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張愛萍責怪陳毅長子陳昊蘇來看望,陳:張叔,您這是把我當外人了

2024-07-23歷史

戰火已逝,昔日征袍今何在?

張愛萍是開國上將,身披共和國之星。

戎衣歲月,張愛萍身入險境,屢立戰功。

平世之際,又奮鬥於國防與軍隊之興建,尤以國防科技事業為重。

在「兩彈一星」之大搏戰中,張愛萍領軍於前,功不可沒。

他的一生難以幾筆勾勒,既有劍氣如霜,亦有書卷如雲。

張愛萍責怪陳毅長子陳昊蘇來看望,陳:張叔,您這是把我當外人了

非金非玉,更顯珍貴

1973年,風雨兼程的歲月在逐漸淡出,然而不幸未因此而有所減退。

張愛萍在一次沐浴中,意外滑倒,導致髖骨粉碎性骨折,從此被困於病榻之上,不得翻身。

真可謂是「屋漏偏逢連夜雨」,苦難無情地折磨著這位身經百戰的老將軍。

於是,他被緊急轉至解放軍總醫院的骨科病房,那裏嚴格的保密措施本應遮掩一切外界耳目,然而醫院的人來人往,訊息終是悄然傳開。

在同一醫院長期居住的張茜同誌,自是迅速得知了這一訊息。

她收到廣東同誌饋贈的鮮荔枝,便將這些時令佳果裝入一個大信封袋,委托人送至張愛萍同誌的病房。

送達之時,門口警衛本欲攔阻,送荔枝之人高聲宣告是張茜同誌的吩咐,方才得以順利入內。

張愛萍同誌接過荔枝,得知來自張茜的心意後,眼中刷刷流淚,唯有道一句謝:「請代我向張茜同誌道謝!」

病愈後,張愛萍搬至白廣路總參第三招待所休養。

無數舊友新知得知此訊息,明著暗著,絡繹不絕地前來探望。

客房中,一排排手杖靜靜擺放,見證了這段日子。

一日午後,門外傳來敲門聲,張愛萍開門一看,來訪者竟是昔日摯友陳毅元帥的兒子陳昊蘇。

看到這位老領導的兒子,張愛萍內心翻湧著復雜情感,他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然後熱情迎接陳昊蘇入內。

在細問張茜的病情之後,張愛萍略帶責怪地說陳昊蘇不應來此,更應留在母親身邊照料。

然而陳昊蘇聽後卻回應道:張叔,您這是把我當外人了,您與父母間的情誼深厚,我前來探望是理所當然,且這也是母親的囑托。

陳昊蘇帶來了母親張茜親手制作的一件贈禮,贈予張愛萍。

這禮物非金非玉,卻比珍寶尤珍貴。

禮物是一根手杖,黃澄澄的色澤分外顯眼,手柄處細密地纏繞著紅線繩,端頭還垂著一個精巧的紅穗穗兒。

張愛萍將這根手杖擺在屋中最顯眼的位置,不時拄著雙拐輕輕走到其前,細細端詳。

每當他手握那柄纏著紅線的手杖,眼神便變得深沈而遠方,常常陷入沈思,之後便會有一聲長籲短嘆,如風過枯枝,留下無盡的哀愁與思量。

這手杖是他半個世紀以來最親密戰友、最敬佩的領導陳毅元帥的妻子,亦是自己忠誠的老朋友張茜,親手為他制作的情深意重。

張茜此時雖身體欠安,在廣東從化靜養,心思卻仍系於老戰友。

她知道張愛萍身體每況愈下,便在一日暮光下爬上山林,親手砍伐精選的木材,日夜打磨,制成此杖。

然後,她將這份滿載深情與厚誼的手杖托付給正在護理她的兒子陳昊蘇,叮囑他專程回北京送至張愛萍之手,囑咐道:告訴你張叔叔,要站起來!走起來!路,今後的路還很長,我們,當他的手杖。

每當夜深人靜,張愛萍捧著這根手杖,便會回想起在那光影斑駁的囚房裏,送走陳毅元帥的情景,心頭自是悲喜交集。

這根手杖,是一種精神的寄托,一種戰友間堅定不移的承諾。

他內心深處,無數次回響著張茜的話:要站起來,要走起來!一定,一定!

昔日聆教,共舉旗飛

1926年秋,張愛萍與陳毅的初見,發生在風雨飄搖的達縣城西街藥王廟之內。

那時,陳毅作為中共重慶地委派來的黨代表,藏身於國民黨川軍田頌堯部之胡翼旅中,秘密住進了達縣城。

而張愛萍,當時正是達縣中學裏的一名熾熱血氣方剛的學生,積極投身於反帝、反封、抗擊軍閥及與「國家主義派」搏鬥的學生運動之中。

得知藥王廟內有一位宣揚新三民主義、反帝反封建軍閥的革命黨代表陳毅,張愛萍心中歡喜。

他未有遲疑,便與學生聯合會主席張遠昌及魏傳統等幾位學生運動的骨幹一道,懷揣著一腔熱血,去見陳毅。

陳毅不僅接見了他們,更是洗耳恭聽,對張愛萍關於如何組織學生對抗當地由軍閥劉存厚支持的「國家主義派」的報告給予了熱情的鼓勵。

張愛萍還向陳毅表露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他想要支手槍,以煞煞「國家主義派」學生的威風。

陳毅面對這個魯莽的請求,沒有急躁斥責,而是耐心地解釋:

我很理解你們的心情,槍,我這裏確實有,但目前還不適合你們使用。

你們應避免使用槍械對付同學,這樣的行為,極易引發無法預料的惡果。

我們應更多地依靠理念的力量,團結廣大學生同反動勢力進行鬥爭。

這番話,對於剛剛踏上革命道路的張愛萍而言,是一次深刻的教誨。

陳毅的循循善誘、和藹可親,不僅令人心悅誠服,更在張愛萍心中種下了一顆求知若渴、敢於質疑、敢於實踐的種子。

1931年,在紅土烈日下的江西省中央蘇區,張愛萍與陳毅再次相遇。

那時,陳毅擔任江西省軍區總指揮兼政治委員,而張愛萍則在青年團江西省委領導崗位上勤勉工作。

二人雖然職責不同,但在蘇區這片革命的沃土上,時常有機會交流。

當陳毅得知張愛萍是他曾經在達縣藥王廟內遇見的那位熱血學生時,他便提起了那些年輕的學生代表,特別是張遠昌,並笑著回憶起那天「幾個娃娃找我要槍」的軼事。

當張愛萍告訴他,當時向他直言要槍的正是自己,陳毅的眼中閃過一絲驚喜,他的笑容裏充滿了贊賞和欣慰。

這份意外的認可,讓張愛萍感到無比的感動和鼓舞。

長征艱苦的歲月,張愛萍在途中得知陳毅堅守在中央蘇區,帶領軍民在敵人的重圍下展開了一場艱苦卓絕的鬥爭。

直到1940年的金秋十月,陳毅率領的新四軍北上,痛擊國民黨頑固派的韓德勤部。

與此同時,八路軍第五縱隊南下接應,最終在蘇北鹽城與新四軍匯合,這場英勇的會師,使得久別的戰友再次重逢。

在那次勝利的集會上,陳毅即興賦詩,以【與八路軍南下部隊會師,同誌中有十年不見者】為題,吟誦道:

「十年征戰幾人回,又見同儕並馬歸。江淮河漢今誰屬?紅旗十月滿天飛。」

情感真摯,氣勢磅礴。

被這份情懷所感染,張愛萍亦步其韻,和詩道:

「憶昔聆教幾多回,抗日江淮舊屬歸。新四軍與八路軍,兄弟共舉紅旗飛。」

從此以後,張愛萍便在陳毅的領導下戰鬥、工作,尤其在華東軍區期間,兩人的交往更為頻繁。

建國之後,張愛萍調至總參工作,仍不時與陳毅相見。

陳毅不僅是張愛萍尊敬與信賴的卓越領導,更成為他的良師益友,對他在軍事指揮、人際交往及思想方法上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陳毅身居高位之時,從未有半分居功自傲之氣,總是以一種平易近人的態度,待人以和善、親切之情。

對張愛萍尤其如此,視之如故友,知己相待,相處之間總透著一種難得的溫暖和信任。

即使在其晚年,陳毅對張愛萍的關懷依舊不減,經常提醒並保護他,這份深情厚意,張愛萍銘記於心,終身難忘。

因此,在1972年的寒冬,當張愛萍身陷囹圄之中,從【人民日報】上得知陳毅不幸逝世的噩耗時,他心中的悲痛如急流般洶湧而來,難以自抑。

張愛萍手顫抖著,在報紙的邊角上書寫下了一首悼念陳老總的詩句。

領軍在前,功不可沒

在1961年,原子彈研發行程如履薄冰,國家之急迫,促使陳毅元帥激昂喊出:「中國人就是要把褲子當了,也要把原子彈搞出來!」

他將任務交給張愛萍,要求他去摸清國內原子能工業的底細。

然而張愛萍初時對此頗為無措,他笑著對陳毅說:「我只知道皮蛋、雞蛋、山藥蛋,不懂原子彈。」

陳毅對這種自嘲帶著嚴肅,「熊」了他一頓:「不懂你不會學?難道誰是一生下來就會的?」

受此激勵,張愛萍毅然投身於原子能的學習中。

在他的家中飯廳的墻上,曾經貼著一張巨大的門得列夫元素周期表,鈾235和鈾238的位置上用紅圈標記,以加深記憶。

雖然他擁有超凡的記憶力和學習能力,但單憑自學,原子彈的研發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取得實質性進展。

張愛萍深知,要在「兩彈一星」事業中取得成功,除了自己「善於學習」外,關鍵還在於「知人善任」。

遵循這一原則,張愛萍在組織工作時總是首選助手,他的標準是對方不僅要懂管理,還要在科技領域具有專業深度。

按照這樣的標準,張愛萍的首選搭檔是劉西堯,一個畢業於武漢大學物理系的理論物理學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幹部中為數不多的科學內行。

另一個重要助手是張震寰,他不僅具備北大的深厚學術背景,還能洞悉原子彈和導彈的基本原理,甚至能講解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及門得列夫的元素周期表。

張震寰早年在新四軍時就已經是張愛萍的下屬,其卓越的學識和實踐能力深得張愛萍的認可。

當張愛萍在總參謀部主持裝備工作時,他特意將已轉業至地方的張震寰調回,擔任裝備部門的領導職務。

在其領導下,張震寰不僅參與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試驗工作,還主導了中國第一台巨型電腦的研發。

在眾多紀錄片中,原子彈爆炸倒計時讀秒的聲音,正是出自他之口。

在那個激蕩著科技夢的年代,張愛萍以領軍人物的身份,無疑必須身先士卒,既激勵團隊奮勇向前,又敢於在風雨中挺身而出,擔當重責。

他以戰爭年代磨礪出的決斷和膽識,運籌帷幄於「兩彈一星」工程之中,留下了不少傳奇。

張愛萍有一句口頭禪,這句話在科研院所中傳頌甚廣,他常對辛勤鉆研的科學家們說:「你們大膽地去工作,只要是認認真真踏踏實實,成功了——成績是你們的,失敗了——責任是我的。」

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科學家們的創造力和主動性,張愛萍獨具慧眼地摸索並建立了「兩條指揮線」制度。

其中,行政指揮線負責提供組織保障,確保資源供應和後勤支持。

技術指揮線則設立了總工程師職位,這一職位通常由領域內的科學家專家擔任,實行專家治院的模式,以確保科研的獨立性和專業性。

張愛萍又創立了「科技委」制度,在總裝備部、航天部及其他科研機構中實行,由科學專家組成的科學技術委員會與行政單位平行,形成一種科技決策的雙軌制。

這讓科學家們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見解,在技術工作上享有更多的指揮權和決策權。

這兩種制度的創新,極大激發了科研人員的活力和創新力,也確保了科研工作的高效與精準,延續至今,成為中國國防科研體制中不可多得的寶貴遺產。

張愛萍為國家的科技進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領軍於前,功不可沒。

參考資料:

何念選著. 開國將帥們生活中的故事[M]. 2014

【大江南北】雜誌社編;王於耕著. 往事灼灼[M]. 1993

唐功儒編. 旌旗十萬集[M].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