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一個小方法,就能測出你是不是「易瘦體質」?

2024-08-28推薦

很多人在瘦身的道路上都有過類似疑惑:為什麽有的人怎麽吃都不胖,而我喝的一口涼水卻都能轉化成脂肪?難道世界上真的有「易胖體質」「易瘦體質」之說?

最近,各社交平台上大火的「吃蘇打曲奇判斷易瘦體質」影片,就回答了這個問題。

找一塊無糖也沒有甜味添加劑的蘇打曲奇,放進嘴裏只嚼不咽,同時計時:如果能在 15 秒以內嚼出甜味,就是易瘦體質;30 秒以上才嚼出甜味,就是妥妥的易胖體質。


圖片來源:社交平台截圖

可事實真的如此嗎?一塊曲奇就能檢測出易瘦還是易胖?

能嚼出甜味人

可能真的更不容易胖

所謂「易胖/易瘦體質」,在醫學上並沒有明確的概念。

用蘇打曲奇檢測易胖/易瘦體質的辦法,最早來源於醫學博士莎朗·穆阿萊姆在 2016 年推出的一本名為【基因重新開機】的書。關於它的準確性,還沒有得到充分的研究與衡量。

不過,從某些方面來看,有些人的確天生比其他人會多一些變胖的可能,而「嚼蘇打曲奇感受甜味」的判斷方法也有一定的道理。

蘇打曲奇的配料很簡單,主要有小麥粉和玉米澱粉以及一些食品加工用酵母。其中,小麥粉的主要成分,則是澱粉。

雖然澱粉類食物本身沒有甜味,但它,卻是甜味的重要來源——在咀嚼時,人的唾液腺會分泌出一種名為「唾液澱粉酶」的物質,將澱粉分解成各種糖分子。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吃白面饅頭等澱粉類食物時,有人覺得很甜,有人覺得沒什麽味,是因為每個人唾液澱粉酶的編碼基因 AMY1 拷貝數不同。

簡而言之,AMY1 拷貝數越多,唾液澱粉酶分解能力就越厲害,吃澱粉類食物時就越會覺得甜。拷貝數少的,則很難嚼出甜味。

而 AMY1 拷貝數與肥胖風險,是存在一定關系的。

2014 年,三十多位學者合作推出了一項研究,結果發現,AMYI 拷貝數越少,肥胖風險和體重指數就會越高。具體的數據則更加驚人:AMY1 拷貝數大於 9 的人,和 AMY1 拷貝數小於 4 的人相比,肥胖風險相差八倍。

從這個角度看:越不容易嚼出甜味的人,變胖的可能性的確也更高一些。

隔年的一項研究,則進一步探索了 AMY1 拷貝數與肥胖之間的關系。學者在定期體檢的人中找到了 1257 名年齡在 20 歲至 65 歲的男性,檢測他們餐後的血糖與胰島素水平。

得出結論:較高的 AMY1 拷貝數,能降低「胰島素抵抗」水平。而反過來,AMY1 拷貝數低的,胰島素抵抗往往較高。而胰島素抵抗,恰恰是肥胖、高血壓、糖尿病等常見問題的病理生理基礎。

因此,用蘇打曲奇來判斷易胖體瘦體質,在說法上雖然不太嚴謹,但的確有點道理。不過,決定你比其他人容易胖還是容易瘦的,遠遠不只是 AMY1 拷貝數這樣簡單。

真的有人天生就有

「變胖的潛質」嗎?

易胖體質與易瘦體質是並不嚴謹的說法。如果你覺得,自己天生就有變胖的「潛質」,可能和如下幾個方面有關:

比如,有人天生愛碳水。

碳水讓人快樂,但也讓人發胖。進入體內後,碳水化合物會被分解為葡萄糖,一旦攝入過量,當它無法被人體消耗完,就會轉化為脂肪,囤積在體內。

不知道是不是每個覺得自己容易變胖的人身邊都會有一個不愛吃主食的人,對他們來說,吃菜和肉已經能吃飽,就算不吃米面也無所謂。

其實,這不單純是心理上的饞與不饞,而是與體質有關。

有研究發現,載脂蛋白基因 APOA2 在不同人的體內有不同的表現,這決定了他們對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的不同選擇偏好。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除此之外,人體內的其他你根本叫不上名字的一系列基因還可能影響你的食欲、食量以及人體燃燒熱量、控制脂肪的能力。

很多人都經歷過這樣的是抓狂瞬間:和朋友吃的東西一樣,運動量也一樣,但肥肉就是光長在你身上。其實,它很可能也是基因的問題:假如對碳水化合物的代謝能力不足,糖分就會更容易轉化為脂肪。

當然,除了基因,腸道微生物種類也是決定胖瘦的重要因素。

英國一位教授曾在 25 年間持續追蹤了一對雙胞胎,發現,比較瘦的那一位,腸道微生物種類比較廣泛,而體重較高的那位,腸胃微生物的種類則相對較少。這個規律在他後來研究的 5000 位受試者身上同樣明顯。

圖庫版權圖片,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

所以,如果你覺得自己比別人更容易胖,那可能不是你不夠有定力,而是這是「天註定」。

可以讓自己沒那麽容易長胖嗎?

有一個好訊息:雖然每個人先天的體質不同,基因也並不容易改變,但透過後期的努力,依然可以讓自己脫離「變胖」的命運。

除了少吃多動這樣一個瘦身準則,在如何進食與運動上,也有許多註意事項。

1、盡可能攝取多種不同纖維,如莓果、漿果在內的水果,花椰菜、紅蘿蔔等蔬菜,以及各種豆類、莢果、堅果,以維持腸道微生物多樣化。


2、少吃精制主食(比如米飯、年糕、湯圓)和甜品,保證粗糧全谷物的攝入比例。
3、克服暴飲暴食,養成細嚼慢咽、吃七分飽的習慣。
4、不要為了減肥而刻意不吃早飯、午飯、晚飯中的某一餐,多項研究顯示,少吃一餐會比正常吃三餐的人更容易變胖。


5、如果已經有了胰島素抵抗的趨向,一定要記住,只要透過健康飲食、適量運動和規律作息,它就可以逆轉。

要明白的一點是,瘦身不僅是在和你的意誌力抵抗,也可能是和難纏的基因做對抗,想達到目標,不但要保持良好的心態,還要懂得遵循科學的進食與鍛煉方法。

當然,看到這裏,如果你想檢測,自己的基因和其他人相比,會不會更容易讓你變胖,以采取合適的進食與鍛煉方法,的確可以用嚼蘇打曲奇這一極具性價比的方法來試試。

但千萬要註意的是,不要急著咽下去,至少要堅持 15 秒鐘。 不然,最先測出來的結果,只能是:你是大饞丫頭/大饞小子體質。

參考文獻

[1]Moalem S. The DNA Restart: Unlock Your Personal Genetic Code to Eat for Your Genes, Lose Weight, and Reverse Aging[M]. Rodale, 2016.

[2]Falchi M, El-Sayed Moustafa JS, Takousis P, Pesce F, Bonnefond A, Andersson-Assarsson JC, Sudmant PH, Dorajoo R, Al-Shafai MN, Bottolo L, Ozdemir E, So HC, Davies RW, Patrice A, Dent R, Mangino M, Hysi PG, Dechaume A, Huyvaert M, Skinner J, Pigeyre M, Caiazzo R, Raverdy V, Vaillant E, Field S, Balkau B, Marre M, Visvikis-Siest S, Weill J, Poulain-Godefroy O, Jacobson P, Sjostrom L, Hammond CJ, Deloukas P, Sham PC, McPherson R, Lee J, Tai ES, Sladek R, Carlsson LM, Walley A, Eichler EE, Pattou F, Spector TD, Froguel P. Low copy number of the salivary amylase gene predisposes to obesity. Nat Genet. 2014 May;46(5):492-7. doi: 10.1038/ng.2939. Epub 2014 Mar 30. PMID: 24686848; PMCID: PMC6485469.

[3]Choi YJ, Nam YS, Yun JM, Park JH, Cho BL, Son HY, Kim JI, Yun JW. Association between salivary amylase (AMY1) gene copy numbers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 asymptomatic Korean men. Diabet Med. 2015 Dec;32(12):1588-95. doi: 10.1111/dme.12808. Epub 2015 Jun 4. PMID: 25996848.

[4]Thomas M Barber, Ahsan A Bhatti, Patrick J D Elder, Sarah P Ball, Ronan Calvez, David B Ramsden, Dan J Cuthbertson, Andreas F Pfeiffer, David Burnett, Martin O Weickert, AMY1 Gene Copy Number Correlates With Glucose Absorption and Visceral Fat Volume, but Not with Insulin Resistance,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Volume 105, Issue 10, October 2020, Pages e3586–e3596

[5]Corella D, Arnett DK, Tsai MY, Kabagambe EK, Peacock JM, Hixson JE, Straka RJ, Province M, Lai CQ, Parnell LD, Borecki I, Ordovas JM. The -256T>C polymorphism in the apolipoprotein A-II gene promoter is associated with body mass index and food intake in the genetics of lipid lowering drugs and diet network study. Clin Chem. 2007 Jun;53(6):1144-52. doi: 10.1373/clinchem.2006.084863. Epub 2007 Apr 19. PMID: 17446329.

[6]"Insulin Resistance & Prediabetes". National Institute of Diabetes and Digestive and Kidney Diseases. May 2018.

策劃制作

作者丨李米 科普創作者

稽核丨張宇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研究員/博士 國家健康科普專家

策劃丨符思佳

責編丨符思佳

審校丨徐來、林林