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南懷化之戰是陳長捷人生的頂點,他打敗了板垣,卻毀了自己的前程

2023-12-19歷史

在中原大戰的風雲變幻中,社會傳聞有一幅描繪蔣介石、馮玉祥和閻錫山三位歷史人物的幽默漫畫。漫畫中,蔣介石左手持槍,右手穩穩抓住一堆銀幣;馮玉祥左手揮舞一把巨大的刀,右手緊握一塊窩頭;而閻錫山則左手持著一根秤桿,右手玩弄著一枚算盤。這幅漫畫生動地描繪了他們的形象和性格。

關於這幅漫畫,蔣介石的態度不得而知。馮玉祥看後,笑罵道:「真是個缺德鬼!」唯有閻錫山對漫畫中自己手持秤桿和算盤的形象頗為滿意,這無疑反映了他精於算計的性格。

然而,事物往往有兩面性。當閻錫山的精明算計在晉軍中上下泛濫,形成一種潮流時,他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問題的核心並非晉軍的戰鬥力下降,而是晉軍的將領們過度算計,失去了應有的戰鬥精神。

在戰爭中,將領們首先考量的是出兵的數量、付出的代價與潛在收益。若付出遠小於收益,他們便會敷衍了事,不願全力以赴。盡管閻錫山對此感到憤怒和無奈,但他也明白不能只讓官員自由行動,而限制普通百姓。

在這種背景下,閻錫山在部隊中發現了兩位不同尋常的人物:傅宜生和陳長捷。作為一名福建籍人士,在以山西人為主的晉綏軍中能擔任重要職務的陳長捷展現了其非凡的能力。

陳長捷的特點在於他對戰爭的深入思考和對細節的嚴格要求,而不是琢磨人心。這種性格使他在晉綏軍中顯得格格不入,遭受排擠,但也正是這種特質吸引了閻錫山的註意。

比較起來,陳長捷與那些同樣畢業於保定軍校、幾乎同時加入晉軍的同學相比,並不遜色。加入晉軍8年後,他已經擔任了少將旅長、少將師長等職務。他之所以能在晉軍中有如此發展,原因在於閻錫山既需要會算計的人,也需要真正能打仗的人。

1935年,晉軍第72師師長李生達被刺殺後,陳長捷接任師長一職。這個決定背後隱藏著閻錫山的深謀遠慮。他利用陳長捷的外來身份,來平息可能因李生達之死而起的內部波動。

陳長捷接任後,72師的角色發生了變化。本是主力師的72師,在陳長捷手中幾乎成為了一個工兵師,頻繁執行修橋、鋪路、建設工事的任務。但陳長捷依舊堅持步兵師的訓練,未曾松懈。

南口會戰爆發時,陳長捷等待的機會終於到來。按常理,以72師近年來的工兵活動,他們並不是救援南口的最佳選擇,因為他們缺乏足夠的戰鬥裝備。然而,在晉軍中,除了傅宜生外,幾乎沒有人願意前往。於是,傅宜生點名了這位有能力的學弟。

在那個動蕩的年代,傅宜生曾親自邀請陳長捷加入晉軍,兩人的師生情誼由此而生。面對陳長捷的困境,傅宜生感到有責任伸出援手。於是,在南口會戰的緊要關頭,他毅然決定率領72師以及200、211旅、獨立第7旅前往增援南口。

1937年8月20日,當傅宜生在懷淶組織部隊準備反擊侵襲南口的日軍時,日本關東軍的東條支隊突然向張家口發起攻擊。這迫使傅宜生調轉方向,親自率領第200旅和第211旅回援張家口,而將72師和獨立第7旅留給湯恩伯指揮,繼續在南口地區作戰。

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陳長捷指揮的72師顯示出了令人矚目的戰鬥力,不僅贏得了閻錫山的重視,也使陳長捷的名聲迅速上升。閻錫山最終決定將72師定為總預備隊,不再頻繁調動。

在隨後的平型關之戰中,陳長捷再次展現出傑出的指揮能力,成功攔截並擊退了日軍板垣師團。然而,當戰鬥進入白熱化時,陳長捷突然發現,原本應該支援的友軍卻在溝壑中觀望,他獨自在前線奮戰。原因是閻錫山突然改變戰略,從主動出擊轉為全線撤退。

到了1937年10月13日,忻口會戰爆發,此時陳長捷已晉升為第61軍軍長。閻錫山雖提拔陳長捷,但並未將61軍的實際部隊交給他指揮,而是將陳長捷原先指揮的預備1軍更名為61軍。如此一來,陳長捷雖名義上升職,實際上閻錫山仍然牢牢掌控原61軍的力量。

忻口會戰的戰略布局中,李默庵的第14軍負責防守左翼,第9軍守護中路,劉茂恩的第15軍則防守右翼。關鍵的中路成為了決定勝負的焦點,因為只有透過夾在兩座高山之間長達50裏的通道,日軍才能突破忻口,向太原進發。

焦點地區南懷化位於雲中河南岸,成為了雙方必爭之地。日軍需要攻占南懷化以穩固其在雲中河南岸的立足點,而中國部隊則必須守住該地,以阻擋日軍北上。

激烈的戰鬥導致雙方均遭受重大損失,多位中國將領在戰鬥中壯烈犧牲。負責指揮忻口會戰的衛立煌面臨巨大壓力。尤其是第9軍軍長陣亡後,他急需尋找能夠承擔重任的將領。在深思熟慮後,衛立煌認為,只有傅宜生這位預備軍總指揮有能力擔任這一重要職責。

傅宜生堅決拒絕了衛立煌的提議,堅稱陳長捷才是最適合擔任這一重要職務的人。陳長捷接任後,首先面臨的挑戰是部隊的組織與協調問題。第9軍在南懷化的反擊中損失慘重,數位軍、師、旅長戰死,前線部隊陷入無人指揮的混亂狀態。

潰敗的軍隊攜帶著真傷、假傷紛亂湧入,鐵路運輸系統更是陷入混亂,物資與兵力的運送互相沖突。天空中日軍飛機的轟炸更是加劇了前線的混亂局面。這一切讓陳長捷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仿佛一敗塗地的征兆已然顯現。

在這種緊急情況下,陳長捷采取了兩個措施:以身作則和立威。不久,他便遇到了一個從前線撤退的旅長,陳長捷毫不猶豫地行動,透過嚴厲的問責,迫使這名旅長返回戰場,並成功奪回失地。

在立下威信後,陳長捷親自上陣,將72師的四個團全部部署在南懷化一線,穩固了戰線。隨後,他開始對陣地進行重新調整,建立起網格化的防守體系,明確了各部份的責任區域,確保每個人都清楚自己的責任所在。

然而,這一切並非毫無阻礙。一名同為第9軍的旅長找到陳長捷,抱怨自己的防守區域過大,難以堅守。在此之前,第9軍的將領們習慣了與上級討價還價的作風,這名旅長對陳長捷的嚴厲態度並不買賬。

最初,陳長捷耐心解釋,強調兵力緊張的實際情況。但這名旅長愈發固執,拒不服從命令。陳長捷的怒火終於被點燃。他嚴厲地下令,要麽守住陣地,要麽就是廢物,若無用處,不如就地處決。這一舉動震驚了所有人,包括那名旅長本人。

在陳長捷的參謀長的勸解下,陳長捷最終決定給這名旅長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這名旅長深知陳長捷的決心與嚴厲,從此戰鬥力大增,再無退縮。

隨後,陳長捷將註意力轉向了炮兵部隊。他發現在忻口戰場上,盡管晉軍的炮火強大,但似乎對日軍造成的損害並不如預期。反觀晉軍,卻因日軍的炮火而損失慘重。這一現象引起了陳長捷的深思:為何同樣的炮火,效果卻如此懸殊?他開始深入分析炮兵部隊的作戰效率與戰術運用,尋找改進的方法。

陳長捷經過深入調查,發現晉軍在忻口戰場的炮兵數量遠超日軍,卻因為觀測哨距離前線太遠,導致炮擊效果不佳。他立即下令將炮兵觀測哨前移到一線步兵陣地,由各營長負責。這一改變立刻見效,日軍炮兵的前進陣地被晉軍炮火精準打擊。

為了進一步壓制日軍,陳長捷從傅宜生那裏調來擅長夜戰的孫蘭峰,成功摧毀了日軍後方的炮兵陣地。這一戰術改變使忻口戰場出現了罕見的局面:白天因雙方炮火對峙,誰也不敢輕舉妄動;但一到夜晚,步兵戰鬥則異常激烈。

板垣面臨的困境日益嚴峻。他的部隊數量有限,而且無法獲得增援。華北方面軍正忙於平漢線的南下作戰,無法分兵支援。空軍支援也因距離過遠而效果有限。此外,八路軍的活躍使得日軍的後勤補給頻頻受挫,處境艱難。

相比之下,陳長捷雖然在戰場上取得了一定的優勢,但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他不得不每天投入大量兵力到南懷化戰場,前線的慘烈戰事導致部份士兵臨陣脫逃。陳長捷親自率領執法隊,對逃兵實行嚴厲的軍法處置,幾名逃兵甚至被他親手處決。

陳長捷的嚴厲措施雖然有效,卻也引起了部隊內部的不滿和外界的批評。人們質疑他的做法過於冷酷,陳長捷深感傷心,甚至提出辭職。然而,無人敢接替他的位置,衛立煌為了緩和矛盾,下令指明所有派往中路的部隊專門用於南懷化,以減少爭議。

在這個背景下,陳鐵的第85師卻鬧出了一個笑話。這個師原本是閻錫山的嫡系部隊,因而在部隊調配上享有特殊待遇。但在忻口戰場的殘酷環境下,這些特權顯得尤為突兀和不合時宜。陳鐵第85師在執行任務時的一些行為,不僅未能展現其應有的戰鬥力,反而成了戰場上的笑柄,引人側目。這一事件也反映了戰時部隊中存在的紀律松懈和特權問題,對陳長捷的整軍布策構成了挑戰。

陳鐵的第85師原本守護左翼,卻被衛立煌特意調往中路,增強該戰區的實力。陳鐵知曉南懷化戰場的慘烈,每日消耗巨大,不願讓自己的部隊成為犧牲品。因此,他借助自己黃埔一期的資歷,向陳長捷表達不願意擔任預備隊的意願,希望換到其他任務,無論是回左翼還是調至右翼都可。

然而,陳長捷或許誤解了陳鐵的意圖,或故意裝作不明白,反而把85師直接派往了前線。這讓陳鐵陷入兩難:直接反駁可能會顯得怯懦,但接受則意味著投入激烈的戰火。最終,85師被部署在一線,陳鐵雖然不情願,但在戰場上表現出色,顯示了其不凡的軍事才能。

在陳長捷和板垣各自苦撐的同時,娘子關戰局急轉直下。閻錫山為了保衛太原,不得不從忻口戰場抽調傅宜生的綏軍。此時,板垣得到了增援,進一步加劇了戰場的壓力。

陳長捷面對日軍新銳聯隊的加入,選擇了策略性撤退,暫時放棄了紅溝以北的陣地。然而,他並未就此放棄,而是在整頓兵力後,以72師為先鋒發起大反擊,成功擊潰日軍,尤其是將日軍的萱島聯隊重創。這一舉動迫使板垣重新回到原先的陣地,使戰場再度回歸平衡。

若此時能有一支強力部隊加入忻口戰場,可能會徹底擊潰板垣的部隊。然而,命運弄人,娘子關的失守讓忻口守軍處於被動,最終在1937年11月2日,閻錫山和衛立煌不得不下令撤退。

陳長捷雖在忻口會戰中表現出色,但事後並未獲得應有的重用。短暫擔任第6集團軍總司令後,他大多擔任副職,再未有過指揮大規模戰鬥的機會。1939年,他甚至被閻錫山剝奪兵權,只得轉投傅宜生。但在傅宜生處,他同樣未能獲得重要職務,最終只能去重慶陸軍大學深造。

陳長捷的命運之轉折,部份源於忻口會戰的表現。他雖擊敗板垣,卻也因此得罪了眾多晉軍及嫡系部隊的人物。衛立煌雖然欣賞他,但這份欣賞在閻錫山的猜忌下變得無足輕重。更嚴重的是,陳長捷嫡系部隊——第72師在南懷化防禦戰中損失慘重,幾乎被打光,這直接導致他失去了在軍中的實力和影響力。在那個講究實力和勢力的年代,失去了軍隊支持的陳長捷,也就失去了立足之地,成為了軍事史上的一段悲劇。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