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唐朝初期:驃國、真臘、吐蕃和中原文明分別對雲南的影響

2024-01-05歷史

很久以前,驃國 (今緬甸中部)北方的猛達光 內的傣族就將南方驃人 稱為「養 」,雙方文化有諸多相似之處,並相互通婚,其中猛達光 內諸侯,坤萊 (猛達光開創者)支系後裔之一的「三眼王」(濕婆化身)鐸達蚌 的母後,傳說就是驃人 。

到公元613年, 驃國 進入 毗訖羅摩王朝 時期,國力越來越強大,北方傣族果占壁部落聯盟 面臨著其巨大的壓力。

從驃國看東南亞文化

在撣國 (猛達光晚期)被驃軍 吞並後,北方以猛卯 (今德宏州猛卯)為核心的果占璧部落聯盟 (今緬甸撣邦北部、克欽邦,中國滇西南西部)與驃人 殊死搏殺,因為驃軍之前攻滅吞並的撣國 南部諸邦還未消化完全,所以驃軍 北上力量減弱,被果占璧聯軍 數次驅逐出撣邦高原 之外。

驃國 有著自己的原始宗教 ,因為身處於南亞 和東南亞 的交界處,所以國內還流傳著從南亞傳來的婆羅門教、上座部佛教、大眾部佛教和密宗佛教(婆羅門和佛教的部份融合),其中婆羅門教和上座部佛教在其境內影響比較久遠和廣泛。

驃人 根據古印度的婆羅米文字 ,建立了驃文 ;他們還經常將驃文 刻在了王宮墻壁和錢幣上,祭祀活動中的儀器也經常使用到驃文 。

驃人 將傣族地區流傳的西漢太初歷 ,結合古印度歷法優點建立了驃歷 ,驃歷 被推行於驃國 統治區,逐漸被當地驃人、傣族人和孟族人所使用,後來傳入北方傣族諸猛,也一直被使用至今,稱小傣歷。

婆羅門三大主神(梵天、毗濕奴和濕婆)中,驃人 更喜歡毗濕奴(守護之神,世界出現危機就會化身不同形式降臨人間),其中有一個重要城市便命名為毗濕奴城 (今緬甸馬圭市東敦枝鎮西20公裏)。

他們認為毗濕奴城 ,是宇宙世界迴圈過程中,到達新周期的開始,毗濕奴從睡夢中醒來,肚臍中開放蓮花,蓮花中的梵天創造的,因為對毗濕奴的喜愛,故以其名為城名。

因為婆羅門教和佛教基本教義上具有根本沖突,所以雙方經常劍拔弩張。婆羅門教派還曾嘗試將佛教納入其體系。

比如強行將釋迦摩尼 確定為毗濕奴的化身等,這些行為使得佛教徒與婆羅門教徒爆發激烈的戰爭,從古代南亞 延續到東南亞 ,緬族 、孟族 、高棉族 和南方傣族 都參與了這場殘酷的戰鬥。

孟族諸國

真臘國 是吉蔑人 (高棉族)部落國家,是古孟族 的一個分支,在 很久以前他們是扶南國 的嘍囉(附屬國),公元6世紀中葉獨立,到第二代君王就大力推行使得全民信仰了婆羅門教。有人認為其初期的國都位於今老撾南方的 占巴塞 。

公元7世紀,真臘國 已經擁有了自己的文字,其進入擴張階段還吞並了周圍許多吉蔑人 部落,向南蠶食扶南國 領土,向北攻打兼並傣族諸猛, 逐漸強盛於中南半島 東部。

唐高祖李淵 武德年間,真臘 派遣使者入長安 朝貢,因為生活在熱帶雨林氣候地區的真臘人 沒有穿衣服的習慣,所以見穿著衣服的人,都覺得很稀奇並與同行之人笑談。

駭黎朋猜 (亦稱: 哈利奔猜、女王國,統治中心在今泰國北部南奔府一帶),是 孟族 建立的國家,傳說其首領以女性居多,所以被 唐朝 稱為 女王國 。

唐朝 樊綽 【 雲南誌】中記述:「 女王國,去蠻界鎮南節度三十余日程 」,「 蠻界 」指 南詔國 ,從 女王國 到 南詔國 的 鎮南節度 (應指開南節度,或南詔設定最南方的未知節度)要三十天。

「 蠻賊曾將二萬人伐其國,被女王藥箭射之,十不存一,蠻賊乃回 」, 南詔 曾征伐 女王國 遭到慘敗,幾乎全軍覆沒,而 女王國 及其附近的孟族國家也是 傣族庸那迦部落聯盟 的世敵。

直通王國 (今緬甸東南沿海),孟族國家,與僧伽羅王國(亦稱錫蘭、獅子國,今斯裏蘭卡)交流密切,在僧伽羅 盛行的上座部佛教 透過水路傳入直通王國 。

唐朝時期,孟族真臘國 和哈利奔猜 經常與北方庸那迦部落聯盟 爆發激烈的戰爭,同時雙方之間也存在大量文化交流,並由經過庸那迦 地域傳入南寧州 。

吐蕃王朝

公元620年,在雅魯藏布江河谷,崛起的雅隆悉補野部落 ,在第三十二代「 贊普」(領袖稱謂)囊日松贊 的領導下,滅亡了十二邦國,一統 青藏高原 ,但是單純的軍事征服卻蘊藏著巨大的分裂風險,這些被滅亡邦國的部份舊貴族,時時刻刻想著復國,重新奪回地位和財富,所以各地叛亂不斷。

囊日松贊 是後來松贊幹布 的父親,統一未滿十年,舊貴族就重新復國,直到松贊幹布 用十數年時間再次一統青藏高原 後,建立吐蕃王朝,並派人到天竺地區 (今印度北部)引入佛教密宗,要求治下全民信仰,才得以慢慢將藏區局勢穩定下來,此後漸漸形成了獨特的藏傳佛教 。

後來今滇西北 部份地區(今迪慶州、麗江市部份地區)被吐蕃王朝 控制。

爨宏達歸唐

公元618年,五月,唐武德元年, 李淵 接受了隋恭帝 楊侑 的禪讓,在長安 稱帝,唐朝初立。此時的唐高祖 李淵 有意收復 南寧州 (今雲南一帶),但是鑒於歷朝歷代治理情況,認為此地不宜窮兵黷武,於是決定繼續保持對其的羈縻治理,而控制 南寧州 東部,並與 中原 接觸頻繁的 爨氏 被註意起來。

早些年,因反叛被 隋軍 誅殺的 昆州刺史 (職位,治今昆明) 爨翫 ,他同時也是西爨 眾民族部落的領袖,他的兒子爨宏達 被 隋軍 俘獲後,全家充為官奴。

唐高祖 讓 爨宏達 恢復了自由之身,並委任其承襲了父親原來的 昆州刺史 職位,讓他回 爨地 ,勸說東、西二爨眾部歸附 唐朝 。於是 爨宏達 帶著父親靈柩從長安出發,回爨地。

公元620年,四月初三,唐朝設定益州道行台 (戰時臨時機構,有高度地方權利),益、會、利、遂、涇等數州總管均被劃入管轄,川蜀之地被李唐 基本掌控,影響到了鄰近的爨地。

八月初七,爨宏達 率領東、西二爨眾「夷帥 」和「大姓 」部落歸降唐朝 ,並派使團入長安 朝貢,皇帝大喜,派遣使者到南寧州 回禮安撫。

於是唐繼隋後,再次設定了南寧州總管府 羈縻治理,第二年唐派遣嶲州治 (官職,治今四川西昌)中吉弘緯 出使南寧州 ,此後每年都會派遣使者前來視察地方情況。

檢校南寧州都督

唐廷使者到達南寧州 後,總是借著視察工作之便,向爨氏 收取大量賄賂,而爨氏 又不得不向下面的眾部落提高稅賦,總之最終由當地百姓承擔了一切,於是地方百姓紛紛進行武裝反抗,使者卻向皇帝 汙蔑百姓造反,於是唐廷 派遣李靖 和李孝恭 領兵鎮壓,雙方陷入苦戰。

而此時,秦王李世民 正率領唐軍主力在洛陽與王世充 、竇建德 的軍隊作戰,不易被南寧州 的事情影響,皇帝想繼續用羈縻政策穩定西南,不希望南寧州叛亂,於是任命素有廉潔之名的韋仁壽 任檢校南寧州都督 ,前往南寧州 監督巡查使者廉潔等情況,而其組織上繼續聽政於巂州 (原蜀漢越巂郡,治今四川西昌市 ),此後其每年都要到南寧州 巡查一回並稟報情況。

韋仁壽 領命,率五百騎奔赴 南寧州 ,捉拿 貪官汙吏 審查問罪,在 爨宏達 帶領下一路向西招撫諸夷,直抵 西耳河 (今大理洱海)一帶,沿途設定了 八州十七縣 (此處為舊唐書說法),並任用各族酋長擔任地方官,執行 唐朝 的律法來維持秩序。

大理洱海

韋仁壽 的到來讓每年唐廷使者利用巡查南寧州 收賄的情況得到遏制,各部酋長在地方上橫征暴斂的行為得到收斂,並用唐律 和宣揚道德準則,來約束各部落間相互攻打仇殺和民間審判不公的情況,使得正義得以伸張。

除此之外,韋仁壽 還引進了中原先進工具,發展農業,並讓各個部落組織鋪路修橋,將地方上關註重點轉移到了提高當地百姓生活水平上。

後人對韋仁壽 這種弱「羈 」(馬絡頭也,具體指采用軍事打擊和政治強壓加強控制 )重「縻 」(牛靷也,具體指用經濟和物質利益給予少數民族撫慰 )的行為,表示高度的贊揚。

爨宏達 代表百姓挽留韋仁壽 能夠在地方上進行長期治理,而他嚴遵皇帝的命令,以無城池及相關機構設施為由拒絕,於是眾酋和百姓組織起來為他趕修城池和宮舍 ,而韋仁壽 處理完事情後,還是回到了嶲州 。

韋仁壽病逝巂州

韋仁壽 讓南寧州 新任的地方官員,遣使者帶著貢物和他一起入 長安城 覲見皇帝,得知其置 八州十七縣 的情況後,皇帝 贊賞其撫邊有方。

在眾酋使者請求留 韋仁壽 治南寧州的情況下, 韋仁壽 也向皇帝 提出希望能夠鎮守南寧州 的想法, 皇帝 同意了他的請求,任其為 南寧州都督 ,並特許 他高度自治權利,於是下令 益州行台 撥兵護送其前往 南寧州 任職。

當時的益州行台左仆射 竇軌 ,奉皇帝命令到川蜀之地平獠人 叛亂,他是忠誠於秦王李世民 的將領,而當地韋氏一族是隋朝前臣,而現在是太子李建成 一派,所以竇軌 故意借蜀中獠人叛亂還需用兵為由,不予出兵護送韋仁壽 前往南寧州 。

一年多後,韋仁壽 在南寧州都督 任上病逝,而其任此職之間始終身在巂州 ,而未能到 南寧州 建府辦公。

中印文明的交融處

唐朝初立之時,漢文化儒道思想再次傳入爨地 和原蜀漢時期置雲南郡 (治今大理市祥雲縣雲南驛鎮,包括今大理、麗江、楚雄西部 )地區,將南寧州 又逐漸羈縻起來。

而古印度地區的婆羅門教和佛教諸派系也逐漸從滇西南 和滇西北 進入,地理上原雲南郡 一帶成為重要的交匯點,南詔國 時期形成獨特的滇密宗佛教,便是白族 至今依然信仰的阿咤力教。

所以今天的雲南 不僅僅是少數民族聚集地,還是各種佛教文化的匯集地,滇西北 成為密宗佛教聖地;滇西南 成為上座部佛教聖地;漢傳佛教後來則從滇東南 傳入;除此之外還有各民族的原始宗教以及其他外來宗教,在此並足而立,毫不違和,終獨成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