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50年毛澤東請周世釗吃飯,聊起張幹,主席:他要爬上去是容易的

2024-02-06歷史

前言

張幹,湖南新化人。原是數學老師,精明能幹,言辭練達,很有些社會活動能力。

1915年,毛澤東在湖南第一師範學校讀書的時候,張幹就是該校的校長。 他同毛澤東之間曾有些「過節」。

解放後,張幹在湖南妙高峰中學當算學教員。1967年1月21日病逝,享年83歲。

學生開除校長,這是第一次

1913年春,年僅20歲的毛澤東自願報考湖南公立第四師範學校。天資聰慧的毛澤東很快以榜首的名次被該校錄取。

1914年春,湖南公立第四師範學校並入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四師遷入一師後,校長張幹把第一師範學校1913年秋季招收的兩個班學生分別編為第六班和第七班,而把第四師範學校1913年春季招收的三個班排在其後,分別為第八班、第九班和第十班,意味著原第四師範的這三個班的學生學習時間延長了半年。

對此,原四師的學生大為不滿,派出代表前往湖南教育司進行交涉,但毫無結果,只好滿懷怨氣屈從了張幹的編排。

毛澤東也被編入八班(六、七、八、九、十班均為一年級)。 從此,毛澤東開始了長達五年半(含四師一年)的師範學習生涯。

由於張幹對北洋軍閥政府唯命是從,在學校大禮堂中懸掛著「大總統」袁世凱的訓令,每當在禮堂集合學生時,他總要對著「訓令」念念有詞,以此禁錮學生的頭腦。

張幹官氣十足,到校上下班都要坐著3人擡的大轎,對學生更是動輒訓斥,許多學生對這位校長早就側目而視了。

1915年6月,湖南省議會頒布了一項新規定:從下學期開始,學生每人每月須交納10元學雜費,張幹作為該校校長自然積極執行。但由於10元學雜費對大多數窮學生來說,實在是一個不小的數目,一時間校內外輿論嘩然,群起反對。有人提出這個規定是張幹校長為了討好當局而向政府提議的,提議要趕走張幹。加上原四師的學生對合校後要多讀半年書心懷不滿,於是在第九班學生的發動下,一場以罷課來驅逐校長的學潮開始了。

全校學生群情激憤而罷課,罷課的組織者推選第四班的一位同學擬出罷課宣言,並油印四處散發,該宣言只側重講張幹增加學雜費是不應該,或者揭露張幹不忠、不孝、不仁、不悌之類的事實來證明張幹的私德不好。

毛澤東看後不以為然,感到他們這樣做並沒有打中張幹的要害。 於是,毛澤東拿著一張【驅張宣言】來找同班同學周士釗,對周士釗說:「這個宣言講的都是張幹私德如何不好,不切要害。我們是反對他做校長,不是反對他當家長。既要趕走校長,就要揭發他對上阿諛奉承,對下專橫跋扈,辦學校如何辦得不好,貽誤青年。我們重寫一個宣言如何?」

周士釗向來有些膽小,說你一個人寫就可以了。於是,毛澤東找來筆墨到學校後山的君子亭,花了一個多小時,寫成了一篇4000余字內容充實氣勢磅礴的【驅張宣言】,尖銳地抨擊了張幹辦學無方,貽誤青年的弊病,整篇文章理直氣壯,得到了大家的贊同。當晚就被一些同學拿到石印局,印了近千份。次日清晨帶回學校,分發校內校外,特別是送往省教育司、省議會、省政府以及長沙的各所學校,喚起人們對驅張的認同。這張【宣言】還貼到了學校最顯眼的地方,轟動了全校。

罷課持續了一周,省教育司只得派督學來學校調停,要學生復課,學生不同意,紛紛表示:「張幹一日不出校,我們一日不上課!」督學無奈,只好安撫學生:「這個學期快完了,你們還是上課,下個學期張幹不來了。」

張幹得知學生鬧事,怒不可遏,有新化籍的學生向他告密,說宣言是毛澤東起草的, 張幹從筆力雄渾的文風中,也斷定是毛澤東寫的,決定掛牌開除毛澤東等17位學生的學籍。

張幹的開除決定又受到了楊昌濟、王季範、徐特立、袁吉六、王立庵等許多教師的堅決反對,這些教師聯合發起和召集全校教職員工會議,抗議張幹的決定。在大家的壓力面前,張幹不得不收回了成命。為此,張幹感到在學校已難以幹下去了,只好卷起鋪蓋離開了任教6年的第一師範學校。

走前, 張幹對教師們悻悻地說:「在學校只有校長開除學生,學生開除校長,這是第一次。」

毛澤東:對張幹應該照顧

「往事平泉夢一場,師恩深處最難忘。」幾十年之後,毛澤東成為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偉人,他曾經反對過的張幹校長卻一直沒有離開教書生涯。

解放初,在湖南第一師範舊址妙高峰上的一所中學裏,66歲的算學教員張幹,面色抑郁,惶惶不安,常常夜不成寐。 一是惱恨自己當了「地主」, 成了革命的物件。他家本是貧農,任教40余年,靠積蓄購置了一份田產,不成想卻成了地主; 二是「當年冤家」自己的學生毛澤東如今成為黨和國家的最高領導人,悔不該當初提出開除他, 也不該給其記大過處分; 三是重慶談判前夕,曾給毛澤東發了一封電報, 請他「應召赴渝」,還要他「幸勿固執」,這不是替蔣介石說話嗎?

張幹憂心忡忡,加上生活窘困,有時竟無以為炊。他想給毛澤東寫信,卻拿不起筆來。

1950年10月5日,毛澤東在中南海住所邀請原第一師範的教員王季範、徐特立,學生熊瑾丁、周士釗等吃飯。大家談起了幾十年前的往事。對於張幹這位老校長,毛澤東並未記仇,相反卻一直惦記著他。

毛澤東望著周士釗說:「張幹還在不?」

「在,一直教書。現在妙高峰中學當算學教員。」周士釗回答說。

「哦?還在吃粉筆灰!」毛澤東放下筷子,似乎受到很大觸動,臉上流露岀驚詫之色,說:「張幹這個人很有能力,很會講話。三十幾歲就當了一師校長,不簡單。 原來我不高興他。我估計他一定要向上爬的。他要爬上去是容易的,爬到反動統治隊伍裏做高官。結果他沒有向上爬。剛才聽你說,他現在還在劃粉筆,這是難能可貴的。」

「張幹年輕有為。」徐特立、熊瑾丁都贊同毛澤東的看法。

王季範等你一言我一語,提了毛澤東在君子亭起草驅逐張幹的傳單以及張幹要開除毛澤東的事來。

毛澤東說:「現在看來,當時趕走張幹沒有多大必要。」毛澤東不無幾分自責:「每個師範生交10元學雜費的事,也不能歸罪於他。至於多讀半年書,有什麽不好呢。」

周士釗趁此機會把張幹6口之家的生活窘況和愁苦心境一一向毛澤東作了匯報。

毛澤東感慨系之,不假思索地說:「張幹是有向上爬的本錢的,如果他下決心向上爬,一定爬得上去。經過幾十年還沒有爬上去,可見他沒有向上爬的決心,這就算有一定的操守。 對張幹應該照顧,應該照顧!」

1950年10月11日,毛澤東致函湖南省政府主席王首道,請湖南省人民政府給予接濟。

於是,前後兩次1200斤救濟米和人民幣50萬(舊幣)送到張幹家。

之後,張幹又相繼收到同事、同學寄來的三封書信。簡直承受不住了,幸福從天而降,歡愉彌漫全家。張幹感激異常,夜不成寐。燈下,他握筆含淚給毛澤東寫信。

信寫完,張幹投郵,日夜盼復,屈指一個半月,杳無音信。毛澤東公務繁忙,他是能想到的。該不是考慮到身為一國之最高決策人,與他張幹這樣一個卑微的教師通訊影響不好吧?張幹有些失望。然而,恰恰在第二天,張幹收到了毛澤東的回信。

如果說在此之前,張幹以他的學生中有毛澤東這樣一位偉人而高興,那麽今日則是他最值得驕傲的一天:他第一次收到毛澤東的信函。一家人將信看來看去,笑逐顏開,張幹的病似乎也好了一半。他曾給毛澤東記大過的事,原來是諱莫如深的,此時此刻竟忘乎所以,向家人絮絮叨叨擺談起來,宛如一個天真的孩童。

毛澤東:過去的事,不要再提它了

1952年秋,張幹應毛澤東之邀赴京。9月26日上午11時,毛澤東又請來青少年時代的師友羅元鯤、李漱清、鄒普勛到中南海一起吃飯。當車進新華門,駛到豐澤園,身材魁偉、容光煥發的毛澤東就笑盈盈地迎上前去,一一握手問好,隨即請進客廳。

毛澤東躬謹謙和,定要張幹坐上座,自已坐下座。

敘談間,毛澤東又把李敏、李訥這些孩子們喊出來,介紹說:「你們平時講,你們老師怎麽好,怎麽好,這是我的老師。我的老師也很好嘛!」 他接著詼諧地說:「我的老師,你們要喊太老師。」

毛澤東的話把大家逗笑了。頓時,師友之間的拘謹氣氛全消除了,心裏說不出的溫馨和慰藉。而李敏、李訥都為爸爸尊師敬老之情所動。

聊了一會兒,張幹內疚不安,他想到當年那場學潮,蒼老的臉上顯得憔悴,他眼裏噙滿淚水,終於向毛澤東說了憋在心裏幾十年的話語:「一師鬧學潮那陣,我曾主張開除你,真對不起呀!」

毛澤東緩緩地擺擺手,說:「我那時年輕,虎氣太盛,看問題片面。要是現在這樣學點猴氣,就不會發動那場‘驅張運動’了!過去的事,不要再提它了。」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毛澤東參照這句古詩,繼續說道,「我這顆寸草心是怎麽也難報答老師的‘三春暉’啊!」

張幹聽了深受感動。

毛澤東對張幹說:「你年紀大了,就不要教書了。學校應該優待,照送薪水。」

這時,生活秘書進來請主席休息。毛澤東談興正濃,把煙蒂一掀,說:「老朋友難得會面,今日見了面,還要談一下。」說完,他們又談了一陣。

中午到了,毛澤東結束談話時,說:「今天我們就談到這裏,一起吃頓便飯。過幾天我再請你們吃頓晚餐。」

12點15分,午餐開始了,毛澤東請師友們入座,服務員端了一桌具有湖南風味的菜肴。席間,毛澤東頻頻為4位元師友夾菜敬酒。

飯後,毛澤東陪他們參觀中南海,看電影。晚上,毛澤東又派人送來了套用物品。

張幹在這天的日記中寫道:「毛主席優待我們,可謂極矣,我們對革命無所貢獻,而受優待,心甚慚愧!」

在京40多天,張幹不但國慶時登上了天安門觀禮台,遊覽了京津名勝古跡,還第一次乘坐飛機鳥瞰了長城風光。徐特立請他到家作客,蕭三宴請贈詩書。你來我往,應接不暇。

張幹心情舒暢,信步上街,買了一根手杖。10月27日,農歷重陽節這天,他又到商場刻了顆銅質圖章,作為永久的紀念。

11月8日周末,上午8點, 毛澤東派秘書葉子龍給4位元師友送來零花錢,每人150萬元(舊幣)。 葉子龍說:「下午,毛主席約大家敘舊。」

當天下午3點,毛澤東派車來接張幹等4師友到家中作客。車子開進中南海,停在瀛台,稍事休息。一忽兒,毛澤東從書屋出來迎客,請4位元老人圍座圓桌周圍就餐。

毛澤東知道他們愛喝酒,特地備了酒,並舉手敬酒。毛澤東很高興地給他們一一夾菜,並說:「你們來北京,心裏不慌(指想家)吧,生活過得習慣嗎?你們既然來了,就要出去看一看,看看京城的風貌。」滿座笑語不斷,氣氛熱烈。

談話中,毛澤東問張幹的工作、生活情況,表示要留張幹到中央文史館工作,張幹以家境困難、難以糊口為由辭謝。

宴會結束後,毛澤東請4位元師友合影留念。

11月12日,張幹將啟程南歸時,毛澤東派人送來零用錢,並鹿茸精一瓶,囑咐每日服兩次,每次於飯前20分鐘服20滴。毛澤東關照他多多保重身體。

在南行的列車上,張幹依然沈浸在幸福之中。他一次次回味著來京後的40多個不平凡的日日夜夜,一次次回想著那天寫給毛澤東的信。

學生的「薄物」

張幹回湖南後,先後聘為省軍政委員會參議室參議、省政府參事室顧問。每月的聘金加上學校的薪水,使一家生活有了保障。他積極參議國家大事,應邀作報告,深為人們敬重。報告中,他深刻剖析自己因受孔孟中庸學說及康梁改良主義的影響,對於國事,無論國體如何,總希望有聖賢出世,把國家弄好,使人民能安居樂業。所以在清末同意保皇黨康梁之維新,而惜其不成;在民初,同意軍閥袁世凱作總統,而惜其稱帝;即對美帝國主義走狗蔣介石匪幫,也未曾不望其與中共會談,結果為幻夢一場。

1963年初,張幹曾在病中兩次寫信給毛澤東,請他設法幫助其女兒返湘工作,「以便侍養」。接信後,毛澤東一面積極為老校長張幹分憂解難,一面給已任副省長的周士釗寫了一封親筆信,詢問是否能辦張幹所托之事。

不久,毛澤東便接到了周士釗的復信。1963年5月26日,毛澤東又親筆給張幹寫了一封回信:

兩次惠書,均已收讀,甚為感謝。尊恙情況,周憞元兄業已見告,極為懷念。寄上薄物若幹,以為醫藥之助,尚望收納為幸。

同時,毛澤東致函周世釗,讓他將人民幣兩千轉致張幹。

毛澤東給張幹信中提到的「薄物若幹」,張幹萬萬想不到竟是毛澤東托湖南省委第一書記張平化從北京捎來,並委托周世釗前來轉交的兩千元錢! 這哪裏是「薄物」,這是「厚饋」;這豈止是「醫藥之助」,而是恩情並重啊!

這時張幹唯怨年屆80,身體老朽,不能奮起精神,大展宏圖,報答毛澤東的恩情,便諄諄教育兒女,要學習毛澤東思想,學習毛澤東博大的胸襟,處世待人要正直,要有一技之長,以此報效國家。

1967年1月21日,張幹因病情惡化離開了人世。

副省長兼湖南第一師範校長周世釗主持追悼會,並在追悼會上滿懷深情地講述了毛澤東對這位老校長的重新評價和深切關懷,使人油然而生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