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33年,越王無彊準備北上攻打齊國,齊威王派使者引誘越王攻打楚國,越王無彊居然同意了。
此時的越國早已經不是勾踐時期的越國了,而楚國同樣不是伍子胥攻破都城時期的楚國。
楚威王發兵迎擊越軍,大敗越軍,楚軍趁機殺死越王無彊,占領了越國大部份故地,越王無彊被殺後,其子爭相稱王,互相殘殺,最終滅亡。
越國的故地絕大多數被楚國吞並,並未引起其它諸侯國的幹涉。
公元前375年,韓哀侯滅亡了鄭國。
鄭國滅亡的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內亂,二是外患。
鄭國後期,國君與卿大夫之間互相殘殺,鄭繻公殺了國相子陽,兩年後子陽的黨羽殺死了國君,另立新君。
春秋時期有上百個諸侯國
戰國七雄逐漸崛起,而鄭國越來越弱,其地盤不斷被三晉蠶食,南韓趁機滅亡鄭國,吞並了鄭國,沒有其它諸侯國的幹涉。
相比於楚滅越、韓滅鄭瞬間滅亡不同,趙滅中山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讓趙國強大之後,就開始對外擴張。
從公元前307年開始,趙國就對中山國開始動武,經過十余年的時間,直到公元前295年,趙國才滅亡中山國。
趙國之所以能滅亡中山國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軍事進攻為主。
二是政治遊說為輔、
趙國軍力在趙武靈王時期開始強大,胡服騎射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趙國不斷對外擴張,林胡、樓煩先後臣服趙國,趙國對於中山國的進攻也是一點點慢慢積累的。
【史記 趙世家】:二十年,王略中山地,至寧葭;西略胡地,至榆中。林胡王獻馬。歸,使樓緩之秦,仇液之韓,王賁之楚,富丁之魏,趙爵之齊。
趙國攻打中山國的同時,還派樓緩出使秦國,仇液出使南韓,王賁出使楚國,富丁出使魏國,趙爵出使齊國。
戰國晚期只有戰國七雄了
這些人不斷出使其它諸侯國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政治上孤立中山國,使趙國在攻打中山國的同時,其它諸侯國不參與進來,只要能達到這個目的,趙國實力強於中山國,滅亡中山國只是時間問題。
趙武靈王還趁其它諸侯國忙於爭霸之際,攻打中山國,趙國趁齊國孟嘗君田文與齊、魏、韓聯合伐楚之時,攻打中山國。
趙武靈王又趁齊、魏、韓三國合縱攻秦時,再次攻打中山國,雖然趙武靈王生前未能滅亡中山國,但在他去世的當年,趙國就滅亡中山國。
趙國滅亡中山國一靠軍事實力強大,二靠政治手段得當。
春秋時期,原本有成百上千個諸侯國,到戰國晚期,只剩下了戰國七雄等七個諸侯國,絕大多數諸侯國在戰爭中不斷被滅亡,引發其它諸侯國幹涉的情況雖然時有發生,但跟滅亡的諸侯國來比,其實並不多。
公元前287年,齊湣王出兵攻宋,第二年滅亡了宋國,齊國吞並了宋國。
樂毅滅齊
兩年後,秦將蒙武攻打齊國,齊軍戰敗,秦軍攻占了宋國一小部份領土。
又過了一年,燕、趙、韓、魏、秦五國組成聯軍進攻齊國,齊湣王戰敗逃走,後被楚將淖齒所殺,隨後燕將樂毅繼續率軍攻打齊國,齊國七十多座城池淪陷,只有兩座城池堅守。
現在的問題是:為什麽齊國吞並宋國,就遭到燕、趙、韓、魏、秦的圍毆?
1、齊湣王野心太大 。
齊湣王時期的齊國野心最大,齊湣王曾與秦昭襄王相約稱帝,秦昭襄王稱西帝,齊湣王稱東帝,這是兩國想瓜分天下的跡象。
隨後不久,齊國在蘇秦的勸說下就變卦了,齊湣王去掉了帝號,並與趙、燕、韓、魏四國組建反秦聯盟,合縱攻秦。
齊湣王這一行為,把秦國氣得夠嗆。
齊湣王時期的齊國,算是戰國時期齊國最為強盛的時期,能與秦國並稱東西二帝,並在垂沙之戰中擊敗楚國,齊國還與南韓、魏國組成聯軍攻破了秦國的函谷關。
齊湣王
這個實力在戰國時期算是僅次於秦國了,而齊湣王為人又傲慢,野心又在,齊國吞並宋國,國力勢必進一步強大,這是其它諸侯國不願意看到的。
就像他們不願意看到秦國強大一樣,齊國如果順利吞並宋國,實力會大增。
宋國本來就富庶,經濟和商業發達,又地處商丘、陶丘、彭城等重要的地理位置,其它諸侯國不願意看到齊國吞並宋國,故而聯手攻齊。
2、齊湣王吞宋未能在政治上協調各諸侯國 。
春秋戰國時期,由於諸侯國眾多,合縱連橫是普遍現象,今天能夠跟你聯合,明天就能跟你為敵。
看趙國滅中山國就會明白,趙國盡管實力強於中山國,但他沒有明目張膽地滅亡中山國,而是兩手準備,一手準備政治上孤立中山國,讓其它諸侯國無法救援。
另一手在軍事上不斷利用其它諸侯國不能分身的機會攻打中山國,尤其會利用幾國聯合攻秦的時候,這樣其它諸侯國沒有時間和精力插手。
但齊國滅宋國呢?
史書上沒有記載齊湣王有孤立宋國的動作,更沒有趁其它諸侯國脫不了身的時候攻宋,而是明目張膽的攻宋,其它諸侯國不希望齊國強大,於是聯手攻齊,想在宋國分一杯羹。
宋國位置
比如秦國,在齊湣王滅宋的第二年,就派兵攻打齊國,占領了宋地北陸界的河東九城,秦國也想撈取一些好處,其它諸侯國就更想了,限於實力有限,只得聯手攻齊。
3、燕國迫切希望報仇 。
五國攻齊背後有一個很重要的推手就是燕國。
在戰國歷史上,燕國大多數時候是默默無聞的,而且實力是最弱的。
燕國之所以極力要攻齊,是因為燕國與齊國有世仇,在齊宣王時期,燕國爆發了內亂,因為燕王噲禪讓王位給國相子之,導致燕王噲的太子平聯合將軍市被發動內亂。
這本來是燕國的內亂,結果齊國強勢介入,燕王噲、子之、市被、太子平均在這場動亂中被殺,而齊國趁機占領了燕國。
齊軍占領燕國後,掠奪錢財、毀其宗廟,導致燕人叛亂不斷,而其它諸侯國不滿齊國占領燕國,趙國準備聯合楚國和魏國攻打齊國,齊國不得不退兵。
燕昭王要報復齊國
之後,趙武靈王擁立公子職為燕王,是為燕昭王。
齊國雖然未能占領燕國,但幾乎導致燕國亡國,這個仇燕國記下來了。
燕昭王是燕國歷史最為作為的國君,他發奮圖強,招攬人才,以強大燕國,並不斷策劃攻打齊國報仇,齊國吞並宋國,就是燕國報仇的一個絕佳機會。
燕國趁機拉攏其它諸侯國一起攻打齊國,並且還派出著名的說客蘇秦離間齊國與其它諸侯國的關系,企圖搞垮齊國。
這背後有很多事情是燕國策劃的,五國伐齊的主將也是燕國名將樂毅,燕國所做的這一切,就是為了報當年齊國幾乎滅亡燕國的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