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酒肉過量,胰腺很遭罪

2024-01-08養生

來源:【環球時報健康客戶端】

主講人:武漢協和醫院胰腺外科醫師 劉誌強 □主任醫師 吳河水

大雪過後,寒冬已至,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被大家譽為「人生美事」。殊不知,辛辣刺激的食物和酒精的雙重作用下,脆弱的消化道往往很遭罪。不規律的作息和飲食,正在給你的胰腺埋下一顆「定時炸彈」。

天寒暴飲暴食是誘因

胰腺「隱居」於腹腔深處,在肚臍以上5~10厘米,是人體僅次於肝臟的消化器官,主要有兩大作用。

外分泌功能——消化。胰腺每天會分泌約750~1500毫升的胰液,這些胰液會排入小腸,是消化蛋白質、脂肪和糖的主力部隊。

內分泌功能——參與血糖調控。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能調節血糖,一旦出現問題,可能會引起糖尿病。

正常情況下,消化酶在胰腺裏是沒有消化作用的,引流到十二指腸裏面才啟用。但因為各種因素,可能會提前啟用胰液中的酶原,胰酶開始消化胰腺自己,就會引起急性胰腺炎。

導致急性胰腺炎的因素有很多,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是「罪魁禍首」。正常情況下,胰腺分泌的胰液只消化吃下去的食物,但暴飲暴食會使胰液分泌過度旺盛,啟用消化酶。如果堆積在細小的胰管內很難排出去,使胰管壓力增大,胰管破裂,就會誘發急性胰腺炎。酒精本身就可直接損傷胰腺,還能間接刺激胰液分泌,造成胰管內壓力升高,同時可啟用炎癥因子,誘發胰腺炎。因此,到了冬天吃火鍋、喝點酒是平常事,但切忌暴飲暴食和過度飲酒。此外,急性胰腺炎還有一些疾病誘發因素。

膽道疾病。超過一半的急性胰腺炎是由膽道疾病引起的,比如膽囊結石或膽總管結石。膽汁的排泄口和胰腺導管開口有一個共用的膽胰壺腹部,如果這個地方剛好被掉落的膽結石堵塞,會引起胰液排出受阻,膽汁反流到胰管內,導致胰酶原啟用,從而引起胰腺組織不同程度的損害,這就是臨床上所說的膽源性胰腺炎。

血脂過高。高脂血癥同樣會誘發急性胰腺炎,主要與甘油三酯升高有關。高脂血癥性胰腺炎更易發展為重癥,且有復發傾向,應當特別警惕。

其他因素。其他病因還包括腫瘤、高鈣血癥、藥物等,另外臨床中也有很多病人無法明確原因,被定義為「特發性胰腺炎」。

持續上腹痛需警惕胰腺炎

根據癥狀輕重,可將急性胰腺炎分為輕癥、中度重癥和重癥三類。

輕癥急性胰腺炎主要以胰腺水腫為主,是一種自限性疾病,一般來說,1~2周就可以恢復。如果治療不及時也可能進展成重癥。中度重癥和重癥急性胰腺炎就較為嚴重,尤其是重癥者病情兇險,並行癥多(休克、腹膜炎、敗血癥等)、死亡率高,甚至可在發病數小時內死亡。

因此,大家需要高度警惕,一旦懷疑胰腺炎,需盡快就診並治療。典型癥狀如下:一是持續性上腹部疼痛。急性發作的持續性上腹劇烈疼痛,可向腰背部呈放散性,仰臥位時加劇,坐位或前屈位時減輕,不能被解痙止痛藥所緩解。如果發生腹膜炎,可表現為全腹痛、腹脹,嚴重可出現休克。二是發熱。多數急性胰腺炎患者可出現中度發熱。三是黃疸。多見於同時存在膽管結石、膽總管開口腫脹的胰腺炎患者,或是伴有嚴重的腹腔感染導致肝功能損傷者。四是惡心、嘔吐。

三類人群要特別註意

孕婦。妊娠期重癥胰腺炎發病率上升為30%~40%,且多發生在妊娠後期,可能導致母嬰雙亡的嚴重後果。

孕婦易患急性胰腺炎的原因分兩方面。一方面,孕期激素變化促使膽汁分泌增多,使膽囊排空出現障礙。而胎兒不斷長大會引起媽媽膽道、膽囊等位置發生變化,導致膽汁引流不暢,容易發生膽汁淤積和膽結石。而上擡的子宮對腹腔臟器包括膽管的壓迫,也可導致膽汁分泌不暢,引起急性胰腺炎。另一方面,孕婦飲食攝入節制不夠,血脂增高,也可能會導致急性胰腺炎。

肥胖者。肥胖者重癥胰腺炎的發生率比非肥胖者更高,肥胖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死率亦更高。

老人。由於老年患者免疫機制受損、多數可能合並其他疾病影響肝、腎、心肺功能,其重要器官對炎性損傷的耐受能力降低。所以,有慢性病的老人,一旦出現上腹部劇痛、嘔吐、發燒等情況,建議直接送去醫院。

急性胰腺炎重在預防

輕癥急性胰腺炎通常在經過短期禁食、補液、止痛等對癥支持治療後,在1~2周內恢復。重癥的治療分早期和晚期,早期治療包括液體治療、器官功能支持治療、止痛、腸內營養等;晚期主要為並行癥的治療,如抗感染、壞死組織穿刺或內鏡引流,甚至手術清除壞死組織、假性囊腫的治療等。

急性胰腺炎反復發作可導致慢性持續性炎癥,導管損傷,最終發生纖維化,導致慢性胰腺炎,後續發生胰臟癌的風險要比普通人高更多。因此,得了急性胰腺炎需要規範治療,科學隨訪。預防上,建議大家做到以下幾點。

定期體檢。及時發現並治療膽石癥、腸道蛔蟲等疾病。高脂血癥患者要在醫生指導下對膽固醇和甘油三脂進行調控。

合理飲食。一日三餐規律進食,不要暴飲暴食,避免一次攝入大量的油脂食物。平素酗酒的人由於慢性酒精中毒和營養不良,會導致肝、胰等器官受到損害。所以不要過量飲酒也是預防方法之一。

控制體重。邁開腿,肥胖者要適當減重;在身體耐受的前提下,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保持運動的良好習慣。

本文來自【環球時報健康客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台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