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中印之戰後,毛主席下一指令無人看懂,如今看實在高明

2024-07-26歷史

1962 年 10 月,中國提出和平解決邊界問題的建議,被印度斷然拒絕。隨後,印度宣稱要「怎樣怎樣」,還特別狂妄地放話「要跟中國打到剩最後一個人、最後一支槍」。

面對印度的囂張跋扈、步步緊逼,中央領導一直以來在相關問題上都很克制,為了保衛祖國邊疆安全,創造雙方和平談判的條件,決定對入侵的印軍進行自衛反擊。

到了這會兒,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就正式開始了。

當年 10 月 20 號戰役開打,到 11 月 21 號我方宣布全線停火,解放軍只用了一個月,就讓印軍懂得了「中國領土神聖不可侵犯」這話到底啥意思。

戰役結束以後,咱解放軍作戰部隊按照中央的指示,不但把戰俘放了,還把繳獲的大批武器和其他軍用物資都還給印軍了。但奇怪的是,交還繳獲的汽車時,咱解放軍不光給車加滿油,還特意重新刷了漆。

釋放俘虜先不提,為啥還要給敵人的汽車加滿油、重新塗了色再交還給人家呢?其實啊,這看起來挺怪的做法,背後藏著毛主席目光長遠的大智謀。

有人可能會講,給敵人的汽車加滿油再還給人家,這裏面咋還藏著大智慧呢?別急,咱們慢慢道來。

【一、】

從歷史角度來講,中國和印度都是擁有古老文明的國度,過去這兩國彼此扶持、互相幫助,結下了特別深厚的情誼。

不過,印度獨立以後,他們的總理尼赫魯居然開始飄了。

他言之鑿鑿地拿著所謂的「麥克馬洪線」,說中國藏區的領土得歸他們,而且還妄圖把這變成現實。

為了實作這個目標,尼赫魯可沒少搞小動作。

甚至,它居然公開說,要把 12.2 萬平方公裏的中國領土劃給印度,面對這種沒道理的要求,咱們國家當然堅決拒絕了。

但就是那種給了啥卻不要啥,咱國家拒絕之後,印度換個法子,開始侵占中國領土,這期間,還多次傷到咱們的邊防官兵。

對於這事兒,咱國家一開始是按照和平解決邊界問題的原則,姿態特別包容,想著能和平處理這個問題,可印度卻把咱國家的這種想法,當成是軟弱好欺負。

結果呢,印度這家夥越來越張狂,從 1961 年起,竟然在咱們國家邊境地區先後弄了 43 個軍事據點。

中國有句老話說,這能忍那還有啥不能忍的!面對印度一次又一次地蹬鼻子上臉,毛主席最後拍板,「人家來挑釁,咱們不回應不行,既然尼赫魯非要打,那咱們就陪著打!」

毛主席一聲令下,邊防部隊馬上整裝待命。當時擔任西藏軍區司令員的張國華將軍,還向毛主席保證:「咱們肯定能打贏!」

說起張國華將軍在對印戰役裏的那些事兒,想必大家都挺熟悉的。就是他帶著咱的官兵,克服了像高原、寒冷、山高、谷深這些難題,最後取得了絕對勝利,打贏了這場仗。

然而,沒多少人清楚,張國華將軍能獲勝,背後有個鮮為人知的特殊戰略小組,在給這場戰役幫忙想辦法。

這支戰略小組到底有多特殊呀?先不提別的,就光說小組成員,隨便列舉幾個,大概就能體會到一些了。

那時候,這個小組可不是淮海戰役時總前委那樣的直接指揮機構,它更像是個學術組織,組長呢,是已經 67 歲的劉伯承元帥。

另外,小組的副組長是徐向前和羅瑞卿,組員有粟裕、劉亞樓等等。

單看這陣容,就能明白這個小組有多牛,他們的任務呢,是負責鉆研國際戰略形勢,然後把研究出來的結果和提出的建議遞交給軍委還有各個有關部門。

說到這呢,可能有人就會問了,這個小組對當時那場戰役能有啥幫助?其實啊,幫助可大了去了。

先來講在具體的戰略部署和指揮方面,小組向前線給出了詳細又有針對性的建議。

那時候,劉伯承元帥針對張國華將軍在具體戰役方面,給出了極具遠見的指示,主要說了三個方面的提議:

第一,得拿出「雄獅撲雞」的勁頭去打。

這句話的意思,其實挺容易懂的,說啥「雄獅搏雞」,其實就是讓官兵做好一定能勝的思想準備。

第二點,得準備強行進攻,要有打難仗、啃難骨頭的心理準備。

就這一點來講,劉帥那是相當有遠見,一邊鼓勵官兵,一邊囑咐可不能大意,思想上得做好十足的準備。

第三點呢,就是要集中優勢的力量,直接攻擊敵人的關鍵部位,千萬不能分散。

這三點,是當時劉帥給張國華將軍的交代,從後來具體的戰役情形來看,果真證明了劉帥的想法沒錯,所以,「軍神」這稱呼真是當之無愧。

不只是戰前的規劃和部署方面劉帥給出了有前瞻性的提議,戰役開始後,劉帥還憑借自己多年的軍事經驗,想出了一個能直搗敵人要害的策略。

在對印作戰的第一階段取得勝利後,好多人都特別高興,可劉帥卻皺著眉頭緊盯著地圖,他當時研究的,是印軍可能反撲的方向。

果不其然,就像劉帥想到的那樣,印軍沒過多久就集結了更多人手,又發起了進攻。

而且,這回印軍弄出個「一字長蛇陣」,還為了不被打,把整個陣型擺得特別緊湊,反正看上去好像一點毛病都沒有。

不過被稱為「軍神」的劉伯承元帥,一下子就發現了敵人的弱點。

他當時就講,「敵人的部署屬於‘鋼頭、錫尾、背緊、腹松’,因此,朝敵人的‘肚子’動手,是最管用的招兒。」

在前線的張國華將軍,按照劉伯承元帥的提議,弄出了「打頭、擊背、剖腹、切尾」的方案,印軍根本沒想到自家戰陣的弱點被我軍看穿,沒多久就被打敗了。

就在這場戰鬥裏,咱軍出了龐國興這麽個孤膽英雄。他跟另外倆戰士弄了個三人戰鬥小組,主動去打敵人。最後這三人靠著特牛的勇氣,鉆進敵軍深處 15 公裏,前後打了 5 回,不光占了 2 個炮兵陣地,還打死不少敵軍,又弄來好些火炮和汽車。

在咱們軍隊持續的打擊當中,印軍完全被打垮了,咱們軍隊獲得了了不起的勝利。

【二、】

1962 年 11 月 21 日,毛主席下達了主動停火的命令。我軍邊防部隊接到這一命令後,在中印邊境全線停火,接著就有序往後撤了。

當年 12 月 1 號的時候,我軍著手釋放作戰時俘虜的敵人,一共 3900 名印軍戰俘被放了。

不光是戰俘,就連作戰時我軍繳獲的好多裝備,也在當年 12 月 1 日以後,陸續歸還給印方了。

這裏邊,單單繳獲的印軍汽車就有 437 輛,至於飛機、坦克還有各種各樣制式的武器那就多得數不清了。

可在把物資交還給對方的時候,我軍的一個做法,讓好多人都搞不懂。

當時,把對方汽車交還的時候,咱這邊做了兩件事兒。一是給這些車全加滿油,二是給經歷過戰火的這些車輛重新刷漆上色,讓它們變得跟新的一樣。

為啥要這麽幹呢?有好多相關的講法,其中有一種是覺得,這是中國為了顯示出大國的氣派。

啥意思呢?大概就是說,邊境那塊兒挺冷的,要是被放的戰俘坐的車沒汽油,那肯定得凍死在回家的道兒上。

所以啊,咱們軍隊把對方的汽車加滿油,還修好了再還給人家,就是為了展現咱大國的風範。

這種說法到底有沒有道理?認真來講,是有點道理的。但是,要是就覺得我軍這麽幹只是為了顯示風度,那就太片面啦。

而中央和毛主席下達這個指令的真正目的,考慮的東西可要深遠得多。

要是真想弄明白毛主席這麽幹的心思,咱可以先瞅瞅兩個歷史上的小故事,等把這倆故事看完,就能對毛主席的想法大概清楚了。

先來講第一個,這事兒出在唐朝剛建立那會。

大概在唐武德三年(公元 620 年)那陣子,占據江陵的南梁蕭銑政權打算攻打唐朝的峽州地區,為了把這個地方割據的政權徹底消滅掉,唐高祖李淵讓李靖帶著軍隊去把它平定了。

隨後,李淵組織兵力向蕭銑發動攻擊,還連連取勝,把蕭銑死死地困在江陵城裏沒法動彈。

可蕭銑在南方經營了好些年,當地不少勢力跟他都有交情,也樂意發兵幫他。所以,就算蕭銑被唐軍圍著,只要援軍一來,就能跟他一塊對唐軍內外夾擊。到那時,唐軍肯定得陷入苦戰,說不定還會被「包餃子」呢。

畢竟,唐軍孤軍深入打仗,最怕的就是前後都被攻擊。

這時候,李靖幹了件讓人摸不著頭腦的事兒,他讓士兵把先前從蕭銑那兒繳獲的大大小小的舟艦都擱到江裏,還任由這些舟艦順著江水隨便漂走。

對於這事兒,大家都搞不懂,有人就發問了,有這麽多不錯的舟艦,明明是攻打敵人的好時機,為啥不但不用,還全都給扔了、散了呢?

這時候,李靖解釋道,舟艦確實能用上,可要是敵人的援軍都聚來了,咱們就會裏裏外外都有麻煩。要是把舟艦擱江裏讓它們隨便漂走,下遊的援軍就會覺得江陵城已經被攻破了,到了那時候,他們肯定會對到底來不來救援這事拿不準。

可事實真就跟李靖想的一樣,在長江下遊的蕭銑的援兵,一瞅見江裏漂過來好多舟艦,就都覺得江陵城讓唐軍給攻破了,所以一個個心裏犯嘀咕不敢往前,甚至還有覺得蕭銑已經輸了,幹脆直接向唐軍投降算了。

就這麽著,沒了援軍的江陵城,完完全全被唐軍攻占了。

這是頭一個故事,那第二個故事呢,是在東漢時期出現的一次有名的歷史事件,叫「十三壯士歸玉門」。

故事的主角叫耿恭,那時候他和手下被匈奴的大部隊圍在了城裏,不但糧食沒了,就連能喝的水都難找到。

在這種情形下,匈奴的大批軍隊就盼著把耿恭等漢軍困死在城裏,耿恭這邊一邊拼命抵抗,一邊還讓軍士在城中到處挖井,盼著能找到點水源。

萬幸的是,耿恭還真就找著了一口小井,水不算多,不過能將就用上一兩天。

早就口幹得不行的耿恭,在剛找到井的時候,並沒讓士兵們馬上痛飲,而是叫了個士兵,打了好幾桶水擡到城樓上,當著城外匈奴大軍的面,把這些水一勺一勺地潑到城墻上。

這是啥操作?簡單來講,就是故意把敵人給弄迷糊,讓敵人覺得自己這邊水源多得很,根本不缺水。

果不其然,城外的匈奴大軍瞅見這情形,覺得漢軍東西多,而且漢軍還占著城,短時間根本打不下來,最後只好帶著軍隊撤了。

上面這兩個故事,正好證明了兵法裏講的「實則虛之,虛則實之」這句話。那咱們再轉頭瞅瞅我軍放走俘虜還把對方汽車油加滿的這個做法,是不是就有點明白了?

【三、】

當時咱國家的狀況是,得穩住國內外的環境,趕緊抓時間搞經濟建設。在這樣的大目標和大前提之下,毛主席考慮的,可不只是一場戰爭的勝敗,放走俘虜還給對方汽車加滿油,這是因為三個原因。

首先,就像那兩個小故事講的,那時候咱國家物質上確實挺缺的,可咱還是不要那些戰利品,大大方方還回去。這能讓對方覺得,咱不稀罕這些東西,而且還能給對方一種印象,就是咱不怕打仗,就算你接著打,最後輸的還是你。

簡單講,我這次能放了你,把東西還給你,下次照樣能再俘虜你,繳獲你的東西。

這只是第一層意思,另外啊,還有能把敵人鬥誌弄垮的作用,咋弄垮呢?容易得很,靠著優待俘虜,還有把繳獲的裝備還回去這類做法,那些參戰的印軍士兵會咋想?下回再碰上這樣的對手,是打呢還是直接投降?

常說「不戰而屈人之兵」,說的就是這麽個理兒,別小瞧了這個,解放戰爭那會,咱軍隊在這方面成功可大了,這就是正義之師的能耐。

最後一層意思,而且是最為關鍵的。

大家都知道,到六十年代初期的時候,新中國成立也就才十幾年,在國際上,新中國就跟一個剛創立的品牌似的,正處在得樹立自身形象和品牌效應的重要時候。

而優待戰俘和歸還繳獲這些舉動,能讓全世界都曉得,新中國既愛好和平又民主,還特別有人道主義精神。

那這對咱國家有啥好處,這還用多說嗎?

總之啊,可別小瞧優待印軍俘虜和歸還繳獲這種好像挺奇怪的做法,這其實是毛主席還有中央領導仔細琢磨之後的遠見卓識。毛主席做事,一直都是從大局考慮,挑對咱們國家最有利的方向和辦法。而且從歷史事實來看,毛主席的眼光那是相當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