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寒意漸濃,4個方法教你治未病!讓你大病化小,小病化無

2024-01-02養生

未病是指中醫中一種特殊的疾病狀態

它指的是身體沒有明顯的癥狀

但透過中醫的望、聞、問、切四診結合

可以發現身體潛在的疾病資訊

「治未病」理念是中醫藥學的核心理論之一

是指透過情誌、飲食、起居、中草藥等多種措施或療法

調養體質,調理身體陰陽氣血等平衡

以增強人體抗病能力,使人少生病、不生病

強調未病先防。

為啥冬天養生是「治未病」的關鍵?

冬季陰盛陽衰,是寒邪最易傷人之時,冬季養生是「治未病」的關鍵。【素問】雲:「冬三月, 此謂閉藏。水冰地坼, 無擾乎陽, 早臥晚起, 必待日光, 使誌若伏若匿, 若有私意, 若已有得, 去寒就溫, 無泄皮膚, 使氣亟奪, 此冬氣之應, 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 春為痿厥, 奉生者少」。精辟地總結了冬季的「養藏之道」。據此,應從起居、飲食、運動、養神四方面註重冬季養生之道。

1.去寒就溫

冬季屬陰,應秉持固護陰精、去寒就溫的原則,也要忌向火醉酒,暴暖過汗。冬季穿衣應依氣溫而定,總體要暖、軟、輕,足部保暖尤為重要,應保持鞋內幹燥與透氣,並搭配透氣性較好的棉襪,同時,每晚睡覺前泡腳可達舒筋活絡的目的。此外,冬季人們習慣緊閉門窗來防寒,如此,會使室內空氣受到嚴重汙染,人們容易出現食欲不振、疲勞、頭暈、惡心等現象。因此,應經常開窗,以每天上午9-11時,下午2-4時效果最佳,來保證室內空氣流通,提高身體免疫力。

2.順時補食

中醫雲,冬三月屬腎,宜滋補。冬季可以說是人體進補的最佳時機,人們脾胃的吸收消化功能較好,營養物質可以迅速吸收,且不會散失太快,進食的補物能夠被貯藏體內,發揮出最大效能。適合冬令的補品很多,主要包括溫性參類、山藥、核桃仁、龍眼肉、黑豆等植物性滋補品以及羊肉、牛肉、甲魚、黃鱔、蝦等動物性滋補品,人們可依據自身情況對證施補。此外,冬天萬物蟄伏,腎氣內應而主藏,養腎恰逢其時,可多食辛味之物和苦味之物,如:蔥、麥、杏等,滋養腎水。

3.適度運動

形不動則精不流,精不流則氣郁結,則百病生。動則氣消,血脈通暢,百病不生。冬度運動可增強免疫力、加快新陳代謝、預防感冒、防止心肺過早衰竭。然而冬季運動要堅持適度原則,強度不宜過大。具體而言,日出之後為較適宜的鍛煉時間。同時, 不同的人群亦應選擇適宜的運動專案, 如:年輕人應選擇健身操、跑步、有氧舞蹈等運動專案;中老年人應選擇太極拳、慢跑、快走等運動專案。此外,在冬天做戶外活動如:做操、呼吸15-20次,可增強肺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4.養神調心

「養生之道,重在養神。」養神,就是調適精神,平衡心理,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從而維持身體健康,預防和治療疾病,以養神「治未病」。冬季是閉藏的季節,人體陽氣潛藏於內,陰精固守充盛,在精神情誌方面應順應冬季「藏」的特性,保持精神安靜。必須控制情誌活動,避免過度興奮、激動或憂傷、焦慮,做到安神定誌、清心寡欲,使機體與外界環境保持相應與平衡,養精蓄銳,以厚斂藏。調心即利用各種方法保持心情愉悅,以「怡情悅心」及時糾正不良的心理、情緒及其可能帶來的身體不適。常見調心方式有品茶、閱讀、欣賞音樂等,以此讓自己的心靈得到寧靜和昇華。

總之,要重視冬季養生在四季養生的重要性,提高對自身健康監測的主動性。只有順應冬藏特性蘊足精力,才能提高預防疾病的能力,延緩衰老,為來年的生機奠定堅實的基礎。

來源:山西省中醫院

責編:夏天

編審: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