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49年訪蘇,克宮送來一條魚,毛主席下令:給他們扔回去,為何?

2023-12-08歷史

「你們請我來莫斯科,但你們什麽也不做,那我究竟為什麽來這裏?」

這是毛主席第一次訪蘇期間沖蘇聯官員柯瓦廖夫發火說的一句話。

那時,毛主席抵達蘇聯後,除卻見第一面,後來將近一個禮拜的時間,史太林始終回避毛主席的面談請求。

當時外界甚至有所謂的傳言說:毛主席是被蘇聯「軟禁」了。

事實顯然並非如此,但不可否認的是,確也發生了不愉快的事情。

當時毛主席生平第一次蘇聯存取,一共有兩個目的,一個是為祝賀史太林70大壽,一個就是尋求同蘇聯簽訂新的友好條約(以前的是蘇聯同國民黨簽訂的,實質上是不平等中蘇舊約)。

前一個目的,是毛主席抵達蘇聯並不難達成,難的就是第二個目的。

12月16日中午12時整,毛主席一行人的專列緩緩駛進了莫斯科。

彼時正值寒冬季節,毛主席當時穿著一件呢子鬥篷,還戴了一頂毛毛帽子,借以抵禦西伯利亞的寒冷。

而和毛主席一行人一並抵達的,還有幾車皮的「國禮」,那是毛主席特意為史太林準備的壽禮。

其中一車皮是江西的小金橘,一車皮是山東的大蔥,由此,蜜桔和大蔥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為罕見的特殊「國禮」。

在莫斯科的雅羅斯拉夫車站,蘇聯政府以及軍隊重要領導人們列隊以接待貴賓的方式迎接了毛主席一行人。

不過史太林並未到場,因為他的習慣使然,向來都不到車站迎接客人。

而再加上可能是水土不服,氣候太過寒冷的緣故,毛主席在路上就感冒了。

所以在短暫的歡迎儀式過後,舟車勞頓的毛主席就坐車前往蘇聯方面特地為他安排的別墅,那同時也是史太林在衛國戰爭時期使用過的別墅之一。

很快,當天傍晚6時左右,毛主席就會見了史太林,兩個人見面的地點在史太林的辦公室。

跟隨在毛主席身邊的轉譯曾經口述自己當時作為目擊者看到的現場,在他的眼中,踏入史太林辦公室的毛主席和平時是不同的,他的腳步變得比較快,臉上還出現了憂心忡忡的神情。

「您好,史太林同誌。」

「您來了我很高興,毛澤東同誌。」

這就是思想交往幾十年卻第一次見面的兩個偉人最簡單而樸實的問候。

後來史太林還笑著對毛主席說道:「您看上去比我年輕、健壯。」

那一年,毛主席56歲,正是身體最硬朗的時候。聽到史太林這樣說,毛主席也笑了。

隨後,史太林就招呼毛主席在一張長長的會議桌前坐下,兩個人面對面聊了許多。

在兩個人的第一次面對面談話中途,毛主席更是暗示了有關簽訂中蘇新約的話題,但是史太林卻不接茬,一直在回避。

這讓毛主席深覺這次會晤不會太簡單。

有關這一點,又可以說是,毛主席事先就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

早在1947年時,毛主席率中央從延安遷到西柏坡,已經開始為建國的事情籌謀,當時毛主席就曾計劃去到莫斯科,當面向史太林「請教」,但是終未能成行。

期間,史太林一開始是同意毛主席訪蘇的,還承諾必要時蘇方可以派飛機去接毛主席。

但是不久後,蘇聯方面卻又傳來一封與先前意向完全相反的電報,認為鑒於當時正在進行的戰役,毛主席離開可能對戰事不利,所以認為毛主席應該暫緩訪蘇行程。

這封電報之後,毛主席的相繼連續五次訪蘇請求一一被拒。

後來,蘇聯幹脆派了一位特使米高揚到西柏坡,幫助毛主席參考有關問題。

一直到建國不到三個月的時候,毛主席訪蘇才最終成行。

而毛主席到蘇聯,自12月16日傍晚同史太林見過這第一面後,史太林遲遲不對雙方的下一次會談做出約定,兩人的第二次會談後來整整拖了一周。

期間,毛主席給史太林打電話,卻不止一次被告知史太林不在家,要找人談話,只能找米高揚。

毛主席後來在1956年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談到這件事的時候曾經說道:「我(當時)在蘇聯每天就幹三件事,一吃飯,二睡覺,三拉屎。」

因為見不到史太林,毛主席無事可做,期間,蘇聯方面的聯絡員就勸毛主席,可以出去參觀,到處走一走。

而毛主席就斷然拒絕。

毛主席後來描述自己當時為此還「發了脾氣,拍了桌子」,並幹脆地回答:「我不去,不簽訂新約我哪裏都不去,有時間我寧願抓緊睡覺。」

前前後後毛主席的這些話,其實都是在表達自己對虛擲時光的不滿。

毛主席原定計劃是在蘇聯停留3個月,後來因為史太林中途的避而不見,再加上國內工作情況,不願意浪費時間的毛主席甚至還曾打算將存取時間縮短為兩個月,提前在1950年1月底啟程回國。

而這期間,蘇聯方面打聽到毛主席喜歡吃魚,為了安撫主席的情緒,特地為毛主席送去了魚。

而當時正值寒冬,蘇聯方面送去的魚都是凍魚。

毛主席在蘇聯居住的別墅廚房冰箱裏,一下子存了很多凍魚。

結果主席的隨行廚師遵照主席先前的命令,直接拒絕接受,並把冰箱裏的凍魚統統扔了出去,

負責毛主席飲食供給的蘇聯上校當下就慌了,而且因為語言不通,少校不知道是怎麽回事,趕忙從克里姆林宮找來了轉譯。

隨後才弄懂,毛主席的意思是只要活魚,不要死魚。

在此之前,毛主席一到蘇聯,就對隨行的廚師嚴格下令:「你們只能給我做活魚吃,要是他們送來死魚,就給他們扔回去。」

於是當廚師收到死魚的時候,就遵照了主席「給他們扔回去」的命令。

自那之後,蘇聯方面克里姆林宮的大大小小人物就都知道了,毛主席吃魚是有講究的,不吃死魚,而只吃最新鮮的魚肉。

所以毛主席吃魚真的是如此講究的嗎?

其實不然,在國內,毛主席吃魚可不講究這些,活魚死魚都是可以做成美味的,也都吃。

而毛主席在蘇聯之所以這樣說,其實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1949年初,中央還沒有去到北京,而待在西柏坡那一排小平房中的時候,史太林曾親自致電毛主席,派特使米高揚前往西柏坡存取。

當時中央有關方面為了表達對蘇聯代表的熱情歡迎,為米高揚的到來專門設宴。

而因為西柏坡當時條件艱苦,不過是個小農村,也不可能準備什麽高級食品。

為此,有關方面想方設法以盡到最大的誠意,先是從石家莊特意買來了上等的汾酒和葡萄酒,然後到附近滹沱河裏捕來了非常新鮮的魚,做了點紅燒魚和溜魚片,再有就是將自己養的豬和雞也都宰殺了。

再加上蘇聯人帶來了很多罐頭食品,就這樣滿滿當當擺了一桌。

飯桌上,只見米高揚當時穿著圓領的皮大衣,圓筒皮帽子,俗語說,人靠衣裝馬靠鞍,米高揚當時單是坐在那裏就顯得很是威風。

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飯桌上中央五大書記身上的舊棉軍衣沒棱沒角,毛主席的衣袖上甚至還有塊修補程式。

不過毛主席對此並不介意,飯桌上的氣氛還是十分愉快的。

米高揚從蘇聯到西柏坡,還帶了酒,但是入鄉隨俗,他對中央當時準備的汾酒很是好奇,而蘇聯人一向擅飲酒,米高揚也不例外。

只見他拿著個玻璃杯,就開始像喝涼水一般喝起了汾酒,一擡手的功夫大半杯酒就已經下肚了。

當時飯桌上大家都看出來了,米高揚這是特意借喝酒來出風頭了。

而當時桌上,中央五大書記中,為首的毛主席喝酒是屬於沾臉就紅,而朱德有喉炎,無法喝酒,任弼時當時的高血壓就十分嚴重,更不能喝,劉少奇最多是能用小酒盅喝點,周恩來就算是五人當中最能喝的了,但哪裏能和米高揚那種拿著玻璃杯一口氣咕咚咕咚灌的人比?

所以在喝酒這件事上,毛主席只能不動聲色,可能是不想讓蘇聯人將風頭全占去了,毛主席於是招呼給米高揚盛飯:「來來,吃飯了吃飯了。」

說話間,毛主席特意指著飯桌上的魚對米高揚道:「嘗嘗我們這滹沱河的魚。」

這時,米高揚的目光才終於從酒轉移到了飯菜上,當即就用手比劃著贊揚道:「誰都說中國的飯菜很好吃,可我就是不會做,等將來中國革命勝利了,我一定專門派人來學習一下中國菜,增加一下西餐的花樣。」

聽到米高揚這樣說,毛主席朗聲笑了。

另外再加上提到吃魚,毛主席向來十分懂行,而又因為從蘇聯代表口中聽到誇贊中國飯菜,毛主席隨即又自豪地說道:「我相信,一個中藥,一個中國菜,這將是中國對世界的兩大貢獻。」

這時,米高揚一旁的轉譯將毛主席的話譯成俄語轉述給了米高揚。

米高揚先是點了點頭,然後對轉譯說了句話。

桌上的人包括毛主席在內還以為米高揚要說些什麽感謝的話,結果蘇聯轉譯指著桌上那盤魚就挑剔地問到:「這是活魚嗎?」

最後得到了肯定的回復,米高揚才動筷。

這件事可以說是毛主席在蘇聯下令收到死魚「給他們扔回去」的歸因。

同時也是毛主席在蘇聯發生的不愉快事情的始末,而史太林得知了原委後,也對米高揚曾經在西柏坡的行為感到不滿。

很快時間來到了1950年元旦,這時,毛主席來到蘇聯已經半個多月了,而也就是在這一天,不愉快的日子終於有了轉機,因為那一天,史太林終於痛快地同意簽訂中蘇新條約。

不得不說,毛主席「發脾氣」還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再有就是西方記者在陰差陽錯間促成了史太林態度的改變。

因為毛主席在蘇聯無事可做,深感虛擲時光的那段日子,那些記者也沒閑著,因為見毛主席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進行什麽公開活動,他們於是開始忙著造所謂「毛主席在莫斯科被軟禁」的謠。

而這可以說是涉及蘇聯在國際上聲譽的大事,史太林註意到後很快就重視起來。

這時,毛主席於是順水推舟,發表了【答記者問】,對中國當時的情勢、自己在蘇聯就逗留的時間以及正在考慮的一些問題進行了一一解答。

【答記者問】發表後,當即在國際上引起了很大震動,先前的謠言也就不攻自破了,而史太林的態度改變隨之而來,並不再堅持原有的要同毛主席一道簽約的想法,同意周恩來到莫斯科。

1月2日晚上8點,史太林又派米高揚到毛主席住的別墅去,詢問了毛主席對簽訂中蘇條約的意見。

自此,中蘇之間的談判僵局也被打破,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隨著周恩來赴蘇事宜安排妥帖,毛主席的心情終於豁然開朗。

按照此前蘇聯聯絡官的提議,毛主席開始了外出遊覽的活動,並在得知周恩來從北京啟程的確切日期後,於1月14日正式乘火車離開莫斯科北上。

先是去了列寧格勒這座英雄城,直奔波羅的海,後又參觀了沙俄館藏,十月革命炮擊冬宮的巡洋艦,還看了蘇聯的歌劇。

在此期間,毛主席所到之處,都受到蘇聯人民的熱烈歡迎。

毛主席對此也深受感動,沖著大家不停地揮手,露出了到蘇聯一個多月以來最輕松真摯的笑容。

因為到蘇聯的目的達成了,這時的毛主席心情輕松了許多。

不過毛主席同時心裏也十分清楚,有關中蘇新約的簽訂,談判桌上還會有一番較量,但是他相信周恩來不辱使命,同時對中國的未來前景充滿信心。

後來果然,毛主席的前期努力和周恩來在談判桌上的周旋,相輔相成,1950年2月14日,中蘇新約正式簽字。

小結:

而在第一次訪蘇期間的小故事,也是後來毛主席回國後主動說起的。

實際上,一國領袖也和普通人一樣,有血有肉,有自己的性格和喜惡,尤其是吃魚的故事,在外交領域,反倒成為了一段傳世佳話。

毛主席用一種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方式,向蘇聯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盡管建國之初,中國的國力還很不足,需要向當時已經成為世界大國的蘇聯請求援助,但是毛主席對此沒有絲毫忌憚,而這也足以彰顯毛主席身上的民族尊嚴和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