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役背景
邯鄲戰役(又稱平漢戰役)是1945年10月,為了搶占抗戰勝利果實,1945年9月國軍開始陸續在各地接受日軍投降,同時蠻橫地進駐解放區,而我軍當然絕不允許國軍進入解放區,隨意侵犯我軍利益,遂發動上黨戰役打擊了國軍囂張氣焰。10月10日,國共雙方在重慶簽署了雙十協定,但是實際問題仍未能解決。
解放戰爭
在上黨戰役接近尾聲但還沒有完全結束時,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大部份在晉東南,一時難以立刻趕到邯鄲一帶。劉伯承、鄧小平在上黨戰役時特意將原在邯鄲附近的冀魯豫縱隊留在那裏,監視平漢鐵路北段國軍,擔負阻擊任務。10月10日,劉伯承、鄧小平電令:「冀魯豫、冀南應放松次要方向,抽出大軍使用於平漢線有決定意義的方向,不可處處顧慮,兵力分散,到處無力。」
與此同時,國軍這邊也開始了行動,由國軍第11戰區司令長官孫連仲下屬的第30軍、第40軍及新編第8軍共7個師4萬余人組成的第一梯隊,在第11戰區副司令長官高樹勛的率領下,從新鄉出發,沿著平漢線向東北移動;第32軍及收編的原偽軍孫殿英部作為第二梯隊尾隨第一梯隊4然續跟進。國軍按計劃將進入邯鄲、石家莊,各支部隊陸續跟進。
在當時,副司令高樹勛與國民黨中央嫡系矛盾極為尖銳。司令長官孫連仲曾在口述歷史中回憶:「高樹勛初來的時候,很受歧視,大家都‘吃’他。湯恩伯派胡伯翰去接他的軍長,他當然不樂意。高樹勛的內弟劉潔,大學畢業,是共產黨,對高也有影響。有一次我們一起喝酒,高借酒就打了胡伯翰兩個耳光,並且說:‘我們都是河北人,你怎麽搞我? ’」這無疑為高樹勛後面的起義埋下伏筆。
劉伯承元帥
10月16日,晉冀魯豫軍區正式下達了進行邯鄲戰役的命令和作戰方案。10月17日,毛澤東在延安以中共中央名義致電晉冀魯豫中央局:「在你們領導之下打了一個勝利的上黨戰役,使得我們有可能爭取下一次相等的或更大的勝利。」「即將結束的新的平漢戰役,是為著反對國民黨主要力量的進攻,為著爭取和平局面的實作,這個戰役的勝負,關系極為重大。」為了阻止國軍北進,中共中央軍委指示晉冀魯豫軍區,要以一部兵力截擊沿同蒲路北進的國軍第十一戰區後續部隊,集中主力,對付沿平漢路北進之敵,同時要「以逸待勞,誘敵深入到家陽、沙河之間於我有利之地形,再堅決扼制之,迫使敵全部或大部展開,然後以主力從故暴露的翼側或後方進行猛烈的攻擊」[2]。
劉伯承、政治委員鄧小平決定作出如下部署:派遣第1、第2、第3縱隊及冀魯豫、冀南、太行軍區部隊一共六萬余人參與作戰,計劃將國軍先頭的三個軍誘擊於漳河以北,邯鄲以南的釜陽河套地區,將其分割圍殲。而對於新編第8軍,則采取了一面組織作戰,另一面則積極爭取其能夠主動投誠。
10月20日,國軍先頭部隊抵達漳河附近的嶽鎮、豐樂鎮一線,沿著鐵路東側開始交替掩護向前行進,八路軍令第1縱隊主力到達邯鄲以南阻止國軍隊進入邯鄲。10月24日,國軍於黃昏時分突破了第一縱隊第一旅在崔曲、夾堤之間的陣地,先頭的三個軍已經全部渡過漳河,沿平漢鐵路東側推進到馬頭鎮、磁縣之間的地區。第一縱隊和冀南一部份地方部隊在崔曲、馬頭鎮頑強阻擊。雙方在這裏展開激烈的拉鋸戰。
劉伯承元帥認為:「反動派忽視了某些弱點,相反地把我軍都當作只能擾亂的遊擊隊看待,以為它用三個軍沿釜陽河輕裝急進,就可以把我們撇在兩側,尤其撇開磁(縣)邯(鄲)向平漢路西之側擊,而自由進入邯鄲、邢台,接上石家莊的第三軍、第十六軍。因此它不需要飛機、坦克的配合,也不需要其他兵團在鄰近左右前後直接策應,也不需要帶足夠的彈藥,就能完成任務。這就犯了‘夜郎自大’的驕傲和孤軍深入的錯誤。」由於我軍後續部隊尚未全部到達。因此,劉鄧首先決定暫時不發起總攻,而是采取‘貓逮老鼠,盤軟再吃’的戰法,令第一縱隊先行阻擊敵人,堅決遲滯其前進,將各參戰部隊分成路東、路西兩個方向,壓縮、分割敵人。
參加上黨戰役的解放軍主力3個縱隊,除太嶽縱隊繼續留在晉東南地區、鞏固上黨戰役成果外,其他部隊相繼趕到邯鄲地區戰場。最早到的是冀魯豫軍區騎兵團,從正面阻滯國軍北上的戰鬥。接著,陳再道率領的第二縱隊到達,劉伯承在電話中告訴他們:「決戰時機已經成熟,你們要準備向南打,但不要打馬頭鎮地區的新八軍,李達參謀長正在和高樹勛談判。」這就為切斷三十軍、四十軍的向南退路作了準備。陳錫聯率領的第三縱隊隨即開到,奉命向南開到磁縣縣城以東的國軍隊退路上隱藏設伏,待機殲敵。國軍3個軍被包圍在邯鄲以南、馬頭鎮以東、商城以西之狹長地帶,同時我軍還控制住了漳河渡口。
10月28日,我軍後續部隊全部到齊,遂於黃昏時向被圍國軍發起總攻,同時派遣李達赴國軍新八軍軍部,敦促第11戰區副司令長官兼新8軍軍長高樹勛率部起義。戰至10月30日,國軍第四十軍第106師大部被殲滅,而第三十軍也遭到重大打擊。同時,新編第八軍和河北民軍大約1萬余人在磁縣馬頭鎮宣布起義。劉伯承元帥判斷,高樹勛部起義後其余敵人必然向南突圍,於是故意放開退路,將(從上黨趕來的陳錫聯、陳再道兩個縱隊等部)主力先敵南移到漳河以北敵退路兩側,準備殲滅突圍之敵。
果然,敵主力逐步開始向南突圍,而國軍脫離即設的陣地後已陷入一片驚慌和混亂,早就等待在國軍側後的我解放軍戰士立刻多路在漳河北岸出擊,將漳河以北的村莊要點全部占領,斷絕了國軍的退路。11月1日晚突入第十一戰區長官部,俘虜了第11戰區副司令長官兼第40軍軍長馬法五。國軍失去指揮,大亂四散奔逃。我軍南北集團各部奮起直追,將殘余敵軍堵截在旗桿樟、辛莊、馬營一帶。到11月2日,向南突圍的國軍除少數漏網外,被全殲於臨漳、磁縣之間。本來準備南北夾擊的增援部隊(在石家莊的第十六軍和在安陽的第三十二軍)得知訊息後聞風逃竄。
被俘的國民黨士兵
戰役結果
戰役結束後,國軍除新編第八軍一萬余人投降之外,共損失三千余人,1.7萬余人被俘。鄧小平在中央局第一次會議上概括地指出:「上黨戰役取得了完全的勝利,平漢戰役現在至少可以說第一階段已取得了勝利,這都是殲滅戰,而且平漢線上高樹勛的起義,還是政治上的勝利。這些勝利是由於前後方一致,軍民一致、上下一致取得的。」1989年鄧小平評價:「我們打平漢戰役比打上黨戰役還困難。打了上黨戰役,雖然彈藥有點補充,裝備有點改善,但還是一個遊擊隊的集合體。在疲憊不堪的情況下,又打平漢戰役。」還特別講到高樹勛的起義,說:「他的功勞很大。沒有他起義,敵人雖然不會勝利,但是也不會失敗得那麽幹脆,退走的能力還是有的,至少可以跑出主力。他一起義,馬法五的兩個軍就被我們消滅了,只跑掉三千人。」
由此可見,高樹勛的起義無疑為邯鄲戰役我軍取得重大勝利的關鍵因素,當然還有劉帥高超的指揮藝術,以及萬千名浴血奮戰的解放軍將士。歷史將永遠銘記為中國共產黨做出重大貢獻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