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皇帝宴請大臣,狗咬住衣服不讓去,大臣堅持去結果被滅三族

2024-07-20歷史

諸葛亮的兄長諸葛瑾是孫吳的大將軍,而諸葛瑾還有一個兒子,在孫吳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的一筆,他就是諸葛恪。

按照輩分,諸葛恪應稱諸葛亮為叔父,他繼承了諸葛家的優秀基因,身材高大,長相俊逸,聰明伶俐。諸葛恪小時候在皇帝面前就可以應對得體,深得孫權的喜愛。

孫權曾在酒桌上問諸葛恪:「卿父與叔父孰賢?」諸葛恪當即答道:「臣父為優。」孫權問其中的理由,諸葛恪回答說:「臣父知所事,叔父不知,以是為優。」這話自然是說給孫權聽的,他的父親知道侍奉誰是對的,而諸葛亮不知道,這不就是誇贊孫權是明主嗎?

這從這件事就可以看出諸葛恪很善於奉承皇帝,揣摩聖意,十分機敏,所以他後來才能成就一番事業,然而言語中透露出來的圓滑和阿諛,也為諸葛恪最後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諸葛恪位於後三國時代,在這個時代裏,魏國掌權的是司馬家,蜀漢掌權的是姜維,而孫吳掌權的是他諸葛恪。至於劉備、曹操、諸葛亮、周瑜等人,都已經是過去式了。

諸葛恪崛起於東興之戰。魏國出動十五萬大軍,兵分三路,南下伐吳,其中司馬昭都督東軍七萬,進攻東興。諸葛恪領兵四萬,打贏了魏軍。此戰讓諸葛恪揚名天下,也讓他在吳國裏的聲望達到了頂峰。

東興之戰以少勝多讓諸葛恪成為吳國的英雄,但這一次勝利也沖昏了諸葛恪的頭腦。掌權後的諸葛恪準備傾全國之力,來一次北伐。然而當時以孫吳的國力北伐並不現實,盡管諸葛恪剛剛在東興打敗了魏軍,但魏國的軍力仍占上風,吳軍又疲敝不堪,難以再戰。

可諸葛恪獨斷專行,他不顧群臣的反對,於公元253年7月(魏嘉平五年,吳建興二年)三月調集二十萬吳國精銳軍隊,發動了對魏國的北伐。戰前,諸葛恪還寫信給蜀國的姜維,與他一同約定北伐。

當時的實力格局是曹魏最強,吳國和蜀漢只能聯手應對,所以姜維欣然同意了諸葛恪的邀請,領兵從關中攻打魏國,配合諸葛恪。

攻打淮南時,諸葛恪沒有約束士兵,軍隊所到之處大肆擄掠,百姓們望風而逃,以至於吳軍沿途見不到人煙,糧草補充只能依靠後方支援。

在這種情況下,繼續北伐只會拉長戰線,將領中有人建議諸葛恪攻打新城,圍點打援,利用新城殲滅魏國的援軍。諸葛恪采納了這個建議,於是全軍放棄北上,轉而圍攻新城。

當時魏國的形勢十分嚴峻,姜維的軍隊正從西邊攻打,吳國二十萬大軍又從南方攻來,魏軍若分兵救援新城,很容易遭到埋伏,若合兵一處,又難以同時防住姜維和諸葛恪。

正在萬分危難之際,虞松給大將軍司馬師出了一個計策,他認為吳軍的意圖是圍攻新城,殲滅援軍,所以不會立刻對新城動手,而姜維則會認為魏軍調集到東邊,所以疏於防範。

司馬師聽從建議,不管諸葛恪,調集主力軍猛攻姜維。姜維以為魏軍主力正在支援新城,哪想到對方矛頭竟然是自己,倉促間敗下陣來,只能撤軍。

而在這個時候,諸葛恪正在指揮大軍攻打新城。自視甚高的諸葛恪在行軍打仗和謀略方面差叔父諸葛亮十萬八千裏。新城只有三千守軍,但諸葛恪圍攻數個月竟都沒有拿下來。見魏軍不上當,諸葛恪氣急敗壞,下令加緊對新城進攻。

新城的守軍數量畢竟太少,三個月下來戰死了一大半,吳軍眼看就要攻進去了,在這個時候,守將張特向諸葛恪說自己願意投降,只是魏國規定被圍攻百日而救兵不至,投降者家屬不治罪。張特請求再等十日,湊夠百日後獻城投降。

其實這個時候諸葛恪只要下令攻打,新城馬上就能攻下,但他聽信了張特的話,下令停止進攻。張特根本就沒打算投降,吳軍一撤他就馬上加固城墻,將缺口補上。等諸葛恪回過神來已經晚了,新城又需要重新攻打。

此時吳軍陷入兩難的境地,新城難以攻下,而魏軍大軍馬上來援,再於城下耗下去,吳軍將有被魏軍合圍的風險。

而且,三個多月的圍攻讓吳軍損失慘重。當時正值酷暑,天氣炎熱,屍體造成瘟疫蔓延,士兵們飲用被汙染的水後上吐下瀉,病死的人不計其數。將領們將情況匯報上來,請求諸葛恪視察一下,可剛愎自用的諸葛恪認為是將領畏戰,將他們全部斬首。

將軍朱異認為諸葛恪指揮無方,諸葛恪就奪了他的兵權並將他趕走,都尉蔡林向諸葛恪提出建議卻遭到諸葛恪的羞辱,結果投降了魏軍。

在這種情形下,吳軍的失敗已經是必然的了。秋季魏軍援軍抵達,吳軍戰敗,被斬首萬余人,撤退路上死傷的人不計其數。可是諸葛恪卻早早逃了回去,在江中小洲上悠然自得的住了一月。

諸葛恪一下子失去了聲望,但他為了權勢,打擊異己,培植黨羽,將不服從自己的官員全部趕出京城。孫峻一看諸葛恪這副模樣,便在皇帝孫亮面前誣陷諸葛恪準備政變,孫亮於是下令誅殺諸葛恪。

不久,孫亮設宴邀請諸葛恪。赴宴前,諸葛恪換了好幾套衣服,身上卻總有一股臭味,他的狗兩次咬住他的衣服不讓他走。可諸葛恪沒有察覺孫亮等人的意圖,仍前往赴宴。諸葛恪一到,孫峻設下的刀斧手就沖了出來,將諸葛恪當場殺死。孫亮下令,將諸葛恪以謀反罪論處,並誅其三族。

從諸葛恪的一生來看,不說他比不上叔父諸葛亮,他連父親諸葛瑾恐怕都差得遠。

參考資料:

【三國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