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韓戰背後的巨人:蘇聯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2024-01-29歷史

韓戰背後的巨人:蘇聯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說到抗美援朝戰爭,一般提到的是十九個參戰國,其中包括中國人民誌願軍和北韓人民軍,以及美國領導的十六個聯軍和當地的南韓軍,總計十九個國家。

還有一個國家在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卻未被列為參戰國,那就是蘇聯,而蘇聯在這場戰爭中的關鍵人物則是史太林。

談到史太林,他不僅提供了大量武器支持,而且在戰局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一些人可能認為蘇聯的援助是出於自身利益,當時正值蘇聯與美國的冷戰時期,因此援助是出於自己的戰略需要。

盡管我們不否認這一點,但透過對歷史的深入了解,我們必須承認兩個事實。首先,蘇聯的援助確實對打擊敵人產生了巨大影響。其次,蘇聯的援助並非僅僅是出於自身利益,也體現了中蘇兩國之間的友誼。

蘇聯提供的武器援助對中國人民誌願軍在戰場上的表現產生了深遠影響,甚至在戰後依然有著重大的影響。

當我們的軍隊剛剛成立時,貧窮是顯而易見的。經歷了鴉片戰爭和清朝滅亡,這片土地變得貧窮而落後,幾乎沒有良好的工業基礎來制造各種武器。在抗日戰爭時期,一些士兵甚至分不到一支槍,只能使用長矛和大刀。

雖然在抗日戰爭後我們繳獲了一些武器,雖然不夠先進,但總算能夠使用,甚至擁有了一些坦克和火炮。

解放戰爭結束後,我們從國民黨手中奪取了大量美國制造的武器,步兵手中出現了更多的自動武器,炮兵也得到了大口徑重炮。

盡管對於普通戰士而言,能夠換到陌生但好用的武器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情,但對於國家領導人來說,困境並未結束。

國家的軍隊規模龐大,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使用新武器。一些槍炮使用了很長時間,膛線都已經磨損,還有一些武器是在戰爭時期由小型修理廠和簡陋的兵工廠緊急生產的,質素極差,根本無法應對規模較大的正規戰爭。

透過一些現象可以看出,在投入北韓戰場之前,中國的裝備水平確實相當薄弱。當時全軍裝備來自二十四個國家,包括美國、英國、蘇聯、法國、意大利等,總計一百一十種不同的武器。

飛機、坦克等重型武器固然存在,但規模難以形成,同時專業駕駛員和飛行員數量也相對有限。中國人民誌願軍主要以陸軍一軍身份參與,面對美國三軍,陸軍的火力較之美軍仍有差距,尤其是在軍、師級單位的重火力方面。

即便是一些精銳團以下單位的輕型火炮,也只能勉強與美軍相提並論,但數量上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隨著戰爭的迫近,國家開始加大武器投入,為準備參戰的軍隊調配了一批武器,並緊急修理了大量的槍炮。然而,這些武器顯然不足以應對當前形勢,於是周總理緊急前往莫斯科,向史太林匯報了中國軍隊的狀況,請求蘇聯的援助。

周總理向蘇聯送出了一份包括各類槍械、各種口徑的火炮、高射炮、汽車、通訊器材、坦克和裝甲車在內的武器訂單。

由於中國經濟實力的限制,無法大量購買武器。這批武器首先裝備給準備入朝作戰的四個軍,盡管數量仍然遠遠落後於美軍一個軍,但至少保證了我方不至於被動挨打。

史太林不僅同意以半價或四分之三的價格向中國售賣武器,還同意提供貸款,這對當時的中國軍隊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的好訊息。

隨著抗美援朝戰爭的打響,中國根據入朝軍人數量和需求向蘇聯不斷訂購武器,而史太林幾乎都批準了這些訂單。1951年初,中國訂購的各類武器陸續運抵東北地區,據說當時武器儲備如山。

有了這些武器,後續入朝作戰部隊得以更換裝備,並統一彈藥供應,解決了許多技術問題。

1951年5月,中國再次向蘇聯提出購買六十個師的武器,這個規模相當於許多國家軍隊的數倍。盡管對於當時的蘇聯而言,年內全部交貨非常困難,但在反復討論後,最終決定最遲在1953年完成全部供貨。

直至戰爭結束,蘇聯共向中國低價售賣和贈送了六十四個陸軍師和二十二個空軍師的裝備。

盡管這些裝備中有很多是老舊型號,技術相對落後,但在當時,能夠得到這樣的支援就已經是及時雨。由於產能限制,要想獲得同等數量的新裝備幾乎是不可能的。

在新中國剛剛成立時,很多武器都是仿制蘇聯的,有些甚至效能比原版更好。對於當時工業基礎薄弱、沒有自主研制過武器的新中國來說,這已經是巨大的進步,而這主要得益於蘇聯的支持。

此外,中國人民解放軍從一個軍種單一、兵種數量有限的軍隊,逐漸發展成戰爭期間各軍兵種逐漸規模化、戰鬥力迅速提升的軍隊,這同樣得益於蘇聯的支持。

蘇聯以低價向中國提供武器,盡管最終使用這些武器作戰的是中國人民誌願軍和北韓人民軍,但在整個戰爭期間,蘇聯的直接支持和影響都是顯而易見的。

在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前夕,蘇聯軍隊就在一些關鍵時刻為中國排憂解難。當時,國民黨空軍對上海進行了猛烈襲擊,造成不小的損失。蘇聯迅速派遣防空力量打擊這些擾亂的國民黨飛機,顯著減少了襲擊次數,避免了後方的進一步損失。

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面對美國空軍的頻繁出動,給中朝兩軍帶來的最大困擾就是美軍的空中支援,以及對誌願軍的鐵路和公路進行的轟炸,使得原本困難的後勤運輸雪上加霜。

誌願軍和北韓人民軍的空中實力相當薄弱,戰機數量有限,而且多為二戰時期的老式飛機。與此同時,美國在戰爭結束後充分利用德國的軍事資料,升級改進了自己的飛機,實力大振幅增強。

為了扭轉這一不利局面,誌願軍積極組建了自己的空中力量和高炮部隊。蘇聯的航空師,負責國土防空的航空師,奉命駕駛米格—15飛機進入中國東北,對中國東北及北韓半島北部進行巡邏和防空。

米格—15的強大實力讓美國飛行員感到震驚,就像他們在北韓首次見識到誌願軍實力時一樣。為了避免戰事擴大帶來無法挽回的後果,蘇聯和美國都采取了低調的態度。

蘇聯飛行員不僅使用中文和北韓語,還將他們的飛機塗成中朝兩軍的樣式。起飛地點限於中國東北,作戰地點僅限於北韓半島北部的部份地區,以避免被美國俘虜。

而美國飛行員看到這些情況也選擇了不予理睬,美軍指揮官也視若未見。

為了促使誌願軍的空中力量迅速壯大,蘇聯不僅提供了武器,還贈予了全套技術支持。蘇聯飛行員不僅將這些先進戰機的駕駛和修理技術傳授給文化程度不高的誌願軍戰士,而且還以全套的方式幫助誌願軍的空軍。

有一個感人的故事,抗美援朝開始後中國急需購買戰鬥機,但蘇聯的談判代表只願意提供米格—9,這種戰機對抗不了美國的F—86和P—51等飛機。史太林得知此事後,痛批了談判人員,並指示無償提供了三百二十七架戰鬥機給誌願軍。

或許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蘇聯的高層官員心懷復雜的想法,但對於參與戰爭的蘇聯士兵而言,他們出征是出於幫助中國、打擊侵略的信念,許多人都是自願投身戰場的。

在整個戰爭時期,蘇聯的戰鬥機和地面防空部隊共擊落了敵方超過一千三百架飛機,但也付出了逾三百名士兵的犧牲,這是一份巨大的貢獻和代價。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在這場戰爭中,美國沒有敢於使用核武器。蘇聯參戰後,美軍也在某種程度上收斂了行動,其中一部份原因在於蘇聯強大的實力和核武器在無形中產生了影響。

蘇聯向我們提供的支援是非常巨大的,值得註意的是,這種巨大的支援發生在一個特殊的時代背景下。當時,蘇聯的社會經濟狀況非常糟糕,許多城市需要重建,社會各行各業都急需勞動力。大量工廠在戰爭中被摧毀,人們的物資供應嚴重不足,而戰爭導致蘇聯的年輕人死傷慘重。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大量身強力壯、精力充沛的青年。

當時,很多國家還未從二戰的陰影中恢復,有些國家的軍隊在戰爭中遭到瓦解,戰後急需恢復軍力,它們的武器訂單都交給了蘇聯。除了為誌願軍提供裝備外,蘇聯還需要供應北韓人民軍的裝備。

在這個背景下,蘇聯為中國增加貸款額度,迅速批準了中國的武器訂單,大量的裝備陸續運抵中國,以確保中國人民誌願軍在北韓戰場上有足夠的裝備。甚至,蘇聯直接派遣年輕飛行員到北韓,協助中國空軍進行訓練和作戰。

這種反差對比突顯了蘇聯在我們抗美援朝戰爭中所做出的巨大貢獻。

盡管在史太林去世後,中蘇關系出現波動,損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但我們仍然不能忘記這位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中給予我們幫助的朋友。這種友誼無法與美國與歐洲所謂的「盟友關系」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