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祛濕之王」土茯苓,效果真的不簡單!

2023-12-10養生

供稿來源:深圳市中醫院藥學部 黃麗娟

科普指導:深圳市中醫院藥學部 張麗芬

大禹治水是大家從小都聽過的故事,在中藥王國之中,有一味中藥也與這位治理洪水的領袖有著特殊的淵源, 它兼治內、外、婦、兒各科疾病,既是梅毒的克星,還是現代治療糖尿病的良藥。


今天,就讓我們從神話故事 開始

來認識這味 神秘草藥

土茯苓

相傳大禹治水時由於治水流動性大,朝東夕西,餐無定時,大禹常將吃剩的余糧遺忘在旅途之上、江河之中。從此以後, 凡是大禹足跡所到之處,都生長著一種奇異藥草。


人們為了寄托對大禹的懷念之情,就把這種草藥取名為「禹余糧」,「今藥中有禹余糧者,世傳昔日禹治水,棄其所余糧於江中,生為藥也。」(南北朝·任昉【述異記】)。這種草本禹余糧就是我們常用的中藥土茯苓,故土茯苓另有別名禹余根、草禹余糧、仙遺糧、冷飯團、硬飯,這些別名無疑包涵了大禹治水艱辛歷程的深層含義。

土茯苓為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Smilax glabra Roxb.的幹燥根莖。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須根,洗凈,幹燥;或趁鮮切成薄片,幹燥。味甘、淡,性平。歸肝、胃經。有解毒,除濕,通利關節之功效。主要用於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筋骨疼痛;濕熱淋濁,帶下,癰腫,瘰癧,疥癬。

【本草正義】:「土茯苓,利濕去熱,能入絡,搜剔濕熱之蘊毒。其解水銀、輕粉毒者,彼以升提收毒上行,而此以滲利下導為務,故 專治楊梅毒瘡,深入百絡,關節疼痛,甚至腐爛,又毒火上行,咽喉痛潰,一切惡癥。


土茯苓堪稱治梅毒要藥,大部份治療梅毒的驗方上都可見土茯苓的身影。比如防治梅毒方:威靈仙、土茯苓、土牛膝、徐長卿,適用於梅毒初期癥狀不明顯者。還有適用 於 二期梅毒楊梅瘡期的 土茯苓銀花蒼耳湯 ( 土茯苓、金銀花、蒼耳子、威靈仙、熟地、白鮮皮、當歸、川芎、白芍、生甘草。) 有清熱利濕,祛風解毒等功效。

土茯苓這味神奇中藥除了能治療難言之隱,現代藥理研究證明它含有豐富的生物堿能預防痛風, 其強心苷成分能保護人們的心臟,因入脾經和胃經,還能健脾養胃,用於治療胃炎。

土茯苓在日常飲食中也非常常見,註重中醫養生的廣東人也經常用它煲湯。

盛夏清熱解暑佳品龜苓膏就是用龜甲和土茯苓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 能滋陰潤燥,降火除煩,清利濕熱,涼血解毒, 已然是甜品店飲品店的座上賓了。

土茯苓煲湯有更多種搭配了,像牛大力土茯苓豬骨湯,具有活絡潤肺、平肝補腎的功效;土茯苓五指毛桃烏雞湯,能健脾祛濕,補氣固腎;土茯苓淮山鴿子湯可以溫陽補腎,通絡利濕。此外還可以添加薏米、芡實、紅豆、黃芪、紅棗、枸杞子等等,被國家衛生健康委列入可用於保健食品的中藥名單中, 既能保健強身又能防病治病。


被老人們稱作「祛濕之王」的

野生土茯苓非常珍貴

不僅僅是因為它的藥用價值

更是因為它挖一株 少一株

老農和采藥人就知道,土茯苓的根莖大多是深埋地下1至2米,極其難挖,而且野生資源越來越稀少,一株藥用土茯苓要四年以上的生長周期!珍惜和感恩每一位中醫中藥人在中醫藥事業的繼承和發展路上勤勤懇懇的付出。

【科室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