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魯國與晉國盟約破裂後,魯國的外交政策上,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2024-06-08歷史

春秋時期,晉、魯兩國相隔較遠,領土沒有直接接壤,所以 缺少春秋初期兩國直接往來的明確史載。

直到晉文公稱霸中原之後,兩國之間的往來才變得頻繁起來。春秋中期,晉、楚、秦、齊逐鹿中原的政治格局已經形成,晉國轉移了對外交往的重心, 將邦交重點放在中原地區 ,與中原諸國開展邦交活動。

「根據當時中原的情況,宋衛交好且與鄭國有矛盾, 齊、魯兩國之間有矛盾, 晉國建立以魯、宋、衛為骨幹,攜齊、鄭建立中原聯盟。」

在此後歷年的邦交活動中,也基本按照這一政策執行。晉、魯兩國同盟關系從春秋中期持續到春秋後期,大也經歷了 建立,發展,破裂,恢復發展 ,持續穩定以及兩國關系最終破裂幾個階段。

晉、魯關系建立

春秋之初, 晉、魯兩國似無直接往來 , 【左傳】中記載「僖公五年(前655年)春,晉侯使亦殺大子申生之故來告。」

這是見載最早的晉國與魯國有所往來的事件,在城濮之戰前, 因為戰爭,晉、魯兩國產生交集。 僖公二十五年(前635年),魯國與衛國、莒國在洮地(今山東省舊濮陽縣西南五十裏)結盟。

此時齊侯以霸主自居,對魯、衛、莒在 洮、向兩地會盟不滿 ,便派兵攻打魯國西部邊境,夏天又攻打魯國北部邊境。此時宋國背楚從晉。

僖公二十七年(前633年),楚王帶領鄭、陳、蔡、許國家的軍隊圍攻宋國,魯國與諸侯在宋地結盟。齊霸衰落, 魯國為了擺脫齊國的控制,轉而投向楚國

宋國向晉國告急,晉文公大夫先軫對文公說「報施、救患,取威、定霸,於是乎在矣。」為了解救宋國,僖公二十八年(前632年), 晉文公興兵攻打曹國,向衛國借道未果,於是伐衛。

晉國攻打曹國和衛國, 是破解楚、魯、衛防線的措施 ,沒有采取直接與楚國相爭的手段,而是透過伐曹、衛來破解楚國聯盟。

衛國是楚國的婚姻之國,而魯國依附楚國,於是魯僖公便派公子買去戍守衛國,但是楚國沒能成功營救衛國,魯國害怕晉國會討伐自己, 便殺死公子買來向晉國解釋

晉國大敗楚國,並且在踐土(今河南廣武縣附近)建立王宮,請周天子來蒞會,向周襄王獻楚俘。襄王宴享文公,命卿士尹氏、王子虎和內史興策命晉侯為侯伯, 晉文公正式成為中原霸主。

城濮之戰的勝利使得晉國一戰成名 ,在諸侯國中聲名大顯,各國紛紛歸附,「城濮而勝天下諸侯翕然從晉。」城濮之戰前, 魯國曾與實力強大的楚國結盟, 但城濮之戰後,晉文公成為中原霸主,魯國便轉變外交政策,將依靠目標轉為晉國。

踐土之盟標誌著魯國正式成為晉國的盟友, 兩國正式建立同盟關系 。此後溫(今河南溫縣)之盟、翟泉(今洛陽市孟津縣平樂鎮)盟會,魯國都積極參與。

魯國積極參與晉國組織的盟會,顯示了魯國善於根據現實情況, 適時調整自己的邦交政策 。僖公三十一年(前629年),晉文公將曹地分給諸侯,魯僖公派臧文仲前往受地。

因為初得諸侯,晉文公為了穩固自己的霸主地位,所以 透過分地的方式來拉攏諸侯國 。臧文仲聽從晉國館人的話,比其他諸侯國先到達,讓晉人認為魯國對晉國霸主地位的認可及誠心歸附。

便將自洮水以南、東傳於濟的大片土地分給了魯國,「獲地於諸侯為多」,分得的地比其他諸侯國多一些,顯示了晉國對於積極歸附自己的諸侯國的親近與重視,也向其他諸侯國釋放了一個訊號, 即積極歸附自己的國家能夠得到實際的利益 ,來吸引更多的諸侯國歸附。

其後,為了表示對晉國的感謝,僖公又派公子遂到晉國去拜謝。晉國在分曹地時給魯國頗多, 說明晉、魯交往對雙方都是有好處的

魯國不僅獲得了晉國的保護, 還得到了一些物質利益 。在晉國實力的壓制和利益的吸引下,兩國關系是和睦友好的。

晉、魯關系發展

晉文公死後,晉襄公繼續了晉文公的霸主事業,在對秦、對狄、對楚作戰中都取得勝利,國力強盛,霸主地位穩定。魯文公堅定的 繼承了僖公時的政策 ,與晉交好,朝聘會盟不止。

在晉襄公時期,晉國和魯國邦交關系穩定,但也存在一些矛盾。魯文公在晉襄公即位時沒有親自去朝見,晉人來討,諸侯即位,小國要前去朝見, 以此來顯示兩國繼續友好、取得信任, 商量國事,補正缺失,是禮儀中的大事。

於是魯文公親自去了晉國, 晉國卻讓大夫與文公結盟來羞辱魯國 。文公三年(前624年),魯文公到晉國朝見,與晉侯結盟,此後,都是魯文公親自去晉國朝見。

文公八年(前619年),因為魯文公在扈之盟晚到,晉國便派遣使者前來責讓,可見晉國對盟國控制極為強烈。晉國對待魯國態度蠻橫, 但是魯國並未產生背晉想法,仍舊恭敬事奉晉國。

在晉國內亂的同時,楚國認為爭霸中原的時機來了, 楚國便乘機攻打鄭國 ,想要將鄭國作為北上的據點。

魯國作為晉國的盟友, 聽從晉國的命令 ,跟隨晉、宋、衛三國去救援鄭國,但是沒有趕上楚軍,便退兵回國了。

此後,楚國積極爭奪中原諸國的歸附,文公九年(前618年)時,楚子越椒聘魯,楚國派遣使者到魯國聘問, 想要拉攏魯國加入自己的陣營 。此時,陳、鄭、宋都加入到楚國陣營,但是魯國一直沒有加入楚國陣營。

文公十一年(前616年),魯叔彭生在承匡(今河南省商丘市雎縣)會見晉國郤缺,商量如何對付此時 歸附楚國的宋、鄭、陳三國

同年魯卿東門襄仲到宋國聘問, 想要勸說宋國重新回到晉國懷抱 。文公十二年(前615年),秦國西乞術來魯國聘問,在言語中暗示魯國背晉,導致魯國執政東門襄仲不敢接受西乞術的禮物。

與此前楚國來聘問的目的相似, 秦國也是想拉攏魯國,讓魯國背叛晉國 ,但是魯國此時仍舊心向晉國,沒有同意秦國的拉攏。因為魯國努力討好,小心翼翼的事奉,多次跟隨晉國攻打不服從的諸侯國,晉國與魯國關系穩定。

文公十三年時(前614年),因為衛、鄭兩國的請求, 魯文公在與晉侯盟會時替衛、鄭說情 ,讓衛、鄭兩國能夠回到晉國的陣營當中。

這說明晉國雖然中衰,但是實力仍在,對諸侯國的影響猶在。第二年,晉國在新城(今河南商丘縣附近)與諸侯會盟,魯、宋、衛、鄭、陳、許、曹都參加了此次盟會,鄭、宋、陳三國回到晉國陣營。此前投靠楚國的國家又重新歸附晉國, 標誌著晉國霸業有所復蘇。

晉、魯關系破裂

踐土之盟後,齊國受到盟約的制約,與魯國有過一段和平時期。然而在晉襄公去世後,晉國霸業衰落之時, 齊國不斷侵擾周邊諸侯國,試圖重振齊桓公霸業 ,因為魯國服從晉國,所以齊國攻打魯國來挑釁晉國。

齊昭公死後,子叔姬的兒子即位,不久便被齊人所殺,因子叔姬是魯女,所以魯國求取子叔姬,齊人不許, 魯人請求周王幫助,周王於是派了單伯去齊國。

齊人扣留了單伯和子叔姬, 魯人便去晉國請求幫助 。文公十五年(前612年),齊國起兵侵擾魯國西鄙,魯國向晉國求助。

晉國率領諸侯之師討伐齊國,齊國畏懼晉國強大的軍事實力,透過賄賂晉國來免於戰爭,晉國收受賄賂、罷兵而還。因晉國不戰而還,齊國於是起兵攻打魯國西部地區,魯國見不能依靠晉國的力量來抵禦齊國, 便透過與齊國結盟來換取和平

次年齊國又侵犯魯國西鄙,並且伐曹,「謂諸侯不能也」, 魯國迫於壓力,背叛晉國 ,屈從於齊國,齊魯兩國結盟。

晉國在扈(今河南省原陽縣西)與諸侯會盟,魯國沒有參加,標誌兩國關系破裂。魯國多次與齊國盟會,幾乎成為齊國的屬國, 沒有再參與晉國組織的盟會。

晉國一系列收取賄賂的行為導致 諸侯國對晉國失去信任 ,鄭穆公曰「晉不足與也。」晉國威信下降,霸業出現危機。

宣公即位之後,魯、齊「會於平州,以定公位。東門襄仲如齊拜成。」魯宣公是庶子篡立繼承君位的,未列於諸侯, 在齊國的幫助下得到諸侯承認而正式位列諸侯 ,所以宣公初年事奉齊國極為恭敬。

齊魯關系進一步發展 。宣公七年(前602年),「晉侯之立也,公不朝晉,又不使大夫聘,晉人止公於會。盟於黃父(今山西省翼城縣東北),公不與盟,以賂免。」

魯國自從歸附晉國之後,對於晉國一直是非常忠誠的,在沒有外力的壓迫下,魯人便不會背棄晉國,即使楚、秦等國的拉攏, 魯國仍舊心向晉國

只是在齊國的武力攻打之下,且晉國因為收受賄賂沒有盡到保護與國的責任, 魯國沒有辦法才與齊國結盟,與晉國關系中斷。

晉靈公長大後,想要收回趙氏手中的權力,但是趙盾多年的經營布置使得趙氏在朝堂的地位根深蒂固,晉靈妄圖以刺殺的方式殺死趙盾, 瓦解趙氏集團,結果反被趙穿殺於桃園 。趙盾又立文公庶子公子黑臀,是為成公。

晉成公也是趙氏的傀儡,仍舊無力改變趙氏專權的局面,晉國霸業中衰的局面也沒有得到改善。 楚莊王即位之後,改革內政,國力漸強 ,為了爭奪與國不斷與晉國發生戰爭,此時晉國處於下風,不是戰敗就是不戰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