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出公(?—前452年),姬姓,名鑿,晉定公之子。是晉國的一位傀儡君主。
在春秋時期,晉國經歷了政治風雲,其中晉出公時期的興盛和智伯的失勢是歷史記載中引人關註的部份。前475年,晉定公逝世,姬鑿繼位,成為晉出公。晉出公時期,智伯擔任晉國的正卿,實際上掌握了國家的權力。智伯在晉定公時期中行氏、範氏的叛亂後,成功振興了晉國,使其國力回升。
晉出公元年(前474年),智伯上書晉出公與周元王,提出征伐齊國,奪回齊國在晉國內亂時侵占的土地。晉出公欣然同意,並與虛弱的周王室形成了形同虛設的同盟。隨後,智伯率軍伐齊,大破敵軍,斬殺齊國統帥顏庚,使得晉國重新嶄露頭角,再次舉起中原霸主的旗幟。
智伯接著與趙卿趙無恤聯手攻打鄭國,成功拔九城而還,使得晉國在諸侯中的地位與聲望大為提高。在智伯的治理下,許多在晉國內亂時脫離影響的小國紛紛重新歸附,為晉國重奪中原霸主之位創造了有利條件。在晉出公看來,智伯是一個以國家為重的忠臣良將,有望為晉國帶來新的繁榮。
為了振興晉國,智伯向三家大夫趙襄子、魏桓子、韓康子提出共同努力的計劃。他主張每家都應拿出一百裏土地和戶口獻給公家,以促進晉國的發展。盡管三家大夫擔心失去土地後實力下降,但韓康子首先割讓土地和一萬家戶口給晉公,魏桓子也緊隨其後。然而,趙襄子卻拒絕答應,引發了後續的紛爭。
智伯將趙襄子的拒絕回報晉出公,後者下令智家與韓、魏兩家一同發兵攻打趙家。在晉陽攻打兩年未果後,智伯采用水灌晉陽的策略。然而,就在要淹沒晉陽城的關鍵時刻,韓、魏兩家卻突然反水,聯合趙氏大敗智氏,導致智伯兵敗身亡。
韓、趙、魏為免除後患,開始攻打智氏封邑,一次居然殺害了智伯家族二百余口,震驚天下。連智家的土地也由三家平分。晉出公怒不可遏,向齊、魯兩國借兵討伐三卿。韓、趙、魏三卿聯手攻打晉出公,使其無力抵抗,只好被迫出逃,最終在路上病死。
晉出公死後,宗室姬驕被立為國君,成為晉哀公。然而,晉國自此陷入混亂,後來他們還將晉國留下的其他土地瓜分。從此晉國的國君再無半點權威,歷史由春秋時代逐漸過渡到了不以仁義為重的戰國時代,標誌著晉國政治淪陷的一段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