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典抗戰劇【亮劍】的最後幾集中,劇情主要是圍繞李雲龍、丁偉、孔捷「晉西北鐵三角」在南京軍事學院學習,穿插1955年授銜的一些故事。
從李雲龍的話語中不難發現,他希望自己能評為中將,但最後卻只是少將。這讓老李十分不滿,甚至鬧情緒的和另兩名好友發牢騷:自己要當大將!
電視劇雖然是影視化作品,但借李雲龍之口也道出了許多人的一個疑慮:1955年新中國第一次授銜時,開國大將與上將之間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現在我們經常提到的1955年解放軍首次授銜,最早還要追溯至1950年。這一年9月4日,中央軍委釋出【關於建立各級幹部管理布置規定】,指出「軍隊幹部先進行評級」。
1951年2月,總幹部部以中央軍委名義下發【關於幹部評級工作指示】,全軍隨即展開評級工作。
1952年底,軍隊評級這些重要問題已經解決,共劃分9等21級,這為後來全軍評定軍銜奠定堅實的基礎。
1953年初,軍委釋出【關於實施軍銜制度準備工作指示】。不久,以聶榮臻為主任,黃克誠、蕭華為副主任的「軍銜實施委員會」正式成立。
委員會由中央軍委直接領導,主要就是解決在實施軍銜制度準備過程中遇到的一些難題。
鑒於軍隊組織編制和一些兵種組建尚未落實,解放軍的評定軍銜工作直到1954年才正式實施。然後再度延期,改為1955年實施軍銜制。
當時主持軍委日常工作的彭德懷為評定軍銜的主要領導人,包括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兼總幹部部部長羅榮桓,副部長宋任窮、賴傳珠;總政治部副主任譚政、蕭華等開國元勛協助彭德懷,負責首次解放軍軍銜的評定與實施工作。
1955年初,毛主席簽發的【軍官服役條例】釋出,該條例對軍官軍銜評定有著明確規定,把解放軍現役軍官軍銜分為帥、將、校、尉4等14級。
元帥分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元帥、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兩個等級;將軍則分為大將、上將、中將、少將。
至於具體人選,由中央軍委提名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人選以及校官人選名單,由軍隊各大單位或各總部軍區、各軍事院校、誌願軍總部提名,最後由中央軍委定奪。
元帥的評選標準與人選是至關重要的。
起初,解放軍的元帥共分為大元帥和元帥,大元帥的人選就是毛澤東主席,這是毋庸置疑。
元帥的人選名單有10人和11人。十元帥,便是我們如今熟知的開國十大元帥,11元帥則是加入了鄧小平同誌。
但小平同誌後來主動請辭元帥軍銜,在隨後的中共八大上出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擔任重要的領導職務,成為中央核心領導層成員。
解決完評定元帥的標準和人選後,接下來就是評選大將標準與人選。據檔規定,大將的編制軍銜標準是「一級軍區司令員與相當於該職務者」。
在具體評選工作中,彭德懷、羅榮桓卻發現1955年全國進行調整後的一級軍區有12個,其中9個軍區的司令員已經評選上將,三個軍區司令員則是為中將軍銜。
如果按照檔規定,開國大將的人選不會低於12人,這和如今我們熟知的「開國十大將」有所區別。
正因如此,評選大將時,黨中央、毛主席、周總理、彭德懷、羅榮桓等人十分慎重。他們認為:除了以現任職務來進行評選,還要詳細考察資歷與歷史貢獻。
經過仔細挑選,彭德懷、羅榮桓向黨中央提出了三個方案,即10位大將和15位大將以及22位大將。
10位大將是最終采用的方案,也是被後來人所熟知的共和國十大將。
15位大將的方案是除了後人熟知的開國十大將之外,加上了張宗遜、宋任窮、蕭克、王震、周純全。
22位大將的方案是在15位大將的基礎上加上了許世友、劉亞樓、鄧華、陳再道、楊得誌、彭紹輝、王宏坤。
結果不言而喻,黨中央與毛主席確定開國大將人選定為10人。
由此不難發現,評定大將軍銜時,彭德懷、羅榮桓遇到的困難不比評定元帥時要小。
軍銜評定考量的是多方面。許多候選者的現任職務和軍隊職級可以達到評選大將乃至元帥的標準,但還要充分考量候選人的歷史貢獻。
如果過分看重現任職務,那排在開國大將第二的徐海東,以及排名第七的張雲逸就很有可能落選。當時身為國防部副部長兼訓練總監部部長的蕭克以及副總參謀長張宗遜,都有可能被評為大將而不是上將。
因此,許多黨史和歷史專家得出一個共同的結論: 解放軍開國大將人選不單單只看現任職務,還要考慮候選者的品質、能力、過往貢獻等條件,進行綜合考量。
開國十大將之首的粟裕同誌是實至名歸,排名第二的徐海東早在紅軍時期就率領紅二十五軍勝利到達陜北,與劉誌丹同誌一起鞏固陜甘根據地,為中央紅軍雪中送炭,被毛主席譽為:對中國革命有大功勞的人。
解放軍授銜時,周總理親自到大連看望休養的徐海東。徐海東有些慚愧地對周恩來說 :「總理,我長期養病,為黨工作太少,受大將軍銜太高,我真是受之有愧。」
周總理當即安慰 :「海東同誌,授予你大將軍銜不高也不低,恰當無比。」
包括張雲逸,他是十位大將中年齡最長者。早年的張雲逸與鄧小平同誌共同領導百色起義,擔任紅七軍軍長。抗日戰爭時期,擔任過新四軍參謀長、副軍長、山東軍區司令員。
從這一標準來看,張雲逸在紅軍和新四軍時的職務是高於粟裕的。1955年之前,張雲逸從廣西軍區司令員職位上退下來,且已經年過六旬。
那在評定大將的過程中,已經休養很長時間的張雲逸到底是評為大將還是上將?
所以在評選開國大將時,黨中央和毛主席還是考慮到候選者的過往綜合歷史貢獻。尤其是他們是否在紅軍或者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對軍隊和革命根據地是否有過突出貢獻?這一點是至關重要的。
評選上將和中將的標準,與評選大將又有些許不同。
前面已經簡單提過,大將人選是由中央軍委直接提名,評選資格與標準就是看候選者現有職務。例如已經達到評選大將標準的蕭克和張宗遜最後被評為上將。
包括南京軍區司令員許世友,解放軍首任空軍司令員劉亞樓都被評為上將。
說到這裏,想必大家對於新中國首次評定軍銜時的標準有了初步了解。
若按照李雲龍的過往履歷,雖說在紅軍時期已經擔任團長,但在抗戰時期同樣是團長,還是個編外的獨立團團長。
解放戰爭時期,李雲龍被破格提拔為代理軍長,因傷沒有去北韓戰場。他老李能夠被授予少將軍銜,已經算是組織上的「法外開恩」。
橫向比較之下,李雲龍的頂頭上司的旅長陳賡雖被評為大將。但是陳賡在紅軍時期就擔任過四方面軍和一方面軍的師長,他所立下的功勞和經歷過的傳奇故事恐怕也是李雲龍一生難以仰望的高度。
再者說,能在1955年被評為中將(包含以上軍銜)的絕大多數都是大軍區司令員或副司令員級別,當時的李雲龍只不過是一個代理軍長。
借用毛主席的一句打油詩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授銜時。」
一部份在戰爭年代出生入死,為新中國的解放,甘願拋頭顱灑熱血的軍隊領導,到了1955年評定軍銜時,卻因為這些鬧得不愉快。
他們其實都是響當當的戰鬥英雄,不知經歷了多少次的生死險情,才安然無恙來到和平年代,後人都沒有資格去評判這些。
但有一點,在評定軍銜的過程中,黨中央、毛主席包括相關領導人都是秉持著公開、公正的態度。
參考文獻:
[1]張暉.人民解放軍首次授銜縱橫談[J].黨史博覽,2020(12):4-10.
[2]開國元帥和大將、上將、中將的待遇區別[J].傳承,2013(1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