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30年前,有9位專家拒絕在三峽同意書上簽字,如今擔憂成真了嗎?

2023-12-08歷史

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毛主席就曾經動過修建三峽大壩的念頭,但是當他詢問了張愛萍將軍一個問題之後,卻覺得太過於冒險,便打消了修建的念頭。

進入八十年代,鄧也有了修建三峽大壩的念頭,他也找來了張愛萍將軍,弄清楚一系列問題後,鄧公卻淡淡的對張愛萍說:「你膽子太小了,我們的步子可以邁的遠一些。」

在鄧公拍板之後,國家正式著手進入三峽大壩修建的論證階段。在此期間,曾經在五十年代敢於說真話,並預言了三門峽大壩修建後的慘狀的著名水利專家黃萬裏,再次站出來反對三峽大壩的修建。

同時,另外9位各個領域的權威人士也站出來,在論證報告上拒絕簽字,以表示反對。

那麽,毛主席和鄧公兩人關心的問題到底有何不同呢?竟使得兩人的觀點大相徑庭。黃萬裏等老一輩專家的反對是否有依據呢?如今回頭看,三峽大壩的修建,是否真的是利在千秋呢?

三峽大壩,民族大夢

早在一百年前,極其富有戰略眼光的孫中山,就註意到了三峽一帶的豐富水利資源和防洪用處。他認為,如果能在三峽一帶修建一座巨型大壩的話,不僅僅有利於改善長江上遊不利於通航的被動局面,甚至可以用長江豐富的水力資源,來達到振興實業,救亡圖存的目的。

在當時的長江,正因為各種原因,而飽受水災的欺淩。特別是長江中遊一帶,九曲回腸的水道使得沿岸泥沙堆積,甚至出現了空中懸河這樣的重大安全隱患。要是長江的水量稍微上漲變動,沿岸堤壩如同虛設,被擡高的水位會迅速溢位,沿岸百姓除了逃離家園,別無他法。

孫中山先生正是註意到了這一民間疾苦,所以他在其【建國方略】中極富展望的寫下了修建三峽大壩的計劃。可惜的是,由於當時動蕩不穩的局勢,這一美好的展望永遠的停留在了字面上,始終無法真正的實施。

新中國成立之後,國家趨於穩定,特別是第一個五年計劃完成之後,國家也擁有了一定的重工業基礎,具備了一些進行大型基礎性設施建設的能力和經驗。三峽大壩的修建再次被提上了議程。

毛主席甚至滿懷期待的寫下了「平湖出高峽」這樣的美好期待。然而當時國內雖然穩定了,但是國外依然是群狼環伺,社會主義國家和資本主義國家相互對立,隨時有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危險。

毛主席高瞻遠矚,他註意到,如果三峽大壩真的建好之後,雖然能極大的促進民生的發展,但是如此大的水壩,也很容易成為了一個被敵國打擊的軍事目標。

當時新中國三軍剛剛起步,除了陸軍還有一些底子之外,空軍和海軍底子很薄,難以全方位的保護大壩。

而大壩之下,可是中國最重要的一條沿河經濟帶,關系著國計民生。

所以毛主席在仔細的詢問了國防科委的張愛萍將軍之後,最終覺得此時修建三峽大壩,在軍事上還是太冒險了,加上之前三門峽大壩修建的教訓,最終他還是打消了修建三峽大壩的念頭。

進入八十年代之後,中國改革開放,與西方國家交好,而且人民解放軍經過三十多年的蟄伏,在海陸空方面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完全有能力全方位的打擊任何來犯之敵。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各項資源缺口變得更大,鄧小平也註意到了三峽所蘊含著的巨大價值。

他同樣找來了張愛萍將軍,在問清楚一系列問題之後,再加上此時三峽工程的部份工程——葛洲壩已經建設完畢。

鄧小平從經濟角度出發,覺得在三峽的修建上,我們的步子是可以邁得大一些的。由此,在鄧小平的支持之下,1986年,由國家水利部門牽頭,400多名全國權威的水利、地質等領域的專家齊聚一堂,開始對是否修建三峽工程展開了第一次激烈的論證。

大家爭論的焦點主要是三峽修建完成之後,會不會出現泥沙沈積、防洪能力能否提高等問題上。

在會上,作為水利老前輩的黃萬裏,就直言不諱的反對修建三峽工程。他從泥沙淤積的角度出發,認為三峽大壩在建成的二十年之內,長江航道一定會因為泥沙和鵝卵石的堆積而被堵塞。

這位老前輩在泥沙淤積方面很有研究,早在五十年代修建三門峽水庫的時候,他就建議為了緩解泥沙淤積,應該在水庫修建疏通管道。

但是當時的修建人員並沒有采納黃萬裏的觀點,最後導致大壩建成之後,三門峽因為泥沙淤積的問題,致使附近百姓飽受其害,直接間接的給國家帶來了幾個億的經濟損失。

所以當黃萬裏提出這個觀點之後,國家也是相當的重視這位老前輩的寶貴經驗。在世界水利史上,泥沙淤積可以說是一個普遍性難題,泥沙淤積如果解決不到位,會導致水庫容量的降低,使得水庫壽命減短,同時會影響附近港口和下遊的河道安全。可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在後來的幾次論證會中,也相繼有人提出反對,觀點涉及了方方面面。在最終送出論證報告的時候,有九位分別來自水利、地質、生物、政府等領域部門的專家聯名反對,並拒絕在報告上簽字。這九位專家的名字分別是:覃修典、李玉光、廖文權、伍宏中、黃元鎮、郭來喜、侯學煜、方宗岱、何格高。

於國於民,不管這九位專家的觀點是否正確,他們都值得我們去尊重。

這份論證報告送出之後,專家組力爭做到求同存異,歸納總結之後認為,如果在不修建三峽大壩的情況下,並沒有可以與之對等的方案來解決當下迫在眉睫的一些問題。

經過六年時間的討論,專家組最終形成了一份權威報告,並於1992年送出給了全國人大審議。在討論過程中,甚至出現了幾百張的棄權票和反對票。好在最後三峽工程的建設方案還是被透過了,全國人大始終認為,建設三峽大壩,利大於弊,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兩年之後,國家計委正式下發了「長江三峽工程將於12月中旬開工建設」的檔。從計劃萌發到最終落成,中間70余年,現在事關中華民族未來發展大計的三峽工程終於要破土動工了。

如今再回頭看三峽工程

從1994年動工,歷經十五年,國家前後投入了幾百億元,最終在2009年三峽工程全部完工。如今在回頭看三峽工程,當年一些專家提出的反對觀點,在三峽工程建設和營運的不斷實踐中,實際上都得到了解決。

首先是泥沙問題。從建成之後,經過十來年的觀測,三峽水庫的年均泥沙量大約為2億噸。這比建造之初的水平低了整整42%。在建造過程中,國家致力於在長江中上遊植樹造林,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小樹成密林,長江河段的水土保持態勢發展良好,水土流失減少了,長江中的泥沙含量自然也就降低了。

再來看三峽水庫的防洪能力。三峽工程在建造之初,就是按照高標準建造的,其抗洪標準定位是「萬年一遇」。在歷史上,長江洪災泛濫時洪峰的最高記錄是10.5萬立方米每秒,而三峽大壩的抗洪上限是12萬立方米每秒。

在2022年,三峽大壩遇到了建成之後最大的一次洪峰,水流速達到了7萬立方米每秒,經過三峽庫區和長江中上遊三十多個水庫的聯動調節,當洪水從三峽流向下遊的時候,水流速已經變成了4.9萬立方米每秒,經過三峽庫區的調節,洪峰消減了大概三分之一的水流速,給下遊極大減輕了抗洪壓力。

在結構上,三峽工程采用的是當今最堅固的三角切面重力壩。這種結構可以抵制水流對壩體的侵蝕,甚至可以做到越泡水越抗壓的效果。從建成後到現在,三峽大壩已經十余年,根據現在的檢測數據來看,壩體的抗壓能力有最初的25兆帕,提升了18個單位,真正做到了越泡越抗壓的效果。

甚至有軍事專家做過推演,即使是做最壞的準備,三峽大壩被原子彈打中了,那麽也只是會被炸出一個大缺口來,就三峽大壩的體積而言,這幾個大缺口無傷大雅,猶如多了開了幾道閘門。當然就現在解放軍的作戰能力而言,三峽大壩遭到原子彈打擊的可能性不大。軍事專家的推演,也從側面驗證了三峽大壩的抗洪抗壓能力。

再來說說三峽的抗震能力。在建造之初,就有地質專家反對,他們覺得三峽在蓄水之後,巨大的壓力,將會改變一帶的地質結構,甚至誘發大地震。

在建成之後的第一年,在大量的蓄水時,三峽庫區確實頻繁發生地質災害。蓄水後,由於地表的礦洞受到了水的侵蝕,進而產生反應,出現了小的震動,但這是蓄水後庫區發生的一個正常現象。

按照地質界的標準,當一個地方的水文條件發生極大變化之後,庫區的蓄水向斷層帶滲透只要不超過10千米,就是一個正常的地質變動現象,這和所謂的誘發大地震,是兩回事。

而且到了第二年,三峽庫區發生地質災害的概率,就回升到了常來水平。根據統計,三峽著十余年發生的地質災害,有80%是發生在第一年。

其實往往時間就是最好的一個答案。曾經許多專家反對的問題,無論孰是孰非,如今三峽本身就已經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現在的三峽,並沒有像當年一些專家所預測的是一個「潘朵拉魔盒」。

相反,現在的三峽大壩,已經成為了穩定調節長江經濟帶,乃至全國經濟的壓艙石、穩定器、定海神針。

三峽庫區截止2023年,累計發電接近5千億千瓦時,為長江乃至全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清潔能源。

治水發電,促進航運,保護生態,三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建造三峽大壩確實是一件關乎國計民生,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

但是,即使現在三峽的成績,證明了當年那些持反對意見的專家的觀點是不正確的。

但是世事難料,沒有人可以預知未來,那些專家也是站在國家和人民的角度去反對,他們的勇氣和真知和三峽一樣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