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孟良崮戰役到底打得多慘?據當地百姓說,他們三年沒敢上山!

2024-07-21歷史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選一下「關註」,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前言

真實的孟良崮戰役,打得格外慘烈,以至於當地百姓都說,「三年不敢上山」,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呢?

引人矚目的「孟良崮大捷」背後究竟有何故事?這場戰役到底打得多慘?

一 、間隔十幾年的戰神煉成

孟良崮戰役中有三個關鍵人物,分別粟裕、王耀武及張靈甫,粟裕與後二者是老對手了。

他們上次令人印象深刻的交手,正是1934年底的譚家橋。

彼時,紅軍正在疲憊趕路,有戰士來報:

「大部隊已集合,但是戰士們太累了,最好休息一晚再出發。」

得知這一訊息,部隊的兩位指揮官有了不同的想法,一位認為情況緊急,堅持連夜趕路;

另一位則表示大部隊走不動了,不如分兵,粟裕帶一部份人先走,而他和剩下的人隨後跟上。

粟裕思考過後,同意了方誌敏的意見,卻沒想到二人這次分離竟是永別。

先頭部隊率先透過封鎖線,在大小坪一帶等了好幾天,可是遲遲沒有方誌敏等人的訊息,只是隱隱聽到了槍炮聲,這時粟裕就有了不太好的猜測。

事實證明,粟裕的猜測是正確的。

方誌敏、劉疇西等人由於休息了一夜而陷入了敵人14個團的包圍,最終無力抗爭,慘遭俘虜。

譚家橋之戰的失利,更直接導致尋淮洲喪命,要知道這位驍勇善戰的軍團長當時還不到22歲。

他的犧牲對於我軍來說,是一次沈痛的打擊,更不用說被俘的方誌敏、劉疇西後來也先後英勇就義了。

不少人認為,這一戰如果由粟裕指揮,結果或許會有不同,可歷史沒有假設,譚家橋一役成為粟裕心中永遠的痛。

十多年後的孟良崮戰役裏,他親內建人將張靈甫打到末路,在濟南戰役中,他更是擬定了這樣的口號——

「打到濟南府,活捉王耀武!」

孟良崮戰役中,張靈甫等人曾被困在山上,缺水至極,又恰好四天四夜沒下雨,以致國軍指揮官感慨:

「天滅我等!」

殊不知,滅他們的不是天而是解放軍,這一切都在粟裕的籌謀裏。

為了殲滅王耀武麾下74師,殲滅張靈甫等人,粟裕連續數日也沒有合眼,戰後測血壓的時候更是發現血壓值高達220!

十多年裏飽經磨礪的粟裕,早已成為了我軍「戰神」,在孟良崮戰役中直接打掉了王耀武的家底,以至於其哀嘆道:

「74師之失,宛若喪父之痛。」

同樣感到無比痛苦的,還有蔣介石,他稱其「國軍無法承擔之大損失」,那麽這一戰到底是怎麽回事呢?

二 、孟良崮戰役之「三字解」

孟良崮戰役的過程,可以用三個字來形容,第一個字就是「險」。

這並不是一場十拿九穩的伏擊戰,而是粟裕在逆境中一次「被迫的驚險設計」。

為什麽這麽說呢?

因為當時解放戰爭已經進入中期,蔣介石和部份國民黨人深感局勢不妙,於是狗急跳墻,調集大量部隊對山東解放軍進行了猛攻。

當時國軍出動了近五十萬人,而且作戰手法上也吸取了之前的教訓,打得十分穩健,這就使得粟裕等人的處境十分不妙。

湯恩伯等人竟早早誇口:

「這是勢必給陳、粟等人一記鐵拳!」

戰鬥伊始,國軍推進得十分順利,先是占領了魯西南,緊接著又一路攻到了沂水、萊蕪地區。

陳、粟等人5次計劃反攻,可是都沒找到什麽好的時機,敵人保守的「烏龜式推進」,連粟裕都有些無從下手。

此時的粟裕,仿佛又同當年一樣,面臨著一個艱難的抉擇——

是靜待時機,等待敵人失誤,還是以變制變,主動尋求突破?

粟裕當然不會坐以待斃,於是便有了第二個字,「變」。

這裏的「變」主要囊括兩個方面,分別針對的是戰法以及打擊群體:

戰法從原來的圍點打援,改為主動出擊、創造機會。

粟裕帶部隊不斷變換方位,和敵人玩起了「耍龍燈」遊戲,有時派兩縱隊南下包抄敵人後方,有時根據實際情況更改計劃,將其余縱隊調集起來作為「奇兵」。

事實證明,這一戰法效果很好,敵人左右支絀,應接不暇,讓粟裕有了畢其功於一役的機會。

至於打擊群體的改變,則是從原來的第7軍和48師,改成了國軍第74師。

蔣介石此人有個毛病,那就是得勢猖狂,容易忘乎所以、瞎指揮,眼看粟裕等人遲遲沒有反擊,蔣介石命令顧祝同等人強勢推進。

顧祝同這一推進,粟裕就發現了機會,張靈甫和他帶領的74師明顯與其他部隊脫節了。

而且粟裕也察覺到了敵人全面進攻的最終目標是坦埠,於是他拋下誘餌,一步步引得張靈甫和74師走入陷阱。

「張靈甫一貫認為新四軍不能打硬仗,而74師又時有驕橫跋扈之舉,一旦張靈甫與74師失陷,國軍各部必不會奮力營救,我軍方有全殲之機……」

為了一戰扭轉局勢,粟裕把所有註意力都集中到了這裏,甚至說寧肯放走敵人一整個師,也不能放過74師麾下一個連,這才輪到張靈甫頭痛了。

張靈甫與74師失陷孟良崮後,國軍部隊果然沒有及時展開救援,粟裕集中兵力,以五比一的絕對人數優勢對74師展開圍殲。

粟裕不僅將張靈甫等人的心理拿捏得死死的,連決戰地點都曾特意挑選。

之所以選擇孟良崮,是因為這一塊山多路窄,便於我軍穿插,不利於敵軍重裝部隊推進,以至於後來張靈甫上山之際不得不將重型武器丟在山下。

有了前期的充足準備,粟裕開始執行起第三個字,「快」,此乃快刀斬亂麻之意。

74師畢竟是國軍王牌部隊之一,蔣介石不可能坐視其淪陷,時間一長,必定會催促其他部隊前來支援,到時候我軍反倒會陷入敵軍包夾。

因此,粟裕必須在蔣介石和其他國軍將領反應過來之前,就將張靈甫和其74師徹底拿下。

而粟裕也的確做到了這一點——他僅用三天時間就完成了戰役目的,在16日下午殲滅74師主力,後來又將藏在山裏的一個旅殲滅。

張靈甫死了,74師也被全滅,可笑的是蔣介石到這時候還沒有認清現實,說什麽「以我絕對優勢竟遭烏合之眾陷害」,其作態屬實令人啼笑皆非。

三 、張靈甫之死

張靈甫也算是粟裕的老對手了,在這場戰鬥中,粟裕本來是打算活捉他的,只不過最終沒能成功。

由於當時戰場形勢比較混亂,也鮮有資料留存,所以張靈甫究竟是怎麽死的這個問題,後來也是眾說紛紜。

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張靈甫並不是被擊傷後死亡,而是在突圍或者說計劃突圍的過程中被直接擊斃的,這點有諸多資料可充當佐證。

比如【孟良崮大勝】中指出,「斃傷張靈甫以下官兵13000余人」;

【蔣軍七十四師覆滅經過】指出,「敵師長張靈甫於突圍時被擊斃」;

【蔣匪七十四師師長張靈甫被擊斃】一文中記載得更為詳細:

「張氏後腦被湯姆槍彈擊傷,血管與腦漿均已幹枯……」

張靈甫自詡智計無雙,麾下美械部隊裝備精良,戰鬥力強悍,殊不知在粟裕和解放軍面前也不過爾爾。

他最終落得那樣的下場,根本原因是太傲慢,其次就是國軍內部人心不齊,高級將領想著搶功同時又在不斷勾心鬥角。

若不是貪功冒進,張靈甫一部也不會與大部隊脫節,一步步邁入粟裕設下的陷阱裏;

若是國軍其余部隊能及時支援,張靈甫和74師也未必沒有逃生的機會,可國軍畢竟不是我軍,雙方的風氣在當時是有著迥然的差異的。

國軍將領爭鬥不斷,彼此陷害都是常有的事情,就更不用說誇大功績,謀取晉身之階了。

可是我軍不一樣,一是一,二是二,內部團結,一切都按實際情況來,若非如此也發現不了藏在山裏的那7000多名敵人。

彼時,大戰已經結束,可是粟裕在戰後統計戰果的時候卻發現了不對勁。

敵人應有3萬余人才對,可我方戰果僅有2.3萬人左右,剩下的人去哪了?

察覺到這一異常後,粟裕立即帶人搜山,果然在山裏找到了潛藏的七千多名敵人,這是很了不起的。

因為當時可是有十余個縱隊、數萬人參戰,在戰後這麽短的時間內就將戰果統計得如此精確,說明部隊的作風非常好。

「什麽樣的將領帶什麽樣的兵」,蔣介石和諸多國軍將領帶頭敗壞風氣,還妄圖實作獨裁,屬實是癡人說夢。

四 、復盤與思考

作為後來者,我們回顧孟良崮戰役,不自覺地就會為粟裕的智謀和解放軍的驍勇而驚嘆,也往往會因此而忽視這場戰役的艱難和慘烈。

為了在這三天裏達成戰役目標,我軍實際上也是付出了不小的代價的。

張靈甫被圍後,敵軍諸多將領固然支援得不及時,可想要營救張靈甫的也不是沒有。

為了防止計劃出現紕漏,粟裕提前在外圍不少地區布防,對可能來援的敵人進行阻擊,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天馬山阻擊戰。

天馬山在孟良崮的西北邊,由於我軍的防守方向比較多,所以在天馬山一帶部署的防守力量並不算強。

相較於來援的25師、65師來說,更是有些「薄弱」,可我軍就是牢牢守住了。

25師由黃百韜率領,同樣是國軍王牌之一。

黃百韜救援張靈甫的念頭本來就比較堅定,在16日上午遭到蔣介石訓誡後,更是拼命對陣地展開猛攻。

最危險的時候,黃百韜一度已經帶人攻上了山腰,距離突破僅一線之遙。

可就是這「一線」成了天塹,負責堅守陣地的廖政國親內建人鎮守,危急時刻連文書、炊事員乃至於傷員都上陣地阻敵了。

最後在其余部隊的及時增援下,終於將敵人擋了下來,其他方向的阻敵部隊情況也大致相同。

國軍固然來勢兇猛,可我軍更為堅韌,為了給粟裕創造時間,我軍戰士們在各大陣地拼命阻敵,最終才有了最後的一錘定音。

可以說,這是團結的勝利,而不是哪一個人、哪一支部隊的勝利。

這樣激烈的戰鬥,傷亡自然是不小的,我軍在這一戰中殲敵3.2萬人,其中有1.9萬名俘虜。

而我軍的傷亡人數則在1.2萬人左右,其中9000多人負傷,陣亡人數在3000人左右。

放到紙面上,這只是一份簡單的數據。

可是放到現實中,山上幾乎到處都是鮮血與白骨,因此當地居民會說「三年不敢上山」了。

回顧這場戰役,這是粟裕和華野的勝利,更是我軍指揮員和廣大人民的勝利。

沒有毛主席等人的指揮,沒有廣大人民的支持,恐怕也很難有孟良崮戰役的豐碩戰果。

在孟良崮戰役開始前,毛主席就特意發電指示:

「不要心急,不要分兵,總有殲敵機會!」

實際上,粟裕的確是這麽做的,他引張靈甫上鉤、集中主力將其殲滅的做法,與毛主席的指示高度一致,也證明了我軍指揮員們的高瞻遠矚。

至於人民群眾的支持,更是粟裕的堅持後盾。

在孟良崮地區隨處都能聽到【沂蒙頌】,「沂蒙紅嫂」的故事更廣為流傳,所以後來陳、粟等人說:

「躺在棺材裏也忘不了沂蒙山人民。」

孟良崮戰役固然慘烈,可人民群眾和我軍廣大戰士們並不畏懼,因為鬥爭總是伴隨著流血犧牲。

因為走在正確的方向上,所以大家更眾誌成城。

也希望大家能從這個故事中所收獲,體恤先輩的付出,繼承他們的精神,為我們的國家奉獻光與熱,共同創造更美好的家園。

參考資料

【「意義極大」的孟良崮戰役】 學習時報

【從兵敗譚家橋到孟良崮大捷戰神煉成記】 新華每日電訊

【三字詳解孟良崮戰役】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由於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註」,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