,還一度引發了社會輿論,這究竟是怎麽回事呢?歷史為什麽不能去細讀呢?
圖片:研讀歷史書籍資料截圖
一、歷史的細節
1、歷史是殘酷的
本著對歷史的熱愛,大慧和身邊的朋友也算閱讀了不少歷史類的書籍,有了不少心得體會。就個人而言,其實也比較支持「歷史不忍細讀」的觀點,尤其是對於缺少心理準備的「小白」來說更是如此。
這是什麽意思呢?大慧認為,拋去戲說和演繹,真實的歷史還是十分殘酷的, 哪怕是歷代史家下筆時已經十分克制了,但也能在史料中記載的一幕幕中,發現殘酷的古代社會之真實形態, 這裏不妨給大家舉一個唐軍征戰慘敗的例子,或許看完大家就能夠以小見大,窺見一斑了。
圖片:閱讀史書資料截圖
2、大唐準備就緒
大唐開元二十一年,也就是公元的733年,當時鎮守幽州的最高軍事長官——都督府長史、節度使薛楚玉,讓自己最為得力的手下郭英傑作為主帥,以將軍烏知義、吳克勤、羅守忠等為副手,率領數萬精銳鐵騎出關隘對契丹部族進行討伐。
這之前,為了避免自身的兵力不足,全力打好這一仗,薛楚玉還讓剛剛歸順大唐的奚王李詩率部兩萬五千多人共同前往。唐軍的目標很明確,就是出關之後快速找到契丹部的主力所在,並予以消滅,最終徹底平定東北地區的邊患。
這次出征,大軍的主帥郭英傑可不是一般的將領,其父是大唐名將,擔任過右武衛將軍一職的郭知運,所以算是將門出身。
而郭英傑除了有家族的資源庇護外,他本人也是驍勇善戰, 仕途上一帆風順,在開元年間已經做到了左衛將軍兼幽州道行軍副總管的位置上了,屬於大唐的高級將領。
圖片:大唐軍隊準備就緒劇照
二、細節真的不忍細看
1、唐軍大敗
唐軍出關剛到都山就遭遇了可突幹的主力,問題是,對方從突厥人那裏搬來了救兵,兩部合軍後足足有十萬人。
都山位於現在的河北承德境內,是燕山山系的第二主峰,東西綿延長達30余裏,南北縱深十余裏,距離重鎮山海關僅有百余公裏,郭英傑在這樣的地方遭遇了強大的敵人,形勢不容樂觀。
特殊的地形不利於唐軍騎兵的展開作戰,但同時也不利於對手十萬人集團化作戰,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 郭英傑認為,如果先頭部隊能夠迎頭痛擊,或許能夠置之死地而後生,取得戰略性的優勢。
郭英傑盡顯將門風采,當機立斷讓吳克勤部對契丹、突厥聯軍發動突擊,將士們鬥誌昂揚,前赴後繼,眼看都山一戰就要成為歷史上以少勝多的大捷。
圖片:將士們鬥誌昂揚劇照
可就在關鍵時刻,一向兩面三刀,做慣了墻頭草的奚人動了歪腦筋,他們認為自家和契丹人系出同源,關系比和大唐那可是要親不少,李詩也認為突厥契丹聯軍數倍於唐軍,真的要拼死一戰,自己必定元氣大傷, 於是他一聲令下,兩萬多奚人軍隊馬上掉轉路線,朝著榆關(山海關)逃跑了。
奚人的臨陣逃脫,立刻讓唐軍陷入到了萬劫不復的境地,隨時都有可能被突厥契丹聯軍包圍,郭英傑、吳克勤等將領見到如此戰況,一時間騎虎難下,進退兩難。
眼下唐軍已經無法確保自己側翼的安全性,只能一股腦的往前沖,奈何再兇猛的老虎也鬥不過群狼的圍攻,突厥和契丹人看見奚人落荒而逃,抓住了這千載難逢的機會,決定一戰定勝負,徹底摧垮這支唐軍。
郭英傑帶著將士們殊死拼搏,卻最終無力回天,被一層層的敵軍包圍了起來,最終墜馬而亡,為國家捐了軀。
圖片:士兵們為國捐軀劇照
2、意想不到的結局
戰場上兩軍狹路相逢都決定拼死一戰,可唐軍明顯是敵眾我寡,而且盟友還不靠譜的先跑路了,大部隊側翼空虛,主帥力戰而亡為國捐軀,一場戰役打到這個份上,讓誰看也基本是必輸無疑了。
身為節度副使的烏知義在出征前,就對聽命於郭英傑有些不滿,眼看局勢如此,更不願意為了郭英傑的決策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和光輝前程給搭進去。
他找到羅守忠等將領,商議後決定突圍逃跑,他們沒有管其他人的死活,自顧自的逃命, 按照古書上的記載,一行人逃跑的速度竟然比此前的奚人還快。
圖片:主將率兵逃跑劇照
主帥陣亡,參戰將領脫逃,結果就是六千多大唐士兵被突厥契丹聯軍包圍,在可突幹的命令下,郭英傑的首級被割下挑在槍頭上示威,目的是想讓唐軍主動投降。
令所有人驚訝的是,大唐的士兵們不僅沒有屈服投降,反而鬥誌更加昂揚,大喊著要為主帥報仇雪恨,為國家盡忠守責。
不得不說這個場景是令人感動的,同樣也是悲壯的,根據史料記載, 唐軍奮起抵抗,沒有一人茍活,最終全部戰死在了燕山之下。
圖片:唐軍全部戰死劇照
這個歷史的小片段或許在很多人眼中並沒有什麽特殊的意義,甚至會感覺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如果大家細細想來,真的會感覺到無比的恐懼:忠誠勇猛的將軍戰死沙場,頭顱被割下示眾;勇敢的士兵們一個個倒下,直到全軍覆沒,沒有一人投降;相反,那些背叛兄弟、背叛國家,選擇逃跑的人,卻一個個活了下來,甚至在官場上平步青雲。這就是歷史細節的「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