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用孤獨癥的眼睛看世界

2024-09-09育兒

我的孩子是一個孤獨癥患者,我以前很少講這件事,是不喜歡把私事拿到公域上說。很多人對這種疾病缺少理解,乃至抱有偏見。網絡上對我虎視眈眈的人不少,我更不想挑起話題,枉費口舌。只是在兩年多前,那個特殊的時期,為了避免與他分離,我才公開了這個情況,為他和他們這個群體呼籲。前不久,騰訊新聞和騰訊公益共同推出的【星空演講】邀請我做一檔節目,談談自己作為孤獨癥家長的心路歷程。這幾年來,我對孤獨癥和人類的多樣性有了新的認識,自己的心態也有不小的變化,也更有與大家分享這些認識的意願。再說了,總不能平時一聲不吭,事到臨頭再臨時抱佛腳,向公眾求助。孤獨癥是個人的事,也是社會的事,需要更多人日積月累的理解和參與。所以我就答應了。

我對孤獨癥,從最初的焦慮、挫折、無助,到後來的理解、接納、坦然,再到後來用孤獨癥的眼睛看人間,看見更大的世界,看見差異和多樣性,理解不同的人共存互助的意義。是的,孤獨癥患者需要幫助,但他們也在幫助其他的人。

因為孩子的原因,我走向了他們的群體,看見了另外一些特殊而又鮮活的生命。他們好像關閉了通向我們熟悉的世界的門,抗拒變化,但是也把世故、圓滑、虛偽、謊言、控制欲關在了外面。他們只想在自己的世界裏執著地追尋他們自己喜歡的東西。他們格外純真,善良,表裏如一。

我也越來越覺得,所謂正常和不正常,其中的界線其實難說得很。不說別的,在網絡上久了就知道,某些所謂的正常人比所謂的不正常的人要更不講事實,更不講原則,更虛偽、貪婪和熱衷權力。如果正常就意味著暴力,攻擊,汙蔑,那我寧可做不正常的人,在我的不正常的世界裏和我熱愛和尊重的真誠、單純、善良的不正常人共度與世無爭的余生。

人生而不同,必有差異,也需要差異,沒有高下。孤獨癥的基因是生物多樣性的體現。多樣是前進演化的基石,大自然就是要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裏,不然就沒有今天的我們。

在一個隨波逐流的時代,總要有一些人在基因層面堅守著看似刻板的自我。 在一個看人說話的社會,總要有人基於本能還在說讓人不舒服的真話。 就算到了世界末日,地球上只有一個孤獨癥患者,他也不會崩潰,因為他不怕孤獨,他還會在那裏研究他癡迷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