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言藥言方:中藥的起源和發現,道地藥材產地表

2024-06-07養生

道地藥材產地表

謝老師向小王解釋道:「 中藥作為一種物質,既有醫療作用,也有非醫療作用。在古代本草中,常常將某藥的相關理化、人文知識全面收羅記載。

他指出了一些例子:「 比如【神農本草經】中記載的丹砂能夠化為汞,烏頭能夠殺禽獸。而【本草綱目】中也有類似的描述,如將郁金和酒混合後能夠令黃如金,將芍藥浸水染色後能夠用於染指甲。

謝老師深入淺出地解釋著古代本草的知識,讓小王受益匪淺。他繼續說道:「 在古本草中,對中藥的醫療作用和對其他動物的醫療作用常常混合介紹。但由於種屬不同,藥物對人體和對其他動物產生的效應是不一樣的。

他舉了例子:「 比如常山,人服用後可能會出現嚴重的惡心嘔吐,但是牛、羊等反芻動物服用少量常山,則可促進反芻而有健胃的作用。這些內容,雖然不屬於臨床中藥學的範疇,但對於了解中藥的全貌有著重要的意義。

謝老師又指出:「 即便就對人體的醫療作用而言,也需要區分藥物的利和害。在本草學中,常常將藥物的不良作用稱為藥物的‘害’,將藥物的功效稱為‘利’。因此,中藥的作用不僅包括中藥功效,還包括藥物毒副作用以及其他非醫療甚至非人體的用途。

謝老師繼續向小王介紹藥物知識的起源:「藥物知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時代。在那個時候,先民們為了生存而采食植物和狩獵,逐漸了解了這些植物和動物及其對人體的影響。」

「然而,由於辨識和使用的知識缺乏,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藥效反應或中毒遭遇。但正是這些經驗的積累,啟示了人們在覓食時有所選擇和註意的重要性。」

為了同疾病作鬥爭,人們開始將這些植物和動物的藥效作用加以利用。經過無數次有意識的試驗、觀察,逐步形成了簡單的藥物知識。在中國自古相傳的伏羲氏‘嘗味百藥’,神農‘嘗百草之滋味’,並‘一日遇七十毒’,生動而形象地概括了藥物知識萌芽的實踐過程,說明了人類辨嘗草木以尋求食源,同藥物的發現具有密切的關系。

謝老師深情地說道:「藥物知識是人類在長期生活、生產實踐以及與疾病鬥爭的過程中,點點滴滴地積累起來的。這種過程充滿著艱難和危險,並為此付出過沈重的代價。然而,正是這些辛勤勞動和付出,才使得我們今天能夠擁有豐富而珍貴的藥物知識,能夠更好地保護和維護人類的健康。據醫史學家研究,猿人和最早的人類用以充饑的食物,大多是植物類,因此最先發現的也應是植物藥。將有毒植物用於狩獵,堪稱原始社會的重大發明之一。」

他繼續說道:「 在漁獵生產和生活開始以後,人類才有可能接觸較多的動物及其肉類、甲殼、骨骼、血液、脂肪及內臟等,經過長期反復實踐,又掌握了某些動物類藥物的醫療作用。

直至原始社會的後期,隨著采礦和冶煉的興起,又相繼發現了礦物藥。在這一時期,人們從野果與谷物的自然發酵的啟示中,還逐步掌握了酒的釀造技術。

他接著解釋道:「 至殷商時期,釀酒業已十分興盛,迄今仍留下大量當時酒文化的遺址和遺物。酒不僅僅是一種飲料,更重要的是具有興奮、麻醉、消毒、助溶和溫通血脈、行藥勢等多方面的作用,古人將酒譽為‘百藥之長’。

謝老師指著書桌上的一幅古老的醫書,說:「從繁體醫字‘醫’的結構上,就能體現出酒在早期醫藥中的重要地位。」
謝老師繼續向小王闡述醫藥學的發展歷程:「我們的祖先在生活和生產實踐中萌芽的藥物知識,經歷了由零星、分散而逐步集中、系統的積累過程。進入奴隸社會,隨著文字的創造和使用,藥物知識也由口耳相傳,發展為文字記載。」

文物考古表明,在數千年前的鐘鼎文中,已有‘藥’字出現,【說文解字】將其訓釋為‘治病草,從草,樂聲’,明確指出了‘藥’為治病之物,並以‘草’(植物)類居多的客觀事實。

在現存的先秦文獻中,藥物品種已頗為可觀。【詩經】涉及植物和動物330余種,有的還簡要記述了產地和采收知識。專門介紹山川及物產的【山海經】,載有各類藥物120多種,除產地等內容更加具體外,還記錄了各藥的醫療用途。其中大多為一藥主治一病,亦有部份一藥二治者。

20世紀70年代初,在長沙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其處方超過300個,選用藥物240余種,當時所用藥物之數,由此可見一斑。1977年在安徽阜陽出土的【萬物】,雖是西漢初年抄成,但實為先秦所撰,簡中收載藥物70余種,可謂目前了解的最早的藥物專篇。

謝老師解釋道:「 對於其他藥學知識,這一時期也有不少論述。如【五十二病方】對炮製、配伍、制劑、服法(或外用方法)、禁忌等,均有記載。其復方的廣泛套用,標誌著藥學的一大進步。

【周禮】稱‘醫師掌醫之政令,聚毒藥以供醫事’,則反映了專門的司藥機構已經出現。又謂‘以五味、五谷、五藥養其病’,無疑是日後藥物分類和五味理論的先聲。所有這些藥學知識的積累,為本草專著的產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藥食同源

聽完謝老師的講解,小王感覺自己的視野又得到了一次拓展, 他又問到:「謝老師, 我明白了中藥發展的過程了,現在大家都在講‘藥食同源’,不知道您能否為我詳細解釋一下 ?」

謝老師語氣溫和地說:「 ‘藥食同源’是中醫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意味著醫藥和飲食有著相同的起源。實際上,飲食的出現早於醫藥,因為人類最初是為了生存而攝取食物的。經過長期的實踐,人們逐漸認識到哪些食物有益健康,哪些食物可能對身體有害。

謝老師又說道:「 藥膳是中醫學知識和烹飪經驗的結合。它是一種以藥物和食物為材料,經過烹飪加工制成的食物,具有食療作用。藥膳不僅將藥物融入食物中,賦予食物藥用的功能,還具有營養價值,可以防病治病、強身健體。因此,藥膳兼具藥物療效和美味。

藥膳是「寓醫於食」,既將藥物作為食物,又將食物賦以藥用;既具有營養價值,又可防病治病、延年益壽。

「但是,」謝老師的眉頭微微皺起,「要註意, 食療並非一刀切的方法。不同的人體質不同,所需的食物和藥材也會有所不同。在選擇藥膳時,務必先了解個體的體質,才能更好地發揮藥膳的功效。

小王點點頭,表示理解。他問道:「那麽,藥食同源的理念在中醫養生中具體如何套用呢?」

謝老師微笑著回答:「千百年來,中醫經驗積累豐富。我們透過不同的食材搭配和烹飪方法,可以達到調理身體的目的。比如, 對於一些寒性體質的人,可以選擇一些溫熱的藥材和食材,如生姜、紅棗等,來幫助調節體溫。而對於濕氣重的人,可以選擇一些幹燥的藥材,如茯苓、白朮等,來排除濕氣。

謝老師繼續說道:「 又比如陳皮、粳米、赤小豆、龍眼肉、山楂、烏梅等等,它們既屬於中藥,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同時也是營養豐富的美味食品。

小王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他好奇地問道:「那麽,中藥與食物有哪些共同點和不同點呢?」

謝老師微笑回答:「中藥和食物最大的共同點就是都可以用來防治疾病。但不同之處在於, 中藥的治療效果通常更為強大,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藥勁大’。當用藥方法正確時,中藥的療效非常明顯,但使用不當可能會產生較明顯的副作用。而食物的治療效果相對較弱 。 」

謝老師又解釋道:「此外,雖然 中藥的藥效強大,但一般情況下並不適合頻繁使用 ,而食物則是我們日常必不可少的。 我們的飲食習慣會對身體的平衡和生理功能產生影響,這種影響是逐漸積累起來的,所以正確合理地調配飲食,堅持下去,同樣會起到藥物所不能達到的效果。

小王認真地記錄下每一個點,不時點頭示意理解。他迅速翻開筆記本,開始提問:「在使用藥食同源時,有沒有什麽需要特別註意的地方呢?」

謝老師微笑著回答:「 當然有。在當藥物使用時,一定要註意用量,避免使用不當而導致不良反應的出現,或者是加重疾病的情況。比如,有些人對某些食物可能過敏,需要慎重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