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從秦墓出土葦席殘片,看「坐席」的講究

2023-12-28歷史

上古時期,「席」作為人類最早使用的鋪墊用具,在中國家具發展史上歷時最長、最古老。在甲骨文裏,「席」被寫成一個長方形的象形字,中間好似席的織紋。而甲骨文的「宿」字描摹的是一人臥於宅內之席上。

甲骨文「席」

甲骨文「宿」

【說文·巾部】:「席,籍也。」席是古人鋪設在地面與身體之間用來藉身的用具,它可以隔潮、壓塵,保持坐處的幹爽整潔。1986年在秦公一號大墓的發掘過程中,也發現了珍貴的葦席殘片,其編織手法與現代葦席相近。

秦公一號大墓出土葦席殘片

古代人坐席子是有很多講究的,不能隨意而坐。

【禮記•曲禮】:「席南鄉(向)、北鄉,以西方為上;東鄉、西鄉,以南方為上。」席子南北擺放時候,西為上位,東為下位。席子東西擺放的時候,南為上位,北為下位。

【詩經•小雅•賓之初筵】寫「賓之初筵,左右秩秩」,是指賓客坐到席上,左右兩邊的人,都是按順序(長幼)入席的。說明坐席有尊卑、長幼,即按上下、左右之分。席子還要擺放得端正。

【論語·鄉黨】 就說:「席不正,不坐。」 席子鋪得平整不僅表示主人心地端正,而且也是表示對客人的尊重。為了避免由於起身落座時折卷席角,遂於其四隅壓上鎮。席鎮的造型愈來愈講究,成為各種動物或人物造型的雕塑小品,在古代工藝美術中獨樹一幟,也是中國室內陳設的亮點。

海昏侯墓出土的席鎮

由於人們把席子直接鋪在地上,所以不能直接穿鞋走進屋內。如果有人要進屋子時候,應該揚聲先讓屋內人聽見,以便讓屋內人知道。如果門外發現雙雙鞋子,說明有兩個人在裏面,進者必須通報一聲,讓進則進,不讓進就不能進,以免影響屋內人。

席上常擺放有幾,幾相當於現在的茶幾,用來擺放食物等。人們可以坐在席子上吃東西。但是正式接見客人的時候,人要正襟危坐,不能靠在幾上,躺在那裏,更不能邊吃邊喝和被接見人說話。【左傳】上就有記載:「設幾而不依,爵盞不飲。」

「席」在中國古代禮儀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身份不同,用席的規則就會不同。比如說「天子之席五重,諸侯三重,大夫再重」,而平民只鋪一重席。大席可坐四人,小席可坐兩人,而單獨的方席則是專門為尊者以及長者而設,是只供一人的「獨坐」。

此外古代關於坐席還有一套比較繁雜的規矩,比如說男女7歲以上、出嫁的姊妹與兄弟、父與子這三種狀況下是不可以同席的,同時【禮記】裏面還規定,群居5人則長者必有席,5人以上德高望重的人必須要單獨安排另一張桌子。逐漸的,從禮制中產生了「主席」「首席」這些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