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明朝修【永樂大典】也是一場文化浩劫,因為書籍原本被燒了

2024-07-27歷史

歷朝歷代都有整理文獻的傳統。整理文獻,一方面有利於加強對文化的控制,加強文化專制,另一方面則有利於文獻的保存。這兩方面看似自相矛盾,實際上並存。

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次大規模的文獻整理運動發生在秦朝。公元前213年,李斯建議「非秦紀皆燒之,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所不去者醫藥、蔔筮、種樹之書」。秦始皇聽從其建議,下達了命令。按照其規定,民間除了醫藥、蔔筮、種樹之書,其他的全部要交給地方官員燒掉,全國只允許博士官收藏書籍。為了防止民間百姓擁有書籍,秦始皇頒布了【挾書律】,禁止百姓私藏、攜帶書籍。

後來,項羽進入鹹陽,放火燒宮殿,又導致秦宮所藏的書籍化為灰燼,令人惋惜。經過這麽兩次折騰,就導致先秦的大量文獻淪陷,只有少量的得以流傳下來。例如,諸子百家的書籍,僅僅只有幾個學派流傳下來了部份;六國的史書,除了【左傳】因為儒生藏著而流傳下來之外,其他全部毀掉。

在西漢時期,對文化比較重視,於是就大規模收集、整理古代的文獻。其中劉向、劉歆的成就最大,他們對中國先秦的文化流傳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西漢末期,漢宮中藏有書籍三萬余卷,主要收藏在未央宮的石渠、天祿、麒麟三閣和曲台殿。

然而後來發生了赤眉、綠林起義,未央宮被焚,四處之藏書也在劫難逃。「劉歆總群書著【七略】大凡三萬三千九十卷,王莽之亂焚燒無遺」。此後一直都是按照這樣的迴圈不斷發展。王朝建立了,搜集天下的書籍;

王朝滅亡了,書籍被淪陷。每一次戰亂,都會導致大量的書籍被毀掉。東漢末年,董卓燒毀洛陽,導致洛陽宮殿的書籍大量被淪陷。剩下的書籍裝了70多車到長安,後來長安淪陷,書籍被全部淪陷。

魏晉大量整理書籍,在「永嘉之亂」時期全部被淪陷。南北朝時期,每一次戰亂,都會淪陷一次書籍。最大規模的一次是梁元帝在江陵燒毀了14萬卷的書籍。

隋朝建立後,在秘書閣收藏了3萬卷書籍。隋末,王世充攻占洛陽,將所有書籍裝在船上運往長安,結果船翻了,八九成的書籍被淪陷。

唐朝安史之亂,叛軍攻入關中,長安和洛陽的藏書「亡散殆盡」,史稱「安祿山之亂,尺簡不藏」。此後,唐朝又大力收集圖書,到唐末有5萬卷,但是黃巢來了又是一把火,全部燒毀。

1126年,金國圍攻開封,要求北宋將所有書籍搬出來,讓金國抄寫一份。結果金國還沒有抄完,北宋援軍就趕來了,金國撤退,大量的書籍被丟在了地上,損失也很慘重。

那麽,沒有被收錄到國家圖書館的書籍會被淪陷嗎?實際上,沒有被收錄進來的書籍散軼速度可能更快。根據記載,宋代私人藏書樓經常發生火災,例如葉夢得藏書10萬卷,後來全部被燒,葉夢得被氣死。李光藏書萬卷,也是一把火燒光。尤袤藏書數萬卷,後來也燒光了,連自己的詩都沒有留下幾首。

明朝時期,朱元璋大興文字獄,毀掉的書籍不計其數。其中最嚴重的是明朝軍隊攻入雲南後,基本將雲南的歷史文獻全部毀掉了。而朱棣上台後,為了標榜文治,就下令收集天下的圖書。

這次收集的圖書範圍非常廣泛,「凡書契以來經史子集百家之書,至於天文、地誌、陰陽、醫蔔、僧道、技藝之言,備輯為一書」。最終到1407年,書籍整理編撰完成,明成祖取名為【永樂大典】。

那麽明朝官員在搜集書籍的過程中會不會毀掉對永樂帝不利的書籍呢?我相信大家都有答案的。【永樂大典】整理出來了,那麽這些收上來的書籍該如何處理呢?是應該物歸原主,還是燒掉呢?兩者都不是,明成祖是下令將這些書籍存放在南京文淵閣。然而在1449年,文淵閣失火,這些沒有歸還民間的書籍被全部燒光了。明朝在管理上的疏忽,直接導致了一場文化的浩劫。

1557年,南京宮殿再次出現火災,收藏在文淵閣的【永樂大典】也差點被大火燒掉了。經過兩次教訓,嘉靖皇帝終於警醒了。1562年,他召集大臣,選拔了109位善於書法的人,開始了對【永樂大典】的抄寫,給【永樂大典】搞一份備份。

1567年,【永樂大典】的副本抄寫完成,於是正本仍藏在文樓,副本藏在皇史宬。然而讓人驚訝的是從此正本就不見了,歷史上沒有任何記載。如此龐大的文獻資料怎麽可能在一夜之間消失不見呢?後來就有學者提出,【永樂大典】的正本被藏在了嘉靖皇帝的陵墓——永陵中去了。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就祈禱這些書籍好沒有被氧化,還能復原。不然這又是一場巨大的文化浩劫了。

據說嘉靖皇帝十分喜歡【永樂大典】,真有可能這批文獻被帶去陪葬了。當然,希望不是用燒的方式去陪葬的。

所以,嘉靖皇帝之後的【永樂大典】就只有副本了,原稿早在南京被燒了,正本也消失不見,明朝的官員應該好好管理副本了吧,這可成為了唯一的資料了呀。但是明朝的皇帝和官員根本沒心思管理【永樂大典】,導致【永樂大典】不斷散軼。明末的王夫之認為【永樂大典】「全部皆佚」。

清朝建立後,有兩位學者——全祖望和李紱認為【永樂大典】這樣一直散軼下去不行,於是兩人決定去抄寫,每天抄寫一點。此後,二人的行為得到了皇帝的重視,於是康熙皇帝就以【永樂大典】為基礎,下令編撰了【古今圖書整合】。

【古今圖書整合】,收集了10000卷數據,1億6千萬字,規模相當於【永樂大典】的一半,是目前保存規模最大的類書。【永樂大典】殘本的內容基本被收錄了【古今圖書整合】,該書為中華文明的傳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後來乾隆皇帝又想編【四庫全書】,想超越【古今圖書整合】。【四庫全書】一共收集了7.9萬卷的文獻,相當於【永樂大典】的3.5倍。

但是乾隆皇帝對思想的控制很嚴格。【四庫全書】在寫成後就直接毀掉了原書,甚至將一切不利於清朝統治的書籍都禁了,淪陷了。但是乾隆皇帝膽子再大也不能淪陷【古今圖書整合】呀,因為這是康熙皇帝的成果。

最終,許多【四庫全書】沒有收藏的書籍都收藏在了【古今圖書整合】。例如,【天工開物】一書,許多人認為被清朝淪陷了,理由是沒有收藏在【四庫全書】中。然而,這本書是收藏在【古今圖書整合】中的。

清朝在修完了【四庫全書】後,也擔心這些書籍被淪陷呀。為此,清朝吸取【永樂大典】的教訓,給【四庫全書】抄寫了6個副本,分別放在全國各地。這樣就算遇到了戰爭,其中一個地方的副本被毀掉,還可以借助其他地方的版本得以流傳。

我們都知道,【永樂大典】修成後,是深藏在宮殿之中,普通文人連看的資格都沒有。但是【四庫全書】就不同了。根據規定,【四庫全書】有四個藏本是專門給皇家看的,分別是紫禁城內的文淵閣、盛京宮內的文溯閣、北京圓明園的文源閣、河北承德避暑山莊的文津閣。另外三本版本收藏在於揚州的文匯閣、鎮江的文宗閣、杭州的文瀾閣,合稱「南三閣」,是開放給民間閱讀的,相當於是開放的國家圖書館。

後來的歷史證明了清朝這個政策絕對是正確的。1860年的時候,英法聯軍攻入了北京,圓明園被淪陷,文源閣本被燒毀。

1853年後,太平天國建立,太平軍所攻打之處,到處燒殺搶掠,導致「南三閣」的【四庫全書】基本被淪陷。杭州文瀾閣藏本命運稍微好點,在文瀾閣被淪陷後,文瀾閣本的【四庫全書】散落民間,只有四分之一被保留下來。後來,學者利用其他藏本將之修復。

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了北京,火燒了圓明園,導致文源閣藏本被淪陷。就此,【四庫全書】保存完畢的還剩下三個版本。1949年,蔣介石撤離大陸,又將北京故宮博物館的文淵閣藏本帶到台灣,現在藏在了台北故宮博物院內,因此留在大陸就剩剩下了兩個藏本,分別是盛京的文溯閣藏本和承德避暑山莊的文津閣藏本。

不反對,清朝在整理圖書過程中也淪陷了大量的書籍,但清朝對古代文獻的保留做出的貢獻也是巨大的。如果沒有清朝建立後對【永樂大典】殘本的整理,那麽現在人們連【永樂大典】的殘本都看不到。後來清朝又完好地保存下來了【古今圖書整合】【四庫全書】,這在歷史上也是罕見的,或者是唯一的,因為其他朝代整理的書籍都在戰火中被淪陷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