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同樣是內亂引外援,為何北魏、唐朝、清朝的結局大相徑庭?

2023-12-07歷史

2022年11月,埃塞俄比亞政府與「提格雷人民解放陣線」簽訂停火協定的新聞令人矚目。提格雷武裝在埃塞俄比亞政府軍與應邀平叛的厄立特里亞軍隊南北夾擊下最終選擇停火。在中國歷史上,北魏、唐朝、清朝三朝都有過王朝內亂時借外援幫助平定內亂的例子,但三者結局卻大相徑庭,有關於此的原因一直眾說紛紜。本文嘗試著提供一種新的思路,透過換一種角度重新梳理歷史來探究其背後的發展規律和內在原因,以供參考。

▲2021年11月13日,提格雷武裝逼近埃塞俄比亞首都(來源:SouthFront)

▲2021年12月30日,埃塞俄比亞 政府軍將戰線推回提格雷州邊界附近

(來源:SouthFront)

一、北魏六鎮起義及結果簡介

公元524年,沃野鎮匈奴單於後裔破六韓拔陵因饑荒率眾攻下沃野鎮,拉開六鎮起義的序幕。起義軍攻下武川鎮、懷朔鎮,擊敗當地官軍,並與前來鎮壓的北魏北討大都督李崇所部激戰於雲中一線。公元525年,北魏邀請宿敵柔然協助平定六鎮起義,柔然可汗阿那瓌領兵十萬南下,一路攻下懷朔、武川、撫冥、柔玄、懷荒五鎮,破六韓拔陵為保存實力率部眾撤出沃野鎮。北魏河間王元琛趁機設伏擊敗破六韓拔陵,六鎮起義被平定。公元528年,趁六鎮起義崛起的北魏權臣爾朱榮發動「河陰之變」重創北魏。公元534年,北魏分裂為東西兩魏。

▲北魏末年各族人民起義圖

二、唐朝安史之亂及結果簡介

公元755年,平盧、範陽、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起兵反唐,先後攻占洛陽、長安。唐肅宗請求回紇出兵幫助唐朝平叛,回紇可汗骨力裴羅派四千騎兵協助唐軍在香積寺、新店之戰大敗叛軍,收復長安、洛陽。公元762年,唐代宗即位後,回紇再次協助唐朝收復被叛軍攻占的洛陽。公元763年,叛軍頭領史朝義被唐軍追擊時自縊而亡,安史之亂被平定。但唐朝並未完全剿滅安史叛軍余黨,而將叛軍降將封至魏博、成德、幽州三鎮(即「河朔三鎮」)當節度使,唐朝後期由此藩鎮割據叛亂不斷,最終導致唐朝滅亡。

▲安史之亂和藩鎮割據形勢

三、清朝太平天國運動及結果簡介

公元1851年1月11日,客家人洪秀全領導發動金田起義,建立太平天國。公元1853年3月19日攻克南京。5月太平軍開始北伐西征。10月西征軍攻占漢口與漢陽,11月北伐軍進攻天津失利。公元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恭親王奕訢提議「借師助剿」,美國人華爾創立的「洋槍隊」逐漸壯大。公元1862年,清廷將「洋槍隊」擴編為「常勝軍」,配合李鴻章所率淮軍向西攻占太倉、昆山、吳江、蘇州(常勝軍指揮哥頓提供情報讓李鴻章得知太平軍蘇州主帥譚紹光與部下不和,最終裏應外合成功拿下蘇州)等地。公元1864年,曾國藩率湘軍攻占南京,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公元1865年,在洋務運動浪潮下清廷創立江南制造總局。公元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戰敗標誌著洋務運動破產,資產階級維新派崛起。公元1898年,戊戌變法失敗,資產階級革命派擡頭。公元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儀退位,清朝滅亡。

▲太平天國革命形勢略圖

四、三者不同

既然北魏、唐朝、清朝時都曾借助過外援幫忙平定內亂,為何北魏、唐朝、清朝三者的結局大相徑庭?歸納起來主要有如下幾個原因:

1、政治原因

政治上,北魏時透過孝文帝改革將原有的宗主督護制改為三長制,有利於中央集權。放眼北魏所處的魏晉南北朝時代,九品中正制的確立使朝政被門閥士族所壟斷,三省的萌芽已出現(北魏就設立尚書省取代「八部大人制」,從原始軍事民主向封建化過渡)。而唐朝時三省六部制趨於完善,三省間既相互牽制,又互為補充,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於加強皇權。科舉制的推行擴大了封建社會的統治基礎,有利於沖破世家大族壟斷仕途的局面和培養高水平的文官隊伍。在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上采用「道-州-縣」三級制,相比於北魏的三長制更為成熟。因此唐朝才能在「安史之亂」後續命一個多世紀,不像北魏那樣在「六鎮起義」的沖擊下迅速分裂滅亡。清朝時相比於唐朝因軍機處設立使得君主專制達到頂峰,在地方行政管理制度上也采用了更成熟的行省制,既鞏固了多民族統一國家,又使中央集權在行政體制方面得到保證。再加上清末「戊戌變法」、「預備立憲」等對民主代議制政體的探索,使得清朝能在平定「太平天國」後進一步推動近代化發展,為中國結束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做好準備,從而出現了與北魏、唐朝不同的結局。

2、經濟原因

經濟上,北魏時得益於孝文帝改革,實行了均田制和租調制,增加了編戶齊民,限制了土地兼並,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放眼北魏所處的魏晉南北朝,翻車改進、成功燒制出白瓷、灌鋼法的發明提高了社會生產力。到了唐朝時,除了跟北魏一樣實行均田制,還在租調制的基礎上實行了租庸調制。曲轅犁和筒車的出現、雕版印刷術的普及、火藥套用於軍事領域、唐三彩的出現等使社會生產力相比於北魏時又提高了不少。因此唐朝相對於北魏才能在平定內亂後獲得更長的國祚。到了清朝時,實行的「攤丁入畝」相對於唐朝「租庸調」制又是一個進步。雕版印刷術也在北宋時被更先進的活字印刷術所取代。相對於唐朝,在明朝中後期私營手工業已經超過官營手工業,商品經濟繁榮,僱用關系和市民工商階層出現,唐朝時的裏坊制也被更符合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街巷制所取代。而鴉片戰爭後,列強的沖擊使小農經濟開始瓦解,特別是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洋務運動的興起(前期以「自強」為目標,後期以「求富」為目標),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推動了近代化。這也使清朝在平定內亂後中國在近代化的道路上邁出了步伐,走向了和唐朝不一樣的結局。

3、文化原因

文化上,北魏時【水經註】的問世對中國地理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木蘭詩】則與【孔雀東南飛】齊名,被稱為「樂府雙壁」。放眼北魏所處的魏晉南北朝,社會動蕩,儒學衰微,玄學盛行,人們為了尋找精神寄托,轉向求佛問道,對現實的關註度降低,北魏時龍門石窟、雲岡石窟的開鑿便是印證。建安文學、「田園詩」、「山水詩」等先後湧現,書法進入了自覺階段,審美功能超過了實用功能。祖沖之將圓周率算到小數點後七位,比歐洲早了一千年。【齊民要術】的問世提高了農業精耕細作水平。到了唐朝時,魏晉南北朝時的駢文已被更膾炙人口的唐詩所取代。僧一行與梁令贊共同設計出黃道遊儀,發現了恒星位置的變動,在世界上首次測量了子午線的長度,推動了天文學的發展。孫思邈的【千金方】則是繼東漢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後又一次醫學上的進步。書法上則得益於歐陽詢、顏真卿、柳宗元等書法家(「顏筋柳骨」)達到了又一高峰。文化上的進步也促使唐朝能在平定「安史之亂」後存活一個多世紀,而不像北魏那樣被「六鎮起義」的余波所分裂。而明清時出現了【本草綱目】、【天工開物】、【農政全書】等一批總結性的科技著作,日益僵化的宋明理學和「八股取士」制度促使部份知識分子開始反思,再加上第一次「西學東漸」的推動,「經世致用」思想應運而生。鴉片戰爭後在第二次「西學東漸」的推動下,地主階級抵抗派提出了「開眼看世界」。公元1859年太平天國幹王洪仁玕頒布了【資政新篇】,具有鮮明的資本主義色彩,是中國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方案。地主階級洋務派提出了「師夷長技以自強」、「中體西用」,資產階級維新派思想家嚴復譯著【天演論】時提出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資產階級革命派則提出了「三民主義」思想(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為「新文化運動」的興起奠定了基礎,這也決定了清朝在平定「太平天國」後走向了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的結局,造就了與北魏、唐朝不一樣的結果。

五、總結

綜上所述,由於政治、經濟、文化等原因而使北魏、唐朝和清朝在同樣借外援平定內亂後出現了不同的歷史結局。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與清朝類似,埃塞俄比亞在19世紀末帝國主義「瓜分非洲」的狂潮中也遭遇了列強的入侵,但成功擊退意大利侵略者。埃塞俄比亞的反帝反侵略勝利使它成為十九世紀末非洲僅有的兩個獨立國家之一(另一個是利比里亞,意為「自由之地」。國名「Liberia」來源於英文自由「Liberty」,是美國廢奴運動後將自由黑人遣返回非洲建立的國家,因有美國撐腰而免遭歐洲列強殖民)。

▲帝國主義對非洲的瓜分

由此獲得的國際聲望更為埃塞俄比亞首都帶來了非盟總部的落戶。因此2022年與「提格雷人民解放陣線」簽訂停火協定後更應註意由此帶來的影響和連鎖反應。正如法國作家羅曼·羅蘭在【母與子】中所寫:「歷史是為活著的人們而寫的。活著的人們搜了死者腰包之後,踏著死者屍體前進。」

參考資料:【魏書】【北史】【舊唐書】【新唐書】【中國通史】【全球通史】【世界史綱】【母與子】

作者:Mengqi Ren,感謝作者授權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